部编版初中历史 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 《北宋的政治》教学设计
【教学任务】
课程标准 课标要求: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课标解读:五代十国持续了数十年的时间,北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实现了中原和南方地区的局部统一。为了防止藩镇割据局面的再度出现,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在中央分化事权以削弱相权,在地方从“收其精兵”“稍夺其权”“制其钱谷”三个方面将中央集权强化到空前的程度。鉴于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北宋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表现为以文抑武,发展科举,形成了鲜明的文治特征。然而,中央集权的过度强化与重文轻武政策的弊端导致北宋“冗官”“冗兵”“冗费”与“积贫”“积弱”的局面。为了富国强兵,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最终宣告失败。
教材分析 从结构上看:本课是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的第一课,本单元通过8课内容,在第6课、第11课讲述了北宋及元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变迁,在第7课、第8课、第10课讲述了两宋与元朝的民族政权并立与政权更迭,在第12课与13课讲述了宋元时期的都市文化与科技交通,涉及到宋元历史的方方面面。从内容上看:本课是本单元开篇,对赵匡胤建立宋朝并进行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的措施政策导向,在北宋中期一系列社会问题出现,王安石曾一度变法但最终未取得成效,归根到底是北宋政治制度的问题。
学情分析 从知识层面,学生经过第五课的学习,知道了唐末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政权频繁更迭的局面,这为本课接续上一单元所学,了解北宋的建立与统一做了必要的知识准备。从能力方面,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在总结提炼、由表及里认识问题等方面均有所发展,具备了初步的历史思维。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于新鲜事物还有较大兴趣,因此通过图片、视频等呈现,通过生动语言进行陈述,有助于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在情感层面,本课主要想让学生通过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所带来的利与弊,客观认识历史问题,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经验教训。
教学思路 相较于北宋之前的朝代或时期,北宋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北宋的建立及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数十年的分裂割据,实现了中原和南方地区的统一。但是,辽国的契丹与西夏的党项等少数民族政权与之并立,北宋不是传统的大一统政权。宋太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中央集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为防止武将专权,北宋一改前朝“尚武”风气,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中央集权的过度强化与重文轻武政策的弊端导致北宋“冗官”“冗兵”“冗费”与“积贫”“积弱”的局面。针对“旧治之弊”,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法。因此,我将本课主题定为“大宋之变”,借助“变”这个关键字串联北宋政治的史实,并将其整合为四个部分。分别为:“疆域之变——北宋的建立与统一”“制度之变——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政策之变——重文轻武的政策”“治理之变——王安石变法”。
核心素养 1.知道北宋的建立及局部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重点:时空观念)2.理解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原因及措施,知道北宋重文轻武政策的表现。(重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认识王安石变法的基本史实,感悟其勇于变法的精神。(重点:历史解释、家国情怀)4.通过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所带来的利与弊,客观认识历史问题,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经验教训。(重点: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原因及措施,重文轻武的政策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影响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2’) 【新课导入】[观看视频]《清平乐》[教师活动]简要介绍影视剧《清平乐》2020年电视剧《清平乐》以北宋时期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宋仁宗在位时期的朝堂风云与儿女情长,是近年来难得以宋朝为题材的古装历史剧。该剧通过优美的宋词与精良的服化道,为观众展现出一个与汉唐的大气磅礴不同,更为精致典雅的宋朝。[提出问题] 为什么北宋的时代特征与唐代有着巨大差别? 观看视频,感受宋朝的精致典雅,思考北宋时代特征的变化。 通过影视剧画面,直观呈现宋朝风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36’) 一、疆域之变——北宋的建立与统一(6’)1.建立[呈现材料]五代十国形势图 [教师明确]五代十国的时代特征:武将擅权,政权分立 [呈现材料]赵匡胤生平简介[教师讲述]赵匡胤本为后周大将,曾跟随后周皇帝郭威、柴荣屡建战功,地位逐渐提高。柴荣病重时,赵匡胤被任命为殿前都点检,禁军最高统帅。