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欧洲文明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2·山西阳泉·统考模拟预测)某班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以“蓝色的地中海文明”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搜集的主要参考书目应该是
A.《尼罗河畔的金字塔世界》
B.《失落的文明:巴比伦》
C.《梨俱吠陀》
D.《雅典政治制度》
2.(2022秋·山西运城·九年级校联考期末)(2015·湖北黄石)伯里克利宣称:“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由全体公民掌握。”这里的“全体公民”是指( )
A.全体成年居民 B.全体成年自由民
C.全体男性居民 D.全体成年男性公民
3.(2022秋·山西忻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亚历山大攻下埃及后,接受“埃及的法老”“阿蒙神之子”等称号;征服波斯后,他则以波斯帝国的继承者自居。亚历山大旨在( )
A.挑起被征服地区内部矛盾 B.提升马其顿军队的战斗力
C.推行神人同形同性的理念 D.获得更为广泛的统治基础
4.(2022·山西·模拟预测)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历经10年征战,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许多希腊人移民到西亚,希腊文明与东方文明获得了直接的交融。从中可以得到的历史结论是
A.和平交往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B.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源于战争
C.战争使文明消亡 D.暴力冲突是文明交融的另一种方式
5.(2022·山西阳泉·校联考一模)下图是公元前4世纪通过某位国王东征建立起的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学者们认为,该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明交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 )
A.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传播 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C.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D.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战争
6.(2022·山西·统考一模)他创造了一个大帝国,为世界文化打上了深深的希腊烙印。“他”是
A.伯里克利 B.亚历山大 C.屋大维 D.玻利瓦尔
7.(2022秋·山西大同·九年级校考期末)“罗马的经济主要依靠奴隶,罗马帝国晚期,由于奴隶处境日益悲惨,他们丧失了生产兴趣,而且奴隶人口不断减少,造成劳动力严重短缺;而长期依赖奴隶劳动,也使公民成为寄生阶级。”上述材料反映了罗马帝国危机的实质是( )
A.共和制危机 B.元首制危机 C.民主制危机 D.奴隶制危机
8.(2022·山西阳泉·校联考一模)下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古罗马发展线索示意图,其中③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A.西罗马帝国 B.罗马共和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9.(2022·山西临汾·统考二模)德国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一次。”对这句话解读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是依靠亚历山大东征征服世界 B.第二次则凭借伊斯兰教征服了世界
C.第三次用《拿破仑法典》征服了世界 D.只有法律对世界的影响力最为持久
10.(2022·山西吕梁·统考一模)某历史研究小组的王明在探寻古代东西方文明成就发源地时,做了以下搭配,其中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骨文——尼罗河流域 B.《汉谟拉比法典》——黄河流域
C.种姓制度——两河流域 D.《十二铜表法》——地中海地区
11.(2022·山西吕梁·统考三模)某历史兴趣小组假期中到欧洲进行研学旅行,同学们相继参观了下面的遗址, 据此判断他们的研学主题是
A.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遗存 B.希腊与罗马的雕塑艺术
C.罗马帝国黄金时期的辉煌 D.希腊与罗马的建筑艺术
12.(2022·山西·统考模拟预测)制作历史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前3世纪-6世纪末中国与西方的发展进程”的年代尺,据此判断下列关于这一时期东西方发展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A.秦汉与罗马共和国都是君主专制的封建国家
B.西汉与罗马帝国存续时间都横跨了公元前后
C.西罗马灭亡的时间中国处于辉煌的隋唐时期
D.东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13.(2022·山西吕梁·统考二模)“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往来,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等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A.古代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往十分频繁
B.和平交往有利于古代世界各地的发展
C.暴力冲突是古代世界各地区交往的主要方式
D.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14.(2022秋·山西晋中·九年级统考期末)九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收集了一组图片编辑主题小报,据此判断他们小报的主题是
A.希腊文学遗产 B.希腊建筑艺术
C.希腊古典文化 D.希腊雕塑艺术
15.(2022秋·山西晋中·九年级统考期中)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关于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成就的描述准确的一项是( )
A.《掷铁饼者》体现了“神人同形同性”的创作特点
B.《十二铜表法》构建起了较为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C.大竞技场是在古希腊建筑特点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D.儒略历以古巴比伦太阳历为蓝本并一直沿用至今
16.(2022秋·山西朔州·九年级统考期末)某电视台栏目组拍摄了专题片,摄制组采编了以下一组内容,给该专题片拟定恰当的节目名称是( )
A.《大河古国》 B.《海洋文明》 C.《建筑遗迹》 D.《文明之路》
17.(2022·山西阳泉·校联考一模)暑期间小明去意大利进行研学旅游,下面是他分享到朋友圈的一组古罗马建筑风格的照片,许多同学对此做了评论,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A.拱门、穹顶为主,坚周结实,华丽宏伟 B.是伊斯兰建筑风格的特征
C.继承了希腊建筑的特点,缺乏创新 D.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
