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1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1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13 08:36:0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1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表示意我国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四条河流的水文特征。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河流 长度(千米) 有无结冰期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亿立方米) 多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① 2215 无 3360 0.249
② 3101 有 2709 0.16
③ 5464 有 660 35
④ 6300 无 9500 0.54
1.四条河流中代表长江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四条河流中,位于南方地区的一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③河流含沙量大,该河流中游含沙量迅速增大的原因是( )
A.流量减小 B.河道曲折 C.流经黄土高原 D.支流少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窗户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反映这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也是地方文化的缩影。苏州园林小巧玲珑,精美的花窗犹如园林的“眼睛”,开阔视野。图1为苏州园林的花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苏州园林的花窗发挥的作用主要是( )
A.通风散热 B.增加降水 C.防风防沙 D.方便交通
5.为了保护苏州园林,下列行为合理的是( )
A.扩大游客规模 B.拆除景区陈旧建筑
C.改造成现代风格 D.积极宣传园林文化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永泰庄寨是闽中地区居住与防御并重的大型民居,庄寨为“原生态”的土、木、石结构,单座散建在河边阶地、山间盆地、丘陵的山坡和台地上。下图示意永泰积善堂庄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积善堂所在地夏季气候特点( )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湿润 D.温和少雨
7.积善堂建在石块垒成的高大台基上的主要目的是( )
A.防风 B.防震
C.防匪 D.防火
8.对于永泰庄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高价卖掉 B.开发文创产品
C.出租商用 D.过度装修提高门票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2021年国庆假期,贵州接待游客4708万人次,实现旅游入314.73亿元,居全国前列。结合贵州地形图和米豆腐图,完成下面小题。
9.夏季贵阳比长沙气候凉爽,主要原因是贵阳比长沙( )
A.纬度高 B.降水多 C.地势高 D.距海近
10.贵州旅游业发达,下列旅游资源分布在州的是( )
A.桂林山水 B.名城遵义 C.苏州园林 D.元阳梯田
11.米豆腐是贵阳传统的夏令清凉小吃,用当年的新米经水浸泡后打形成浆,在文火上加热煮沸,再用卤水点制而成。该小吃反映了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大豆 B.小麦 C.水稻 D.土豆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坐着高铁看中国》感受流动中国之美。杭黄高铁穿越西湖、黄山等7个5A级风景区,桥隧比高达87.6%,被称为最美高铁。读杭黄高铁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杭黄高铁桥隧比很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起伏 B.河流阻隔
C.城镇分布 D.科学技术
13.杭黄高铁绕成“Z”字形的主要原因是( )
A.减缓坡度,降低建设成本 B.连接景区,带动经济发展
C.降低时速,增加安全系数 D.保护生态,减少景区干扰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读“循环农业模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最适宜该循环农业模式的是(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5.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
①提高经济效益②加速城镇发展③促进民居集中④提供清洁能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二、解答题
16.(2023·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我国新疆和海南岛盛产瓜果等农产品,品质优良,远销国内外市场。读图海南岛略图(图Ⅰ)和新疆略图(图Ⅱ),回答下列问题。
(1)两地共有的发展前景广阔的新能源是____;海南岛的年降水量比新疆地区____,图Ⅰ中①②③④四地最适合夏季避暑的是____。【作图】请在答题卡绘图区用箭头“→”画出表示海南岛夏季的主导风向____。
(2)读图Ⅱ可知新疆地区的地形分布特点是____,新疆地区冬春季节主要的气象灾害是____;新疆是我国优质棉花的重要产地,若将一批500吨棉花从乌鲁木齐运往上海,最适合的运输方式是____。
(3)从自然条件综合考虑,图Ⅱ中甲、乙、丙三地,最适合瓜果种植的是____;新疆瓜果品质优良,有人建议在新疆南部地区扩大瓜果的种植面积,你是否支持,并说明理由?____。
17.(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自主阅读书本P44-48,回答下列问题:
(1)位置与范围:
南方地区位于A________–B________以南,C________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①________海、②________海、③________海。
(2)自然环境
地形:________,________差异明显。西部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________、低山和________,沿江有面积较大的________和________。
气候: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最冷月平均气温在________以上。受季风气候影响,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________以上,属于________的________带、________带季风气候。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植被: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________。
土壤:在________的环境下发育了________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________”。
