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9张PPT)
义务教育教科书(部编版)
语文/九年级下册
24.《诗词曲五首》
第一课时
《十五从军征》
学习目标
1、了解诗、词、曲不同体裁的特点。
2、赏读《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理解作品的内涵,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课程导入
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分别在各自的时代缔造了文学顶峰。
今天,我们就从中撷取三种:诗、词、曲,来品味一番这些巅峰之作,感受诗人精妙的语言和精美的意境。
这节课,我们赏读《诗词曲五首》中的前三首。
走近作者
《十五从军征》出自《乐府诗集》。据《乐府古题要解》,《十五从军征》晋代已入乐。在它被用为横吹曲辞以前,是否曾入乐,已难查考。此诗原来或许是汉魏间大动乱时代的民歌,是为控诉残酷繁复的兵役制度而创作的。
写作背景
《十五从军征》描绘了一位在外征战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场景,暴露了古代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于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对于人性的损害,具有一定的史诗意义。
诗境被一种怨愁情绪所弥漫,基调极为悲凉,作品真实,深刻,催人泣下。
知识链接
(1)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
(2)最大的特点是:叙事性强。
(3)《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4)后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乐府”或“拟乐府”。
字词解释
阿:前缀,用在某些称谓或疑问代词前面。
冢(zhǒng):坟墓。
累累(lěi lěi):众多的样子。
狗窦(dòu):给狗出入的墙洞。
雉(zhì):野鸡。
舂(chōng)谷:用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
持:拿着。
一时:一会儿。
羹(gēng):用蔬菜煮的羹。
饴(yí):同“贻”,送给。
正字音,明节奏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自探究,解诗意
(我)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路上碰到一个乡里的人,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他说)“远远望去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众多坟墓。”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菜来煮汤。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品诗句,悟诗情
1、诗歌开头就告诉我们“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为什么会这样呢?
“十五”“八十”既可实指,也可虚指。这两句说明主人公从军时间之长,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不合理。
品诗句,悟诗情
2、好不容易回到了家,可回家后会是怎样的情景,老人心情怎样的呢?
(1)羹饭一时熟,不如饴阿谁。(亲人亡)
(2)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家凄凉)
(3)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舂谷做饭,采葵做汤。(无依靠)
老人的心情:孤独、凄凉、悲伤。
品诗句,悟诗情
3、“松柏冢累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暗示老兵的家人都已过世,等待老兵的,只有家败人亡的景象。以哀景写哀情,与下文相呼应。
4、怎样理解“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
描写老兵张望与老泪纵横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揭主题,谈感想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了这首诗歌,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主题思想:这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乐府民歌,诗中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数十年后返回故里时,看到家破人亡的情景。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无限同情。
感受:虽然在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战争,但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世界的文明,让和平之花遍地开放,我们的世界变已经得越来越美好,越来越精彩。
课堂小结
战争是残酷的,它让有家的人变得无家可归,它让百姓饥寒交迫,尸骨遍野。老人的悲苦经历只是当时遭受战争苦难的人们的一个缩影,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家庭因为战争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即使在崇尚和平的今天,世界上仍有人在忍受着战争的痛苦。
我们呼唤和平,捍卫和平,正是为了千家万户的生活能够安定幸福。
拓展延伸
战争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残酷的行为,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而战争同时又是一种极为崇高的行为,为了国家安定、为了民族延续、为了人民百姓、为了和平而战!战争的这种矛盾自古至今都为人们所争论!诗人也不能免俗,古代诗歌中,战争可以说是一大类题材,有人褒扬、有人贬低,众说不一!
