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洋娃娃之梦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洋娃娃之梦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2-10 22:1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 案
NO:13
课 题 洋娃娃之梦 授课时间
主备教师 课型 欣赏 课时 1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分段欣赏钢琴曲《洋娃娃之梦》。能根据乐曲三个部分的不同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感受乐曲的音乐情绪及音乐形象。
过程方法 想象乐曲表现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动作,并随音乐表演。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参与各项音乐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根据乐曲三个部分的不同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感受乐曲的音乐情绪及音乐形象。
难点关键 想象乐曲表现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动作,并随音乐表演。
学情分析 低年级的音乐欣赏以聆听为主,分段聆听。第一部分《摇篮曲》可随琴轻声哼唱。采用分段聆听、对比聆听相结合的方法欣赏乐曲,应从速度、情绪等方面,感受乐曲三个部分的不同音乐形象。
教学准备课程资料 教材、多媒体教学资源
教 学 流 程 设计意图要求程度 动态调整
一、导入1、教师用简短的话语如“有一个可爱的洋娃娃,躺在小朋友的怀里睡着了,慢慢地、她进入了梦乡……”导入本课。2、教师向学生简要说明:《洋娃娃之梦》这首乐曲,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二、分段聆听、对比聆听1、初次聆听,完整聆听乐曲的三个部分,感受三个部分不同的速度、情绪。2、在整体聆听的基础上,采用分段聆听、对比聆听的方法欣赏乐曲。3、第一部分《摇篮曲》教师弹奏第一部分《摇篮曲》,学生轻声哼唱旋律并随音乐轻轻晃动身体(或模仿妈妈哄宝宝睡觉时的动作)。4、第二部分《洋娃娃之梦》聆听乐曲第二部分《洋娃娃之梦》。教师提问:第二部分的速度、情绪与第一部分《摇篮曲》有什么不同?从《洋娃娃之梦》的速度、情绪等方面分析,乐曲描绘的是愉快的还是悲伤的梦?引导学生编讲梦境。5、第三部分《洋娃娃的舞蹈》与第一部分《摇篮曲相比,《洋娃娃的舞蹈》在速度、情绪上有什么变化?学生随《洋娃娃的舞蹈》拍手或用响板为乐曲伴奏,表现乐曲欢快的情绪。6、教师完整讲解乐曲这首快速而富于跳跃的舞曲音乐,由四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旋律由急促、活泼而短促的动机组成,在跳音音型的伴奏下,在高音区奏出,音乐轻盈而略显谐谑。接下来的第二乐段音乐节奏稍微平稳,音乐动机也稍稍加长。很快,音乐又回到了第一乐段欢快、跳跃的情绪中,人们的兴致再次高涨……乐曲转入最后一个乐段,描绘了欢快舞蹈的洋娃娃的音乐形象。三、参与表现完整聆听乐曲的三个部分,并随音乐参与表现:第一部分《摇篮曲》,学生可用碰铃伴奏或随音乐模仿妈妈哄宝宝睡觉的动作。第二部分《洋娃娃之梦》,可让学生闭上眼安静地聆听。第三部分《洋娃娃的舞蹈》,让学生随音乐轻轻拍手或表演简单的、欢快的舞蹈动作。四、小结。 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欣赏乐曲中来。通过对比欣赏,让学生分辨三个乐段的不同速度、音区、情绪,产生合理联想,想象洋娃娃的不同梦境,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想象力。通过肢体语言来外化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学生参与、合作、表现,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和喜爱。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洋娃娃之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