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同步测试(提高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同步测试(提高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13 08:47:2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同步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2021年11月5日,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从上海出发,前往南极中山站等地执行科学考察任务,于11月22日到达中途补给点毛里求斯路易港,预计2022年4月返回国内。读“雪龙号科考航线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本次前往南极过程中,雪龙号的航线依次经过什么大洋( )
A.太平洋、北冰洋 B.大西洋、印度洋 C.太平洋、大西洋 D.太平洋、印度洋
2.雪龙号出发当天,上海(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出现极昼
3.雪龙号在南极科考期间( )
A.南极地区白昼时间长,处于一年中较温暖的时期,适合作业
B.南极地区冰雪全部融化,安全性高,便于通行
C.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风雪小,方便观测极光
D.南极地区处于冬季,冰层厚,有利于冰层取样
【答案】1.D 2.B 3.A
【分析】1.读图中雪龙号行驶的路线,根据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可知,雪龙号的航线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太平洋和印度洋。故选D。
2.读图可知,2021年11月5日雪龙号从上海出发,是北半球的秋季,位于秋分到冬至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的上海是昼短夜长。故选B。
3.雪龙号在南极科考期间是11月-4月,是南极地区白昼时间长,处于一年中较温暖的时期,适合作业,A正确;南极地区冰雪部分融化,故B不正确;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便于考察,C不正确;南极地区处于暖季,故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A。
【点睛】南极地区是指位于南极圈以南的地区,包括南极洲和州的海洋。是世界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泰山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中国的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2014年1月3日,”泰山站"完成主体封顶。泰山站二期工程建设是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的一项重要任务。除了对主体进行内部装修,队员们还完成了雪下配套系统的安装。这也是中国科考队员首次在南极雪下组装建筑和安装发电系统、新能源系统、污水处理系统、融雪系统及远程无人值守供电系统等。据此完成问题:
4.下列关于泰山站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附近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 B.位于大西洋沿岸地区
C.泰山站比昆仑站更靠近南极点 D.泰山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
5.泰山站二期工程建设的配套工程则直接选择建在了雪下,主要原因不包括( )
A.防御大量野生动物侵袭
B.保证站区设施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C.有效的解决南极建筑被风雪掩埋的难题
D.利用雪下恒温特点,减少南极极昼、极夜温差变化对建筑内部温度的影响。
6.法国新闻广播电台2018年6月13日报道称,根据84名科学家共同参与的、于6月13日发表在《自然》期刊的一份研究,5年以来,南极洲冰川融化的速度几乎是过去的三倍,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大幅加快会可能导致( )
①全球海岸线缩短②全球淡水资源减少③极地气候巨变,严重威胁企鹅繁殖④居住在低洼沿海地区的数亿人面临生存危险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4.D 5.A 6.B
【解析】4.泰山站附近铁矿资源丰富,石油不丰富,A错误。泰山站位于印度洋沿岸地区,B错误。昆仑站比泰山站更靠近更靠近南极点,C错误。泰山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D正确。故选D。
5.泰山站二期工程建设的配套工程则直接选择建在了雪下,主要原因是保证站区设施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有效的解决南极建筑被风雪掩埋的难题;利用雪下恒温特点,减少南极极昼、极夜温差变化对建筑内部温度的影响;南极地区并没有大型的野生动物的侵袭。故选A。
6.南极洲冰川融化的速度几乎是过去的三倍,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大幅加快会可能导致:①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减少,全球海岸线缩短;②冰川融化,流入海洋,全球淡水资源减少;③极地气候巨变,严重威胁企鹅繁殖;④由于海平面上升,居住在低洼沿海地区的数亿人面临生存危险等。①②③④正确,故选B。
【点睛】南极洲是地球上的“寒极和“风库”,泰山站位于南极内陆地区,风力强劲吹雪严重,经常出现冰雪掩埋建筑物的情况,直接选择将配套工程设施建在雪下有效解决南极建筑被风雪掩埋的风险,能够保证配套工程设施长期安全稳定的运行。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2019年10月,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破冰船“雪龙2号”首次参加南极科考。图左为南极地区图、图右为东方站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地区与南极洲范围一致 B.世界上跨经度范围最广地区
C.海洋为主,周围被陆地包围 D.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主人”
8.科考活动多在南极的夏季进行,因当地( )
A.6-8月份,降水相对丰沛 B.动植物资源种类多样
C.有极昼现象,气温相对较高 D.队员无暴雪迷路等危险
9.我国科学家“长途跋涉”赴南极科考,是为了( )
A.认识南极与人类生存发展关系 B.建设南半球航空交通运输枢纽
C.开发利用种类多样的自然资源 D.开辟中国游客旅游的新目的地
【答案】7.D 8.C 9.A
