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步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苏州东山,又称东洞庭山。位于苏州城西南23.5公里处,是延伸于太湖中的一个半岛,只有不太宽阔的陆上通道与苏州市相连,周围万顷湖光连天,岛上四季花果飘香,自古人才辈出,古建筑集聚,既有秀美的湖光山色,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读长三角洲城市群(图1)、苏州气候特征(图2)、苏州市吴中区东山地形图(图3),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苏州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40°N,116°E附近 B.位于江苏省北部 C.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D.紧临洞庭湖
2.读图2,下列关于苏州气候描述正确的是( )
A.受季风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受季风影响,七八月份降水最多,冬季低温
C.受季风影响,六月份降水最多,冬季温和 D.临近海洋,受海洋影响,全年温和湿润
3.读苏州市吴中区东山地形图,下列不合理的农业布局是( )
A.种植蔬菜、花卉 B.发展加工业 C.种植茶树、果树 D.发展养殖业
4.秋冬季节正是品尝太湖大闸蟹的绝佳时期,如果现有1吨大闸蟹要运往上海,下列比较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
A.水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公路运输
5.苏州经济一直稳居我国地级市第一,尤其是苏州的生物制造、纳米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核心产业,实现爆发式增长。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相比所具有的特点是( )
①消耗的资源多②需要的劳动力多③用于研发产品的费用高④从业人员技术水平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已形成,这里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下图为长江三角洲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长江对长江三角洲的巨大价值是( )
A.灌溉与发电 B.养殖与发电
C.供水和养殖 D.供水和运输
7.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得益于( )
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②农业的发展
③通信技术的发展④科技力量的迅猛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高铁好啊高铁妙,45分钟沪杭到…上海人周末把西湖游。”沪杭高铁的开通,产生了“同城效应”,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就好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旅游也更加便捷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同城效应”主要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①长江水运②海洋运输③高速铁路④高速公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以下不是它的核心城市的是( )
A.西宁 B.杭州 C.南京 D.上海
10.与传统铁路交通方式相比,高铁的优势有( )
①速度快②灵活性强③节能环保④运输能力强⑤建设成本较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读长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面各小题。
11.长三角号称“江海交汇之地”,这里的“江”和“海”分别是( )
A.珠江、南海、东海 B.长江、黄海、东海
C.松花江、渤海、黄海 D.长江、东海、渤海
12.苏州有些工厂是从上海搬迁过来的,管理者大多也来自上海。这说明上海对本区经济发展( )
A.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B.可以提供大量的自然资源
C.带来污染,具有制约作用 D.不能带来人才技术、资金的支持
13.上海承办进口博览会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
A.水陆交通便利 B.广阔的消费市场
C.矿产资源丰富 D.优越的地理位置
14.(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其中长江对长江三角洲的巨大价值说法错误的是( )
A.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发展
B.为本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C.在本地区形成丰富的水能资源,有利于工农业发展
D.长江泥沙淤积形成平原,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15.(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长江三角洲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
①具有沿海、沿铁路的便利交通②能源矿产十分丰富③加工制造业大多靠近原料产地④城市密集,地理位置优越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号称“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的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材料二“长三角”是“长三角都市经济圈”的简称,成为继纽约经济圈、北美五大湖经济圈、东京经济圈、巴黎经济圈、伦敦经济圈之后的第六大经济圈,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经济引擎。
材料三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示意图和长江三角洲气候资料图。
(1)读长江三角洲气候资料图可知,长江三角洲的气候类型是____。
(2)说说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____。
(3)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请写出两个著名的景点。①____,②____。
(4)图中宁波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省,该省级行政区的省会城市是____。
(5)下列关于长三角经济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矿产、水能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B.科技力量雄厚,创新产业发展迅速
C.河湖密布,以水乡为特色发展旅游业 D.河海陆联运,经济腹地广,发展水平高
(6)此区域河流对区域发展有何影响____,____。
17.(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在河流入海口处,水流平缓,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导致海岸线位置移动,形成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若干年后将于北岸相连。下左图示意长江三角洲7000年以来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
长江三角洲区域以上海为龙头,以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为两翼,逐步形成了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区域发展新格局。长江经济带则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中央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中国邮政发行了《长江经济带》特种邮票,以手绘方式生动展示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成就。右图示意《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特种邮票。
(1)长江三角洲由长江和________江的泥沙淤积形成,该区域南翼的中心城市为________。
