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学科 科学 学段 中年级段 年级 三年级
相关领域 属于“物质世界”领域中“物体与物质”模块下“物质的变化”内容
教材 书名: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科学第2册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年6月第三版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学生形成科学概念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对同类事物共同特征的抽象和概括过程,是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本质。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然后利用对比的方法初步建立“溶解”概念,通过提供更多信息引发认知冲突进一步理解“溶解”的特征,最后经过分析整理完善和形成“溶解”概念。在这个过程中观察是形成概念重要因素。理论依据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旧经验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溶解》一课在课标中位于“地球的概貌与地球的物质”内容下“地球的物质”当中。在教学中属于“生活中的水”单元,是本册教材的第一课,从观察方法上承袭了上学期学习《人与水》、《人与空气》、《人与大地》单元学习的“利用多种感官观察物质的变化”能力,从实验技能上对学生进行对比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为新学期的探究活动做好了铺垫;同时它也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为本单元的后续教学内容,即为研究溶解现象在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因此,它无论是在知识与技能上,还是在过程与方法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该说教材的编排已经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更有利于学生体会“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学情分析我校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大多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根据以往的调查,我发现其中一部分学生听说过“溶解”一词,也能用感官捕捉到这些有关“溶解”的事实,例如,学生常喝糖水,生病后常喝板兰根或感冒冲剂等,类似这种情况学生们都比较熟悉。但不知道溶解就是口语中常说的“化掉了”。他们很少捕捉到物质在水中变化的过程,更不能准确地说清楚究竟什么是溶解,以及不能准确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溶解。因此,尚未真正形成“溶解”的概念,也不知道“搅拌”对于溶解的意义和规范的操作方法。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实验教学 多媒体教学教学方式:实验法 探究法 观察法教学准备分组材料:食盐1、砂1、面粉1、装水烧杯3、玻棒1、水槽1、过滤装置1。(砂在使用前淘干净)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逐步形成固体物质 “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技能:引导学生经历对物质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的观察、描述、解释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逐步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观察和描述固体物质溶解现象的2个主要特征:1.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到的微粒,2.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不沉淀。
教学流程示意
4.教学过程
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师生谈话:平时,在喝汤之前,我们都会往汤里放点……(盐),盐在水里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溶了,溶化了)提问:看到什么现象说明盐溶(溶化)了呢?(现场演示:盐溶解在水中)(目的:从生活小事(喝汤)入手,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逐渐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以一种探究的心理重新审视这个生活中常见但又被忽视的科学现象,也为后面的观察活动作了铺垫)观察高锰酸钾和砂子在水中的变化,初步建立“溶解”概念1、分步观察:对比观察高锰酸钾和砂子在水中的前后变化。 第一步:对比观察高锰酸钾和砂子没放入水中的状态 第二步:观察高锰酸钾和砂子刚放入水中一段时间的变化 第三步:分别搅拌水中的高锰酸钾和砂子,静置一段时间后对比观察现象(目的:活动前提出具体的要求,有利于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和掌握观察方法。分三步进行细致观察目的是让学生深刻感受高锰酸钾和砂子在水中变化的全过程,为学生理解溶解的特征积累了丰富直观的表象,这也为后面进行的观察活动提供方法指引,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行为和习惯。观察要点:颗粒大小变化,颗粒在水中分布是否均匀,是否有沉淀出现)教师指导学生整理观察研究结果,概括出溶解的特征:1)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到的微粒,2)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不沉淀。(板书:水能溶解一些物质)通过判断面粉在水中是否溶解,理解溶解的本质特征1.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高锰酸钾能溶解在水里,颗粒肉眼看不见,分布很均匀;砂子不能溶解在水里。那么猜想一下,面粉放入水中会发生哪些变化 分步观察:对比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第一步:观察面粉没放入水中的状态 第二步:观察面粉刚放入水中一段时间的变化 第三步:搅拌水中的面粉,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观察重点:面粉是否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到的微粒,2)是否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不沉淀。2.过滤实验。学生猜想过滤“盐和水”和“面粉和水”的混合液体还会发生什么现象吗?
教师介绍过滤装置并演示过滤食盐和水以及面粉和水的混合液体出示过滤装置(教师一边演示一边介绍研究时的注意事项,同时组织学生交流)通过对过滤后滤纸上残留物以及过滤后液体的观察比较,进一步认识“溶解”现象。 四、知识拓展,在生活中不断完善“溶解”的概念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有关砂、面粉、高锰酸钾、能否溶解在水中的问题。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能够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同学们想不想再研究?老师这里还有几种物质,就请大家在课外继续研究吧!注意:研究的过程中请大家把这张研究记录表填好!下节课进行交流。 分发信封:味精、鸡精、洗衣粉各一小包、研究记录表格一张。(目的:课后延伸 开阔视野。理解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到生活生产中去,这样的设计既是对学生自学能力、探究能力的综合培养,也体现了铃声止,而思维不止,把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去的教学思想)
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溶解”概念发展评测: 水平1:通过观察探究活动,对溶解现象描述不清,不能理解什么是溶解。水平2:通过观察探究活动,基本能够描述溶解现象,基本理解什么是溶解。水平3:通过观察探究活动,能够清楚描述溶解现象,并理解什么是溶解现象。并能利用溶解概念,解释生活中的 “溶解现象”。探究学习前测与后测的评价:⑴ 前测问题用清晰,简练的语言描述:放到水中的盐或糖是怎样溶解的?⑵ 后测题目感冒清热颗粒在水中能溶解吗,根据什么判断它是否溶解?
6.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特点有两个:1. 观察是形成概念之本。 本节课两次分步观察的教学设计,可以引导学生放慢脚步观察,他们就有可能发现得更多,描述时自然也就更充分。2.在本节课中,面粉是一个剖析溶解概念,提升理解层次的结构性材料,它的成功利用,使得课堂上学生思维产生碰撞,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面粉放入水中会产生什么现象?”学生在猜测时会出现分歧,“怎样判断面粉是否溶解在水里了?”面粉一部分沉在水底,一部分在水中悬浮,溶解特征正好处于高锰酸钾和砂子在水中的两种现象的中间状态,学生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学生思维产生矛盾,却正好能调动了学生探究面粉是否溶解的欲望。
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初步建立“溶解”概念
学生分步观察记录
学生分步观察记录
理解“溶解”的本质特征
完善和形成“溶解”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