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成年人体内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
意义:体内血量的稳定,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少量: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
超过800~1000毫升:头晕、心跳加快、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
超过1200~1500毫升:生命危险,需及时输血
输血时必须首先知道献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
*
*
小结1:
血量与输血
1.人体内的血量
意义:体内血量的稳定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2.失血对人体的影响
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
失血量 对人体影响
不超过400毫升 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从而恢复正常
800~1000毫升 出现头晕、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
1200~1500毫升 会发生生命危险
血型
卡尔 兰德斯坦纳
1900年,奥地利医学家卡尔 兰德斯坦纳在实验中发现:
红细胞不凝集
红细胞凝集
输血前需对献血者和受血者进行血型检验
某人的血型 A B AB O
可接受的血型 A、O B、O AB、A、B、O O
可输给的血型 A、AB B、AB AB O、A、B、AB
输血关系表
AB型是“万能”受血者
O型是“ 万能”输血者
什么样的血型可以相互输血呢?
安全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异型输血需注意的问题:
1.在没有同型血可输而且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慢地输入少量的O型血;
2.AB型血的人,除可输入少量O型血外,也可缓慢地输入少量的A型或B型血。
由于人类的血型系统比较复杂,为了慎重起见,即使在ABO血型相同的人之间输血,也应该进行交叉配血实验。即不仅把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血型配血实验,还要把受血者的红细胞和献血者的血清进行血型配血实验,只有在两种血型配血都没有凝集反应时,才可以进行输血。
严重贫血患者
大面积烧伤者
出血性疾病患者
主要是缺少红细胞
主要是血浆量减少
主要是血小板量少
临床上,某些病人只是因为血液中缺乏某些成分而需要输血
成分输血可根据病人的需要,以“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选择性地输入某一成分,从而大大提高了病人输血治疗的效果,也避免了大量的血液浪费
*
*
小结2:
血型与安全输血
ABO血型
发现者:奥地利科学家卡尔 兰德斯坦纳
种类:A型、B型、AB型、O型
安全输血
原则: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异型血:缓慢而少量
成分输血:根据病人的需要,选择性地输入某一血液成分
倡导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是拯救他人生命,奉献爱心的行为,是献血者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它是崇高的公民素质的具体体现。
无偿献血
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年龄范围: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与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
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
*
小结3:
倡导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制度:从1998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具体要求: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献血量:200~300毫升
意义: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
输血与血型
血型
失血情况
课堂小结
ABO血型:A型、B型、AB型、O型
血量:本人体重的7%~8%
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有生命危险
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头晕、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
血型的发现者:奥地利科学家卡尔 兰德斯坦纳
少量失血:短时间内可恢复正常
血量
成分输血:以“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选择性地输入某一成分
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紧急情况时,可缓慢地输入少量异型血
无偿献血: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输血原则
1.下列哪种血型不属于ABO血型 ( )
A.AB型 B.A型 C.0型 D.Rh阴性血型
D
课堂小练
2.输血时如果血型不符,可能会造成受血者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 )
A.引起中毒死亡
B.红细胞凝集成团,妨碍血液循环
C.血小板破裂,使血液凝固
D.使血浆发生沉淀,血液无法循环
B
B
3.在一次旅途中,由于交通事故致一位AB型血的旅客受伤并急需输血。现有四位自愿献血者,你认为哪位最适合为受伤旅客献血 ( )
A.容舟,男,32岁,A型血
B.林玲,女,18岁,AB型血
C.肖水,女,56岁,0型血
D.宁园,男,15岁,B型血
Male air bring is Signs Creepiest gd air fish 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