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 七年级历史学科教案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教师: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说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家。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史料研习,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收集宋词名篇、元曲代表作节选,体会其风格特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繁荣;宋词和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奇葩。
教学重点 宋元时期大都市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宋词元曲。
教学难点 宋元时期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文化发展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
教具准备 课件 练习题
教学设计 个性设计
一、激情导入 引课明标 宋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那么,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反映了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那么,宋元时期的娱乐活动和节庆风俗都有哪些呢?这时期的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这一课。
二、导学引领 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完成配套练习册自主导学。
三、学友互学合作交流 学友之间相互检查配套练习册自主研讨完成情况,学友互学合作交流,学友共同努力也不能完成的请教老师。
四、展示评价精讲点拨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教师: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不仅在商业、贸易、文化、教育等方面十分发达,而且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1.繁华的大都市教师:宋元时期在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有哪些?请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回答。材料 据估计,汴京人口最高达150万以上,比唐朝首都长安的人口多1/3;临安人口最多达120万。现代学者周继中在论文《元大都人口考》中认为,元朝中后期元大都城中的人口超过110万。学生: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和元朝时的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教师:(过渡)下面我们就以北宋开封的大相国寺为例,来了解一下宋代都市的繁华。2.北宋开封的大相国寺的繁华 教师:(出示北宋的大相国寺图片)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归纳大相国寺繁华的表现有哪些?学生:(归纳)①大相国寺场地宽阔,可容万人,每月举办多次庙会。②寺庙内外人流如潮,进行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各种表演。③元宵节时,相国寺的大殿前设乐棚,供皇家乐队演奏,吸引着众人前来观赏,热闹非凡。3.娱乐商业尽在瓦子教师:(出示材料)材料一 南宋《梦粱录》中记载:“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所谓勾栏,意思是在瓦舍中由不同的专业艺人用栏杆等物组成的带棚的一种演出场所。材料二 元初《武林旧事》中记载临安有瓦舍23处,仅北瓦内勾栏就有23座。问题:(1)宋代最热闹的娱乐兼营商业场所是什么地方?它里面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什么?(2)瓦子里都有哪些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1)瓦子,勾栏。(2)娱乐活动有说书、唱曲、演杂剧、耍杂技、表演蹴鞠;商业活动有卖饮食、药材、古玩、字画的,还有剃头、相面、算卦的。教师:(出示材料及问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澶渊之盟”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了和平局面。材料二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和商业区(市)严格分开,店铺商业时间有统一限制,日出后击鼓三百下才能开门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下统一关门歇业。北宋都城开封城内坊区街道开满店铺,甚至在宫城和寺庙附近,也是店铺林立,车水马龙,夜市尤其著名。材料三 如下表。北宋时期伦敦、巴黎、开封人口比较表城市名称伦敦巴黎开封人口数量不足5万不足10万100多万 问题:(1)结合材料,联系前几课所学知识,请你说一说瓦子在宋代盛行的原因有哪些?(2)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南宋临安的文化娱乐业更为发达的表现有哪些?(3)瓦子和勾栏的出现,反映了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回答)(1)①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为日后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②政府重视并鼓励商业的发展,取消了影响商业发展的一系列限制政策,从而使宋代的经济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③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2)城中有大瓦、中瓦、下瓦、南瓦等多处,城外还有十多处瓦子。(3)市民文化生活或精神生活的丰富。教师:(总结)第一,从起源上看,瓦子的产生是城市繁荣、市民阶层队伍扩大的结果;第二,从瓦子的内容来看,既有物质生活方面的,又有精神生活方面的,反映了宋代商业活动领域的扩展。4.杂剧教师:(展示图片)元杂剧陶俑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什么?(2)杂剧包含的内容有哪些?(3)杂剧演出的场所有哪些?(4)杂剧形成于什么时期?兴盛于哪一区域?其发展情况如何?学生:(回答)(1)杂剧。(2)包含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3)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集市、繁华市区、勾栏瓦舍等场所进行演出。(4)形成于宋代。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元朝南北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众所喜爱。5.宋代的节日教师:宋代有哪些节日,这些节日今天还有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1)哪些传统节日在宋代就有了?(2)流传至今的节日习俗有哪些?(3)今天的春节和宋代的元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回答)(1)宋朝时,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受到人们的重视。(2)一些节日的习俗,如春节的燃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的挂彩灯、划旱船,端午节的吃粽子、赛龙舟等,一直流传至今。(3)略。二、宋词和元曲1.宋词(1)词教师:词是宋代最主要的文学样式,就如唐诗一样,宋词为我国古代文学史这幅长卷书写了最为光辉灿烂的一页。请阅读课本,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找出下列问题:(1)词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它是怎样形成的呢?它有什么特点?(2)词有怎样的发展演变?很多宋词都体现了怎样的主题?学生:(回答)(1)唐中期以来,随着音乐的发达,原来盛行的五言诗或七言诗,要谱入乐曲,为了便于歌唱,人们就按乐曲的节拍来填写长短句参差的歌词,这就是词。词的特点: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词的句子长短不一,又叫长短句。词源于诗,具有诗的一般特点,但又有别于诗,有它自身的特点。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作词牌。常用的词牌有《念奴娇》《满江红》《蝶恋花》等。诗的创作可以说成写诗、作诗,而词的创作称为填词,必须依词谱的相关规定(句式、字数、押韵的位置、对仗位置、平仄规定等)去“填”上适当的字,而不是随意地去写。(2)兴起于唐代,繁盛于宋代,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很多宋词中都体现了关心民族屈辱、抒发爱国情感的主题。