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7.6台湾省同步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我国解放军于2022年4日12时起至7日12时,在台湾附近海空域划出6个演习区进行军演。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少数民族主要是布依族
B.人口、城市和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居民的祖籍以福建、广东为主
D.北回归线穿过其北部
2.关于图中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次演习有三个区域位于热带 B.C为琼州海峡
C.B为福建省,简称闽 D.A为台湾海峡
【答案】1.C 2.C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台湾主要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A错误;人口、城市和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B错误;居民的祖籍以福建、广东为主,C正确;北回归线穿过其中南部,D错误。故选C项。
2.读图可知,图中有两个区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A错误;C为台湾海峡,B错误;台湾隔台湾海峡与B福建省相望,福建简称闽,C正确; A为太平洋,D错误。故选C项。
【点睛】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包括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许多岛屿及周围海域,它东临太平洋,北临东海,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地形以山地为主,西部主要是平原。
2021年央视热播剧《山海情》,讲述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福建省的对口帮扶下,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并建立了合作样板闽宁镇的故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宁夏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
A.黄河 B.长江
C.澜沧江 D.塔里木河
4.在福建省的对口帮扶下,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地域间帮扶带来的变化有( )
①促进了沿海和内陆地区的交流 ②破坏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自然环境 ③使东部地区人口大规模向西部迁移 ④帮助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福建省不仅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结下了“山海情”,还与海峡对岸的台湾省有着同胞情。下列关于台湾省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B.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C.经济一直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 D.盛产甘蔗,有"东方甜岛"之称
【答案】3.A 4.C 5.C
【分析】3.宁夏平原是我国最古老的灌区之一,引黄灌溉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宁夏平原上,黄河与众多引水渠道纵横交错,使广大的农田得以灌溉,由于水稻、小麦、玉米、胡麻等农作物都很适宜在银川平原生长,因而这里自古就有“塞上江南”之称,故选A。
4.根据材料在“在福建省的对口帮扶下,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并建立了合作样板闽宁镇的故事”可知,福建省的对口帮扶,一是促进了沿海和内陆地区的交流,二是帮助了宁夏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故①④正确;福建省的对口帮扶并没有破坏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自然环境,也没有使东部地区人口大规模向西部迁移,故②③错误,根据题意,故选C。
5.台湾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中国自古就经营、管辖台湾,台湾省大部分居民是汉族同胞,他们大多是福建南部和广东移民的后裔,通用闵南话和客家话,与祖国大陆血脉相连,故A正确;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东临太平洋,北临东海,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故B正确;台湾经济本来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20世纪60年代后,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故C错误;台湾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西部地区以平原为主,因盛产甘蔗,被称为“东方甜岛”,故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
【点睛】由于我国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等的差异,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中、西部发展极不平衡,沿海与内地以及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为了逐步缩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我国正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决策,来自东部发达地区的帮扶力量是可以利用的“正能量”,是未来可以倚重的长期发展力量;宁夏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地区,位于黄河中上游地区,灌溉农业区水源主要来自黄河,东邻陕西,南连甘肃,位于四大地理区划的西北地区;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台湾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濒东海,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台湾省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有关台湾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临南海,东临太平洋 B.中央山脉由板块碰撞而成
C.地势西高东低 D.多长河和湖泊
7.下列有关台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森林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 B.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和小麦
C.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 D.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答案】6.B 7.D
【分析】6.由所学知识可知,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海域,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A错误。 中央山脉由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而成,B正确。台湾的地势特点是东高西低,东部主要是山地,西部主要是平原,C错误。由于台湾是岛屿,河流较为短小,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干流长度为186.4公里,D错误。故选B。
