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义务教育教科书(部编版)
语文/九年级下册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积累优美抒情的语句。
3、把握诗中出现的大量意象,分析诗人的情感脉络,体会诗人深沉真挚的爱国情感。
新课导入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的心里会涌起什么情感?
纵观中国历史,我们一直有着“忧国”“救国”“报国”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结。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现代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体会诗中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走近作者
舒婷,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1952年生。先后做过插队知青、泥水工、浆纱工、挡车工、统计员、讲解员、焊锡工等,对中国社会普通劳动者的生产、生活状态有较深的体验。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散文集《心烟》。
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她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
写作背景
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1977年邓小平同志重新主持中央经济工作,开始拨乱反正,社会主义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一个新时期开始了。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一批青年诗人悄然崛起,他们以各具特色的诗作,为诗坛带来鲜活的色彩和蓬勃的生机,其中突出的一位就是舒婷。
1971年起,她的一些抒情诗开始以手抄稿形式流传。“文革”后,其诗作陆续在报刊上发表,引起注目。《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获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诗作奖。
音形识记
隧洞 蜗行 淤滩
喷薄 伤痕累累 驳船
簇新 笑涡
(suì)
(wō)
(yū)
(pēn)
(léi)
(bó)
(cù)
(wō)
词语积累
簇新:极新(多指服装)。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绯红:鲜红。
喷薄: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
整体感知
(一)理解题意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表达了一种对希望光明的痛苦和挚情,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对祖国的深情和挚爱。
整体感知
(二)朗读诗歌,理清情感脉络
1、读诗吟咏
(1)研读诗歌的一般方法:
感受诗中塑造的意象→体会意象的特点→揣摸意象传达出作者的感情
(2)揣摩诗歌内在旋律。
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朗读节奏。
①这首诗的朗读节奏有什么特点?
整体感知
第一节,长句式,多节拍,每两行表现一个意象,仿佛是一首以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这种诗句的音韵效果与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十分相似。
第二节,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
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这种起伏变化,造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抑扬顿挫,为第四节把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
第四节,节奏更快,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
②从四个诗节来看,句式、内容上有什么变化?
整体感知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③朗读节奏
整体感知
2、学生自由诵读,体会诗句节拍。
3、初步感知诗意,进一步指导朗读。
前两节,诗人先排列出一系列的意象: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并用破旧、熏黑、干瘪、失修等词语修饰,后以贫穷悲哀作结。
感情:沉郁、凝重。
后两节,诗人排列出一系列生机勃勃的意象,显示出祖国摆脱劫难后蓬勃新生的祖国形象,后向祖国庄严宣告,要报效祖国、献身祖国。
感情:欣喜、明快。
合作探究
(一)思考问题:
1、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 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
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与祖国一起经受苦难,并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
诗人通过一些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情感,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而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
合作探究
2、第一诗节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 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诗人创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落后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
3、第二诗节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单一的吗
第二诗节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飞天”是宗教传说中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
合作探究
4、第三诗节的感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
第三诗节的感彩由悲哀愁苦变为欣喜亢奋。诗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这显示出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
5、第四诗节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异同 用自己的理解概括本节内容。
第四诗节中抒发的感情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加强,感情达到了高潮。诗人将抑制不住的强烈感情化作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愿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取得她的“富饶”“荣光”和“自由”,去实现她的伟大理想。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为之升华。
合作探究
(二)归纳概括各诗节的大意。
第一节:回溯祖国数百年的贫困、落后的历史。
第二节:写人民的痛苦和希望。
第三节:描绘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
第四节:强调“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
合作探究
1、诗中的“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第一人称写成,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表达了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是你……”或“我是……”’句式反复出现,强调“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沧桑,“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这个“我”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这一代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当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
(三)更深入地感受诗人质朴厚重的情感。
合作探究
2.诗中“迷惘”“深思”“沸腾”,仅仅是诗人的情感历程吗?请结合中国的历史,谈谈你的看法。
这不仅仅是走过“文革”的青年一代的情感历程,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心灵历程的高度概括。综观历史,多少中华儿女为贫穷落后的祖国“迷惘”“深思”,为新生的、腾飞的祖国而“沸腾”“奉献”“牺牲”。
3.本诗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今天读来依然令人振奋,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想法。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崇高的历史责任感。无论在何时,这种情感都是令人钦佩和为之感动的。
合作探究
1、象征和比喻的运用。
该诗构思突出表现在对抒情主人公“我”的拟物化上。“我”既是抒情主人公,又是具体的客观物象,也是祖国的象征。
“我”的复杂矛盾意绪和多层次拟物交织出现,表现了一种独特的悠长、矛盾的心态,产生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诗中一系列意象,既是抒情主人公“我”,也是祖国的象征。诗中的意象又有其比喻意义,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比喻祖国承受的巨大灾难和面前的严重困难;“簇新的理想”“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比喻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三)欣赏品味语言
合作探究
2、句子赏析。
(1)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本句用第一人称来写,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表达了 “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同时用“老水车”这个形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疲惫”,却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存力来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而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
(2)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运用比喻,将“希望”比作“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其中“飞天”是宗教传说中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人民在贫穷的境遇里始终保持着“痛苦的希望”,千百年来盼望着对美好生活的祈愿能“落到地面”,变成现实。表现中国人民屡受挫折,却从不泯灭希望的精神。
合作探究
(3)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从个体上说,我是中国十亿人口中的一个,是祖国的“十亿分之一”。但从“我”的使命来说,“我”要承担起振兴中华的重任,“我”要与祖国融为一体,因而是“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4)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作者直抒胸臆,表示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承担起重任,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合作探究
3.根据诗意,从下面诗句中选择一句续写,使之与原诗和谐一致。
示例:
我是干瘪的稻穗,滋养你被劳作压弯的身躯。
我是失修的路基,承载你坎坷蜿蜒地前行。
选写句子: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新刷的雪白的起跑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梳理读诗的基本方法:
第一,诗歌意象有深意。
第二,反复诵读品情感。
第三,关键语句要细读。
第四,联系背景悟真谛。
第五,活学活用读诗歌。
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思念
舒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1978年)
拓展延伸
1、思念是抽象的思维,是无法具体把握的情感,作者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表现“思念”的 “思念”在作者笔下具有怎样的意蕴
诗人营造了“挂图”“代数”“琴”“桨橹”四个意象来形容思念,表达思念;诗人笔下的“思念”让读者体味到了执着、焦灼、惆怅、失意等情思(意蕴)。
2、“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两句诗在诗中有何含义
通过两个比喻写出了时间的缓慢和距离的遥远,含蓄曲折地表现了“思念”的那种焦灼、迫切和遥不可及的怅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