你是如何看待战争的呢?请说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示例:有人的地方就有战争。我认为:为了人民百姓不受欺凌的战争是正义的。有诗为证:“唐 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小结:战争就像一把双刃剑,无论是正义的战争,还是非正义的战争,最后受苦的还是老百姓。从古到今,所有人民期盼的都是和平的生活。古诗有云:“刀枪入库,铸剑为犁;马放南山,解甲归田。”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多么令人向往的社会,让我们大声读出对和平的祈愿吧!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走近作者
岑参(约715-770),唐代边塞诗人,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人。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他与高适齐名,是盛唐时期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写作背景
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夏秋之交到北庭,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春夏之交东归,此诗当作于此期。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天宝十三载这次是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时写下了此诗。
正字音,明节奏
岑参 散入 狐裘
锦衾薄 瀚海 阑干
羌笛 风掣红旗
(cén shēn )
(sàn)
(qiú)
(qīn báo)
(hàn)
(lán)
(qiāng )
(chè)
正字音,明节奏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字词解释
白草:一种牧草,干熟时变为白色。
胡天:指塞北一带的天空。
珠帘:用珍珠缀成的帘子。与“罗幕(丝绸制作的帐幕)”一样,是美化的说法。
锦衾(qīn)薄:织锦被都显得单薄了。
控:拉开(弓弦)。
都(dū)护:唐朝镇守边疆的长官。
着(zhuó):穿。
字词解释
瀚(hàn)海:指沙漠。
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惨淡:暗淡。
中军:指主将。
饮:宴请。
胡琴:泛指西域的琴。
辕门:领兵将帅的营门。
掣(chè):拉,扯。
翻:飘动。
自探究,解诗意
北风席卷大地,连白草也被刮断,塞北一带的天空,八月刚到就下起了大雪。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的梨花同时盛开。雪花飘进用珍珠缀成的帘子,打湿了用丝绸制作的帐幕,穿着狐裘皮袍也不觉得暖和,织锦被都显得单薄了。将军、都护的手冻得僵硬,甚至拉不开弓弦,铁甲冰冷得难以穿上身。沙漠上纵横交错的满是冰层,万里长空凝聚着暗淡的云。在主将的营帐里设置酒席,宴请将要返京的武判官,席间弹奏起胡琴、琵琶,吹奏起羌笛来助兴。傍晚时分,领兵将帅的营门前大雪纷纷飘落,狂风猛烈,红旗被冻得连大风的猛烈拉扯也不能使其飘动。在轮台的东门送你返回京城,离别的时候大雪遮盖了天山的道路。山岭迂回,道路曲折,渐渐看不见你的身影,在白茫茫的雪地上,只留下马行的足迹。
自探究,解诗意
诗题中,能看出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
咏雪、送别。
品环境,悟精神
1、边塞素以严寒艰苦著称,诗中有很多描写环境恶劣的句子,请同学们找出来并做赏析。
(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风卷白草,“卷”字可以看出边塞的风力量之大,风力十足,卷得白草都折断了。“白草”就是我们新疆的芨芨草,秋天时变成白色,这种草非常有韧劲,竟然都被风给吹断了,可见风势之猛;“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这里的八月,是阴历八月;岑参的故乡是今天的河南南阳,生于中原、长于中原的岑参,从未见过边地这样风狂雪早的场面,第一时间,在视觉和情感上产生了巨大冲击,“即”表现出诗人作为久居中原的人,对胡地八月竟然飞雪的情形感到非常惊讶。
品环境,悟精神
(2)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狐裘和锦衾本是高级御寒品,却还是“不暖”嫌“薄”;“角弓”竟然都不能够被拉开,铠甲都已经冰冷的让人难以穿上,以人的感受侧面描写了胡地气候非常寒冷。可以想象,边塞将士们的生活艰苦。
(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百丈冰”“万里凝”夸张地描写了天气的寒冷,表现了诗人的离愁别绪,也说明前途充满艰险。
(4)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傍晚时候还在下雪,而且雪还纷纷扬扬,足可以说明雪势非常大。辕门上的军旗,已冻成硬片,不能“翻”动。“掣”说明风势强劲。两句诗极言边塞气候之寒冷。
品环境,悟精神
2、我们从这些诗句中能感受到边塞风狂,雪早,气候寒冷。环境如此恶劣,诗人又是怎样面对这样的环境的?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诗人新奇的比喻将雪压冬林的景象的描绘得生机勃勃,繁荣壮丽。 “忽”说明作者见到胡地八月飞雪的惊异之情。这也是边塞特有的风光:气象变化之快,令人惊奇。诗人忽发奇想,认为压在枝头的不是雪,而是盛开的梨花。天地因“梨花”的装点银装素裹,让原本阴暗的天空突然有了亮色,给人一丝春天的暖意,千树万树的梨花盛开,一派雄伟瑰丽。诗人惊喜、豪迈、乐观的之情跃然纸上。
品环境,悟精神
(2)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将士们在宴会上,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胡琴”“琵琶”“羌笛”极具异域风情,将士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依然能苦中作乐。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一夜的雪令天地之间一派肃杀,冰天雪地的银白世界反而衬得军旗无比鲜“红”,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一抹红色,点亮了整个阴沉惨淡的天空。表现了诗人对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的热爱。
小结:边塞本来是奇寒的,但是因梨花“开放”,有了温度。
边塞本来是惨淡的,但这胡琴琵琶与羌笛却平添了一丝生气。让人感觉到了热闹和欢乐。边塞本来是艰苦、粗粝的,但将士们苦中作乐,昂扬乐观。
边塞战地:自然环境寒冷,生活艰苦。在作者眼中是奇美的、壮丽的。
深探究,品写法
1、请同学叙述送别的情景。
2、诗人写送别,写出了对友人怎样的情感?