(2)概括近7000年来长江三角洲海岸线的总体变动规律,并说出长江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结合邮票(见右图)展示内容,列举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后的产业。
18.(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2019年12月18日11时18分,敦煌铁路全线开通运营。敦煌铁路北起柳沟站,南至饮马峡站,形成了我国西北地区首个环形铁路网。根据材料,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图1)和某工业基地示意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敦煌铁路经过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中的②________地区和③________地区。(填名称)
(2)图1中确定界线a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图1中确定界线b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①地区的铁路线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________铁路。
(3)图2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_______工业基地,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______地区。(填名称)
(4)图1中乙地区属于我国三大林区的_______林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步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苏州东山,又称东洞庭山。位于苏州城西南23.5公里处,是延伸于太湖中的一个半岛,只有不太宽阔的陆上通道与苏州市相连,周围万顷湖光连天,岛上四季花果飘香,自古人才辈出,古建筑集聚,既有秀美的湖光山色,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读长三角洲城市群(图1)、苏州气候特征(图2)、苏州市吴中区东山地形图(图3),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苏州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40°N,116°E附近 B.位于江苏省北部 C.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D.紧临洞庭湖
2.读图2,下列关于苏州气候描述正确的是( )
A.受季风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受季风影响,七八月份降水最多,冬季低温
C.受季风影响,六月份降水最多,冬季温和 D.临近海洋,受海洋影响,全年温和湿润
3.读苏州市吴中区东山地形图,下列不合理的农业布局是( )
A.种植蔬菜、花卉 B.发展加工业 C.种植茶树、果树 D.发展养殖业
4.秋冬季节正是品尝太湖大闸蟹的绝佳时期,如果现有1吨大闸蟹要运往上海,下列比较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
A.水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公路运输
5.苏州经济一直稳居我国地级市第一,尤其是苏州的生物制造、纳米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核心产业,实现爆发式增长。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相比所具有的特点是( )
①消耗的资源多②需要的劳动力多③用于研发产品的费用高④从业人员技术水平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1.C 2.C 3.B 4.D 5.D
【解析】1.读图可知,苏州位于30°N,120°E附近,A错误。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B错误。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江苏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C正确。苏州东临上海,南接嘉兴,西抱太湖,北依长江,D错误。故选C。
2.读图2可知,苏州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不是寒冷干燥,A错误。据图可知,苏州受季风影响,六月降水最多,冬季比较温和,B错误、C正确。苏州虽然临近海洋,受海洋影响,但不是全年温和湿润,D错误。故选C。
3.苏州市位于我国南方地区,该地雨热资源条件好,适宜种植蔬菜、花卉,A合理。吴中区东山地区适宜发展林业,种植茶树、果树,可以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C合理。该地东临太湖,可以发展养殖业,D合理。该地属于山区,交通不便,不适宜发展加工业,B不合理。根据题意,故选B。
4.大闸蟹属于鲜活的货物,太湖距离上海较近,运量不大,适宜公路运输,D正确。水路运输速度慢,且不适宜短距离运输,不适宜运输鲜活的大闸蟹,A错误。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都适宜远距离运输,B和C错误。故选D。
5.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的主导因素是科技力量,用于研发的费用高,从业人员技术水平高等,而传统工业大多消耗的资源较多,需要大量劳动力,故①②错误,③④正确。故选D。
【点睛】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已形成,这里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下图为长江三角洲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长江对长江三角洲的巨大价值是( )
A.灌溉与发电 B.养殖与发电
C.供水和养殖 D.供水和运输
7.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得益于( )
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②农业的发展
③通信技术的发展④科技力量的迅猛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6.D 7.D
【解析】6.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为长江三角洲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发展;长江航运价值高,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是承东启西的纽带,D正确;长江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了养殖条件,但不是主要的价值,排除C;长江下游地势低平,河流落差小,水能资源不足,不能为三角洲地区提供水力发电。排除AB;故选D。
7.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三角洲区域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主要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科技力量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①③④符合题意;农业的发展不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的原因,②错,排除ABC,故选D。
【点睛】河流对区域发展有利影响: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发展;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对外联系;冲积形成三角洲为工农业发展提供平坦的地形和肥沃的土壤。不利影响:丰水期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影响沿岸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高铁好啊高铁妙,45分钟沪杭到…上海人周末把西湖游。”沪杭高铁的开通,产生了“同城效应”,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就好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旅游也更加便捷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同城效应”主要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①长江水运②海洋运输③高速铁路④高速公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以下不是它的核心城市的是( )
