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第四章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复习提升原创卷(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第四章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复习提升原创卷(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7.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2-10 16:1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第四章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复习提升原创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2·高二课时练习)在抗击新冠病毒的过程中,广泛使用了红外体温计测量体温,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体温计是依据体温计发射红外线来测体温的
B.红外体温计是依据人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强度越大来测体温的
C.当体温超过37.3℃时人体才辐射红外线
D.当体温超过周围空气温度时人体才辐射红外线
2.(2023秋·重庆北碚·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鸟停在单根高压输电线上会被电死
B.燃气灶的电子点火器的放电电极做成钉尖形比球形好
C.变化的电场一定在周围空间产生变化的磁场
D.电磁波的波长越长,传播速度越大
3.(2022·高三课时练习)观察光的衍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红色的激光可以照出光屏某种衍射条纹,为了减小条纹宽度,可以(  )
A.减小单缝宽度 B.用绿光照射
C.增大单缝与光屏间距离 D.减小激光器与单缝间距离
4.(2022·高三课时练习)某同学对机械波和电磁波进行类比,总结出下列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机械波的频率、波长和波速三者满足的关系,对电磁波也适用
B.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C.机械波的传播依赖于介质,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而电磁波只有纵波
5.(2023春·江苏南京·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在LC振荡电路中,某时刻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且电流正在减小,则该时刻(  )
A.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下极板带正电
B.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正在减小
C.电场能正在向磁场能转化
D.电容器正在放电
6.(2023·高二单元测试)为了测量储罐中不导电液体的高度,将与储罐外壳绝缘的两块平行金属板构成的电容C置于储罐中,电容C可通过开关S与电感L或电源相连。当开关从a 拨到b 时,由电感L与电容C构成的回路中产生振荡电流。在LC振荡电路中,某时刻磁场方向、电场方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正在充电
B.振荡电流正在增大
C.线圈的自感电动势正在减小
D.当储罐内的液面高度升高时,LC振荡频率增大
7.(2023秋·辽宁·高二校联考期末)如图所示,LC电路中,电容C为0.4μF,电感L为1mH。已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水平放置。开关S断开时,极板间有一带电灰尘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开关S闭合时,灰尘开始在电容器内运动(设灰尘未与极板相碰),此时开始计时,在一个振荡周期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回路中电流变化最快
B.时,灰尘的速度最大
C.时,灰尘的加速度最大
D.时,线圈中磁场能最大
二、多选题
8.(2022秋·重庆·高二期末)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电荷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 B.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
C.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 D.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9.(2023秋·浙江温州·高二统考期末)如图所示LC电路中,电容C为,电感L为1mH。已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水平放置。开关S断开时,极板间有一带电的灰尘恰好静止。当开关S闭合时,灰尘在电容器内运动。已知LC振荡电路的振荡周期,不计带电灰尘对电路的影响,则( )
A.灰尘的加速度为g时,电感线圈中磁场能最大
B.灰尘将在两极板间做单向直线运动,直至碰到极板
C.从S闭合开始计时,经时,电感线圈中电流最大
D.从S闭合开始计时,经时,电感线圈中电流最大
10.(2021·高二单元测试)已知一理想的LC振荡电路中电流变化规律与单摆振动的变化规律同步,若在电容器开始放电时计时(此时摆球位于最大位移处),则(  )
