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 2、爱唱歌的小溪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学会1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溪给我们带来的快乐。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抓住关键词句,从而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对小溪、对家乡、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 领略歌溪的生命力,体会作者对小溪、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教师、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一、调动情感,激情导入1、出示课题,指名读,说一说: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2、归纳学生问题,让学生明白本课学习重点。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同桌之间互读生字,相互正音。检查学生认读生字情况。指名读词语:源头 苔藓 光滑 绿莹莹 杜鹃 浮雕 发烫 咳嗽指名分段读文,师生评议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学生轻声读课文,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写了些什么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全班交流。这篇课文写了些什么?质疑问难。结合课前提问,再次梳理本课学习,解决重点问题。3、课文中哪些段落你比较喜欢?找出来反复朗读,然后读给同桌听。四、指导学生书写生字1、分四人小组,讨论字形结构,交流书写规律。2、指名上黑板书写生字,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相机指导难写的生字的书写方法。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五、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个性见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2、爱唱歌的小溪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学会1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溪给我们带来的快乐。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抓住关键词句,从而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对小溪、对家乡、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 领略歌溪的生命力,体会作者对小溪、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教师、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读词语:源头 苔藓 光滑 绿莹莹 杜鹃 浮雕 发烫 咳嗽2、出示课件,引导: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3、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作者吴然又是怎样用优美的语言来赞美这条活泼、可爱、美丽的小溪。二、品读赏析,突破难点、重点1、住在小溪旁的村民们都把这条小溪叫做“歌溪”,这是为什么?请分组讨论,找出相关词句品味朗读;2全班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提到哪一个自然段,就引导学生理解朗读那个自然段。全文朗读语调要轻松、活泼,富有朝气。⑴第2自然段:歌溪有点野,像调皮的孩子,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引导学生抓住“跳、溅”等关键词语,领悟拟人句、比喻句,感悟作者用词准确,然后指导朗读)⑵第3自然段:歌溪像个活泼的孩子,从哪里可以看出它的活泼?(抓住流速,比喻句来体会)⑶第4自然段:文静的歌溪是怎样的?抓住语句感受歌溪的静态美②找出文中的象声词,理解并同时完成课后第2题练习。⑷第5、6自然段。夏季,歌溪是孩子们的游乐场所,歌溪增添了欢腾,更加生机盎然。歌溪带给我们哪些欢乐呢?(在品味语言中,体会作者对歌溪、对家乡的热爱。)三、拓展延伸1、除了书中的描述外,想象一下,歌溪还能给孩子们带来哪些快乐?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 个性见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