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我不能失信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一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宋庆龄坚守诺言的可贵品质。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和难懂的句子。
2.通过品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宋庆龄坚守诺言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宋庆龄坚守诺言的可贵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诚信,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面临过关于诚信的两难选择吗?你们又是怎么做的呢?今天,我们就去看看小时候的宋庆龄在是否守信之间是怎样选择的!
2.宋庆龄简介。
宋庆龄(1893—1981),是已故中国革命家及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的第二任妻子。1927年11月1日,宋庆龄等成立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1938年6月14日,宋庆龄在香港发起成立保卫中国同盟。1981年5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宋庆龄在其北京寓所病逝,享年88岁。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习生字。
耀(yào) 庆(qìnɡ) 盼(pàn)
叠(dié) 歉(qiàn)
2.学习多音字。
奇 qí(惊奇)
jī(奇数)
空 kōnɡ(空间)
kònɡ(空白)
3.学词。
解释——说明 漂亮——美丽
4.学习反义词。
失信——守信 漂亮——丑陋(糟糕)
5.学习词语。
失信: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失去信用。
道歉:为不适当或有危害的言行承认不是;承认使人委屈或对人无礼,同时表示遗憾。
准备:打算。
奇怪:出乎意料,难以理解。
扑空:没有在目的地找到要找的对象。
解释:说明含义、原本、理由等。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还是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四、学习课文
1.读第1自然段。
“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从这句子中可以看出小庆龄怎样的心情?
可以看出小庆龄想去伯伯家的迫切心情。
2.默读课文第2—9段。
(1)说说宋庆龄遇到了一个怎样的选择?
“爸爸,我不能去了,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
宋庆龄面临的选择是和小珍叠花篮与去伯伯家冲突了,因此才跟爸爸说,不去朋友家了。
(2)宋庆龄是怎么做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她是个守信的孩子?把能反映宋庆龄守信的语句找出来。
爸爸劝说后,“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说明宋庆龄态度很坚决!
妈妈劝说后,“做人要信守诺言”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宋庆龄是一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自己没有忘记并且记住的事情,是一定会信守承诺的。
3.再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宋庆龄为什么这么做?
“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宋庆龄的做法是对的,她是在坚持正确的做法,不能因为一些诱惑或原因,而失去自己的初衷,正确的事情,我们要坚持,做到问心无愧,坦坦荡荡。
4.说一说:学完课文,你觉得宋庆龄为了守约放弃出行值不值得?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我认为宋庆龄为了守约放弃出行是值得的,因为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应有的道德水平,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会像宋庆龄一样去做。
五、主题概括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还是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六、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成语、俗语。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