18.(2022秋·吉林长春·九年级校考期末)2020年是闰年,古人为了纠正古代历法中每年将近6小时的误差,采取每4年增加一天的办法设置闰年。这种设置闰年的方法最早出自
A.古埃及太阳历 B.苏美尔人的阴历
C.中国农历 D.古罗马儒略历
二、综合题
19.艺术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也是人类文明积淀的精华。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建筑之光】建筑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古埃及金字塔中规模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原塔高约146米,基底每边长约230米,用约230万块巨石砌成,平均每块石头重约2.5吨,果虫的一块达50吨。塔内建有墓道、墓穴,塔面用光滑的石板覆盖,与阳光、沙漠交相辉映,极其雄伟壮丽。 帕特农神庙是卫城的主体建筑,是供奉雅典娜神像的神庙。该建筑采用了最大的体量、最隆重的规格来体现其重要性,多立克柱式的围廊式庙宇,立面上有古希腊大雕刻家菲狄亚斯的几组主题性雕刻,彰显建筑的雄伟壮丽。帕特农神庙距南山门入口约80米,是为了让人进入卫城就能够有最舒适的观赏帕特农神庙的条件。
(1)简述古埃及金字塔群的现实意义。并概述帕特农神庙的建筑艺术成就。【法制之光】法制是一个国家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
(2)说出图一所示内容的历史价值,并从多角度解读图二的法律文献。
【文学之光】文学艺术是人类文化圣殿的主体。
(3)简述孔子和荷马的贡献的相似之处。
参考答案:
1.D
【详解】依据题干关键信息:“地中海文明”,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地中海产生的古代文明有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因此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应搜集的主要参考书目应是《雅典政治制度》;《尼罗河畔的金字塔世界》说的是尼罗河文明;《失落的文明:巴比伦》属于古巴比伦文明;《梨俱吠陀》属于古代印度文明,故本题选D。
2.D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希腊文明的认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主要包括两个奴隶制国家:斯巴达和雅典。雅典在国王伯利克里当政期间,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雅典的最高权利机构是公民大会,只有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参加公民大会,行使权利,故答案选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西方文明之源
3.D
【详解】根据材料“亚历山大攻下埃及后,接受‘埃及的法老’‘阿蒙神之子’等称号;征服波斯后,他则以波斯帝国的继承者自居”可知,材料体现了亚历山大适应新征服地区的文化,目的是获得当地人民的支持,扩大统治基础,D项正确;亚历山大的目的是了巩固统治,不是为了挑起被征服地区的内部矛盾,排除A项;亚历山大的措施与提升军队的战斗力无关,排除B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详解】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许多希腊人移民到西亚,希腊文明与东方文明获得了直接的交融”可知,暴力冲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交融,D项正确;亚历山大率军东征不属于和平交往,排除A项;“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源于战争”夸大战争的作用,说法错误,排除B项;“战争使文明消亡”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C项。故选D项。
5.A
【详解】根据题干“公元前4世纪通过某位国王东征建立起的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帝国是亚历山大东征建立的亚历山大帝国。材料“该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明交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新时代”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传播。A项正确;亚历山大东征建立亚历山大帝国属于战争的方式,一不是和平往来,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战争的内容,排除CD项。故选A项。
6.B
【详解】根据材料“他创造了一个大帝国,为世界文化打上了深深的希腊烙印”结合所学,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东征灭了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大规模的冲突与交融,开启了希腊化时代。故B正确;根据所学,伯里克利时期,雅典依然是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与“他创造了一个大帝国”不符,故A错误;根据所学,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缔造者。没有为世界文化打上了深深的希腊烙印”,故C错误;玻利瓦尔领导拉丁美洲人民实现民族独立,没有建立大帝国,D错误。
7.D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他们丧失了生产兴趣,而且奴隶人口不断减少,造成劳动力严重短缺”体现了罗马帝国出现的危机,罗马的经济主要依靠奴隶,说明罗马因奴隶丧失了生产兴趣,而且奴隶人口不断减少,造成劳动力严重短缺的危机的实质是奴隶制危机,D项正确;奴隶处在罗马帝国社会的最底层,没有民主和自由权利,共和制危机、元首制危机、民主制危机均与奴隶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8.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③时间为公元前27年开始可知是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C项正确;395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排除A项;罗马共和国是古罗马前509年到前27年之间的政权,排除B项;拜占庭帝国开始自公元395年直至1453年,排除D项。故选C项。
9.D
【详解】由“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可知,在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的影响中,它的法律是最为久远的、和平的,D项正确;亚历山大东征是马其顿国王开展的东征,排除A项;罗马第二次征服世界凭借基督教,排除B项;1804年拿破仑颁布《拿破仑法典》,这是罗马法对近代社会的影响,是罗马第三次征服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10.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它是位于地中海地区的古罗马文明的典型代表,D项正确;甲骨文是中国的古文字,尼罗河流域对应的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排除A项;《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排除B项;种姓制度是古印度文明代表,排除C项。故选D项。
11.D
【详解】帕特农神庙、雅典卫城是古代雅典的建筑,罗马大竞技场是古代罗马的建筑,他们的研学主题是希腊与罗马的建筑艺术,故选D;AC两项只反映了雅典或罗马,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古代希腊与罗马的建筑艺术,并非雕塑艺术,排除B。