A.单摆势能最大时,LC振荡电路中的电场能最大,磁场能为零
B.单摆速度逐渐增大时,LC振荡电路中的电场能逐渐减小,磁场能逐渐增大
C.单摆动能最大时,LC振荡电路的电容器刚放完电,电场能为零,电路中电流为零
D.单摆速度逐渐减小时,LC振荡电路的电容器处于充电过程,电路中电流逐渐增大
三、实验题
11.(2018·浙江杭州·一模)为研究无线传输电能,某科研小组在实验室试制了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在短距离内点亮了灯泡,如图实验测得,接在乙线圈上的用电器获得的电能为输入甲线圈电能的35%。
①若用该装置给充电功率为10 W的电池充电,则损失的功率为__________W。
②若把甲线接入电压为220 V的电源,测得该线圈中的电流为0.195 A。这时,接在乙线圈上的灯泡恰能正常发光,则此灯泡的功率为__________W。
12.(2023·高二单元测试)如图所示,感应圈G上装两根带有球形电极的铜管a、b构成发射天线,两球的间隙约0.5cm。将一根导线弯成环状,导线两端安装两个小金属球。其间留有空隙,将导线固定到绝缘支架B上靠近感应线圈放置。让感应线圈工作,当电火花在铜管a、b上两个金属球间跳动时,支架B上导线环两端的两个小球间也有电火花跳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历史上,首先捕捉到电磁波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
(2)对于这一实验现象的解释如下,请完成其中的填空。
①感应线圈本质上是一个变压器,它利用___________将低压交流电变成数千伏的高电压,由于铜管a、b上两球间的电压很高,间隙中电场___________,空气分子被电离,从而形成一个导电通路。
②当电火花在铜管a、b上的两个金属球间跳动时,必定建立了一个迅速变化的电磁场。这种变化的电磁场以___________的形式在空间快速传播。当其经过导线环时,迅速变化的电磁场在导线环中激发出___________,击穿导线环中的空气,使得导线环的空隙中也产生了电火花。
③在此实验中,感应圈及金属棒构成了电磁波的___________,导线环成了电磁波的___________。
四、解答题
13.(2022·高二课时练习)通常电台信号和电视信号能实现同步转播。现在已知传输无线电广播的信号的频率为,传输电视信号的电磁波频率为,为了让住在山区的人们也能够听到电台广播,看到电视转播,试回答:人们必须在山上建立哪一种信号的基站,简述原因。
14.(2022·全国·高二专题练习)如图所示,可变电容器的最大电容是,要获得最低频率是的振荡电流,线圈的电感应当多大?如果可变电容器动片完全旋出时电容变为,这时可产生多大频率的振荡电流?
(2023秋·上海松江·高二上海市松江二中校考期末)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独立的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手机类型的总称。目前智能手机的发展趋势是充分加入了人工智能、5G 等多项专利技术,使智能手机成为了用途最为广泛的专利产品。
15.按照电磁波的_______从小到大排列,依次为:γ 射线、X 射线、_______ 、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等。传感器的主要作用是把非电学量转换为________ 。
16.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的正确说法是(  )
A.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总是相互联系的,它们统称为电磁场
B.电磁场由发生的区域向远处的传播就是电磁波
C.电磁波传播速度总是 3×108m/s
D.电磁波是一种物质,而且是横波
17.无线电波是通过LC振荡电路产生的,某时刻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且电流正在减小,则该时刻(  )
A.电容器下极板带正电,上极板带负电
B.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下极板带负电
C.电场能正在向磁场能转化
D.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正在减小
18.手机无线充电是比较新颖的充电方式。如图所示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的原理与变压器类似,通过分别安装在充电基座和接收能量装置上的线圈,利用产生的磁场传递能量。当充电基座上的送电线圈(原线圈)两端接上正弦式交变电压后,就会在邻近的受电线圈(副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最终实现为手机电池充电。则关于受电线圈(副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电线圈(副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恒定不变
B.受电线圈(副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不变、极性不断变化
C.受电线圈(副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极性不变、大小不断变化
D.受电线圈(副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周期性变化
19.给手机充电首先从(V)的电源通过变压器得到有效值为10V的交流电压。如果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为 660 匝,次级线圈有 _____匝。当输入电压减少22V时,输出电压为______V,输入电压的改变量与输出电压改变量之比为_____ 。
20.(2018·高二单元测试)振荡电路中电容器电容为C, 振荡电流.
(1)求此电路中线圈的自感系数L;
(2)设此电路发射的电磁波在某介质中的波长为λ, 求此电磁波在此介质中传播速度v.