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随即回师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东京,作为其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即宋太祖。2.统一[呈现地图][教师讲述]宋太祖赵匡胤与其弟宋太宗赵光义按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的割据政权,重新恢复了中原和南方地区的统一。[呈现地图][提出问题]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统一王朝吗?[学生活动]讨论北宋是否为中国历史上的统一王朝。[教师明确] 北宋结束了中原和南方地区的分裂割据,但燕云十六州并没有取得,辽国的契丹与西夏的党项等少数民族政权与之并立,因此北宋不是传统的大一统政权。[教师过渡]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为了守好自己的江山,巩固统治,宋太祖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二、制度之变——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2’)1.集权之因[提出问题]何种力量不利于皇权与中央集权? (相权、地方分权)[教师明确]相权制约皇权,因此要削弱相权,强化君权;方镇太盛,君弱臣强,因此要削权地方,集权中央。[呈现材料]“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续资治通鉴长编》[提出问题]“收其精兵”“稍夺其权”“制其钱谷”分别对应了哪三方面的地方权力?[教师明确]军事权、行政权、财政权。2.集权之法(1)中央[呈现材料]北宋二府三司制结构示意图[教师讲述]在中央,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宰相、副宰相均设若干人;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军政、财政大权。[提出问题] 宋太祖赵匡胤在中央权力方面的改革有何影响?[教师明确]有利于加强皇权,削弱相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但中央权力过于分散,导致官僚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下。(2)地方①“收其精兵”(军事权)[呈现材料]1. “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久之业;……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 ——司马光《涑水纪闻》2. 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范祖禹《范太史集》3. “分遣禁旅,戍守边地,率一二年而更,……故将不得专其兵,而兵亦不致骄惰。”——《文献通考》[教师活动]结合三则材料,讲解中央收归地方军事权的举措:A.解除禁军将领兵权,牢牢控制军队;B. 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C. 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兵不识将,将不识兵”。②“稍夺其权”(行政权)[呈现材料]北宋地方行政制度结构示意图[教师活动]结合示意图,讲解中央收归地方行政权的举措:A.派文臣担任各地方长官,陆续取代原来藩镇手下的爪牙。;B. 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实施三年一换制,频繁调动州县长官;C. 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③“制其钱谷”(财政权)[呈现材料]北宋地方行政制度结构示意图[教师活动] 结合示意图,讲解中央收归地方行政权的举措: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在地方设置转运使,地方财赋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必要支出以外,其余一切收归中央。[教师明确]以上措施使北宋的中央集权实现了空前的强化。[教师过渡] 在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中,我们不难发现:文官的地位迅速提升,无论在中央还是地方都位居要职。与文臣相对,武将的地位却大大降低,始终无法与文臣相提并论。实际上,有宋一代,重文轻武始终作为国家政策得以贯彻实行。三、政策之变——重文轻武的政策(9’)[呈现图片] [教师活动] 简要介绍两幅历史图片,通过对比揭示其反映的历史现象。[呈现材料]《从军行》(唐)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神童诗》(北宋)汪洙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教师过渡]从唐朝的“尚武”之风到宋朝的“重文”之风,国家政策影响着社会心态的变化。为贯彻重文轻武的政策,北宋统治者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呢?1.以文抑武[呈现材料]宋太宗一朝,……有正副枢密使35人,其中文官21人。两宋共有枢密使、副枢密使724人,其中文臣659人,约占91%。——《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两宋卷》[教师活动]讲解宋太祖与宋太宗以文抑武的措施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呈现图片][教师讲述]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需要注意的是,压抑武将不等于轻视武备和军队建设。事实上,宋朝极为重视军队,每年的军费开支约占财政支出的七八成,军队最多时达到120万。2.发展科举 [教师过渡]除了以文臣抑制武将之外,宋朝还极为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在宋朝,锁院制度、弥封制度、誊录制度、别试制度等制度的实行,使科举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呈现材料][教师讲述]宋初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朝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呈现材料]从王朝内部来说,横亘两宋三百多年始终没有一股政治势力膨胀到足以威胁赵宋皇位的稳固。