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7.4北京市同步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7.4北京市同步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13 08:47:2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7.4北京市同步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利于北京冬奥会召开的气候条件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 B.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
C.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湿润 D.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
2.冬奥会的举办给北京带来的影响有( )
①推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②带动体育产业、旅游业的发展
③促进当地资源开发,带动工业发展④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D 2.D
【分析】1.北京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月为北京的冬季,冬季气温低,非常适合开展冰雪运动,所以北京冬奥会召开的时间在2月份。故选D。
2.北京市举办冬奥会对经济的发展会带来的积极的影响:推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体育产业、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①②④叙述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北京的气候特征对冬奥会的影响,以及举办冬奥会对北京的影响。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有效治理“大城市病”是这几年新的区域发展方向。图为京津冀地区局部图,其中“北三县”是指河北省的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和香河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2021年3月4日~11日,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这体现了北京是全国的( )
A.国际交往中心 B.科技创新中心 C.文化中心 D.政治中心
4.“北三县”( )
A.属于河北省,但不与河北省其他地区相连 B.比北京中心城区距海近,人口更稠密
C.不临海,距离渤海比天津市近 D.地处山区,对外联系困难
5.近几年,北京市大量企业外迁,这对“北三县”的发展带来的机遇是( )
①承接首都部分企业,增加本地就业②减少去北京城区打工人员,缓解北京“大城市病”
③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副中心”空气质量④促进交通线网建设,强化对外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3.D 4.A 5.C
【解析】3.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 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每年“两会”在北京召开,这说明北京是 全国的政治中心。,故选D。
4.北三县属于河北省,与属地河北不相连,故A说法正确。北三县比北京中心城区距海近,人口北京中心城区更稠密,故B说法错误。北三县不临海,距离渤海比天津远,故C说法错误。北三县地处山区,与北京联系密切,故D说法错误。故选A。
5.北京市大量企业外迁,北三县可以承接部分企业,增加本地就业,促进北三县交通线网的建设,但也可能给北三县带来生态问题,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北京的地位,北三县的地理概况。
随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实施,京雄城际铁路于2020年12月27号开通,对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图1为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示意图,图2为京津冀地区铁路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可以( )
①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
②缓解河北省的就业压力
③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
④根治京津冀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空间格局中( )
①天津依托渤海,发展国际航运
②邯郸依托有利地形,开发水能资源
③唐山依托原有工业基础,着重发展轻工业
④张家口依托生态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京津冀地区铁路线( )
A.分布不均,东疏西密 B.集中分布在西北部山地地区
C.在平原地区交织成网 D.以张家口为核心放射状分布
9.京雄城际铁路开通将( )
A.导致雄安科技人才向外迁移 B.解决北京交通拥堵问题
C.加速沿线煤炭资源输入北京 D.增强雄安与北京的联系
【答案】6.B 7.B 8.C 9.D
【解析】6.依据图文资料可知,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可以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①③符合题意。故选B。
7.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空间格局中,天津依托渤海,发展国际航运;邯郸位于第三阶梯,地形平坦,不能开发水能资源;唐山依托工业基础,发展重工业;张家口依托生态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①④符合题意,故选B。
8.读图可知,京津冀地区铁路线分布不均,东密西疏,A错误。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平原地区,B错误。在平原地区交织成网,C正确。以北京为核心放射状分布,D错误。故选C。
9.读图可知,京雄城际铁路全线通车和雄安站的建成投用,将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区域铁路网布局,密切雄安新区与北京、天津等京津冀中心城市的联系,提高雄安新区的辐射能力,对便利京津冀地区群众往来、加快产业聚集和区域经济融合,有力推动雄安新区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选D。
【点睛】该题考查北京的城市发展,仔细阅读图文资料即可解答。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万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以上材料说明北京是我国的(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经济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11.参会代表在北京能看到的名胜古迹有( )
A.日月潭 B.颐和园 C.拙政园 D.苏堤
12.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条件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临海,交通便利 D.大学和科研单位多
【答案】10.A 11.B 12.D
【分析】10.由题目可知,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说明了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全国性的重要会议均在北京举行,故选A。
11.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也有着众多历史文化遗产,如颐和园、故宫、长城等,日月潭位于台湾,拙政园位于苏州,苏堤位于杭州,故选B。