试卷第6页,共7页
试卷第5页,共7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无论人体温度高低都会辐射红外线,且体温较低时辐射的红外线较弱,体温较高时辐射的红外线较强,红外体温计就是依据上述规律来测体温的,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B
【详解】A.小鸟的两只脚之间的距离很小,所以小鸟的两只脚之间的电压很小,不会对小鸟造成伤害,故A错误;
B.燃气灶的电子点火器运用了尖端放电的原理,放电电极做成钉尖形比球形好,故B正确;
C.变化的电场不一定在周围空间产生变化的磁场,比如均匀变化的电场周期产生稳定的磁场,故C错误;
D.所有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光速,传播速度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3.B
【详解】由于单缝衍射的图案中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就是光干涉的结果,因此条纹宽度与双缝干涉的判断相似。
A.减小单缝宽度,条纹间距变宽,A错误;
B.绿光的波长比红光的短,因此用绿光照射,条纹间距变小,B正确;
C.增大单缝与光屏间距离,条纹间距变宽,C错误;
D.由于激光器发出的是平行光,因此减小微光器与单缝间距离,不会改变条纹间距,D错误。
故选B。
4.D
【详解】A.机械波和电磁波有相同之处,也有本质区别,但
v=λf
都适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机械波的传播依赖于介质,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机械波有横波和纵波,而电磁波是横波,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5.A
【详解】ACD.在振荡电路中,当电容器充电时,电流减小,电容器上的电荷量增大,此时,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根据题中电流的方向可以判断,此时电容器在充电,电容器上极板应该带负电,下极板带正电,故A正确,CD错误;
B.由可得
结合上述分析可得,电容器电荷量增大,两极板间的电压也增大,故B错误。
故选A。
6.A
【详解】A.由图可知,电容右极板带正电,负极板带负电。由磁场方向可知电流方向为由负极板流向正极板。故电容正在充电,电容器电压增大,自感线圈两端电压与电容器两端电压相等,线圈的自感电动势增大,磁场能减小,电场能增大,震荡电流正在减小,故A正确、BC错误;
D.当储罐内的液面高度升高时,两板间充入的电介质增多,电容增大,根据LC震荡周期
可知回路的振荡周期变大,故振荡频率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掌握LC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及规律。
7.C
【详解】A. 开关S断开时,极板间带电灰尘处于静止状态,则有
式中m为灰尘质量,Q为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d为板间距离,由,得
s=4π×10-5s
开关S闭合时t=0,则当t=时,即时,电容器放电完毕,回路中电流最大,回路中电流变化最慢,故A错误;
B. 当t=时,即时,电容器放电完毕,此时灰尘仅受重力;之后电容器反方向充电,带电灰尘受电场力方向向下,带电灰尘会继续加速,故B错误;
C. 当t=2π×10-5s时,即t=时,振荡电路中电流为零,电容器极板间场强方向跟t=0时刻方向相反,则此时灰尘所受的合外力为
F合=mg+=2mg
又因为F合=ma,此时灰尘的加速度a=2g,方向竖直向下;之后电容器再次反向充电,极板间场强方向又跟t=0时刻方向相同,带电灰尘受电场力方向向上,所以2π×10-5s时,灰尘的加速度最大为2g,故C正确;
D. 当t=2π×10-5s时,即t=时,振荡电路中电流为零,线圈中磁场能最小,故D错误。
故选C。
8.ABD
【详解】A.电荷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故A正确;
B.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故B正确;
C.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故C错误;
D.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D正确。
故选ABD。
9.AB
【详解】CD.振荡周期为
从S闭合开始计时,经(即),或经(即T),电容器充电完毕,电容器极板的电荷量最大,电感线圈中电流最小,CD错误;
A.灰尘的加速度为g时,即灰层受到的电场力为0,电容器极板的电荷量为零,电感线圈中电流最大,磁场能最大,A正确;
B.开关S断开时,灰尘恰好静止,开关S闭合后,在内,重力大于向上的电场力,灰层加速下降,在内,电场力向下,灰层加速下降,在内,重力大于向上的电场力,灰层加速下降,故灰尘将在两极板间做单向直线运动,直至碰到极板,B正确。
故选AB。
10.AB
【详解】依题意得:
单摆的重力势能、LC振荡电路中的电场能、电容器的电荷量三个物理量同步变化;
单摆的动能、单摆的速度、LC振荡电路中的磁场能、回路的电流强度四个物理量同步变化;
