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步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步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13 08:36:0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步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北京·八年级课时练习)五谷粮食画是以各类植物种子和五谷杂粮为本体,通过粘、贴、拼、雕等手段,经过特殊处理所形成的图画。下图是一幅粮食画作品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副粮食画作品图所示民居最可能分布在( )
A.长江三角洲 B.东北平原
C.横断山区 D.河西走廊
2.当地传统民居多临河修建原因是( )
①利用水能②获取水源③便利航运④排放污水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1.A 2.D
【解析】1.由图中粮食画可以看出,该地区有小船、门前屋后有河流,最可能是分布在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地势低洼、河湖密布,有许多著名的水乡风光,人们传统的运输工具是船;东北平原、横断山区和河西走廊难以看到这样的水乡景观,故A正确、B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2.当地传统民居临河修建的原因是河流沿岸可以获取水源,也有便利的航运,地势平坦、不可能提供水能,排放污水是不临河而建的目的,故②③正确,故选D。
【点睛】长江三角洲地处三角洲平原,地形平坦,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季节变化大;水文:河湖众多、径流丰富、含沙量小、汛期较长、没有结冰期;土壤:多水稻土、土壤深厚肥沃;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3.(2019·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近些年来,上海不少企业向长江三角洲区域周边城市转移,企业管理者也随之迁入周边城市。这说明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发展( )
A.带来污染,具有制约作用 B.提供大量自然资源
C.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D.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答案】C
【详解】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整个长江流域及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如近些年来,上海不少企业向长江三角洲区域周边城市转移,企业管理者也随之迁入周边城市。与污染无关,上海不能提供大量自然资源,劳动力要比周边更昂贵,故ABD错误、C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图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该地区最大的核心城市是( )
A.合肥 B.南京 C.杭州 D.上海
5.该地区的范围主要包括( )
A.琼、沪、浙、赣 B.湘、鄂、苏、沪 C.冀、豫、浙、沪 D.浙、皖、苏、沪
【答案】4.D 5.D
【解析】4.长三角城市群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由图可知,该地区最大的核心城市是上海,上海是该区域的第一等级城市。依据题意,D对,ABC错,故选D。
5.由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主要包括杭州所在的浙江省,简称浙,南京所在的省江苏省,简称苏,合肥所在的安徽省,简称皖,以及核心城市上海市。琼是海南省的简称,赣是江西省的简称,湘是湖南省的简称,鄂是湖北省的简称,豫是河南省的简称,冀是河北省的简称,都不在长江三角洲范围内,D对,ABC错;故选D。
【点睛】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读长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面各小题。
6.苏州有些工厂是从上海搬迁过来的,管理者大多也来自上海。这说明上海对本区经济发展( )
A.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B.可以提供大量的自然资源
C.带来污染,具有制约作用 D.不能带来人才技术、资金的支持
7.上海承办进口博览会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
A.水陆交通便利 B.广阔的消费市场
C.矿产资源丰富 D.优越的地理位置
【答案】6.A 7.C
【解析】6.苏州有些工厂是从上海搬迁过来的,管理者大多也来自上海。这说明上海对本区经济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经济的发展,A正确。上海本身缺乏自然资源,不可以提供大量的自然资源,B错误。上海经济发达,科技领先,给苏州等地区带去人才、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具有促进作用,CD错误。故选A。
7.上海是中国重要的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会展和航运中心,是世界上规模和面积最大的都会区之一,上海水陆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地理位置优越,但是矿产资源贫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所示地区是我国的( )
A.辽中南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京津唐地 D.珠江三角洲地区
9.图中的河流是( )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珠江
10.图中B所代指的海域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答案】8.B 9.B 10.C
【分析】8.从图中湖泊(太湖)及入海口处形成的冲积岛(崇明岛)可以看出,图中所示地区是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中国第一大经济区。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千米。图中所示地区是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从图上可以看出,图中的河流是长江。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全长6300千米,流域面积180 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五分之一。长江三角洲包括三角洲平原及周边丘陵山地,天然的水环境良好,多年平均当地水资源量为537.79亿立方米,长江干流多年平均过境水量9730亿立方米,水资源丰富。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全长6300千米,流域面积180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五分之一。长江流经上中游后,在江西湖口折向东北,进入下游河段,在江苏江阴始入三角洲平原,在上海吴淞流入东海。从图上可以看出B所代表的海域是东海。图中B所代表的海域是东海,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简称:长三角城市群),位于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长三角城市群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长江经济带的引领者,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下图是上海与苏州的“同城效应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与其形成条件无关的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经济发达 C.交通便利 D.水能丰富
12.区域内各城市之间联系密切,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主要是借助( )
A.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B.航空运输 C.手机和互联网 D.内河航运
13.下列旅游景点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是( )
A.秦兵马俑 B.苏州园林 C.明清故宫 D.桂林山水
【答案】11.D 12.A 13.B
【分析】1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其核心城市是上海,该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该地水能资源不丰富,与其形成条件无关,故选D。
12.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运输,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上海、南京、杭州的人们往返不同城市之间,好比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这种效应叫做同城效应;航空运输适合长距离运输,内河运输速度慢,手机和互联网不受空间距离限制,故选A。
