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变色龙 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变色龙 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0 15:4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义务教育教科书(部编版)
语文/九年级下册
6.《变色龙》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2、探究文章主旨,分析人物形象。
新课导入
变色龙是一种蜥蜴类的四脚爬虫,能够根据四周物体的颜色改变自己的肤色,以防其它动物的侵害。它的这种“变色”特性很奇特,不免让我们想起了川剧中的变脸。
同学们,这种“变”还不过是利用道具变脸的一种艺术形式,如果社会中的人不断出尔反尔,无道德诚信,无是非标准,那就让人嫌恶至极了。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样一位警官,看看他是如何像变色龙似的不断变脸的?
走近作者
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生于小市民家庭,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学医,1884年毕业后从医并开始文学创作。
他的短篇小说,采取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犀利的笔锋直刺罪恶社会,揭露小市民的庸俗和丑恶,抨击反动统治,批判黑暗的现实。代表作有《变色龙》《苦恼》《万卡》《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新娘》等。
写作背景
这篇小说写于1884年,作家刚24岁。当时正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统治最反动的时期。民粹派采取个人恐怖手段刺杀了亚历山大二世,不仅没解决任何社会问题,反而促使新上台的亚历山大三世采取更加反动的高压政策。加强了宪兵警察等专政机构,豢养了一批媚上欺下的走狗,为其镇压人民服务。整个俄罗斯笼罩在军警宪兵的白色恐怖之中。沙皇专制警察往往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但干的却是欺下媚上的勾当。
《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音形识记
戳穿 洋溢 拧 筛子
惦记 径自 伶俐
乞丐 魁梧  恐吓
(chuō)
(yì)
(nǐng)
(shāi)
(diàn)
(jìng)
(lì)
(gài)
(kuí wú)
(hè)
词语积累
沉静:文中指环境寂静。
无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作,提不起头。
魁梧:(身体)强壮高大。
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荒唐:①(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②(行为)放荡、没有节制。着重于极其荒谬,令人难以理解。
洋溢:(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伶俐:聪明、灵活。
恐吓: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人;吓唬。
径自:副词。表示自己直接行动。
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默读课文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
眼到,就是要认清每一个字,不能一目十行;
手到,就是要边读边勾勾画画,可以画出重点词句,标出段落层次,也可以圈出精彩语句;
心到,就是集中注意力,边读边想,理解词句意义和句段间的内在联系。
2、分角色朗读课文,思考。
整体感知
⑴文中写到了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他在文中的什么表现像极了变色龙?
文中写到的人物很多:警官奥楚蔑洛夫、巡警、赫留金、将军家的厨师、将军、将军的哥哥以及围观的看客。
主人公:警官奥楚蔑洛夫。
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的奴才性格特征与变色龙这种动物多变的特点很相似。
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广场上处理狗咬人事件的故事。
⑵小说写了一件事?请你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合作探究
1、理清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的过程中,对赫留金、对小猎狗的态度多次变化,请同学们找出表明不同态度的语句。
各种情境 对小猎狗 对赫留金
听了赫留金的申述,不知道狗的主人是谁时 野畜生、疯狗,把它弄死好了。 肯定赫留金被狗咬了
合作探究
各种情境 对小猎狗 对赫留金
听了赫留金的申述,不知道狗的主人是谁时 野畜生、疯狗,把它弄死好了。 肯定赫留金被狗咬了
有人说好像是将军家的狗时 它是那么小,它怎么会咬着你的? 你那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你们这些鬼东西。
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 下贱胚子。 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绝不能不管。
巡警说是将军家的狗时 名贵的狗。狗是娇贵的动物。 你这混蛋,不用把你那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
厨师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 野狗,弄死它算了。
厨师说是将军哥哥家的狗时 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 我早晚要收拾你!
合作探究
2、抓住“变化”,探究主题思想。
(1)奥楚蔑洛夫五次变化是围绕什么变的?这样多变说明了什么?