(3)农业
水田农业:南方地区气候________,发展农业的________条件优越,耕地多为________,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农业区。
农作物:这里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盛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济作物,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18.(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中国地势图”和“某地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我国的地势特征是____。
(2)图中曲线a是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它是半湿润区与____区的分界线。
(3)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中,结冰期最长的是____河(填序号),内流河是____河(填序号)。
(4)图中连接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铁路线名称是____线。
(5)图示景观最可能出现在四大地理分区中的____地区。
19.(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结合乙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题。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光辉历程。不忘初心,重走长征路,追忆红军长征的光辉岁月,缅怀红军的丰功伟绩。《七律·长征》是毛主席于1935年10月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的起点瑞金所在省的简称是___________,“五岭逶迤腾细浪”中五岭指图中的A___________山脉。
(2)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所在省的简称是___________。四渡赤水战役,是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从1935年1月29日红军西渡赤水河(一渡赤水),到3月21日晚至22日红军东渡赤水河(四渡赤水)。赤水河在该季节的水文特征___________(至少二条)。
(3)1935年5月3日,中央纵队开始从图中乙皎平渡口渡江。毛主席当年吟出“金沙水拍云崖暖”的千古绝唱,“暖”字表达了红军队伍胜利渡过金沙江后摆脱敌军围困的喜悦,也缘于红军从当地老百姓这里感受到的温暖。从气候角度看也有“暖”意,图中乙地属于___________气候,该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
(4)“大渡桥横铁索寒”,“寒”一是指只剩下几根铁索的大渡河上的泸定桥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二是暗示红军远征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图中甲地为泸定桥,位于我国地势___________阶梯交界处,水流湍急。
(5)“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935年7月红军到达松潘草地,该地位于我国四大高原中的___________高原。1935年9月,长征中的中央红军翻越岷山的时候看到雪峰如海,又越过了B___________山脉,到达延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1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表示意我国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四条河流的水文特征。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河流 长度(千米) 有无结冰期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亿立方米) 多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① 2215 无 3360 0.249
② 3101 有 2709 0.16
③ 5464 有 660 35
④ 6300 无 9500 0.54
1.四条河流中代表长江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四条河流中,位于南方地区的一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③河流含沙量大,该河流中游含沙量迅速增大的原因是( )
A.流量减小 B.河道曲折 C.流经黄土高原 D.支流少
【答案】1.D 2.B 3.C
【解析】1.长江是我国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大,流量最大的河流,故以上四条河流中,④表示的是长江。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南方地区的河流受气候的影响,终年不结冰,降水丰富,河流的流量更大,植被较茂盛,含沙量少,故以上四条河流中,①和④表示的是南方地区的河流,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③是我国第二长河-黄河,河流含沙量大,该河流中游含沙量迅速增大的原因是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秦岭一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少,冬季河流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地区,水量不大,汗期较短,且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窗户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反映这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也是地方文化的缩影。苏州园林小巧玲珑,精美的花窗犹如园林的“眼睛”,开阔视野。图1为苏州园林的花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苏州园林的花窗发挥的作用主要是( )
A.通风散热 B.增加降水 C.防风防沙 D.方便交通
5.为了保护苏州园林,下列行为合理的是( )
A.扩大游客规模 B.拆除景区陈旧建筑
C.改造成现代风格 D.积极宣传园林文化
【答案】4.A 5.D