13.长江三角洲是著名的水乡,这里有许多旅游资源,如苏州园林、杭州西湖,周庄等,秦兵马俑位于陕西,明清故宫位于北京,桂林山水位于广西,故选B。
【点睛】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区域面积 35.8万平方公里。
14.(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交流日益频繁,得益于( )
A.长江水运 B.高速发达的铁路和高速公路
C.发达的互联网 D.管道运输
【答案】B
【详解】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之间城市交流日益方便,城市之间实现了“同城效应”,主要得益于长江三角洲地区高速发达的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水运是很发达,但速度慢;互联网的发达不受空间距离的影响,不是该地区实地联系的条件;管道不能用于客运,故选B。
【点睛】
15.(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水网密布,城市密集。读图回答问题。长江三角洲地区适合发展( )
A.林业、渔业 B.种植业、渔业 C.畜牧业、渔业 D.种植业、畜牧业
【答案】B
【详解】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水网密集,盛产稻米和鱼虾,自古以来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地形以平原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适宜发展的产业有渔业、种植业等,不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故选B。
【点睛】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1)经济特点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________港,也是重要的国际______中心、______中心、________中心及__________。香港的__________港位于______岛和______半岛之间,是世界著名的天然良港。澳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__________业。
(2)与内地的经济联系
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合作 优势互补 、 互惠互利 ,一直以来,港澳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主要依靠祖国内地稳定的供应;港澳相对于祖国大陆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合作模式
改革开放初期,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_________”为基本模式,_______扮演“店”的角色,___________扮演“厂”的角色。
目前,广东省和香港的合作模式为“__________”,广东省重点发展______业,香港重点发展_______业,共同打造世界______制造业和______服务业基地。
【答案】(1) 自由贸易 金融 贸易 信息服务 航运中心 维多利亚 香港 九龙 博彩旅游
(2) 淡水 食品 原料 燃料 管理 信息 技术 资金
(3) 前店后厂 香港 珠江三角洲地区 粤港合作模式 制造 服务 先进 现代化
【分析】本大题以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香港、澳门的经济、港澳与祖国内地的联系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据所学知识可知,香港地狭人稠,自然资源匮乏,充分发挥其地理位置的优势,依托祖国内地强有力的支持,发展经济。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也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及航运中心。香港的维多利亚港位于香港的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港阔水深,是世界著名的天然良港。澳门博彩旅游业发达,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2)据所学知识可知,香港、澳门回归以后,港澳与内地的人员往来更加频繁,经济联系更加密切,文化交流更加广泛。读图,港澳所需的淡水、食品、原料和燃料等生产和生活资料主要依靠祖国内地稳定的供应,港澳拥有管理、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3)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初期,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模式为“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香港利用海外贸易窗口优势,承接海外订单,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销售,扮演“店”的角色;珠江三角洲地区则利用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扮演“厂”的角色。随着经济的发展,广东省和香港的合作模式为“粤港合作模式”,祖国内地的制造业水平逐渐提高,与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广东省重点发展制造业,香港重点发展服务业,共同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基地。
17.(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特别行政区
(1)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______ 端,分别位于珠江口____ 、____ 两侧,与_______ 省相邻。香港由_________ 、______ 、“______ ”组成;澳门由_____ 半岛、_____ 岛和_______ 岛组成。
(2)香港和澳门_________ ,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是“上天”——__________ ,“下海”——_________ 。
【答案】(1) 东南 东 西 广东 香港岛 九龙 新界 澳门 氹仔 路环
(2) 地狭人稠 建设高层建筑 填海造地
【分析】本大题以香港、澳门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香港、澳门的位置和范围、香港、澳门城市用地的开发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读图可知,香港、澳门位于祖国大陆的东南部,香港在珠江口的东侧,靠近深圳经济特区,澳门在珠江口的西侧,靠近珠海经济特区,与广东省相邻。香港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组成,陆地面积为1104平方千米;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陆地面积29.7平方千米。
(2)据所学知识可知,香港陆地面积为1104平方千米,人口约710万,澳门陆地面积29.7平方千米,人口约55万,两地地狭人稠。香港,澳门土地资源稀缺,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一是“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二是“下海”,填海造地,扩大用地面积。
18.(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富美水乡,扬长避短。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河湖众多,号称“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的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和甲城市某年气候资料图。
(1)长江三角洲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简要分析其成为“龙头”的位置优势。
(2)图中甲__(城市名称)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其气候优势条件是________。按照因地制宜原则,下列食材(莲藕、椰子、竹笋),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________。
(3)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假如你是一名导游,请你向游客推荐两处旅游景点为例,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4)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是________,为此,国家建设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________。
【答案】(1)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
(2) 上海 雨热同期 莲藕
(3)杭州西湖、苏州园林、周庄、 乌镇西塘等
(4) 能源不足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分析】本题以长江三角洲为材料,考查长江三角洲优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考查学生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及不利因素的理解与掌握。