(2)代表人物及作品教师:宋代三大著名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一个怅然贬谪之痛,一个醉心金石之娱,一个常怀家国之恨,文品、才情之高下优劣难断一二、莫分伯仲,但无一例外都寄情于文、钟爱于景,从而神态各异、情趣各异。教师:(多媒体展示学生搜集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请同学们阅读这些词,体会并说说他们各自的词风。材料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材料二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材料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学生1:苏轼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学生2:李清照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她的作品以北宋灭亡为界限,此前主要是描写真挚的夫妇感情,此后的作品则充满了血和泪,通过对个人游离不定生活的描写,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学生3:辛弃疾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教师:(提问)为什么他们三人的风格有所不同?学生: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及经历不同。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辛弃疾生活时代的社会形势,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及对祖国山河分裂的悲痛;联系李清照的早年经历和中年以后的流亡经历,放到当时政治形势大背景下,探讨词人词风变化与政治形势的关系。)教师:(出示表格总结)词人生活时代风格情怀苏轼北宋词风豪迈而飘逸;报国情怀李清照两宋之交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忧患情怀辛弃疾南宋豪放词风、词境雄奇阔大;报国情怀教师:(过渡)古代文学的阆苑中,唐诗宋词并称双绝,成为一代文学之胜,那元朝主要文学形式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学习下一目内容。2.元曲教师:(展示元杂剧图片)教师:元曲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形式?它是怎样形成的呢?学生: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教师:散曲是一种新诗歌,只有清唱,没有动作、道白,散曲在句式的长短表达上更为自由,更接近口语。元曲是一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的艺术形式,因为它不仅在内容上能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而且其表演方式也通俗易懂。教师:为什么元朝会出现这种接近人民生活的艺术形式呢?学生:这是元朝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宋金以来,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在一些大城市中,商业发达,人口众多,文化昌盛,为剧作家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同时也对文化生活提出需要,所以产生了这种来源于生活而又反映生活的艺术形式。教师: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谁?其代表作是什么?学生: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剧本,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与他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三、司马光和《资治通鉴》教师:(展示漫画《司马光砸缸》),哪位同学来讲一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司马光砸缸学生:(讲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教师:(展示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的图片,并介绍司马光的生平)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初字公实,更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司马池之子。汉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原籍陕州夏县(今属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司马光 《资治通鉴》教师:在我国浩瀚如烟的史学著作中,有堪称“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大放光彩,一部是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著的《史记》;另一部就是司马光著的《资治通鉴》。教师:(介绍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态度非常严谨的事例,借机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发奋学习,立志成才)教师:司马光编撰的这本书为什么取名《资治通鉴》呢?你能从历史中找到一件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事吗?《资治通鉴》为何在北宋时期出现呢?学生:(讨论)北宋王朝与少数民族长期的冲突中,多数处于劣势。加之北宋国内出现的一系列困难,促使北宋的政治家们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他们把目光投向历史,通过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以为当世统治者借鉴。这是《资治通鉴》问世的根本原因。四、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教师:(展示材料一引导学生分析并感悟宋朝经济的繁荣程度)材料一 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你看不到唐时长安那堂皇气派的王者风范,但市民之忙忙碌碌,力夫之竞竞营营,店铺之财源滚滚,车马之喧嚣过市,仕女之丰采都丽,文士之风流神韵,建筑之鳞次栉比,街衢之热闹非凡,绝对是唐朝的长安、洛阳见不到的繁荣发达景象。教师:(展示材料二,指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宽松的政治形势推动了诗词文化的发展)材料二 宋太祖曾立下“誓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因此,宋代文人敢于议政,也敢于犯颜直谏。即使触怒皇帝,也没有杀头灭九族的危险,更没有当众廷杖的肉体折磨和人格侮辱,最重的处罚也不过是贬到偏远的蛮荒之地。为了吸引和笼络人才,宋朝向文人学子敞开了科举这条阳光大道,录取的名额不仅多,而且不重谱牒、不重乡贯、门第,甚至有意创造条件,让孤寒之家的子弟脱颖而出。通过读书、科举获取地位、声望、财产,成为一条捷径和正途。教师:(展示材料三,指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文学以生活为素材,反映了经济发展程度)材料三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教师: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学生:一是起点高,是在隋唐文化高度发展基础上的继续发展。二是宋元时期的政治和经济,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宋朝结束了晚唐及五代十国分裂割据长期混战的局面,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显著提高,城市空前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疆域空前辽阔,对外海陆交通空前发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
五、训练反馈自测自评 做练习册本课练习题
六、课堂小结总结提升 本课向我们展示了宋元时期的社会面貌,介绍了宋元时期丰富多彩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反映了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阐释了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宋元时期文化灿烂,词和戏曲在这一时期发展成熟,并产生了许多精彩的作品。面对祖国优秀而悠久的文化与传统,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的责任与重担:奋发努力,振兴祖国。
作业设计 铁木真和忽必烈的主要业绩有哪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 唯物史观 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