【解析】4.苏州园林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花窗的作用是通风散热,故A正确。不能增加降水,恰恰是为了通风,与方便交通无关,故B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5.苏州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需要对其进行保护,扩大游客规模、拆除景区陈旧建筑和改造成现代风格都是破坏文化遗产的做法,不可取;故ABC错误。积极宣传园林文化有利于保护苏州园林,故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点睛】苏州古典园林,亦称"苏州园林",是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境内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总称。苏州古典园林溯源于春秋,发展于晋唐,繁荣于两宋,全盛于明清, 苏州素有"园林之城"的美誉。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永泰庄寨是闽中地区居住与防御并重的大型民居,庄寨为“原生态”的土、木、石结构,单座散建在河边阶地、山间盆地、丘陵的山坡和台地上。下图示意永泰积善堂庄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积善堂所在地夏季气候特点( )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湿润 D.温和少雨
7.积善堂建在石块垒成的高大台基上的主要目的是( )
A.防风 B.防震
C.防匪 D.防火
8.对于永泰庄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高价卖掉 B.开发文创产品
C.出租商用 D.过度装修提高门票
【答案】6.B 7.C 8.B
【解析】6.积善堂位于闽中地区,闽是福建省的简称,该省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故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根据题意,故选B。
7.积善堂选址于高处的台地上特别是三面临陡坡、易守难攻之地,希望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保卫家园。一旦遭遇土匪,土匪需攀登陡坡、消耗大量体力才能靠近庄寨。此时,庄内族人便能够以逸待劳。对防风、防震和防火没什么用处,故选项C正确,AB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C。
8.永泰庄寨是闽中地区居住与防御并重的大型民居,庄寨为“原生态”的土、木、石结构,是一个时代的见证,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晶,对这样的文明应该保护起来,以上四个做法中,开发文创产品是合理的,高价卖掉、出租商用和过度装修提高门票都不利于保护,不可取,故ACD错误、B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
【点睛】永泰庄寨建筑群由同安寨、九斗庄、爱荆庄、宁远庄、和城寨、竹头寨、荣寿庄、升平庄、庆丰庄、积善堂、绍安庄、中埔寨等12处庄寨组成,分别位于同安镇同安村、洋尾村,嵩口镇月洲村,丹云乡翠云村,白云乡寨里村,大洋镇大展村,梧桐镇椿阳村,霞拔镇锦安村,东洋乡周坑村,长庆镇中埔村。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2021年国庆假期,贵州接待游客4708万人次,实现旅游入314.73亿元,居全国前列。结合贵州地形图和米豆腐图,完成下面小题。
9.夏季贵阳比长沙气候凉爽,主要原因是贵阳比长沙( )
A.纬度高 B.降水多 C.地势高 D.距海近
10.贵州旅游业发达,下列旅游资源分布在州的是( )
A.桂林山水 B.名城遵义 C.苏州园林 D.元阳梯田
11.米豆腐是贵阳传统的夏令清凉小吃,用当年的新米经水浸泡后打形成浆,在文火上加热煮沸,再用卤水点制而成。该小吃反映了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大豆 B.小麦 C.水稻 D.土豆
【答案】9.C 10.B 11.C
【分析】9.由所学知识可知,贵阳位于云贵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所以夏季贵阳比长沙气候凉爽,C正确;贵阳比长沙纬度低,A错误;贵阳地区比长沙降水多,距海近,但不是夏季贵阳比长沙气候凉爽的主要原因,BD错误。故选C。
10.由所学知识可知,桂林山水位于广西自治区,A错误;名城遵义位于贵州,B正确;苏州园林位于江苏省苏州,C错误;元阳梯田位于云南云南省,D错误。故选B。
11.由题意“米豆腐是用当年的新米经水浸泡后打成浆,再温火上加热煮沸,再用卤水点制而成的”可知,此处的新米是指水稻,由于贵阳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的种植,C正确;小麦耐旱,主要在北方种植;大豆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土豆喜温凉,不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
【点睛】贵阳位于云贵高原,因海拔高,导致夏季气温低。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坐着高铁看中国》感受流动中国之美。杭黄高铁穿越西湖、黄山等7个5A级风景区,桥隧比高达87.6%,被称为最美高铁。读杭黄高铁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杭黄高铁桥隧比很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起伏 B.河流阻隔
C.城镇分布 D.科学技术
13.杭黄高铁绕成“Z”字形的主要原因是( )
A.减缓坡度,降低建设成本 B.连接景区,带动经济发展
C.降低时速,增加安全系数 D.保护生态,减少景区干扰
【答案】12.A 13.B
【分析】12.架桥修隧道适用于河谷、山地等地势起伏大的地形,根据图示可知,杭黄高铁穿越了天目山、黄山等山地,由于山地多且地势高差大,高铁的桥隧比很高,选A。
1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杭黄高铁绕道千岛湖等景区从而绕成“Z”字形,因此该做法主要原因是连接景区,带动经济发展,该线路穿山越岭,增加了工程成本;降低时速是因为经过了山区,高差大且线路弯曲造成的;绕成“Z”字形是为了靠近景区、开发景区,不是为了减少景区干扰。据此分析选B。
【点睛】杭黄高速铁路(杭州至黄山高速铁路,又名杭黄客运专线),杭黄高铁运营长度为286.8公里、建筑长度约265公里,其中浙江境内约183公里。干线位于皖南及浙西地区,线路东起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向西经杭州市萧山区、富阳区、桐庐县、建德市、淳安县,越皖浙交界的天目山山脉进入安徽省,经宣城市所辖绩溪县和黄山市所辖歙县、徽州区至黄山市。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读“循环农业模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最适宜该循环农业模式的是(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5.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
①提高经济效益②加速城镇发展③促进民居集中④提供清洁能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14.A 15.D
【分析】14.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有农业有渔业养殖,甘蔗种植,说明该地区是位于南方地区,甘蔗适合在南方地区种植,且南方地区河湖多,适合发展渔业养殖,其余三个区域水热条件不能满足该模式,故选A。
15.读图文材料可知,该模式中有渔业养殖、种植业等多种经营方式,农民收入多元化,经济效益提高,故①符合题意;加快城镇发展不符合题干中“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故②不符合题意;促进居民集中,模式中既有渔业养殖,还有种植业,促进居民转向鱼塘等水域和耕地面积较集中地区域发展,可能使居民走向分散,故③不符合题意;提供清洁能源,各农业产业间形成了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利用沼气池,提供了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故④符合题意。故①④正确,故选D。