12.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这里有我国一流的高等院校,大学和科研单位多,有众多人才、科技力量雄厚,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最发达的地区,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北京的城市职能、文化遗产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越条件。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其地处北京、天津、河北保定腹地,现有开发程度较低。雄安新区的设立对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和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意义。读下图“雄安新区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河北省的省会是( )
A.雄安 B.石家庄 C.唐山 D.保定
14.国家在河北省新建雄安新区的首要目的是( )
A.促进河北经济发展 B.提高河北城市化水平
C.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D.吸引国内外投资
15.与北京市相比,在河北省建设雄安新区的优势条件是( )
A.人才集中 B.用地充足
C.基础设施完善 D.交通便利
【答案】13.B 14.C 15.B
【解析】13.雄安新区位于河北省,该省区的省会是石家庄,唐山和保定都是河北省境内的地级市,不是省会,故选B。
14.我国在河北省新建雄安新区的首要目的是为了集中疏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为了缓解北京的城市压力,其余三个不是首要目的,故选C。
15.与北京相比,河北省建设雄安新区的优势是地域辽阔、用地充足、开发程度低,北京具有人才集中、基础设施完善和交通便利的条件,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雄安新区的有关知识。
二、解答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沙尘暴的分布,从时间上看沙尘天气有越来越频繁的趋势,并且有季节的差异。在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252次沙尘天气中,发生于2月(农历,以下同)的有59次,3月的有57次,4月的有37次,2—4月共有153次之多,约占全球沙尘天气的61%。
材料二 沙尘暴的形成,除了大风、干旱等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也不能忽视。例如,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人们把采掘药材作为收入的主要途径,过度采挖麻黄、甘草、发菜等,或者采挖多种灌木作为燃料,从而大范围地破坏了植被,长期对草场资源掠夺性利用,盲目增加牲畜的数量,造成草原退化、沙化严重,在农牧交错地带,人口密度增加,土地负荷加重,植物资源遭到破坏,导致大量土地沙化。
(1)我国沙尘暴多发生在________(季节)。
(2)沙尘暴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________地区。
(3)沙尘暴形成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针对沙尘暴问题,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冬春季 (2)华北 (3)大风、干旱 植被遭到破坏、草场退化 (4)①加强对大风、干旱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工作,在沙尘暴来临之前,制定有效的应急对策;②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森林、草场的管理;③禁止过度放牧,退耕还草,建设人工草场;④大力植树造林,扩大植被覆盖率;⑤开源节流,合理利用水资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沙尘暴的相关知识。(1)我国沙尘暴多发生在冬春季,冬季风强劲,风力大;(2)沙尘暴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3)沙尘暴形成的自然原因是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受冬季风的影响,大风、干旱,人为原因是植被遭到破坏,草原退化;(4)针对沙尘暴问题,可采取①加强对大风、干旱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工作,在沙尘暴来临之前,制定有效的应急对策。②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森林、草原的管理。③禁止过度放牧,退耕还草,建设人工草场。④大力植树造林,扩大植被覆盖率。⑤开源节流,合理利用水资源等。
17.结合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东西两侧地理特征差异图和北京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400mm年等降水量线以西的土地利用类型以a____为主,以东的主要农业部门是b____。
(2)秦岭一淮河以北地区的耕地类型多为c____。
(3)秦岭—淮河以南的主要粮食作物是d____。
(4)北京属于____气候。
(5)据北京气候资料图分析,其所在地区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____。
(6)下列农作物中,集中分布在秦岭一淮河以南的是____。
①甜菜②花生③甘蔗④油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1) 草地 种植业
(2)旱地
(3)水稻
(4)温带季风
(5)夏秋多,冬春少,时间变化大
(6)B
【分析】本题以我国农业的东西差异和北京气候类型图为材料,考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及农作物的分布,北京的气候类型及水资源特点。考查学生对我国农业及气候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1)图中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西主要属于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是以a草地为主;按照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的原则,主要农业类型是畜牧业;以东主要属于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主要农业类型是种植业。
(2)我国东部农业的南北差异明显,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北地区耕地以c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3)秦岭—淮河以南耕地类型主要是水田,主要粮食作物是d水稻。
(4)由北京市气候类型图可以看出,北京市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
(5)由北京市的气候资料图可以看出,该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夏季,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
(6)秦岭—淮河以南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种植热带和亚热带农作物为主,以下四种农作物中,甘蔗和油菜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甜菜和花生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故选B。
【点睛】
18.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地带之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已初步形成。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环渤海经济圈以京、津为中心带动的两侧扇形区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材料二:环渤海地区土地面积、人口、国民生产总值、水资源约占全国比例表。
内容 土地面积 人口 国民生产总值 水资源
约占全国比例(%) 5.4 17.5 26.2 3.54
材料三:北京市地图和环渤海地区矿产、交通示意图
(1)写出材料三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________山脉,C________海。
(2)根据材料三分析,北京市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请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3)水资源缺乏是限制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请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本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是什么?我国为解决本地区水资源缺乏而采取的工程措施有哪些?
