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读碑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读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3-14 20:4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 题 1、读碑 执行时间 月 日
教 学 目 标 1、认识、会写生字,理解词语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认识、理解词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到过北京吗?瞻仰过人民英雄纪念碑吗?(如有,就请同学简要说说;如果没有,老师就直入话题)今天,我们在作家刘成章的引导下一起来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本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用心听,并用笔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陌生的词语。2、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1)认读生字:绎 沁 翩 蚀 耕 储 铭 缔(2)认读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络绎不绝 沁入 浮想联翩 剥蚀 耕作 储满 铭刻 缔造3、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由于本文用了很多的篇幅,写作者在南泥湾读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可能有同学以为这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而课文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在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的启示下,我“终于”读懂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南泥湾读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是为主要内容服务的。教学时作以下处理:(1)让不同意见的双方在争论中明辨主题:(2)如果双方都不能说服对方,老师就从记叙方式上明确,到南泥湾读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的内容是记叙中的插叙,插叙是为主要内容服务的;(3)引导学生看课文的首尾段,特别是首段中这句话:“我说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三、再读课文,明确文章结构,理清作者心路历程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讲“我”没有读懂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二部分(第6——13自然段):“我”震撼、感悟于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第三部分(第14——16自然段):“我”终于读懂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个人随笔
板书设计 1、读碑络绎不绝 沁入浮想联翩 剥蚀耕 作 储满铭 刻 缔造
教学反思
课 题 1、读碑 执行时间 月 日
教 学 目 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一、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学第1——5自然段(感悟作者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看的次数数不清,碑文都牢记在心,可为什么还说自己没有读懂呢?)(1)课文第1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课文第2、3自然段中哪些词句表明作者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时非常仔细、认真?(3)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用小手抚摸石栏杆上的圆柱,为何让“我”怦然心动?2、学习第6——13自然段作者对毛泽东起草、周恩来手书的碑文牢记在心,看纪念碑的次数多得数不清,可去了一趟南泥湾,见到九龙泉烈士纪念碑后,为什么说对人民英雄纪念碑又读不懂了呢?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课文8——12自然段反复朗读,然后采用同桌交流、小组交流的方式到文中寻找答案,老师相机指导。3、学习第14——16自然段,如何理解“南泥湾的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条极好的注释”这句话,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体会。二、学生自读课文,探究质疑1、在学生进行阅读时,要注意体会语言的情味和作者的情感,同时要读出悲壮、激昂、深沉、肃穆的感情来。2、在学生质疑时凡是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都予以肯定。三、拓展与延伸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观看电影《大决战》、《长征》、《甲午风云》、《血战台儿庄》、《虎门销烟》等。四、归纳总结“丰碑”决不仅仅是一个高大的建筑,它是一种意志和精神的象征,是一段历史的凝固,是一种英雄的崇拜。一个民族不屈不挠的意志是“丰碑”,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是“丰碑”,一个崇高的精神品质也可以是“丰碑”。 个人随笔
板书设计 1、读碑人民英雄纪念碑 悲壮、雄伟九龙泉烈士纪念碑 震撼、感悟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