——《浅析宋代文官制度的得失》[教师明确]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四、治理之变——王安石变法(9’)1.旧治之弊[教师过渡]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与重文轻武的政策,固然有其稳固政权、促进社会安定的优势,但也伴随着不可忽视的弊端。到了北宋中期,这些积弊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呈现材料]1. “景德、祥符中,文武官总计9785员,今内外官属总17300余员,……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逾一倍多矣。”——(北宋)包拯2. 一岁所用,养兵之费常居六七。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 。——蔡襄《论兵十事》3. 北宋与辽和西夏屡次发生战争,后分别同二者签订协议,每年交其“岁币”“岁赐”。[教师活动]结合材料,讲解北宋中期 “冗官”“冗兵”“冗费”与“积贫”“积弱”的局面。2.新治之法[教师过渡]面对北宋社会危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提出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史称“庆历新政”。由于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遭到强烈阻挠。1045年初,范仲淹等改革派被贬,各项改革也被废止,新政夭折。庆历新政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前奏。[教师讲述]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他们希望通过变法,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王安石颇具变法的勇气,他说:“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这种勇于变法革新的精神具有永恒的精神价值。[呈现表格][教师活动]结合表格,逐条讲解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及其目的。[教师讲述]变法收到一些成效。政府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各地兴修水利工程10000多处。但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提出问题]还有哪些原因导致变法失败?[教师拓展] (1)变法的超前性与社会现实的落后性差距过大,变法没有适应的土壤;(2)新法的“敛财”实质,导致社会基础的丧失;(3)变法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政策执行不力。 了解北宋建立前的后周的历史背景,了解陈桥兵变发生的原因与基础。知道北宋统一所采取的“先南后北”方针。对比西汉、唐、北宋疆域图,讨论北宋是否为中国历史上的统一王朝。思考不利于皇权与中央集权的因素,了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矛盾。通过二府三司制结构示意图,了解北宋中央官制,知道分化事权以削弱相权的措施。认识强化皇权的两重性。阅读文字史料,认识中央收归地方军事权的举措。通过北宋地方行政制度结构示意图,了解北宋地方官制,知道中央收归地方行政权、财政权的举措。对比两幅历史图片,以及唐朝杨炯《从军行》与北宋汪洙《神童诗》中的内容,思考唐宋社会风气的差异。 通过阅读图文史料,了解宋朝以文抑武的情况。通过宋朝与其他朝代的科举取士人数对比,知道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的黄金时期。阅读材料,认识重文轻武政策的优势。阅读文字史料,知道过度强化的中央集权与重文轻武的政策导致北宋“三冗”“两积”的社会问题。了解范仲淹等人的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基础。结合教师讲解,了解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目的。知道变法的结果,思考其原因。 回顾上节课所学,强化知识之间的前后关联,培养时空观念的素养。培养学生阅读历史地图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地图的对比,认识北宋的局部统一。通过赵普的话,从“收其精兵”“稍夺其权”“制其钱谷”三个方面展开针对地方的集权措施。结构图可以直观呈现“分化事权”的具体表现,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训练学生阅读古文史料的能力,结合教师讲解,深化对于材料的认知。结构图可以直观呈现“稍夺其权”“制其钱谷”的具体表现,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通过历史图片与诗歌的双重对比,形成比较强烈的印象冲击,感受从唐“尚武”到宋“重文”风气的转变。材料中的数字能够使学生直观认识到“文臣统兵”的局面。展示图片史料,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阅读图表的能力,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可得:相比于其他朝代,宋朝大幅增加了科举取士名额。训练学生阅读古文史料的能力,结合教师讲解,深化对于材料的认知。通过王安石的话,感悟开拓进取、锐意变革的变法精神,培养学生的精神品格。培养学生运用表格形式辅助学习的习惯。拓展变法失败的其他原因,训练学生从多种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板书设计
习题演练(2’) 1.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他评价的是( B ) A. 秦始皇赢政 B. 宋太祖赵匡胤 C. 汉高祖刘邦 D. 唐太宗李世民2.北宋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B ) A. 分化事权,内外相制 B. 重文轻武,强化中央集权 C. 强枝弱干,虚内守外 D. 发展文教,改革科举3.强化中央集权是北宋政治的典型特征。下列属于宋太祖赵匡胤强化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D ) ①废除丞相制度,提升六部职权 ②设转运使,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③派文臣到地方担任各州县长官 ④陆续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