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第二节 “渔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1课时 江河交汇之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 下册
第七章 南方地区
1、利用地图说明长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并会分析该地区的地形、气候和便利的水运条件。
2、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鱼米之乡
自主研学
自主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内容,初步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并标注在教材中。
请大家利用5分钟时间:
新知讲解
(2)经度位置
大约118°E——122°E之间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1.经纬度位置
(1)纬度位置
大约30°N——32.5°N之间
亚热带
长江三角洲地形图
32.5°N
118°E
122°E
30°N
中国的温度带的划分
目标导学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新知讲解
2.海陆位置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下游
入海口附近,濒临
黄海 和
东 海 ,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受海洋影响大
长
江
南方地区地形图
新知讲解
和
浙江省北部
_上海市
、_江苏省南部
地区。
3.范围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
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分布
新知讲解
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
宋 范成大
蘇
目标导学二:鱼米之乡
新知讲解
这里以平原为主,是我
国重要是的稻米产区。
这里河湖众多,是我国
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鱼米之乡
读下列图文资料,说一说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
① 对内联系
位于长江下游,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② 对外联系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新知讲解
思考:长江三角洲为何被称为“鱼米之乡”?
1.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是我国传统的粮食产区。
地形以什么为主?
属于什么气候?
新知讲解
思考:长江三角洲为何被称为“鱼米之乡”?
2.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又是我国的淡水鱼产区。
新知讲解
活动探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补充并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塑造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提供丰富的工业用水,有利于工业的发展。
利
塑造肥沃的平原
发展水产养殖
新知讲解
活动探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补充并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河流在丰水期容易泛滥成灾,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和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和破坏。
弊
新知讲解
提供灌溉水源
提供便利水运
提供生活用水
旅游业和淡水养殖
提供灌溉水源
提供水能发电
提供生活用水
提供工业用水…
议一议:长江下游和上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影响的差异。
长 江
岷 江
长江三角洲
四川盆地
新知讲解
江海交汇之地
回顾 “江海交汇之地”的“江”是什么江?“海”是什么海呢?
长江
江
“黄金水道”
黄海东海
海
“黄金海岸”
沿岸
“江海交汇之地”在交通方面有什么突出的优势呢?
长 江
黄
海
东海
中国政区图
目标导学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新知讲解
河流的航运价值分析方法
水文特征
水系分布
地形
气候 河流位置
人口
经济
农业工业旅游业
······
(1)“黄金水道”长江的入海口
长江水系及其通航河道
长江有大小支流3600多条,通航河道700
多条。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总量的60%。
江海交汇之地
运量
新知讲解
图7.1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
地形
位置
气候
地势低平
降水丰沛
平原为主, 冬季温和, 入海口
水量汇聚
上海气候资料图
长三角的航运价值
河网密布,通航里程长;江阔水深,水流平稳;无结冰期,四季通航;
江海交汇,可江海联运。
航运价值巨大
0℃
100mm
江海交汇之地
(1)“黄金水道”长江的入海口
自然条件
新知讲解
中国工业分布
长江流域城市分布(局部)
城市密集,规模大,人口众多
联系紧密,运输量大
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经济发达
长三角的航运价值
人口 经济
江海交汇之地
(1)“黄金水道”长江的入海口
社会条件
新知讲解
中国工业分布
长江三角洲工业区
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黄
海
东
海
长三角地理位置示意
辽中南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
沟通东部沿海工业带,经济发达,运输量大。
江海交汇之地
(2)“黄金海岸”南北航运中枢
长三角的航运价值
新知讲解
交通
铁路
哪些铁路线经过长三角?
京沪线
沪杭线
新知讲解
高速公路
新知讲解
内河运输
海洋运输
新知讲解
航空运输
新知讲解
兴化——长江三角洲北
新知讲解
苏州水乡
新知讲解
南京市龙舟赛
新知讲解
夜上海
新知讲解
课后探究:大湾区建设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城际铁路网
粤港澳大湾区
城际高速公路网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后,从香港开车到珠海的时间由原来3个多小时缩减为半个多小时。
1.举例说说我们身边的“同城效应”现象。
2.想想港珠澳大桥开通后,会给周边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港珠澳大桥位置示意图
新知讲解
(1)位置:
范围:
气候:
(3)得天独厚的
自然条件
知识脉络
江海交汇之地
(2)鱼米之乡
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
板书设计
1.能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位优势的有( )
①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沟通沿海与内陆地区的联系;
②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
③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各地。
④历史上京杭运河沟通了长江三角洲与北方地区的经济联系。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
课堂练习
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
A、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B、地表平坦开阔,一望无际
C、地形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在50米以下
D、地势平坦,湖泊、河网稠密
D
课堂练习
3.长江三角洲是驰名中外的( )
A.温带水果之乡 B.鱼米之乡
C.亚热带动物王国 D革命旅游胜地
B
课堂练习
4.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A、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沛
B、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较少
C、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稀少
D、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
A
课堂练习
5.长江三角洲地区民居墙体高、房顶坡度大是为了( )
A.通风防潮、利干排水
B.便于拆迁,适合游牧生活
C.防寒保温
D.房顶坡度大是为了防止冬天积雪过多
A
课堂练习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体会
有什么感想
收获园地
1.再读教材,加深理解
2. 同步检测题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