A.单摆势能最大时,LC振荡电路中的电场能、电容器的电荷量也最大,单摆的动能、单摆的速度、LC振荡电路中的磁场能、回路的电流强度都等于零,A正确;
B.单摆速度逐渐增大时,单摆的动能、LC振荡电路中的磁场能、回路的电流强度都增大,单摆的重力势能、LC振荡电路中的电场能、电容器的电荷量都减小,B正确;
C.单摆动能最大时,回路的电流强度最大,C错误;
D.单摆速度逐渐减小时,回路的电流强度也减小,D错误;
故选AB。
11. 18.6 15
【详解】①[1]由题意可知,该装置的传输效率为35%,充电功率为10 W是有用功率
P总= =28.6W
损失的功率
P损=P总×(1-35%)=28.6W×0.65=18.6W
②[2]
P总=UI=220V×0.195A=42.9W
灯泡的功率
P有=P总×35%=42.9W×0.35=15W
12. 赫兹 电磁感应 很强 电磁波 感应电动势 发射器 检测器
【详解】(1)[1]建立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并首先预言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是麦克斯韦,而首先证实电磁波存在,并捕捉到电磁波的科学家是赫兹;
(2)当火花在感应圈两个金属球间跳动时,必定建立一个快速变化的电磁场.这种变化的电磁场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间快速传播,当电磁波经过导线环时,迅速变化的电磁场在导线环中激发出感应电动势,使得导线环的两个小球间也产生了火花.在赫兹实验中,感应圈成了电磁波发射器,导线环成了电磁波的检测器.
①[2][3]可知,感应线圈本质上是一个变压器,它利用电磁感应将低压交流电变成数千伏的高电压.由于a、b管上两球间的电压很高,间隙中电场很强,空气分子被电离,从而形成一个导电通路;
②[4][5]当电火花在a、b管上两个金属球间跳动时,必定建立一个迅速变化的电磁场,这种变化的电磁场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间快速传播,当其经过导线环时,迅速变化的电磁场在导线环中激发出感应电动势,击穿导线环中的空气,使得导线环的空隙中也产生了电火花;
③[6][7]在此实验中,感应圈及金属棒构成了电磁波的发射器,导线环成了电磁波的检测器。
13.见详解
【详解】广播信号的基站,由题意可知,传输电视信号的电磁波频率高于传输无线电广播的信号的频率,故传输无线电广播的信号的波长大于传输电视信号的电磁波的波长,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则广播信号在山区传播时不易被山坡阻挡。
14.,
【详解】根据题意,由公式可得,线圈的电感为
代入数据解得
如果可变电容器动片完全旋出时电容变为,振荡电流的频率为
15. 波长
紫外线
电学量
16.BD 17.BCD 18.D 19. 30
9
22:1
【解析】15.[1][2][3]电磁波按波长从小到大的顺序是: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和无线电波。传感器的主要作用是把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
16.A.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是相互联系的,它们统称为电磁场,故A错误;
B.电磁波是由变化电磁场产生的,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逐渐向外传播,形成电磁波,故B正确;
C.电磁波只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才是,故C错误;
D.电磁波本身就是一种物质,它传播不需要介质,而且它是一种横波,电场方向、磁场方向与传播方向是互相垂直的横波,故D正确。
故选BD。
17.AB.电流正在减小,说明电容器在充电,所以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下极板带负电,故A错误,B正确;
C.电容器正在放电,所以能量由电场能向磁场能转化,故C正确;
D.由于电容器正在不断放电,所以所带电荷量不断减少,根据
可知,电容器两端电压正在减小,故D正确。
故选BCD。
18.由于送电线圈中通入正弦式交变电流,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可知,因送电线圈中电流产生的磁场呈周期性变化,所以受电线圈中感应电流仍是同频率的正弦交流电,即受电线圈(副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周期性变化,即大小和极性都发生周期性变化。
故选D。
19.[1][2][3]原线圈电压有效值为
根据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关系可知
解得
当输入电压减小22V时,输出电压为
解得
输入电压的改变量与输出电压改变量之比为
20.(1) (2)
【详解】(1)根据瞬时电流的表达式:i=Imsinωt,又ω=2πf,可得:,代入公式.
(2)此电路发射的电磁波在介质中的波长为λ,此电磁波在此介质中传播速度:v=λf=
【点睛】该题考查振荡电路的频率的公式 ,与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速度v=λf.代入表达式结合即可.属于基础题目.
答案第6页,共9页
答案第7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