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 3· 蒙蒙细雨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会写13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略藏族山村初春的美丽景色。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想象,着手关键词、句的理解,从而理解课文内容。3.情感与态度:体会作者对藏族山村的热爱之情,了解作者对雪山美好未来的憧憬,从而培养学生关心、尊重少数民族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领略藏族山村初春的美丽景色,体会文中蕴涵的情感。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师、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一、调动情感,激情导入1、同学们,作家、诗人曾无数次赞美过老师,有的把老师比作春蚕、红烛,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有的把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有的把老师比作领路人、指航灯等。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文章,它也赞美了老师,它又把老师比作成什么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中去看看吧!2、板书课题、读题。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1同桌之间互相读生字,正音。 2检查学生认读生字、词语情况:蒙蒙 漫步 花瓣 发辫 戴着 翅膀 分辨 雨露 雨雾 清脆 天幕 噗 3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评议。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质疑问难 1、学生再次轻声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 2、学生讨论交流。四、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1、同桌之间交流记字方法。 2、分析字形,讨论书写规律。 3、教师范写:瓣 雾。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个性见解:
板书 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3· 蒙蒙细雨 第2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会写13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略藏族山村初春的美丽景色。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想象,着手关键词、句的理解,从而理解课文内容。3.情感与态度:体会作者对藏族山村的热爱之情,了解作者对雪山美好未来的憧憬,从而培养学生关心、尊重少数民族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领略藏族山村初春的美丽景色,体会文中蕴涵的情感。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师、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读词语:蒙蒙 漫步 花瓣 发辫 戴着 翅膀 分辨 雨露 雨雾 清脆 天幕 噗2、多媒体出示文中插图。3、请学生谈谈观后感受。4、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一块来到这雪山小村游览。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学生默读课文,课文描写了蒙蒙细雨中的哪些景物?(雪山下的田野,春雨中的藏族山村,金色的云雀,山村小学)2、分组学习。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得生动?找出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理解3、全班交流学习成果。重点指导下列语句。⑴“翠绿的麦苗儿…… 亮晶晶的水珠儿。”(这组排比句形象地描绘出了春雨中田野的迷人景色。蒙蒙细雨中,水珠落到了人与物上,作者用“捧、滚、挂、戴”等不同的动词描写,十分逼真)⑵“举目望去…… 童话世界。”(作者用形象的比喻描绘了远望山村的美丽的景色,如诗如画,如童话世界一般,多么令人神往。)⑶“那云雀又抖着……留在我的耳旁。”(蒙蒙细雨中,飞翔鸣叫的云雀给静寂的山村增添了几分生机与魅力。一个“融入”使云雀与大自然融入一体,多么美妙的融合。)⑷“啊!书声琅琅……融融春雨吗?(这句话由琅琅的书声联想到融融春春雨,暗示了山村的教育事业正在兴起,表达了作者对雪山美好未来的憧憬与期望,作者写蒙蒙春雨实质上是为了表现山村的发展变化,憧憬雪山的美好未来。)三、赏读课文,体会情感1、配乐朗读全文。2、学生自由练读全文。3、试背自己喜欢的内容。四、拓展延伸,仿写片断1、未来的雪山之村会是什么样子?说一说。2、依照课文,把说的写下来。 个性见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