奥楚蔑洛夫的五次变化是围绕小狗的主人是谁而变化的。这样多变说明了主人公是一个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
合作探究
(2)小说结尾写道:“普洛诃尔喊一声那条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厂走了。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那群人笑什么呢 为什么笑
笑赫留金事与愿违,他本来想得到赔偿,结果却是一场空;
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奥楚蔑洛夫这样一个警官。他见风使舵,媚上欺下,一副统治者奴才的嘴脸;
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这样一条狗。如果这狗的主人不是将军的哥哥,结果就不一定这样了;
笑这个社会里,一人得势,鸡犬升天;笑当时穷人不如富人家的一条狗等。
合作探究
(3)自然界中的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而奥楚蔑洛夫也类似变色龙前后反复变色,作者通过他的言行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奥楚蔑洛夫之所以几次变色,是因为他不敢得罪权贵,哪怕仅仅是权贵家的一条狗。这样的一个小官僚,面对一般群众的时候,他往往会摆出一副官架子,如他一出场。穿着新的军大衣,在众人面前“严厉”的表情,一个拿腔作调、作威作福的小官僚的形象毕现。而面对权贵,却是一副奴颜婢膝的样子。这样的人物是当时社会的必然产物。
当时沙皇统治的俄国,经济落后,思想保守,实行残酷的专制统治,而作为这样一个国家机器上的小零件,像奥楚蔑洛夫这样的小官僚,为了生存,不得不用丧失人格和尊严来换取生存空间。这样的人物虽然可恨,但作者批判的锋芒其实更多的是指向当时腐朽专制的社会,指向孕育这种奴性人格的土壤。
合作探究
(4)小说以《变色龙》为题有什么用意?
“变色龙”原是一种蜥蜴,它皮肤的颜色会随着四周物体颜色的变化而变化,变色为保护色。小说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反复无常的态度和变色龙极为相似,用“变色龙”作小说的题目,含蓄形象地揭露这个人物见风使舵的丑恶面目。
(5)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本文通过对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的刻画,巧妙地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批判了它反人民的实质。
合作探究
(1)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另拟一个题目。
示例:一个见风使舵的人;一个变化多端的人;两面人;势利眼的警官等。
(2)综合时代背景及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分析本文反映了怎样的社会意义?
像奥楚蔑洛夫这样的媚上欺下、看风使舵的走狗、奴才,可以说是当时沙皇腐败统治的产物。作者以极端憎恶的感情,用尖锐辛辣的笔触揭露了这些走狗、奴才的丑态和肮脏的灵魂,用以揭示沙皇统治的腐败黑暗。这是作者塑造“变色龙”——奥楚蔑洛夫这样一个典型所具有的社会意义。
3、总结收获,加深印象。
课堂小结
作者采取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犀利的笔锋直刺罪恶社会的同时,刻画了奥楚蔑洛夫的形象,揭露了统治阶级走狗的专横和善变。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深入探究,欣赏小说的艺术手法。
课程导入
上节课学习了奥楚蔑洛夫的形象特点,这节课进行深入探究,欣赏小说的艺术手法。
合作探究(分析社会环境描写)
1、文章开头写警官穿着“新”的军大衣,身后跟着巡警,表现了什么?提着小包、端着醋栗,又表现了什么?
以人物的服装、气派勾画了一个外表严肃、威风凛凛的警官形象。拿着一大堆没收来的东西,揭示了军警宪兵横行霸道,老百姓的财产得不到保证的现实。
2、写“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这是什么描写,表现了什么?