【点睛】为进一步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2002年,农业部向全国征集到了370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通过专家反复研讨,遴选出经过一定实践运行检验,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模式,并正式将这十大类型生态模式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农业部的重点任务加以推广。
二、解答题
16.(2023·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我国新疆和海南岛盛产瓜果等农产品,品质优良,远销国内外市场。读图海南岛略图(图Ⅰ)和新疆略图(图Ⅱ),回答下列问题。
(1)两地共有的发展前景广阔的新能源是____;海南岛的年降水量比新疆地区____,图Ⅰ中①②③④四地最适合夏季避暑的是____。【作图】请在答题卡绘图区用箭头“→”画出表示海南岛夏季的主导风向____。
(2)读图Ⅱ可知新疆地区的地形分布特点是____,新疆地区冬春季节主要的气象灾害是____;新疆是我国优质棉花的重要产地,若将一批500吨棉花从乌鲁木齐运往上海,最适合的运输方式是____。
(3)从自然条件综合考虑,图Ⅱ中甲、乙、丙三地,最适合瓜果种植的是____;新疆瓜果品质优良,有人建议在新疆南部地区扩大瓜果的种植面积,你是否支持,并说明理由?____。
【答案】(1) 风能、太阳能 多 ③
(2) 三山夹两盆 寒潮、沙尘暴 铁路运输
(3) 乙 支持:光照条件较好;昼夜温差大;靠近河流有灌溉水源;病虫害少;增加瓜果产量提高经济收入。
不支持:加剧水源紧张;导致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土壤盐碱化等生态问题;灾害性天气频繁。
【分析】本题以新疆和海南岛为材料,涉及到新疆和海南岛的气候、自然资源、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新疆的地形、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分析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特征异同点的核心素养。
(1)图中所示的海南省和新疆都有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海南岛地处南海,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比位于内陆的新疆更多;图Ⅰ中①②③④四地最适合夏季避暑的是③,这里是山峰地形,海拔高、气温比同纬度地区更低;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时盛行由太平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如下图:
(2)
由图Ⅱ可知,新疆地区的地形分布特点是”三山夹两盆“,新疆地处西北内陆,冬春季最容易遭受的气象灾害是寒潮、沙尘暴等;若将一批500吨棉花从乌鲁木齐运往上海,最佳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运输距离远,棉花保质期长,铁路运输的成本较低。
(3)
图Ⅱ中甲、乙、丙三地,最适合瓜果种植的是位于山麓的乙地;对于新疆扩大棉花种植,支持与反对都有道理,支持的理由是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条件较好;昼夜温差大;靠近河流有灌溉水源;气候干燥、病虫害少;增加瓜果产量可以提高当地的经济收入。反对的理由是新疆水资源缺乏,扩大种植必然会加剧水源紧张;导致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土壤盐碱化等生态问题;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等。
17.(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自主阅读书本P44-48,回答下列问题:
(1)位置与范围:
南方地区位于A________–B________以南,C________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①________海、②________海、③________海。
(2)自然环境
地形:________,________差异明显。西部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________、低山和________,沿江有面积较大的________和________。
气候: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最冷月平均气温在________以上。受季风气候影响,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________以上,属于________的________带、________带季风气候。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植被: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________。
土壤:在________的环境下发育了________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________”。
(3)农业
水田农业:南方地区气候________,发展农业的________条件优越,耕地多为________,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农业区。
农作物:这里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盛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济作物,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答案】(1) 秦岭 淮河 青藏高原 黄 东 南
(2) 复杂多样 东西 高原 盆地 平原 丘陵 平原 三角洲 0℃ 800毫米 湿润 亚热 热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暖湿润 常绿 湿热 红 红土地
(3) 湿热 水热 水田 水田 水稻 茶 竹 甘蔗
橡胶 柑橘 香蕉 菠萝
【分析】本题以南方地区为材料,涉及到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植被、土壤、农业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区域地理的认识能力和分析地理事物的核心素养。
(1)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C青藏高原以东,南方地区东面濒临①黄海和②东海,南面濒临③南海。
