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简谱)第五单元《军民大生产》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简谱)第五单元《军民大生产》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2-10 17:4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军民大生产》教案
学情分析:
学生对劳动号子不是太了解,现代生活的节奏快了,所听到的歌大多数是明快、流行、时代感强,过去田野劳动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了,听到劳动人民的吆喝,几乎断了,如农民插秧、打夯、挑担等,音乐教育可以给学生补上这一课,去感受那个时代的印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能够使学生对我国民歌中的劳动号子产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并喜欢在演唱、聆听中加强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在音乐活动中陶冶情操。
过程与方法
聆听、感受、探究、体验、模仿、合作
知识与技能
学会有激情而又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军民大生产》,体会音乐的情绪,感受劳动号子的节奏特点,十六分节奏、重音记号、切分、#4、劳动号子的分类,学会创编简单的劳动号子;了解作曲家张寒辉;
教学设计过程 看——听——唱——练
四大亮点:1、老师着军装导入新课;
2、学生着八路军军装表演;
3、同一首歌曲题材的不同应用;
4、学生创编歌词,并演唱;
教学内容:
1、学唱《军民大生产》;
2、通过对该课学习,知道一首经典歌曲的多种演绎,学会创编劳动号子;
教学目标:
1、通过视频素材,让学生感受劳动号子在劳动中产生,并为劳动服务,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在音乐活动中陶冶情操;增加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情感;
2、在音乐学习中,体会《军民大生产》的音乐情绪以及作品的多种演绎;
3、通过学习,积极参与劳动号子的创编;
4、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了解劳动歌曲的节奏特点,劳动号子的分类;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演唱形式;
2、了解同一作品的不同演绎;
3、学会创编歌词;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课件:多媒体、录播室
教学准备:八路军服装4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式导入
1、有谁能讲讲老师今天穿的什么服装?是我国哪个时期的军装?
学生:1、
2、
(老师穿的是八路军服装、抗日战争时期)
2、老师:对,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一道去追寻那段历史,去感受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3、带着问题:下面四副图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劳动场景?
4、播放课件:一组八路军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图片;
5、播放电影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设计意图:再现当年八路军开展军民大生产运动,为学习歌曲内容提供生活画面;
6、下面我们来学习这首歌曲,课题 《军民大生产》
二、背景介绍
产生的背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国民党顽固派加紧了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毛主席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在陕甘宁边区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军民大生产运动。
三、研究性学习歌曲
1、听唱《军民大生产》;
2、老师范唱其中一段;
3、这首歌的词曲作者是谁?播放课件
4、学生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旋律特点: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5、学生朗读歌词;
6、加进词,学生随视频演唱一遍;
7、分角色唱(男、女、齐、合)体会劳动歌曲演唱形式(一领众合);
8、学生表演唱
(1)、课前准备好的八路军军装,让四位学生上台换装表演,演唱一段;
(2)、情绪调动起来后,再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
(3)、氛围活跃后,最后一组,选女生换装表演唱;
9、歌曲演唱的情绪怎样? (热烈、欢快、活泼)
四、拓展性学习,同一首歌曲题材的不同表现形式
1、笛子演奏《军民大生产》;
2、男生独唱《军民大生产》;
3、众多歌星的演唱《军民大生产》;
4、青歌赛选手回答曲名《军民大生产》;
5、电影音乐舞蹈音乐史诗《东方红》中的《军民大生产》歌舞表演;
五、乐理知识
十六分节奏、切分节奏、#4 一领众合、劳动号子的分类
六、学生创编歌词,老师加以引导;
1、劳动号子是人们边劳动边歌唱的歌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劳动场景可也创编,比如:大扫除、运动会、拔河等。现在,也请同学们当一会儿创编者。
如大扫除,歌词:大扫除那么嗬咳,真热闹呀么嗬咳,全班的同学洗洗洗洗,刷刷刷刷,洗洗洗洗刷,齐上阵那么嗬咳!
2、自己创作的歌词全班来试唱一边;
七、小结
感受劳动歌曲的情绪,演出形式,学会编歌词,体会劳动人民生活是歌曲创作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