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6张PPT)
植被
Vegetation
第五章第一节
植被与土壤
新课标人教版
2 019
植被的定义 分类与环境
The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and environment of vegetation
壹
-01
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
植被的概念与分类 The concept and definition of vegetation
… …
… …
植被 Vegetation
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经济林、人工草场等
人工植被
Artificial vegetation
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等。
自然植被
Natural vegetation
-02
少数植被能够在裸地生长
并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条件,从而促进更多的植物在此生长,直至形成稳定的植被
植被的形成过程 The process of vegetation formation
… …
… …
植被 Vegetation
-03
在地表,除极端干旱、寒冷的地方外,几乎都有植物生长
天然植被一般按类型有规律地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并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
植被的分布规律 The Distribution rule of vegetation formation
… …
… …
植被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of natural vegetation in the world
世界自然植被带分布示意图
0°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
海洋性气候
热带
季风气候
亚热带
季风气候
温带
季风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
大陆性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
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热带
季雨林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极地苔原带
极地冰原带
温带
荒漠带
-04
植被对环境的作用:植物生长过程中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
环境对植被的作用: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R-between vegetation and environment
… …
… …
植被 Vegetation
土壤植被覆盖率与水土流失关联性示意图
S-diagram of correlation between soil v-coverage and soil erosion
… …
… …
植被 Vegetation
-05
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规律: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植被的垂直结构 Vertical structure of vegetation
… …
… …
草本层
灌木层
乔木层
Vertical structure of vegetation
… …
… …
全球森林植被概况
Overview of global forest vegetation
贰
世界森林植被覆盖率分布图
Distribution map of tropical rainforest in the world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降水丰沛
森林特征:植物全年旺盛生长,森林呈深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等,个月都有花开,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
1
热带雨林
Tropical rain forest
寄生植物
Parasitic plant
茎花现象
S-f phenomenon
绞杀植物Strangulation plant
板根现象
P-root phenomenon
热带雨林植物特征
Characteristics of tropical rainforest forest
世界热带[季]雨林植被分布图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map of tropical rainforest in the world
巴西亚马逊河热带雨林景观
Brazilian Amazon rainforest landscape
-A-
… …
… …
印度乞拉朋齐热带季雨林景观
Tropical seasonal rainforest landscape of Cherrapunji, India
-B-
… …
… …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湿润气候
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无明显干季
森林特征: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垂直结构较简单;
常见树种有壳斗科乔木、山茶科、杜鹃花科、紫金牛科和茜草科等灌木。
2
常绿阔叶林
Broad-leaved evergreen forests
灯笼树
Enkianthus chinensis Franch.
杜鹃花科-吊钟花属
华南锥 Castanopsis concinna
壳斗科-锥属
油茶树
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
山茶科-山茶属
中国广西南岭常绿阔叶林景观
E-broad leaved forest landscape in Nanling, Guangxi, China
-C-
… …
… …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特点:夏季炎热温暖,冬季寒冷,降水适宜
森林特征: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夏季葱绿,秋冬季落叶,也称为夏绿林,结构简单
常见树种由栎属、水青冈属、桦木属、鹅耳枥属、桤木属、杨属等种类组成
3
落叶阔叶林
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
白桦树
Betula platyphylla Suk.
桦木科-桦木属
辽椴树
T- mandshurica Rupr. et Maxim.
