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山乐》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在教学的总体设计上,本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重体验——模仿——探究——合作——创造的过程,并努力使这个过程轻松愉快。着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本着面向全体、突出个性发展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使每位学生都能享受音乐的美与上音乐课的乐趣。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演唱习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及表现能力,帮助学生从成功的音乐学习经历中建立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教材分析]
歌曲《瑶山乐》是由《瑶族舞曲》的主题旋律填词改编而成,是一首e小调,2/4拍的儿童歌曲,内容生动,形式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诙谐的情趣,歌曲表现了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庆祝丰收的热闹情景。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能够体验音乐情绪的异同,并能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能够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动作;能够跟随琴声视唱简单乐谱,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
[教学课时]
本课为第一课时(40分钟)。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瑶山乐》,加深对少数民族——瑶族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等音乐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体验、理解音乐以及表现音乐的能力。
3、 知识与技能:能够用自然的嗓音、自信地演唱《瑶山乐》,唱准歌曲中一字多音、以及×××和×·× 这两个节奏型,学习瑶族舞蹈基本动作——摆跨横移、并步推手。
[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重点为通过学唱歌曲《瑶山乐》进一步了解瑶族音乐特点,使用数字与符号舞蹈学习法,学习瑶族舞蹈基本动作——摆跨横移、并步推手,并能创编简单的动作为歌曲伴舞。
[教学难点]
能够用自然的嗓音、自信地演唱《瑶山乐》,唱准歌曲中一字多音、以及×××和×·× 这两个节奏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1) 律动导入:
边听音乐边跟着老师律动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听音乐律动做做热身,并加深学生对歌曲旋律的印象,为学习歌曲《瑶山乐》作铺垫。
(2) 学唱瑶族歌曲《瑶山乐》
1、 初听歌曲,初步感受
提问: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
2、 复听歌曲,哼唱旋律
边做律动边用“啦”哼唱旋律
3、 用跟唱法学唱歌词
跟着钢琴伴奏,学唱第一段歌词
(指导学生唱准一字多音以及×××和×·× 的奏型)
4、 为歌曲填唱第二段歌词
填唱后完整演唱全曲
5、 歌曲处理
歌曲描绘的是瑶族人民庆祝丰收的情景,引导学生用喜悦的心情演唱全曲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学习和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歌唱中解决歌曲学习的难点,并学会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3) 学跳瑶族舞蹈
1、 展示瑶族舞蹈
教师展示瑶族舞蹈,带动学生学习瑶族舞蹈的兴趣。
2、 用数字与符号舞蹈教学法,教学生跳简单的瑶族舞蹈
(以数字1和符号句号为基础,教学生学跳瑶族舞蹈中摆跨横移、并步推手等瑶族基本舞蹈动作)
3、用自己喜爱的数字或者符号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并展示。
[设计意图] 用数字舞蹈教学法,以数字1和符号句号为基础,教学生学跳瑶族舞蹈,降低民族舞蹈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瑶族歌舞表演
创设情境,模仿瑶族人民喜庆丰收的场景,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形式,例如:声势伴奏、演唱、舞蹈等形式来表现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此外,本环节也是对整节课学习的反馈。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