(2)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部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云贵高原)和盆地(四川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广的平原和三角洲。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受季风影响,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800mm以上,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是南方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由于水热充足、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南方地区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
(3)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这里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为水稻,盛产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18.(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中国地势图”和“某地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我国的地势特征是____。
(2)图中曲线a是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它是半湿润区与____区的分界线。
(3)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中,结冰期最长的是____河(填序号),内流河是____河(填序号)。
(4)图中连接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铁路线名称是____线。
(5)图示景观最可能出现在四大地理分区中的____地区。
【答案】(1)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2) 400 半干旱
(3) ① ④
(4)京广
(5)南方
【分析】本大题以中国地势图和“某地景观图”为材料,涉及我国的地势,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交通等相关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地势特征是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由图可知,图中曲线a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沿大兴安岭-张家口- 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端一线,它同时也是我国的半湿润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3)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冬季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在四条河流中,①河流位于黑龙江所处纬度最高,气温最低,冬季严寒而漫长,其结冰期最长。④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北部,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
(4)由图可知,图中铁路线是从北京到广州连接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京广线。
(5)根据图示可知,图中描述的区域为江南水乡,河道纵横、江河密布是其特点,故最可能出现在我国南方地区。
【点睛】
19.(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结合乙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题。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光辉历程。不忘初心,重走长征路,追忆红军长征的光辉岁月,缅怀红军的丰功伟绩。《七律·长征》是毛主席于1935年10月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的起点瑞金所在省的简称是___________,“五岭逶迤腾细浪”中五岭指图中的A___________山脉。
(2)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所在省的简称是___________。四渡赤水战役,是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从1935年1月29日红军西渡赤水河(一渡赤水),到3月21日晚至22日红军东渡赤水河(四渡赤水)。赤水河在该季节的水文特征___________(至少二条)。
(3)1935年5月3日,中央纵队开始从图中乙皎平渡口渡江。毛主席当年吟出“金沙水拍云崖暖”的千古绝唱,“暖”字表达了红军队伍胜利渡过金沙江后摆脱敌军围困的喜悦,也缘于红军从当地老百姓这里感受到的温暖。从气候角度看也有“暖”意,图中乙地属于___________气候,该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
(4)“大渡桥横铁索寒”,“寒”一是指只剩下几根铁索的大渡河上的泸定桥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二是暗示红军远征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图中甲地为泸定桥,位于我国地势___________阶梯交界处,水流湍急。
(5)“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935年7月红军到达松潘草地,该地位于我国四大高原中的___________高原。1935年9月,长征中的中央红军翻越岷山的时候看到雪峰如海,又越过了B___________山脉,到达延安。
【答案】(1) 赣 南岭
(2) 贵/黔 水量较小、无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3) 亚热带季风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4)一、二
(5) 青藏 秦岭
【分析】本题以重走红军路为材料,考查红军长征沿线的地形区、山脉、河流、气候及省区简称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我国疆域及自然环境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1)瑞金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该省简称赣;“五岭逶迤腾细浪”中五岭指图中的南岭,是珠江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界线。
(2)遵义所在的省是贵州省,该省简称贵或黔;对于赤水河来说,3月21日至22晚还处于春季,雨季尚未到来,水量较小,流域内植被丰富,含沙量小,无结冰期等。
(3)图中乙地位于云贵高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4)泸定桥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第二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
(5)由图可知,松藩草地位于我国四大高原中的青藏高原东部,中央红军翻越岷山时看到雪峰如海,又越过了秦岭,到达延安。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