12.B
【详解】据所学可知,西汉是前202年至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而罗马帝国是前27年---1453年,故B正确;据所学可知,罗马共和国是古罗马在前509年到前27年间的政体,掌握国家实权的是元老院贵族,而不是君主,A错误;西罗马灭亡是476年,此时中国是南北朝时期,C错误;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故D说法错误。
13.B
【详解】根据材料“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暴力交往方式产生的影响;“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往来,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等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和平交往方式产生的影响。两种交往方式对比,和平交往更有利于世界的发展,选项B符合题意;AD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排除;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选B。
14.C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荷马史诗》”“帕特农神庙”“雅典卫城遗址”“《掷铁饼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帕特农神庙”“雅典卫城”是希腊建筑遗址,“《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的文学作品,“《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的代表,因此材料 体现的是希腊古典文化,C项正确;ABD项都具有片面性,不能完全体现主题,排除。故选C项。
15.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大竞技场是古罗马在古希腊建筑特点的基础上加以创新,C项正确;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体现了“神人同形同性”的创作特点,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A项不能反映《掷铁饼者》反映的实质,排除A项;《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最早的成文法,没有构建起了较为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排除B项;儒略历以古埃及太阳历为蓝本,排除D项。故选C项。
16.D
【详解】观察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体现了古埃及的建筑文明;种姓制度体现了古印度的文明;公民大会体现了雅典的民主法治成就、圆形竞技场体现了古罗马的建筑成就。古埃及、古印度是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属于大河文明;雅典民主政治和古罗马的圆形竞技场属于海洋文明。这些图片都与世界各地文明有关,所以应该是《文明之路》,D项正确;ABC项仅能体现材料的部分内容,不能全面涵盖题意,排除。故选D项。
17.A
【详解】依据图片建筑的外观,结合课本所学可知,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有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A项符合题意;排除C项;伊斯兰建筑风格的特征是有圆形拱顶的正殿和尖搭式的宣礼楼等。排除B项;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排除D项;故选择A。
18.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为纠正每年将近6小时的误差,采取每4年增加1天的办法进行调整,即每逢被4整除的那一年为闰年,在2月份增加一天。D符合题意;古埃及太阳历,将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年末余下5天称“闰日”,作为节日,如此全年共365天。A不符合题意;苏美尔人太阴历,历年为12个月,平年354天,闰年355天,每30年中有11年是闰年,另19年是平年。B不符合题意;中国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合历,其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9.(1)意义: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观光价值;科学研究价值。成就:全部用大理石修建,呈长方形;广泛运用柱廊结构,宏伟壮丽;雕刻精致华美。
(2)价值:《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为后人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经济关系和西亚法律史提供了珍贵材料;较为完整的继承了两河流域原有的法律精华,使其发展到完善地步。解度:《十二铜表法》使当时的罗马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十二铜表法》是欧洲法学的渊源;《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限制了贵族的特权,打破其对法律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是平民的胜利。
(3)都成为各自国家或地域的标志性人物;都有相关的作品传世;整理的作品都成为今天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都发挥了很强的教化作用;都对各自国家或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结合所学可知,金字塔群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观光价值;科学研究价值。根据材料“帕特农神庙是卫城的主体建筑,是供奉雅典娜神像的神庙。该建筑采用了最大的体量、最隆重的规格来体现其重要性,多立克柱式的围廊式庙宇,立面上有古希腊大雕刻家菲狄亚斯的几组主题性雕刻,彰显建筑的雄伟壮丽。”可知,帕特农神庙的建筑艺术成就有:全部用大理石修建,呈长方形;广泛运用柱廊结构,宏伟壮丽;雕刻精致华美。
(2)结合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为后人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经济关系和西亚法律史提供了珍贵材料;较为完整的继承了两河流域原有的法律精华,使其发展到完善地步。结合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使当时的罗马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十二铜表法》是欧洲法学的渊源;《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限制了贵族的特权,打破其对法律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是平民的胜利。
(3)结合所学可知,孔子和荷马贡献的相同之处有:都成为各自国家或地域的标志性人物;都有相关的作品传世;整理的作品都成为今天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都发挥了很强的教化作用;都对各自国家或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