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
课题 青蛙吃虫子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教材分析 《青蛙吃虫子》是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第3节。本节课主要分为四个部分。①通过青蛙吃虫子的情境图,找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②借助学具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③通过算一算、说一说环节,加以区分两位数加减个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强化本节知识内容。④进行练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结合教材创设的情景,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学会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学习内容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法、两位数加减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基础上的延伸,本课首先创设了“青蛙吃虫子”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加减法的意义,然后用计数器帮助学生建立加减的直观表象,最后鼓励学生列出抽象的算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下节课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竖式计算起到铺垫的作用。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创设的情景,让学生感受知识的趣味性,同时激发学生探究新知和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理解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算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旧知1.找出得数最大的星星。2.圈一圈,填一填。二、导入新课师:动物王国的一位好朋友今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它还带给我们需要探究的新知,那么它是谁呢?课件出示:绿衣小英雄,田时捉害虫, 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打一动物)师:因为青蛙捕食大量田间害虫,能保护庄稼,所以青蛙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一只青蛙一天可捕食很多的虫子,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板书课题:青蛙吃虫子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学生独自思考,然后猜一猜:是青蛙。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奠定基础。通过猜谜语,活跃课堂氛围,不仅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讲授新课 一、了解信息,提出问题。课件出示: 师:小朋友们,小青蛙们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数学信息呢?反馈:大青蛙吃了56只虫子,小青蛙吃了30只虫子。师:你能根据知道的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反馈:我想知道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我还想知道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虫子?……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好吗?二、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课件出示: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师:要求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可以怎样列式呢?师:56+30等于多少呢?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棒和计数器算一算,比比谁的算法多。反馈:(1)5个十加3个十等于8个十,所以56+30=86。 先在计数器上拨出56,然后十位上再拨3个珠子。(3)把56分成50和6,先算50+30=80,再算80+6=86;……师:想到了这么多的方法,真棒!我们一起写出答语好吗?师生一起作答:一共吃了86只虫子。师:在计算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得出: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时,个位不变,只是在十位上相加。三、探索两位数减整十数课件出示: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虫子?师:你能列出算式吗?师:56-30等于多少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反馈:(1)先摆出56根小棒,拿走3捆,还剩26根,所以56-30=26。 先在计数器上拨出56,然后十位上再拨走3个珠子。(3)把56分成50和6,先算50-30=20,再算20+6=26;……师:真不错!经过小朋友的一番努力,我们知道了: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26只虫子。师生一起写出答语。师:怎样计算两位数减整十数呢?引导学生得出:计算两位数减整十数,个位上的数不变,只是把十位上的数相减。四、对比计算,总结方法课件出示:算一算,说一说。师:大家有什么发现吗? 反馈:个位上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减。十位上的数要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减。 ……师:现在你能用一句话总结出计算方法吗?引导学生总结出:计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个位数不变,十位数相加减;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十位数不变,个位数相加减。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学生独自思考,然后自由说说。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算式是56+30。学生分组交流算法,然后集体反馈。学生作答。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说说。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算式是56-30。学生分组交流算法,然后集体反馈。学生作答。学生自由说说。学生独自计算,然后集体汇报。学生分组说说,然后集体交流。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说一说,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为后面的学习提供帮助。通过采用多种方法计算,让学生不仅感受到方法的多样性,还渗透了转化的思想,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所以通过本环节的学习,不仅锻炼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还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总结,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等能力,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通过算一算、说一说,不仅巩固了新知,还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总结、归纳等思维能力。
课堂练习 1.连一连。2.看图列式。3.解决问题。(1)车上原有24人,到站后上车10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2)饲养场有89只白兔,40只灰兔,白兔比灰兔多多少只?4.拓展应用:明明排队买票,他得前面有15人,后面有20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课堂小结,既可以理顺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使教学环节更完整、学生思路更清晰。
板书 利用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本节课的新知,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