A.西宁 B.杭州 C.南京 D.上海
10.与传统铁路交通方式相比,高铁的优势有( )
①速度快②灵活性强③节能环保④运输能力强⑤建设成本较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答案】8.D 9.A 10.C
【解析】8.同城效应是由于城市之间距离不远,加上有便捷的交通运输,缩短城市间的往返时间,主要是利用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③④正确。水运太慢,不能实现同城效应,①错误;海洋运输适合长距离运输,且运速慢,②错误。故选D。
9.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有上海、南京、杭州,西宁是青海省的行政中心,不位于长江三角洲,A符合题意,故选A。
10.根据材料可知,与传统铁路交通方式相比,高铁的优势有:①速度快,③节能环保,④运输能力强,①③④正确。高铁灵活性差,建设成本较高,②⑤错误。故选C。
【点睛】高铁是现代新兴的交通运输方式,它的出现,大大提升了运输的速度,提高了运输的效率,使距离较近的城市出现同城效应,加快区域之间的物流、信息等的流动,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读长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面各小题。
11.长三角号称“江海交汇之地”,这里的“江”和“海”分别是( )
A.珠江、南海、东海 B.长江、黄海、东海
C.松花江、渤海、黄海 D.长江、东海、渤海
12.苏州有些工厂是从上海搬迁过来的,管理者大多也来自上海。这说明上海对本区经济发展( )
A.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B.可以提供大量的自然资源
C.带来污染,具有制约作用 D.不能带来人才技术、资金的支持
13.上海承办进口博览会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
A.水陆交通便利 B.广阔的消费市场
C.矿产资源丰富 D.优越的地理位置
【答案】11.B 12.A 13.C
【分析】11.长三角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是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沿江沿海港口众多,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有的条件。这里的“江”和“海”分别是长江、黄海、东海,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苏州有些工厂是从上海搬迁过来的,管理者大多也来自上海。这说明上海对本区经济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经济的发展,A正确。上海本身缺乏自然资源,不可以提供大量的自然资源,B错误。上海经济发达,科技领先,给苏州等地区带去人才、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具有促进作用,CD错误。故选A。
13.上海是中国重要的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会展和航运中心,是世界上规模和面积最大的都会区之一,上海水陆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地理位置优越,但是矿产资源贫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中国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贸易、会展和航运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
14.(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其中长江对长江三角洲的巨大价值说法错误的是( )
A.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发展
B.为本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C.在本地区形成丰富的水能资源,有利于工农业发展
D.长江泥沙淤积形成平原,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答案】C
【详解】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影响有:长江为长江三角洲提供了灌溉水源、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发展;长江航运价值高,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是承东启西的纽带。长江的泥沙淤积形成平原,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水能资源少。故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15.(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长江三角洲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
①具有沿海、沿铁路的便利交通②能源矿产十分丰富③加工制造业大多靠近原料产地④城市密集,地理位置优越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长江下游入海口处,沿海、沿铁路线,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但是矿产资源不足,集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于一体,濒临东海,地理位置优越,城市密集,加工制造业靠近消费市场,①④正确。故选B。
【点睛】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号称“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的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材料二“长三角”是“长三角都市经济圈”的简称,成为继纽约经济圈、北美五大湖经济圈、东京经济圈、巴黎经济圈、伦敦经济圈之后的第六大经济圈,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经济引擎。
材料三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示意图和长江三角洲气候资料图。
(1)读长江三角洲气候资料图可知,长江三角洲的气候类型是____。
(2)说说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____。
(3)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请写出两个著名的景点。①____,②____。
(4)图中宁波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省,该省级行政区的省会城市是____。
(5)下列关于长三角经济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矿产、水能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B.科技力量雄厚,创新产业发展迅速
C.河湖密布,以水乡为特色发展旅游业 D.河海陆联运,经济腹地广,发展水平高
(6)此区域河流对区域发展有何影响____,____。
【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
(2)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湖众多
(3) 杭州西湖 苏州园林
(4) 浙江 杭州
(5)A
(6) 提供灌溉水源 提供生活用水
【分析】本大题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示意图和长江三角洲气候资料图为材料,涉及长江三角洲的气候、地形、旅游资源、城市、经济发展条件和河流的作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1)由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属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2)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有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湖密布,气候温暖湿润等。