(4)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心是________,请简述该中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
【答案】(1)太行山 黄
(2)西北高、东南低 西北部为山地,东南部为平原(或者河流大多由西北流向东南)
(3)原因是:人口稠密;城市众多;耕地面积广;重工业规模大;工农业和生产生活耗水量大;水污染严重等;工程措施是兴建南水北调工程、引滦入津、引黄济青、修建水库等。
(4)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或者北京中关村)紧邻众多的科研院所和高校,科技力量雄厚;科技人才众多;是全国的交通中心,交通便利等。
【分析】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北京市的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判断依据是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水资源缺乏是限制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是该地区人口稠密,工业发达,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量大,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心是北京中关村,该中心发展高新产业的有利条件是科技力量雄厚,交通便利。
【详解】(1)由图中可以看出,A是位于华北平原西部的太行山,C是山东半岛以南的黄海。
(2)根据材料二可知,北京市的地势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从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可以看出。
(3)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在于这里耕地广、重工业发达,工农业用水量大,人口和城市稠密,水资源污染严重等;解决的措施是南水北调,引滦入津、引黄济青、修建水库等。
(4)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是北京中关村,这里紧邻高校和科研机构、人才众多,科技力量雄厚,交通又便利等。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7.4北京市同步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利于北京冬奥会召开的气候条件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 B.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
C.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湿润 D.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
2.冬奥会的举办给北京带来的影响有( )
①推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②带动体育产业、旅游业的发展
③促进当地资源开发,带动工业发展④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有效治理“大城市病”是这几年新的区域发展方向。图为京津冀地区局部图,其中“北三县”是指河北省的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和香河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2021年3月4日~11日,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这体现了北京是全国的( )
A.国际交往中心 B.科技创新中心 C.文化中心 D.政治中心
4.“北三县”( )
A.属于河北省,但不与河北省其他地区相连 B.比北京中心城区距海近,人口更稠密
C.不临海,距离渤海比天津市近 D.地处山区,对外联系困难
5.近几年,北京市大量企业外迁,这对“北三县”的发展带来的机遇是( )
①承接首都部分企业,增加本地就业②减少去北京城区打工人员,缓解北京“大城市病”
③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副中心”空气质量④促进交通线网建设,强化对外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随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实施,京雄城际铁路于2020年12月27号开通,对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图1为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示意图,图2为京津冀地区铁路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可以( )
①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
②缓解河北省的就业压力
③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
④根治京津冀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空间格局中( )
①天津依托渤海,发展国际航运
②邯郸依托有利地形,开发水能资源
③唐山依托原有工业基础,着重发展轻工业
④张家口依托生态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京津冀地区铁路线( )
A.分布不均,东疏西密 B.集中分布在西北部山地地区
C.在平原地区交织成网 D.以张家口为核心放射状分布
9.京雄城际铁路开通将( )
A.导致雄安科技人才向外迁移 B.解决北京交通拥堵问题
C.加速沿线煤炭资源输入北京 D.增强雄安与北京的联系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万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以上材料说明北京是我国的(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经济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11.参会代表在北京能看到的名胜古迹有( )
A.日月潭 B.颐和园 C.拙政园 D.苏堤
12.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条件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临海,交通便利 D.大学和科研单位多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其地处北京、天津、河北保定腹地,现有开发程度较低。雄安新区的设立对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和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意义。读下图“雄安新区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河北省的省会是( )
A.雄安 B.石家庄 C.唐山 D.保定
14.国家在河北省新建雄安新区的首要目的是( )
A.促进河北经济发展 B.提高河北城市化水平
C.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D.吸引国内外投资
15.与北京市相比,在河北省建设雄安新区的优势条件是( )
A.人才集中 B.用地充足
C.基础设施完善 D.交通便利
二、解答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沙尘暴的分布,从时间上看沙尘天气有越来越频繁的趋势,并且有季节的差异。在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252次沙尘天气中,发生于2月(农历,以下同)的有59次,3月的有57次,4月的有37次,2—4月共有153次之多,约占全球沙尘天气的61%。
材料二 沙尘暴的形成,除了大风、干旱等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也不能忽视。例如,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人们把采掘药材作为收入的主要途径,过度采挖麻黄、甘草、发菜等,或者采挖多种灌木作为燃料,从而大范围地破坏了植被,长期对草场资源掠夺性利用,盲目增加牲畜的数量,造成草原退化、沙化严重,在农牧交错地带,人口密度增加,土地负荷加重,植物资源遭到破坏,导致大量土地沙化。
(1)我国沙尘暴多发生在________(季节)。
(2)沙尘暴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________地区。
(3)沙尘暴形成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针对沙尘暴问题,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
17.结合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东西两侧地理特征差异图和北京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400mm年等降水量线以西的土地利用类型以a____为主,以东的主要农业部门是b____。
(2)秦岭一淮河以北地区的耕地类型多为c____。
(3)秦岭—淮河以南的主要粮食作物是d____。
(4)北京属于____气候。
(5)据北京气候资料图分析,其所在地区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____。
(6)下列农作物中,集中分布在秦岭一淮河以南的是____。
①甜菜②花生③甘蔗④油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地带之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已初步形成。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环渤海经济圈以京、津为中心带动的两侧扇形区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材料二:环渤海地区土地面积、人口、国民生产总值、水资源约占全国比例表。
内容 土地面积 人口 国民生产总值 水资源
约占全国比例(%) 5.4 17.5 26.2 3.54
材料三:北京市地图和环渤海地区矿产、交通示意图
(1)写出材料三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________山脉,C________海。
(2)根据材料三分析,北京市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请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3)水资源缺乏是限制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请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本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是什么?我国为解决本地区水资源缺乏而采取的工程措施有哪些?
(4)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心是________,请简述该中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