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曹刿论战 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曹刿论战 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2 10:38:0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2张PPT)
义务教育教科书(部编版)
语文/九年级下册
20.《曹刿论战》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与特殊句式,理解词语古今异义的差别。
2、学习文章的精炼笔法与详略安排。
3、感受古人的政治智慧,体会他们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
新课导入
在中国历史上那些数不清的战役中,以弱胜强的占了一部分。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这些战争不仅在当时起到了扭转乾坤、改变国家命运的作用,还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这些战役中,我们能看到具有开拓精神的帝王、耳熟能详的兵法家,还能看到一批谋臣的身影。
今天,就让我们去了解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长勺之战,洞察其中的原委。
走近作品
《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
由于《春秋》记事过简,近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难以读懂,而《左传》叙事较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又为《春秋》做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
《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史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文体知识
历史散文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之处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整体感知
刿 鄙 间
孚 帛 勺
辙 轼  靡
(guì)
(bǐ)
(jiàn)
(fú)
(bó)
(sháo)
(zhé)
(shì)
(mǐ)
1、熟读课文
整体感知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读出否定的意味)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读出肯定的意味)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语调应舒缓、深沉,读出议论的语气)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有解说的意味,语调应低缓)
2、结合工具书和书下注释,扫除词语障碍,疏通文句,了解大意。
3、复述课文内容。
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结合注释,串译课文。
2、小组讨论有疑问的地方,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3、班级集中讨论组内未解决的问题。
4、串译课文。
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名词用作动词,赐福、保佑)
2、忠之属也(形容词用作动词,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3、公将鼓之(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一词多义
1、信:必以信(名词,实情);小信未孚(名词,信用)
2、故:公问其故(名词,原因、缘故);故逐之(名词,所以、因此)
3、以:何以战(介词,凭借);必以信(介词,按照);必以分人(介词,把)
4、之:肉食者谋之(代词,代这件事);公与之乘(代词,代指曹 刿) ;故克之(代词,代指齐军);小大之狱(结构助词,的);公 将鼓之(助词,无实义)
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古今异义
1、又何间焉(古义:参与;今义:隔阂,不连接)
2、肉食者鄙(古义: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粗俗,低下)
3、弗敢加也(古义:虚夸,夸大;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4、小大之狱(古义:诉讼事件;今义:监狱;官司)
5、必以情(古义:诚,诚实。这里指诚心;今义:感情)
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特殊句式
1、判断句式: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和“……不是……”。
例如:忠之属也
2、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翻译时要补出来。
例如:可以(之)一战
3、倒装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谓—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子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
例如:“何以战?”应为“以何战?”
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课内成语
一鼓作气:指趁劲头大的时候抓紧做,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辙乱旗靡:形容军队溃败。
彼竭我盈: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梳理写作思路
1、边读边析,勾画批注。
第一段:写战前鲁国的政治准备。
第一层简要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原因和庄公被迫出战的打算。
第二层写乡人劝阻曹刿,曹刿解释说明。
第三层通过三问三答,明确作战的先决条件是取信于民。
第二段:记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第一层交代地点和参战人。(参战)
第二层记述曹刿和庄公的不同看法,以及曹刿一举取胜的战况。(反攻)
第三层记述指挥鲁军取得战斗的胜利。(追击)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曹刿向庄公进行解释说明,先总说,指出士卒的勇气在战斗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然后照应第二段中两次“未可”和两次“可矣”,分两层论述“未可”和“可矣”的原因。
梳理写作思路
2、根据结构图,尝试背诵。
课堂小结
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
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第一部分写曹刿拜见鲁庄公。第二部分写曹刿指挥战斗的经过。第三部分写曹刿阐明取胜的原因。
战前——战中——战后,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析曹刿和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
2、对本文的写作手法进行探究。
3、学习曹刿为国家着想、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课程导入
上节课梳理了文章结构,本节课我们分析曹刿和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并探究本文的写作手法。
分角色朗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揣摩人物语气,读出两人说话时的不同语气。
曹刿:要读出他的热情,关切,深谋远虑。
鲁庄公:要读出他的无知,谦虚,强烈的求知欲。
小结:在朗读过程中我们不难体会到曹刿因为关心国家而展现的深谋远虑;鲁庄公因缺乏军事才能而表现出的无知,但又能虚心求教的求知欲。
分析人物形象
1、找出文中写曹刿的句子,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
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
从曹刿请见可以看出他的爱国热情;
从曹刿问战可以看出他的政治远见;
从曹刿参战可以看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从曹刿论战可以看出他过人的谋略。
2、文章详略的安排对突出曹刿的形象有什么好处?
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分析人物形象
3、“远谋”的曹刿是个光辉的形象,那么庄公又是怎样一个君主?
课文集中体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鄙”表现在:
(1)战前准备阶段,鲁庄公的三答,借小惠赢得近臣的拥护,借小信赢得神灵的保护,表明他寄战胜的希望于身边的臣子、神,而不是百姓,这表现了庄公的“鄙”。
(2)战斗中,“公将鼓之”“公将驰之”,这表现了鲁庄公未察敌情,贸然进军,不懂军事的特点。
(3)战后,“既克,公问其故”,战胜了还不知什么原因,再次暴露“鄙”。
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鲁庄公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备战见曹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曹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曹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综合以上可知,鲁庄公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的明君。
主旨探究
1、长勺之战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1)战前准备充分。取信于民,这是保证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这是“人和”因素。
(2)选择了有利的地点。长勺在鲁国,鲁国是反侵略战争,这是“地利”因素。
(3)抓住了有利的反攻时机。待“彼竭我盈”之时,后发制人。抓住了恰当的追击时机,详察敌情,确证无埋伏时,乘胜追击,大获全胜,这是“天时”因素。
总之,鲁国取胜的原因,在于天时、地利、人和,最主要的是人和。
2、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写法探究
1、课文的核心人物是曹刿,作者为什么还要写乡人和鲁庄公?
写乡人和鲁庄公是用对比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
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鲁庄公的对比中,突出他的深谋远虑。
2、若加入战场厮杀场面描写和追杀齐军场面描写,好吗?文中哪些内容详写?哪些略写?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不好。课文的标题是“论战”,通过“论战”表现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若加入战场厮杀场面和追击齐军场面,只能冲淡“论战”这个中心,有损全文主题。
第1段详写了“何以战”。围绕“何以战”,曹刿和鲁庄公三问三答,表现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政治“远谋”;第2段略写了“如何战”。通过对比表现曹刿从容不迫,指挥若定;第3段详写了“何以胜”。充分显示了曹刿的军事“远谋”,完成了对他卓越的军事家形象的刻划。
课堂小结
一次继位,两方对决,万人流血,引起数次讨伐。当弱鲁遇上强齐,胜败了然。幸而,在良臣难觅的朝廷上,有一个君主善用人才,礼贤下士;幸而,在狼烟滚滚的战场上,有一介布衣献计献策,指挥若定。
赞,庄公,千古一君;叹,曹刿,鲁之福也。
拓展延伸
搜集有关“民本”思想的名言。
1、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 五子之歌》)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尽心章句下》)
3、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4、臣闻有道之君,以乐乐民;无道之君,以乐乐身。乐民者,其乐弥长;乐身者,不久而亡。夫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民安则君安,民乐则君乐。(三国志 吴志 潘浚陆凯传)
5、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6、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孙中山)
7、民者,万世之本也。(汉 贾谊)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