【分析】7.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A叙述错误;世界上跨经度范围最广的地区是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B叙述错误;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周围被海洋包围,C叙述错误;南极地区气候酷寒,不适合人类居住,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主人”,D叙述正确。故选D。
8.南极地区位于地球最南端,纬度高,气候寒冷,并伴有极昼极夜现象,到南极地区考察多选择在南极的夏季(12月—次年2月)进行,因为此时南极地区处于暖季,气温相对较高,并伴有极昼现象,有利于进行科学考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南极地区有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最为广阔的天然实验室,我国科学家赴南极科考,是为了认识南极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A正确;南极地区目前仍无常住人口,我国科学家赴南极科考不是为了建设南半球航空交通运输枢纽,B错误;南极地区的利用仅限于和平目的,我国科学家赴南极科考不是为了开发自然资源,C错误;南极地区有原始的自然环境,应保护其生态环境,我国科学家赴南极科考不是为了开辟中国游客旅游新的目的地,D错误。故选A。
【点睛】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即使在暖季也十分寒冷;这里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降水稀少;南极地区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是酷寒、干燥、烈风,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7日下午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预计2022年建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读图可知,距离南极点最近的考察站是( )
A.长城站 B.泰山站 C.昆仑站 D.中山站
11.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点的( )
A.正东方向 B.正西方向 C.正南方向 D.正北方向
【答案】10.C 11.D
【解析】10.读图可得,距离南极点最近的我国南极科考站是昆仑站,该站的纬度最高。故选C。
11.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看,四周都是北方;由此可判定,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向。故选D。
【点睛】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近几年“极地游”逐渐成为世界旅游的热点,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我国五个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有太阳直射现象 B.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C.位置最南的是昆仑站 D.科考站常受洪水威胁
13.南极地区最佳旅游时间是1、2月,原因是此时段( )
①南极地区为夏季,气温相对较高 ②正值极夜时期,可以看到美丽的极光
③正值极昼时期,游览时间长 ④可以看到成群的北极熊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12.C 13.D
【分析】12.读图分析可知,南极地区的五个科考站长城站位于南温带,其他都位于南寒带,没有太阳直射现象,长城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AB不正确;位置最南的是昆仑站,因为最靠近南极点,C正确;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所以科考站不会受洪水威胁。故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C。
13.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季节相反,1、2月是北半球的冬季,是南半球夏季,南极地区的暖季,区相对较高,且是南极地区的极昼时期,游览的时间长。南极地区的动物是企鹅。北极熊在北极地区。故①③正确。选D。
【点睛】南极地区是指位于南极圈以南的地区,包括南极洲及其周围的海洋,南极地区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地区,这里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南极地区至今无常住人口,被称为天然实验室。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7日正式奠基。下列关于科考队在南极的所见所闻,可信的是( )
A.南极洲气候温暖湿润
B.到处冰雪覆盖,很难找到裸露的土壤
C.在南极大陆,可以看到太阳直射现象
D.罗斯海新站无极昼极夜现象
15.关于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被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环绕 B.大部分位于中纬地区
C.大部分位于南寒带 D.距离大洋洲最近
【答案】14.B 15.C
【分析】14.读图可知,南极洲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位于寒带,所以终年寒冷,故A不正确;由于南极圈和寒冷,常年冰雪覆盖,很难找到裸露的土壤,故B正确;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寒带,看不到阳光直射现象,故C不正确;罗斯海新站位于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故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B。
15.读图可知,南极洲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绕,故A不正确;绝大部分位于高纬地区,故B不正确;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位于南寒带,故C正确;距离南美洲最近,故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C。
【点睛】南极地区是指位于南极圈以南的地区,包括南极洲及周围的海洋,由于纬度高,酷寒、干燥、烈风是该地区的气候特点。读图分析解答即可。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标志性动物。为适应极地区域海冰的季节变化,北极熊常常在较低纬度陆地与较高纬度海区之间南北迁徙。海冰是北极熊迁徙期间狩猎、繁殖、休憩的主要场所。海冰大量消退时,北极熊南撤回到陆地。近年来因气候变化所引发的海冰变化给北极熊的生存带来巨大影响。下图为北极熊主要栖息海域未来几年生存稳定性分级图。据此完成下题。