社会环境描写,表现社会环境的冷清、凄凉。
合作探究(分析社会环境描写)
3、“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这句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运用了拟人、比喻和双关。“无精打采”,暗示市场的不景气。把商店、饭馆的门比作“饥饿的嘴巴”,形象地写出了无顾客上门,门可罗雀的萧条景象。
课文第一段的环境描写,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作为警官出场的背景,也是军警宪兵当道的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社会的写照。
合作探究(品味个性化的语言)
1、“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
“门无精打采地敞着”是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环境,反映了当时市面萧条。“跟许多饥饿贫困的嘴巴一样”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暗示了俄国人民饥饿贫困的生活,整个社会死气沉沉,作者用寥寥几笔,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
2、“我要揭你的皮,坏蛋”
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小市民赫留金要借狗咬手指头捞一把赔偿金的心态。
合作探究(品味个性化的语言)
3、“就连那手指头也像是一面胜利的旗帜。”
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小市民赫留金把被咬的手指头当作物证向人炫耀,以图捞一把赔偿金。
4、“这个案子的‘罪犯’呢……它那含泪的眼睛流露出悲苦和恐怖的神情。”
用拟人手法写小狗,把它作为具有“狗性”的人的辉映。
合作探究(品味个性化的语言)
5、“他老人家是明白人,看得出来到底谁胡说,谁像当着上帝的面一样凭良心说话。”
用比喻的手法,写赫留金在警官面前的逢迎拍马,表现他既是一个庸俗的小市民,又是一个有所恳求的“小人物”。
6、“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
双重否定的句式。写奥楚蔑洛夫在未知狗的主人时,摆出一副“扶弱抑强”的架势,与后面得知狗主人可能是将军时的态度变化形成强烈对比,造成绝妙讽刺的效果。
合作探究(赏析细节描写)
这篇小说多处运用了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文艺作品中对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件的描写。细节描写虽然“细小”,但在文艺作品中是不可缺少的。文艺用形象反映生活,而形象总是非常具体的。因此,一个典型的细节描写的作用,往往超过一大篇笼统的叙述。细节描写是突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1、在文中找出警官奥楚蔑洛夫军大衣的细节描写,想想这些细节表现了什么?
分组合作完成摘录句子和分析鉴赏的全过程。
合作探究(赏析细节描写)
①开头写警官穿着“新”的军大衣,以人物的服装,勾画了一个外表严肃、威风凛凛的警官形象。
②当人群里有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警官奥楚蔑洛夫一听,吓出了一身冷汗,一个脱大衣的动作,一句“天这么热,多半要下雨了”,掩盖对初判的惴惴不安和出尔反尔的狼狈相,为他若其事的否定原判作掩护。
③当人群里有人说“没错儿,将军家的!”警官又吃了一惊。赶紧叫巡警给他穿上大衣。由“脱”到“穿”,反映了奥楚蔑洛夫的恐惧心理,穿大衣只是一种掩饰窘态的动作。
④文末写奥楚蔑洛夫处理完狗咬人事件,恐吓了赫留金,裹紧大衣走了。这里第四次写大衣,与开头呼应。
文章通过一脱一穿,一热一冷的细节描写,反映出人物的复杂心理活动,也表现了奥楚蔑洛夫反复无常,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丑态。
合作探究(赏析细节描写)
2、文章几次写到赫留金的手指头?细节描写表现了什么?
①赫留金“举起右手,把一个血淋淋的手指头伸给人们看”。“血淋淋的手指头”,表明赫留金作为一个受害者的身份。把“手指头”比作 “一面胜利的旗帜”,因为赫留金把它作为要求主持公道,甚至要求赔偿的证据。
②奥楚蔑洛夫听人群里有人说是将军家的狗时,就对赫留金的手指头作了新的结论。“手指头是给小钉子弄破的”,想得到一笔“赔偿费”,这判断使赫留金由受害人转眼成了敲诈者。
③在人群里又有人说“没错儿,将军家的”时候,奥楚蔑洛夫训斥赫留金“你这混蛋,把手放下来!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这时赫留金的手指头成了“蠢”、“不好”的冒犯名种狗的罪证。
④奥楚蔑洛夫当着普洛河尔的面赞美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哈哈哈……”这时赫留金的手指头成活该要咬的对象,由于将军的权势,不但狗成了可爱的,连咬人都成了美德。
总之,手指头的细节描写写出赫留金的命运和遭遇,它从反面衬托出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卑劣品质,反映了沙皇统治的社会黑暗。
合作探究(分析次要人物,深入体会主旨)
1、小说的次要人物叶尔德林有什么作用?
①是事件的推波助澜者。叶尔德林每说一句话,奥楚蔑洛夫的态度要发生变化。作者利用叶尔德林来推波助澜, 使整个事件合情合理地起伏跌宕。
②衬托小说的主要人物奥楚蔑洛夫,是作者塑造奥楚蔑洛夫形象的道具。他是跟班,是奥楚蔑洛夫命令的执行官、贴身奴仆、化解尴尬、掩饰内心恐惧的工具。
③叶尔德林是奥楚蔑洛夫的帮凶, 是一条未来的变色龙,具有揭示主旨的作用。他是一条忠实的走狗, 几乎没有自己的意志,在当时等级制度中,他只是一条地位低的变色龙,批判当时俄国沙皇统治对人的异化。
合作探究(分析次要人物,深入体会主旨)
2、第三部分中,描写围观群众的“哈哈大笑”有何作用?