(3)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著名的旅游景点有杭州西湖,苏州园林,水乡古镇周庄、同里、乌镇、西塘等。
(4)宁波位于浙江省,浙江省的省会城市是杭州。
(5)长江三角洲矿产、水能资源不丰富;长江三角洲科技力量雄厚,创新产业发展迅速河湖密布,以水乡为特色发展旅游业,河海陆联运,经济腹地广,发展水平高。根据题意,答案选A。
(6)长江三角洲的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提供灌溉水源,提供生活用水,提供城市用水便利的水运等。
17.(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在河流入海口处,水流平缓,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导致海岸线位置移动,形成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若干年后将于北岸相连。下左图示意长江三角洲7000年以来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
长江三角洲区域以上海为龙头,以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为两翼,逐步形成了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区域发展新格局。长江经济带则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中央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中国邮政发行了《长江经济带》特种邮票,以手绘方式生动展示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成就。右图示意《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特种邮票。
(1)长江三角洲由长江和________江的泥沙淤积形成,该区域南翼的中心城市为________。
(2)概括近7000年来长江三角洲海岸线的总体变动规律,并说出长江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结合邮票(见右图)展示内容,列举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后的产业。
【答案】(1) 钱塘 杭州
(2)总体向东北(北)方向推进;冲积而成的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耕条件优越(提供了肥沃的土地);为沿岸城镇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水运和丰富的水源;提供了能源、渔业资源、旅游资源等。
(3)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绿色、低碳、生态农业;旅游业。
【分析】本题以长江三角洲地区相关资料为材料,涉及长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长江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长江经济带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是由长江和钱塘江的泥沙淤积而成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其中杭州为该区域南翼的中心城市。
(2)图中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应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读方向,据图可知,近7000年来长江三角洲海岸线的总体变动规律是向东北方向推进。从交通方面看,长江干支流沟通东西,联系南北,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为长江流域的航运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农业方面看,长江冲积而成的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耕条件优越,为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从资源方面看,长江为沿岸城镇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渔业资源、旅游资源等资源。
(3)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密度最高的经济走廊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可开放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内河流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未来将坚持以优化为主线,调整产业存量、做优产业增量,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以创新为动力,依托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构建全方位创新发展体系;以融合为导向,推进科技、产业、教育、金融深度融合发展,建立要素资源联动机制;以协同为抓手,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形成全面合作的发展机制,转型升级后,长江经济带将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绿色、低碳、生态农业,以及旅游业等产业。
【点睛】
18.(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2019年12月18日11时18分,敦煌铁路全线开通运营。敦煌铁路北起柳沟站,南至饮马峡站,形成了我国西北地区首个环形铁路网。根据材料,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图1)和某工业基地示意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敦煌铁路经过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中的②________地区和③________地区。(填名称)
(2)图1中确定界线a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图1中确定界线b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①地区的铁路线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________铁路。
(3)图2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_______工业基地,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______地区。(填名称)
(4)图1中乙地区属于我国三大林区的_______林区。
【答案】(1) 西北 北方
(2) 地势(地形) 降水 青藏
(3) 沪宁杭 南方
(4)西南
【分析】本题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简图为材料,考查学生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工业基地的特点进行比较,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1)敦煌铁路经过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中的②西北地区,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干旱;③北方地区,该地区四季分明。
(2)图1中a线是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界线,确定界线a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图1中b界限线是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确定界线b的主导因素是距海洋的远近,导致降水量不同;①青藏地区的铁路线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
(3)图2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是以上海、杭州、南京为核心;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
(4)图1中乙地区属于我国三大林区的西南林区,以天然林为主,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