锦葵科-椴属
山杨树
Populus davidiana Dode
杨柳科-杨属
中国大兴安岭落叶阔叶林景观
L- of 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 in Daxinganling, China
-D-
… …
… …
世界温带森林植被分布图
Distribution map of world temperate forest vegetation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欧大陆 北美大陆
气候特点:夏季短促温和,冬季寒冷漫长
森林特征:发育针叶林以松、杉类植物为主,叶片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主要是耐寒的落叶松、云杉等
4
亚寒带针叶林
Coniferous forest in sub frigid zone
世界亚寒带针叶林植被分布图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of coniferous forest in the sub cold zone of the world
加拿大落基山脉亚寒带针叶林景观
Coniferous forest landscape in the sub cold zone of Canadian Rockies
-E-
… …
… …
全球草原与荒漠概况
General situation of global grassland and desert
叁
草原与荒漠
Grassland and desert
在热带和温带,当水分条件不能满足森林生长时便出现以草本为主的植被,即草原
而在水分更少的地区,则形成荒漠植被
… …
… …
植被 Vegetation
热带草原气候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植被特征:在热带雨林一带的南北两侧,湿季降水丰沛,植物生长旺盛,草原葱绿; 干季降水稀少,草类枯黄;有的热带草原中散生着灌木和乔木
1
热带草原
Tropical grassland
世界热带萨瓦纳草原植被分布图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map of Savannah grassland in the World tropics
东非高原热带萨瓦纳稀树草原景观
Tropical savanna landscape on the East African Plateau
-F-
… …
… …
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特点:夏季温暖,冬季寒冷,气候干燥
植被特征:草原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低,也会见到一些较为矮小的灌木
2
温带草原
Temperate steppe
世界亚热带温带半干旱草原植被分布图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map of semi-arid grassland in the world subtropical temperate zone
亚热带温带半干旱草原
-G-
… …
… …
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温带草原景观
Grassland in the temperate zone of Hulunbeir, Inner Mongolia, China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特点: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半干旱地区
植被特征:以旱生灌木为主,具有耐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也有些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当迎来合适的降水,即能完成生命活动的周期
3
荒漠植被
Tropical grassland
世界沙漠和干灌木丛植被分布图
Distribution map of desert and dry bush vegetation in the world
-H-
… …
… …
非洲北部撒哈拉热带沙漠景观
Landscape of Sahara tropical desert in northern Africa
-I-
… …
… …
中亚哈萨克斯坦温带干旱荒漠景观
Arid desert landscape in the temperate zone of Kazakhstan, Central Asia
极地苔原气候
气候特点:冬季寒冷漫长,夏季凉爽短促
植被特征:要指北极圈内以及温带、寒温带的高山树木线以上的一种以苔藓、地衣、多年生草类和耐寒小灌木构成的植被带。为典型的寒带生态系统
4
苔原植被
Tropical grassland
世界极地寒带苔原植被分布图
Distribution of tundra vegetation in the polar cold zone of the world
-J-
… …
… …
俄罗斯北冰洋沿岸苔原景观
Tundra landscape along the Russian Arctic Ocean
中国地表植被覆盖概况
Distribution of vegetation cover in China
… …
… …
植被 Vegetation
灌木丛
草原
草原
荒漠
无植被
高山植被
针叶林
草地
阔叶林
栽培植被
针阔混交林
沼泽
资料来源:星球研究所
东北林区
东南林区
西南林区
①东北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
②西南亚高山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
③南方松杉林和常绿阔叶林及油茶、油桐等经济林
资料来源:星球研究所
中国草原分布图
Grassland distribution map of China
内蒙古牧区
青藏牧区
我国最著名的四大草原
新疆伊犁草原
西藏那曲高寒草原
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
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
新疆牧区
草原质量
Vertical structure of vegetation
… …
… …
Class assignment
… …
… …
植被 Vegetation
课时作业 Class Assignment
【2019 全国III卷】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据此完成6~8题。
6.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 B.气温降低 C.降水增多 D.降水减少
7.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A.洪水暴涨 B.退耕还湿 C.地面沉降 D.冻土融化
8.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A.林地 B.湿地 C.草地 D.寒漠
… …
… …
课时作业 Class Assignment
【2016 全国I卷】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图2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0~11题。
10. 磷高累积区是
A. 高山草甸带 B. 高山冰雪带 C. 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 常绿阔叶林带
11. 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A. 大气温度较低 B. 生物生产量较低
C. 土壤含水量较低 D. 地表径流量较小
… …
… …
课时作业 Class Assignment
3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2017 全国I卷】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图6)。
… …
… …
植被 Vegetation
课时作业 Class Assignment
3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2017 全国I卷】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图6)。
… …
… …
课时作业 Class Assignment
3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 …
… …
植被 Vegetation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阳坡,苔原带的下部(中下部,2000—2300米左右)。干扰强度分布特征: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越低,干扰越强烈)。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高。依据:(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
课时作业 Class Assignment
3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 …
… …
植被 Vegetation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特点:阳坡地表温度高、湿度低(水分条件差)。原因: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
(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
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