这个句子既是故事结局的一部分,写赫留金受到讪笑,也从另一个角度深化、丰富了主题,围观群众嘲笑的是倒霉者赫留金,而并不嘲笑奥楚蔑洛夫那一番欺软怕硬的无耻表演。作者也揭示了小市民阶层的麻木、庸俗、愚昧。
3、赫留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虚伪的人。“赫留金开口了,拿手罩在嘴上,咳嗽一下。”这个细节表明当时赫留金是在说谎。看似不经意的动作,实际上是他在下意识地转移话题,以吸引别人的注意。受害者赫留金滑稽可笑,是一个很无聊的人,想获得一笔赔偿的计划落空,反而被人耻笑。
合作探究(分析次要人物,深入体会主旨)
4、概括小说的主旨。
【写作背景】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初,是俄罗斯历史上最黑暗、最反动的时代,契诃夫出身于小市民家庭,家庭的破产使他过早地担负起沉重的生活担子,处在社会生活的底层,使他从小就看到了残酷社会生活的真实一面。契诃夫自小就对市侩习气深有体会,并深恶痛绝。回到文本可以发现,小说中不管是见风使舵的奥楚蔑洛夫,还是言听计从的叶尔德林,还是仗势要挟的赫留金,看热闹的周围人群等,无一不显示出庸俗粗鄙的人性特点。
从主人公角度解读(普通解读):通过对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刻画,揭露批判沙俄专制的黑暗与虚伪。
从看客的角度解读:通过写沙皇专制农奴制和官僚制度下,人们的道德意识及行为的迷失,有对官僚阶层的批判,还有对国民性的批判与思考。
合作探究(讽刺效果的表现手法)
①以“变色龙”为标题,用动物比喻人。利用变色龙这种动物善变的特点来类比奥楚蔑洛夫的特点,讽刺社会上那些趋炎附势的人。
②对比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多组对比:有警官与小警员的对比、有警官前后态度的对比、警官对各种人不同态度的对比等。特别是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的态度,对狗和狗的主人、对案子的处理意见,每一次变色,就形成一次对比,。作者通过对比,让两种互相矛盾的语言交替出自同一人物之口,把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媚上压下的“变色龙”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
还有环境的对比,环境一下子从没有人变成有人,原先的静态变成动态,围观的人聚集得如此神速,也讽刺了沙皇时代人们愚昧麻木、无聊透顶却又不甘沉寂的精神面貌的病态现象。
夸张:小说主人公对狗的态度变化之快,之多,跨度之大,令人瞠目,夸张手法的运用,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
小说具有讽刺性,作者是通过哪些手段表现出讽刺效果的?
合作探究(讽刺效果的表现手法)
③小说主人公的名字奥楚蔑洛夫,在俄语中是“疯癫”的意思,用它做姓,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
④ 课文情节很有意思,这个案子被审判的是一条狗,和文中的人物哈巴狗形象很吻合,这不是巧合,而是作者的巧妙构思。
课堂小结
  奥楚蔑洛夫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成为某类人物的代名词,是因为这一形象高度的典型性和概括性。
作者在描写这类人物的时候,抓住了他们的共性,通过提炼、概括和总结,并用夸张、对比等讽刺小说常用的艺术手法,加以突出,使这类人物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像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守财奴葛朗台,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公,吴敬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的范进,都是这样的人物。
拓展延伸
续写小说《变色龙》:
这场闹剧的结局是: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请设想一下,奥楚蔑洛夫离开广场后去了哪里?(要求设计的情节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答案设想:
继续去别的地方搜刮民脂民膏。
又遇见了一起类似狗咬人的案件,又做出了相同的处理,或者处理得更圆滑了。
去找普洛诃尔套近乎。
去将军家邀功请赏,在此之前到首饰店索要一些金银珠宝,一并送给将军。“买”一只小狗送给将军的哥哥。
去赫留金工作的首饰店寻点儿麻烦。
去纠集一批地痞流氓准备欧打赫留金。
请同学们任选一个内容续写:奥楚蔑洛夫离开广场后发生的事,1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