因朋友返京而无限惆怅之情。
3、你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到这种情感的?
这首诗最后两句描绘的画面历来被人称道,给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下面请大家一起将目光聚焦于这两句诗,试着展开你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化身为诗人,说说:当你站在冰天雪地里望着友人渐渐远去的身影,心中会想些什么呢?
深探究,品写法
4、既然是送别,为什么要咏雪?二者有怎样的联系?
全诗以雪景衬托别情,情景交融,诗人描绘边塞八月冰天雪地、愁云惨淡、苦寒难耐的景象,更能衬托出诗人送朋友的无限惆怅之情,真挚的友情令人感动。
小结:全诗共18句,以“雪”为线索。全诗以雪景起,以雪景结;由雪而发,兼及咏雪与送别两个方面。诗中描绘了典型的具有北方特征的景物,组成了一幅奇异瑰丽的万里边疆风雪图,它既是饯别送行之背景,又是作者抒情之寄托。以写雪景衬托送别,又在送别中写雪景,表达了作者真挚而复杂的感情——对北国风景之赞叹,对灿烂春光的憧憬,对别友之惆怅,对故乡之思念,全部寄托在这壮丽的雪景中了。
课堂小结
岑参在西域前后待了六年,杜甫评价岑参——“岑参兄弟皆好奇。”
在异域塞外的生活经历更是为他的“好奇”,拓宽了新的天地。正是这份“好奇”,让诗人在面对边塞战地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时,感受到的却是充满生命力的惊奇与温暖。这份青年锐气,正是诗人昂扬乐观的英雄气概的体现。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赏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过零丁洋》《山坡羊·潼关怀古》
2.了解诗、词、曲不同体裁的特点。
3.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
4.理解作品的内涵,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课程导入
在第三单元,我们一起领略过辛弃疾的豪放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深深被他的爱国激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所感动。
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位爱国词人的内心世界。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走近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其词多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有《稼轩长短句》。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写作背景
辛弃疾身处南宋偏安的时代。当朝主和,只思自保,不积极抗争,收复国土已渺无希望。辛是主战派,一生积极从事抗金事业,但无法施展抱负。京口,今江苏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宋开禧元年,当时作者在镇江知府任上,当他登临京口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便写下了这首词。
字词解释
万兜鍪(móu):古代作战时兵士所戴的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孙仲谋(zhòng):孙权。
神州:中原地区。
坐断:占据。
曹刘:指曹操和刘备。
朗读节奏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合作探究
1、读诗知意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孙权年轻时就统率千军万马,他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 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应当如同孙仲谋一样。”
(1)设问之妙
①一问:“何处望神州?”答曰:“满眼风光北固楼。”
思考:为何而问?问答中的弦外之音,你能读懂吗?
明确:此时南宋与金以淮河分界,辛弃疾站在长江之滨的北固楼上,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何处望神州?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己所有了!
②二问:“千古兴亡多少事?”答曰:“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思考:二问何事?问答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这是更进一步的质疑。京口一带,千百年来发生过多少事情?兴亡之变该有多少?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问句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不胜感慨,充满感伤之情。
③三问:“天下英雄谁敌手?”答曰:“曹刘。”
思考:三问为何由孙仲谋而发?如何理解“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
明确:异乎寻常的第三次发问,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雄姿,谁配称他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委婉地暗示了对朝廷的不满。这句话,本是曹操的语言,而由辛弃疾口中说出,却是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也是对懦弱庸碌的掌权者与主和派的严正斥责。
合作探究(赏析创作手法)
合作探究(赏析创作手法)
(2)用典出新
①“不尽长江滚滚流”一句, 化用了杜甫 《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用得不落痕迹,贴切自然。
②“曹刘”用典,感慨天成。
③“生子当如孙仲谋”,“仲谋”是孙权的字, 典故出自《三国志》。曹操赞叹孙权“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此处赞叹孙权的雄才大略,实际上暗指类似东吴占据了江南半壁江山的南宋,没有出一个像孙权那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今昔对比,令词人慕古伤今,忧患惘怅,用典很有新意和深意。
课堂小结
这首词把借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起来,融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巧设三问三答,层次极为分明。委婉表达了对南宋朝廷的不满以及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爱国之情昭然若揭。
《过零丁洋》
走近作者
文天祥(1236-1283),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终年47岁。 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写作背景
公元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初读感知
要求:
(1)读准字音,字字清晰;
(2)把握节奏,读出韵味;
(3)读准重音,读出情感。
方法指导:
(1)读古诗可以适当放慢语速。
(2)重音读法:重音重读,重音缓读,重音轻读,变化节奏突出重音。