(1)北极熊栖息地所处温度带为____,____。栖息地靠近或者位于的大洲是____,____,____。
(2)北极熊栖息地纬度越____(填“高”或“低”),栖息地越稳定。
(3)随着全球变暖,海冰融化时间有所变化,北极熊秋冬季节北迁____(填“提前”或“延迟”),春夏季节南迁____(填“提前”或“延迟”)
【答案】(1) 北温带 北寒带 亚洲 欧洲 北美洲
(2)低
(3) 延迟 提前
【分析】本题以“北极熊主要栖息海域未来几年生存稳定性分级图”为材料,涉及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全球变暖对北极熊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23.5°N—23.5°S为热带,23.5°N—66.5°N为北温带,66.5°N—90°N为北寒带,23.5°S—66.5°S为南温带,66.5°S—90°S为南寒带,由图可知,北极熊栖息地大致位于50°N—90°N之间,根据五带的划分标准,北极熊栖息地所处温度带为北温带、北寒带。北极熊生活在北极地区,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围的亚洲、北美洲、欧洲三大洲的部分地区,所以北极熊栖息地靠近或者位于的大洲是亚洲、北美洲、欧洲。
(2)由图可知,北极熊栖息地大致位于50°N—90°N之间,从50°N—90°N依次分布着稳定栖息地、次稳定栖息地、不稳定栖息地,据此可知,北极熊栖息地纬度越低,栖息地越稳定。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秋冬季节北极地区海冰结冰期延迟,春夏季节海冰消融时间提前,为适应这一变化,北极熊秋冬季节北迁延迟,春夏季节南迁提前。
【点睛】
17.(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冰川加速融化,使得北极航道的开通成为可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极东北航道穿过北冰洋,沟通了______洋和______洋,连接了亚洲东部和______洲西部。
(2)若夏季沿北极东北航道航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看见成群的企鹅 B.看见沿岸茂密的雨林
C.出现午夜阳光 D.出现阳光直射现象
(3)2018年9月中国货轮首次选择从江苏连云港沿A航道和北极东北航道赴瑞典进行贸易,该线路与“传统航道”相比,其优势是______。
A.缩短航程,节约时间和燃油 B.气象条件好,少风暴
C.航行通畅,浮冰少 D.沿途港口多,补给条件好
(4)与南极地区相比,北极地区海洋面积更______,年平均气温更______。
【答案】(1) 太平 大西 欧
(2)C
(3)A
(4) 大 高
【分析】本大题以北极航道图为材料,涉及大洲和大洋的分布、以及沿途的地理环境等知识点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1)读图可知,北极航道从中国的连云港睛北冰洋到欧洲,沟通了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连接了亚洲东部和欧洲西部。
(2)企鹅是南极洲动物,北极航道不经过南极洲,经过北冰洋,故A不正确;航线所经地区没有热带雨林气候,所以没有热带雨林,故B不正确;午夜阳光是指极昼现象,在北极地区夏季会出现极昼现象,故C正确;北极航道经过北温带和寒带,所以不会有阳光直射现象。故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C。
(3)对比传统航道和北极航道可知,北极航道比传统航道的路程较短,可以节约时间和燃油,故A正确;经过北冰洋,气候寒冷,浮冰很多,故BC不正确;北冰洋沿岸港口很少,补给条件差,所以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A。
(4)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与南极地区相比,北极地区海洋面积更大,相对于北极地区,南极地区的地势高,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气温更低,因此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比南极地区更高。
【点睛】
18.(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南极和北极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
(1)我国在两极地区已建立的科考站中,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站。
(2)南极地区以________为主,三面被海洋包围;而北极地区以________为主,三面被大洲包围。(填“海洋”或“陆地”)
(3)两极地区的纬度位置________(高、低),太阳光照少。所以均具有________的气温特征。
(4)两极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矿产资源有________等(任举一例),最丰富的是________资源,地球上68%的该资源都以冰川形式存在于两极地区,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5)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再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穹,此时,南极地区昼夜长度情况是________,而我国此时白昼比黑夜________(长、短)。
【答案】(1)长城
(2) )陆地 海洋
(3) 高 寒冷
(4) 煤 淡水 企鹅 北极熊
(5) 昼长夜短 短
【分析】本题以南极和北极地区图为切入点,涉及昼夜长短、南北极的范围、南北极的典型动物等知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读图分析能力,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1)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由图可知,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中,只有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的地区,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2)由图可知,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三面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围;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三面被亚洲、欧洲、北美洲包围。
(3)由图可知,南极地区位于南极圈以南,北极地区位于北极圈以北的地区,两极地区纬度高,太阳高度小,太阳光照少。所以均具有寒冷的气温特征。