(1)长江三角洲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主要得益于长江三角洲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海沿江港口城市多;依托长江干流发达的水运,交通便利,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沿海港口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等。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A上海;本区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原因:长江三角洲雨热同期的气候环境适宜水稻生长;河湖密布,适宜发展淡水养殖;该地区发展了水稻种植和淡水养殖,符合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的原则,城郊地区积极发展菜、肉、蛋、奶等生产,主要考虑的社会经济条件是市场,莲藕主要分布在该地区。
(3)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如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
(4)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但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是矿产和能源不足;现正通过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工程解决东部能源不足问题。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步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北京·八年级课时练习)五谷粮食画是以各类植物种子和五谷杂粮为本体,通过粘、贴、拼、雕等手段,经过特殊处理所形成的图画。下图是一幅粮食画作品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副粮食画作品图所示民居最可能分布在( )
A.长江三角洲 B.东北平原
C.横断山区 D.河西走廊
2.当地传统民居多临河修建原因是( )
①利用水能②获取水源③便利航运④排放污水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2019·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近些年来,上海不少企业向长江三角洲区域周边城市转移,企业管理者也随之迁入周边城市。这说明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发展( )
A.带来污染,具有制约作用 B.提供大量自然资源
C.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D.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图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该地区最大的核心城市是( )
A.合肥 B.南京 C.杭州 D.上海
5.该地区的范围主要包括( )
A.琼、沪、浙、赣 B.湘、鄂、苏、沪 C.冀、豫、浙、沪 D.浙、皖、苏、沪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读长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面各小题。
6.苏州有些工厂是从上海搬迁过来的,管理者大多也来自上海。这说明上海对本区经济发展( )
A.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B.可以提供大量的自然资源
C.带来污染,具有制约作用 D.不能带来人才技术、资金的支持
7.上海承办进口博览会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
A.水陆交通便利 B.广阔的消费市场
C.矿产资源丰富 D.优越的地理位置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所示地区是我国的( )
A.辽中南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京津唐地 D.珠江三角洲地区
9.图中的河流是( )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珠江
10.图中B所代指的海域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下图是上海与苏州的“同城效应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与其形成条件无关的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经济发达 C.交通便利 D.水能丰富
12.区域内各城市之间联系密切,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主要是借助( )
A.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B.航空运输 C.手机和互联网 D.内河航运
13.下列旅游景点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是( )
A.秦兵马俑 B.苏州园林 C.明清故宫 D.桂林山水
14.(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交流日益频繁,得益于( )
A.长江水运 B.高速发达的铁路和高速公路
C.发达的互联网 D.管道运输
15.(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水网密布,城市密集。读图回答问题。长江三角洲地区适合发展( )
A.林业、渔业 B.种植业、渔业 C.畜牧业、渔业 D.种植业、畜牧业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1)经济特点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________港,也是重要的国际______中心、______中心、________中心及__________。香港的__________港位于______岛和______半岛之间,是世界著名的天然良港。澳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__________业。
(2)与内地的经济联系
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合作 优势互补 、 互惠互利 ,一直以来,港澳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主要依靠祖国内地稳定的供应;港澳相对于祖国大陆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合作模式
改革开放初期,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_________”为基本模式,_______扮演“店”的角色,___________扮演“厂”的角色。
目前,广东省和香港的合作模式为“__________”,广东省重点发展______业,香港重点发展_______业,共同打造世界______制造业和______服务业基地。
17.(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特别行政区
(1)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______ 端,分别位于珠江口____ 、____ 两侧,与_______ 省相邻。香港由_________ 、______ 、“______ ”组成;澳门由_____ 半岛、_____ 岛和_______ 岛组成。
(2)香港和澳门_________ ,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是“上天”——__________ ,“下海”——_________ 。
18.(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富美水乡,扬长避短。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河湖众多,号称“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的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和甲城市某年气候资料图。
(1)长江三角洲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简要分析其成为“龙头”的位置优势。
(2)图中甲__(城市名称)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其气候优势条件是________。按照因地制宜原则,下列食材(莲藕、椰子、竹笋),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________。
(3)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假如你是一名导游,请你向游客推荐两处旅游景点为例,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4)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是________,为此,国家建设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