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口风琴辅助教学《落水天》 课型或模块 综合课型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感受客家民歌的音乐特点,体验自己动手创造音乐的乐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语言、示范、吹奏、模仿等方法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吹奏与学习客家歌曲的兴趣。
3.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学习吹奏,巩固歌曲的节奏型,提高学生的1 3 4 5指的灵活性。2.运用口风琴的固定音高辅助学生感知歌曲旋律,并学习客家方言的演唱。
教学重点 运用口风琴的固定音高辅助学生感知旋律,巩固AFGD音在键盘上的位置。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型与客家方言的发音。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落水天》这首歌曲f调,旋律由“la、do、re、mi四个音组成,共8个小节。客家方言的广东民歌。速度较慢,情绪较为抒情、伤感,歌曲的节奏简单重复。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运用口风琴结合五线谱学习音乐,刚接触F调歌曲不久,教学还不强调首调唱名法,尽量减低难度,运用音名帮助看五线谱,运用口风琴的固定音高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教学策略 1.制作多媒体课件逐步展示教学内容,运用口风琴键盘等直观的教学手段。2.运用语言、示范、模仿、齐奏、互助等方法有机结合。
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音响、投影、口风琴学生准备:口风琴课时设计:第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一、听歌曲范唱,感知歌曲情绪: 师生问好:同学们好。播放范唱,进行交流,导入新课: 老师们好!学生认真听 音频播放器 安定情绪。感受歌曲。
展开阶段 二、体验学习歌曲旋律: 四、客家方言的演唱学习 1.出示节奏引导拍读2.逐步出示第1.2小节带音高的曲谱,引导运用ok手型:3. 逐步出示第3.4小节曲谱,加入大拇指手型读、练:4.吹奏前4小节:5.出示歌曲后4小节歌谱任务单: 教师巡回指导:6.教师引导齐奏全曲:教师吹奏1. 出示歌词,播放范唱2.引导方言学习:难点发指导:(又yiu ,无mao,伞 za, 头tiu) 学生拍读节奏:学生读音名:检查第2小节:学生练习:检查第4小节:学生齐奏练习:学生自主练习:齐奏汇报:学生认真听、评:引导学生吹奏:听教师范唱:学生模唱歌词: 课件口风琴白板课件的隐藏与显露器功能音频课件 先引导学生熟悉节奏,减低后面学习吹奏的难度。引导学生学会视谱练习,巩固手型和音的位置,并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出反复记号模唱唱词,感受客家民歌。在课件上用拼音标注发音难点的字,帮助学生快速掌握。
拓展阶段 五、情感升华 引导学生唱奏结合活动: 一部分学生吹奏,一部分学生演唱: 口风琴 师生或生生合作,唱奏结合,升华课堂效果。
结束阶段 六、课堂小节 同学们,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师生再见! 采用采访试小结。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