(4)两极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据已查明的资源分布来看,南极地区的煤、铁和石油的储量为世界第一。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的储量相当可观。两极地区最丰富的的资源是淡水资源,地球上68%的该资源都以冰川形式存在于两极地区。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5)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南北半球一年中昼夜长短发生变化,当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当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2008年1月12日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极地区昼长夜短。我国位于北半球,此时昼短夜长,即白昼比黑夜短。
【点睛】
19.(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近几年“极地游”逐渐成为世界旅游的热点,读“极地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极地区极点附近的大洋是____。
(2)北极地区最佳旅游时间是7、8月,原因是此时段( )
①北极地区为夏季,气温较高②处于极夜时期,可以看到美丽的极光③处于极昼时期,游览时间长④可以看到成群的企鹅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中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已经在罗斯海地区完成规划选址,拟建的科考站位于长城站的____方向。
(4)在南极建科考站将遇到的困难是( )
①酷寒②烈风③沙尘暴④暴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南北极地区相比较年平均气温更低的是____,原因是____。
【答案】(1)北冰洋
(2)D
(3)西南
(4)A
(5) 南极地区 南极地区以大陆为主,平均海拔较高;冰层较厚,对太阳的反射作用较强
【分析】本题以南北极地区的简图为材料,考查学生对南北极地区的位置特点、气候特征和自然环境特点进行比较,考查学生分析区域地理和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1)北极地区极点附近的大洋是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2)北极地区位于北极圈以内,去北极地区旅游7、8月最好,其原因是此时段为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较高,北极地区处于极昼时期,游览时间长。极昼不能看到极光,企鹅分布在南极,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根据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图中拟建的科考站距离南极点近,因此位于长城站的南方;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由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可判定,拟建的科考站位于长城站的西方;综合分析可知,拟建的科考站位于长城站的西南方向。
(4)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所以在南极建科学考察站将会遇到的困难有酷寒、烈风等。该地不会出现沙尘暴和暴雨天气。故选A。
(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相比较,年平均气温较低的是南极地区;是因为:南极地区以大陆为主,平均海拔较高;冰层较厚,对太阳的反射作用较强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同步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2021年11月5日,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从上海出发,前往南极中山站等地执行科学考察任务,于11月22日到达中途补给点毛里求斯路易港,预计2022年4月返回国内。读“雪龙号科考航线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本次前往南极过程中,雪龙号的航线依次经过什么大洋( )
A.太平洋、北冰洋 B.大西洋、印度洋 C.太平洋、大西洋 D.太平洋、印度洋
2.雪龙号出发当天,上海(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出现极昼
3.雪龙号在南极科考期间( )
A.南极地区白昼时间长,处于一年中较温暖的时期,适合作业
B.南极地区冰雪全部融化,安全性高,便于通行
C.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风雪小,方便观测极光
D.南极地区处于冬季,冰层厚,有利于冰层取样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泰山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中国的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2014年1月3日,”泰山站"完成主体封顶。泰山站二期工程建设是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的一项重要任务。除了对主体进行内部装修,队员们还完成了雪下配套系统的安装。这也是中国科考队员首次在南极雪下组装建筑和安装发电系统、新能源系统、污水处理系统、融雪系统及远程无人值守供电系统等。据此完成问题:
4.下列关于泰山站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附近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 B.位于大西洋沿岸地区
C.泰山站比昆仑站更靠近南极点 D.泰山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
5.泰山站二期工程建设的配套工程则直接选择建在了雪下,主要原因不包括( )
A.防御大量野生动物侵袭
B.保证站区设施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C.有效的解决南极建筑被风雪掩埋的难题
D.利用雪下恒温特点,减少南极极昼、极夜温差变化对建筑内部温度的影响。
6.法国新闻广播电台2018年6月13日报道称,根据84名科学家共同参与的、于6月13日发表在《自然》期刊的一份研究,5年以来,南极洲冰川融化的速度几乎是过去的三倍,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大幅加快会可能导致( )
