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1不等关系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2.1不等关系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2-20 17:2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不等关系教学设计
课题 2.1不等关系 单元 2 学科 数学 年级 八
教材分析 本节《不等关系》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第一节,是研究不等式的一节导入课。不等式是现实生活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形式,它不仅是现阶段初中学生学习的重点,在高中学习中也占有很大的比例。本章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次函数内容的基础上,开始研究简单的不等关系。 本节课通过具有一定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不等关系,由此得出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处处存在。本节的关键点是学生是否会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是否会建立合理的不等关系,能否正确抓住不等式的本质特征,形成定义,这为进一步学习不等式的性质、解法及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核心素养分析 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是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问题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引用实际相关问题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重走”数学家们探索这方面知识的道路,从而达到学习知识,积累数学经验,感受数学文化魅力的目的,逐步提升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的数学核心素养。
学习 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不等关系,理解不等式的概念,并能用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体会数学模型思想. 2. 通过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重点 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式关系,认识不等式
难点 找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并列出不等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你还记得小孩玩的翘翘板吗?你想过它的工作原理吗? 其实,翘翘板就是靠不断改变两端的重量对比来工作的.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自然引出课题,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望
讲授新课 如图,用两根长度均为lcm 的绳子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 (1)如果要使正方形的面积不大于 25cm2 ,那么绳长 l 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2) 如果要使圆的面积不小于 100cm2 ,那么绳长 l 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3)当 l = 8 时,正方形和圆的面积哪个大?l = 12 呢?改变 l 的取值再试一试,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猜想? 解:(1)∵ 正方形的周长为l ∴边长为 ∴ ∴ ∴ l≤20 ∴0≤l≤20 (2)设半径为r ∵2πr=l ∴ ∵ ∴0 (3)当l=8cm时, 正方形的面积为=4(cm2) 圆的面积为 (cm2) ∴4<5.1 ∴此时圆的面积要大 当l=12cm时,正方形的面积为9 cm2,圆的面积为11.5 cm2,∴此时圆的面积要大 归纳总结: 我们可以猜想,用长度均为l的两根绳子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圆,无论l取何值,圆的面积总大于正方形的面积,即 做一做 (1)铁路部门对随身携带的行李有如下规定:每件行李的长、宽、高之和不得超过160cm.设行李的长、宽、高分别为acm,bcm,ccm,请你列出行李的长、宽、高满足的关系式. 解:根据题意可得: a+b+c≤160. (2)通过测量一棵树的树围(树干的周长)可以估算出它的树龄.通常规定以树干离地面1.5 m的地方为测量部位.某树栽种时的树围为6 cm,在一定生长期内每年增加约3 cm,设经过 x 年后这棵树的树围超过30 cm,请你列出 x 满足的关系式. 解:根据题意可得: 6 + 3x > 30 议一议: 观察由上述问题得到的关系式:,a + b + c ≤160,6 + 3 x > 30,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左右不相等 归纳总结: 一般地,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常用的不等符号有下面5种: 典例精析 例、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不等式: (1)-3>0; (2)4x+3y<0; (3)x=3; (4) x2+xy+y2; (5)x+2>y+5. 解 : (1)(2)(5)是不等式; (4)不是不等式. 归纳总结: 一个式子是不等式,要把握两点: 一是含有不等号, 二是表示不等关系,而与不等式是否成立无关. 学生思考,试着回答问题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归纳。 先小组讨论,再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不等式的意义,最后老师规范表述不等式的定义 学生独立思考,师生共同评价结论 通过问题的(1)、(2),直接建立不等关系;通过问题4的(3)体会同类量之间最常见的是比大小问题. 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兴趣,又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符合新课程标准。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课堂练习 1、式子:①2>0;②4x+y≤1;③x+3=0;④y-7;⑤m-2.5>3.其中不等式有( ) A.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设a,b,c 表示三种不同物体的质量,用天平称两次,情况如图所示,则这三种物体的质量从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 A.c<b<a B.b<c<a C.c<a<b D.b<a<c 3、用不等号填空. (1)a2____0;(2)|x|+|y|____|x+y|; (3)若a不小于1,则a____1; (4)当a____0时,|a|=-a. 4、列不等式: (1)a 与1的和是正数:______________; (2)y 的2倍与1的和大于3:_____________; (3)x 的一半与x 的2倍的和是非正数:_________; (4)c 与4的和不大于-2:____________. 5、用不等式表示: (1)一枚炮弹的杀伤半径不小于300米. (2)三件上衣与四条长裤的总价钱不高于268元. (3)明天下雨的可能性不小于70%. (4)小明的体重不比小刚轻. 学生定时训练,自主解答,老师订正 通过练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思维处于积极状态,达到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归纳本节所学内容,并体验核心素养的形成。 训练学生总结归纳能力;升华知识,拓展知识面,开阔思维。
板书 2.1不等关系 1.概念 2.列不等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