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习题课件(共1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习题课件(共1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2 19:0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课外古诗词诵读
第三单元
整首默写
竹 里 馆
王 维
 独坐幽篁里  ,
 弹琴复长啸  。
 深林人不知  ,
 明月来相照  。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理解性默写
  (1)诗中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凡脱俗的气质的句子是:  独坐幽篁里  ,  弹琴复长啸  。
(2)诗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情景的句子是:  深林人不知  ,  明月来相照  。
独坐幽篁里
啸 
弹琴复长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主旨理解
  诗歌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自在的生活,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整首默写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
 散入春风满洛城  。
 此夜曲中闻折柳  ,
 何人不起故园情  。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理解性默写 主旨理解
  (1)诗中能揭示主旨的句子是:  此夜曲中闻折柳  ,  何人不起故园情  。 (2)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的情状的句子是:  谁家玉笛暗飞声  ,  散入春风满洛城  。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运用想象和夸张,突出笛声的无处不在,借抒发离情别绪的《折杨柳》表达思乡之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
满洛城
整首默写
逢 入 京 使
岑 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
 双袖龙钟泪不干  。
 马上相逢无纸笔  ,
 凭君传语报平安  。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理解性默写 主旨理解
  (1)诗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句子是:  故园东望路漫漫  ,  双袖龙钟泪不干  。 (2)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句子是:  马上相逢无纸笔  ,  凭君传语报平安  。   诗歌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
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整首默写
晚  春
韩 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
 百般红紫斗芳菲  。
 杨花榆荚无才思  ,
 惟解漫天作雪飞  。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理解性默写
  (1)诗中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美丽景象的句子是:  草树知春不久归  ,  百般红紫斗芳菲  。
(2)诗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杨花、榆荚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行列的句子是:  杨花榆荚无才思  ,  惟解漫天作雪飞  。
草树知春不久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主旨理解
  诗歌通过描写晚春景物,表达了诗人感叹时光易逝,劝喻人们珍惜时光,勤奋努力的思想感情。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