①全球海岸线缩短②全球淡水资源减少③极地气候巨变,严重威胁企鹅繁殖④居住在低洼沿海地区的数亿人面临生存危险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2019年10月,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破冰船“雪龙2号”首次参加南极科考。图左为南极地区图、图右为东方站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地区与南极洲范围一致 B.世界上跨经度范围最广地区
C.海洋为主,周围被陆地包围 D.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主人”
8.科考活动多在南极的夏季进行,因当地( )
A.6-8月份,降水相对丰沛 B.动植物资源种类多样
C.有极昼现象,气温相对较高 D.队员无暴雪迷路等危险
9.我国科学家“长途跋涉”赴南极科考,是为了( )
A.认识南极与人类生存发展关系 B.建设南半球航空交通运输枢纽
C.开发利用种类多样的自然资源 D.开辟中国游客旅游的新目的地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7日下午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预计2022年建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读图可知,距离南极点最近的考察站是( )
A.长城站 B.泰山站 C.昆仑站 D.中山站
11.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点的( )
A.正东方向 B.正西方向 C.正南方向 D.正北方向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近几年“极地游”逐渐成为世界旅游的热点,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我国五个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有太阳直射现象 B.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C.位置最南的是昆仑站 D.科考站常受洪水威胁
13.南极地区最佳旅游时间是1、2月,原因是此时段( )
①南极地区为夏季,气温相对较高 ②正值极夜时期,可以看到美丽的极光
③正值极昼时期,游览时间长 ④可以看到成群的北极熊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7日正式奠基。下列关于科考队在南极的所见所闻,可信的是( )
A.南极洲气候温暖湿润
B.到处冰雪覆盖,很难找到裸露的土壤
C.在南极大陆,可以看到太阳直射现象
D.罗斯海新站无极昼极夜现象
15.关于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被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环绕 B.大部分位于中纬地区
C.大部分位于南寒带 D.距离大洋洲最近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标志性动物。为适应极地区域海冰的季节变化,北极熊常常在较低纬度陆地与较高纬度海区之间南北迁徙。海冰是北极熊迁徙期间狩猎、繁殖、休憩的主要场所。海冰大量消退时,北极熊南撤回到陆地。近年来因气候变化所引发的海冰变化给北极熊的生存带来巨大影响。下图为北极熊主要栖息海域未来几年生存稳定性分级图。据此完成下题。
(1)北极熊栖息地所处温度带为____,____。栖息地靠近或者位于的大洲是____,____,____。
(2)北极熊栖息地纬度越____(填“高”或“低”),栖息地越稳定。
(3)随着全球变暖,海冰融化时间有所变化,北极熊秋冬季节北迁____(填“提前”或“延迟”),春夏季节南迁____(填“提前”或“延迟”)
17.(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冰川加速融化,使得北极航道的开通成为可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极东北航道穿过北冰洋,沟通了______洋和______洋,连接了亚洲东部和______洲西部。
(2)若夏季沿北极东北航道航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看见成群的企鹅 B.看见沿岸茂密的雨林
C.出现午夜阳光 D.出现阳光直射现象
(3)2018年9月中国货轮首次选择从江苏连云港沿A航道和北极东北航道赴瑞典进行贸易,该线路与“传统航道”相比,其优势是______。
A.缩短航程,节约时间和燃油 B.气象条件好,少风暴
C.航行通畅,浮冰少 D.沿途港口多,补给条件好
(4)与南极地区相比,北极地区海洋面积更______,年平均气温更______。
18.(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南极和北极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
(1)我国在两极地区已建立的科考站中,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站。
(2)南极地区以________为主,三面被海洋包围;而北极地区以________为主,三面被大洲包围。(填“海洋”或“陆地”)
(3)两极地区的纬度位置________(高、低),太阳光照少。所以均具有________的气温特征。
(4)两极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矿产资源有________等(任举一例),最丰富的是________资源,地球上68%的该资源都以冰川形式存在于两极地区,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5)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再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穹,此时,南极地区昼夜长度情况是________,而我国此时白昼比黑夜________(长、短)。
19.(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近几年“极地游”逐渐成为世界旅游的热点,读“极地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极地区极点附近的大洋是____。
(2)北极地区最佳旅游时间是7、8月,原因是此时段( )
①北极地区为夏季,气温较高②处于极夜时期,可以看到美丽的极光③处于极昼时期,游览时间长④可以看到成群的企鹅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中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已经在罗斯海地区完成规划选址,拟建的科考站位于长城站的____方向。
(4)在南极建科考站将遇到的困难是( )
①酷寒②烈风③沙尘暴④暴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南北极地区相比较年平均气温更低的是____,原因是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