音形识记
寥落(liáo lùo)
絮(xù)
惶(huáng)恐
明节奏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廖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知诗意
回想我早年遇到朝廷选拔,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争逐渐消歇已过了四年的艰苦岁月。国家危在旦夕,国势恰如风中柳絮,失去根基,即将覆灭,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惶恐滩的兵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下一颗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品味赏析
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思考: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哪两件大事
个人:作者在21岁时依靠精通儒家经典而出仕做官。
国家:在国家危急之时,起兵抗元,至今已历经四年。
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思考:颔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句有何联系?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风雨中的浮萍,漂泊不定。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 ;自己命运也动荡不安。
品味赏析
颈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思考:颈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本句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借用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表达了因国家形势的险恶和自己境况的危苦而产生的孤苦忧愤之情,尽显悲怆沉郁之感。
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思考:尾联是千古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直抒胸臆,抒发了作者决心以身殉国的浩然正气,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课堂小结
个人的苦与家国的苦合在一起,都压在文天祥的身上,多么沉重,多么令人哀痛。
但文天祥并没有被这些艰难困苦压垮,反而发出了壮怀激烈的誓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从心底喊出的话震撼天地,气壮山河,是对元朝统帅劝他投降的坚决拒绝,表达他对大宋王朝的耿耿忠心。
拓展延伸
中华民族是优秀民族,从古至今,有无数爱国志士为国为民,抛头颅洒热血,请大家说说你所熟悉的英雄人物。
生为大宋人,死做大宋臣。
文天祥的一颗丹心照耀千古,昭示后人在“生”与“义”不可得兼时,舍生取义,是古今仁人志士的唯一抉择。
《山坡羊·潼关怀古》
走近作者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文学家。所作散曲以豪放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写作背景
天历二年,因关中旱灾,张养浩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喟叹,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张养浩在“关中大旱”之际写下了这首《山坡羊·潼关怀古》。
知识链接
曲,是元代新兴的一种文学体裁。
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
散曲包括套曲和小令。《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音形识记
峰峦 如聚 踌躇 宫阙
兴,百姓苦 伤心秦汉经行处
(luán )
(jù)
(chòu chú)
(què)
(xīng )
(xíng)
理解大意
(华山的)山峰像从四面八方积聚在一起,黄河的波涛发怒似的汹涌着,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地势险要,是东西交通的必经之路。遥望古都长安,我思绪万千,心潮起伏。途中所见的秦汉宫殿遗址,引发了我无限的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代王朝兴盛,百姓受苦;一代王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品味赏析
1、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潼关的地形险要。
2、“山河表里”什么意思?
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是为表里。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
品味赏析
4、赏析“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秦汉的宫阙倒了,作为元朝的张养浩有什么好伤心的呢?
张养浩不仅为宫阙成土而伤心,还为百姓心血白费而伤心,还为百姓即将重修宫阙的痛苦而伤心。
西都,指的是长安,六朝古都。踌躇,本来是犹豫不决的意思,这里是心里不安,不愉快的意思。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现在,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怎能不令诗人踌躇伤心呢
3、“望西都,意踌躇”如何理解?
5、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归结全篇主旨,以警句形式道出封建统治者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本质,从而表达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课堂小结
这首小令通过描写潼关的险要地势和长安的历史变化,怀古伤今,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统治者的批判。
拓展延伸
作为有良知的臣子,上有君,下有民,张养浩除了对百姓表示出痛苦伤心,对造成百姓苦难的统治者表示愤怒外,还能做什么呢?
关心百姓的疾苦是需要代价的。大家看下面材料:
资料一:元至大三年,张养浩上疏《时政书》批评朝政, “一曰赏赐太侈,……五曰土木太盛,……”。虽然非常切合时弊,却为皇帝不容,被罢官,下令不准起用。
资料二: 英宗皇帝要在宫廷内制造 “鳌山”,张养浩以为不妥,英宗十分生气,后来虽然表扬他直言敢谏。这让张养浩想到了《时政书》的遭遇。于是辞官退隐。十年间,朝廷七次邀请,都被拒绝。
资料三:《元史 张养浩传》载: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抚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
拓展延伸
为了百姓的疾苦,他丢弃了官职,为了百姓的疾苦,他花光了钱财,为了百姓的疾苦,他付出了生命。
他用悲天悯人的心,关注着百姓的苦,百姓用朴实的心,记住了他的名。他活着时,满城人都道好,病死后,关中人哀之如失父。
他用一生的行动,为自己的诗歌做上了一个最完美的注解。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