7.由所学知识可知,台湾森林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有“宝岛”之称,A错误。台湾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温暖湿润,主要农作物是水稻为主,B错误。台湾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地区.西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工农业发达,人口、城市多,C错误。台湾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经济以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从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导向型经济,台湾工业中重工业在上个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比重较大,但现在比重大大减少;D正确。故选D。
【点睛】台湾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同,以“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为主。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面积 3.58万平方千米,全岛河流共151条,短小湍急,富水力资源,不易通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台湾岛上的河流短小湍急,富水力资源,主要是因为( )
A.岛屿面积小 B.降水较丰富 C.地势落差大 D.河流含沙量小
9.有关台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种植业、畜牧业发达 B.交通以河流运输为主
C.博彩业是主要经济支柱 D.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答案】8.C 9.D
【分析】本大题以台湾岛为材料,涉及台湾水能、交通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地理学科素养。
8.台湾岛为我国第一大岛,岛屿面积与水能也没有直接关系,A错误。降水丰富水能不一定丰富,水能关键看落差,B错误。台湾岛多山,台湾山脉纵贯南北,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丰富,C正确。台湾岛多山,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小,D错误。故选C。
9.畜牧业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A错误。台湾岛河流短小湍急,航运价值不高,B错误。博彩业是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C错误。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人口、城市和工业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D正确。故选D。
【点睛】台湾位于我的的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多山的海岛(山地点2/3,玉山为最高峰,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和沿海)。资源丰富的宝岛森林宝库(樟树);甜岛、粮仓(甘蔗、蔗糖、水稻);水果之乡(香蕉、菠萝);矿产丰富(海盐、天然硫磺、金、铜、煤、石油);水产王国(鱼类等);祖国东南海上明珠;祖国东南盐仓。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出口导向型经济)。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
台湾省森林资源丰富,热带林占56% ,亚热带林占31% ,温带林占11% ,寒带林占2%左右。读台湾省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0.台湾岛森林资源多分布在( )
A.西部平原 B.西北山地 C.东部山地 D.南部山地
11.台湾岛被北回归线穿过,岛上却出现了温带林和寒带林,主要原因是( )
A.面积广阔,跨纬度广 B.四面环海,海陆差异大
C.山地面积广,海拔高 D.临近太平洋,降水丰富
12.台湾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在太平洋上 B.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受海浪侵蚀严重 D.地壳比较薄
【答案】10.C 11.C 12.B
【分析】10.由图可知,台湾西部以平原为主,主要种植稻米、甘蔗等农作物,同时也是人口和城市的主要分布区;台湾东部分布着许多高大的山脉,以山地为主,这里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台湾岛森林资源多分布在东部山地,C正确,故选C。
11.由图示信息可知,台湾岛中南部被北回归线穿过,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热量充足,但由于台湾岛多山,台湾山脉海拔高,植被垂直变化明显,因此岛上出现了温带林和寒带林,根据以上分析可知,C正确,故选C。
12.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台湾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所以多火山和地震,B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台湾岛的位置、地形、气候、地震多发的原因等相关知识,台湾作为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特点,在地理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应重点关注。
2020年2月12日,一艘货船抵达厦门东渡码头,船上150多个货柜都装满了来自台湾高雄等地的凤梨、莲雾、香蕉等热带水果。读台湾地理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3.高雄盛产热带水果,主要原因是( )
A.河流众多,短小流急 B.地处热带,热量充足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D.沿海地区,降水丰富
14.每年清明,很多台湾同胞纷纷回到厦门等地祭祖,说明( )
A.两岸同胞同根同源,血浓于水 B.大陆气候条件优越,经济发达
C.大陆与台湾隔海峡相望 D.大陆地大物博,物产丰富
15.祖国大陆是台湾贸易合作的重要伙伴,是台湾发展经济强有力的后盾。加强与祖国的联系,有利于台湾( )
①扩大消费市场②产业转移和升级③向大陆输出较多劳动力④旅游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3.B 14.A 15.B
【解析】13. 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200多个岛屿,其中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热量充足,地形多为山地,台湾山脉海拔高,森林呈垂直变化,台湾的树种丰富。台湾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宝岛,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热量充足,盛产香蕉、菠萝、荔枝等亚热带和热带水果。故选B。
14.台湾省的居民中, 汉族占97%,主要是福建、广东两省移民的后代;台湾同胞纷纷回大陆祭祖,这说明台湾与大陆有血缘关系,两岸同胞同根同源,血浓于水。故选A。
15.①加强与祖国大陆的联系,有利于扩大消费市场,故①项正确;②大陆的市场大,劳动力成本低,有利于产业转移和升级;③加强与祖国大陆的联系,有利于向台湾输出较多劳动力,故③项错误;④加强与祖国大陆的联系,有利于拉动旅游业的发展,故④项正确;故B①②④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台湾岛的纬度位置,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关系,我国的区位优势,理解答题即可。
二、解答题
16.读下图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本省有一个美丽的湖泊,曾被列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它由玉山和阿里山断裂盆地积水而成,湖中有一小岛,以此岛为界北半部湖面如日轮,南半部湖面如上弦之月。
材料二:台湾省略图.
(1)材料一中提到的湖泊是_____________。
(2)读图,填出字母代表的海域名称:A______海峡B______洋 C______海 D______海
(3)写出番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____________列岛,②____________省,③____________(该省最大的城市),⑤____________山脉。
(4)该省的人口、城市、工业等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
(5)钓鱼岛属于哪个海______(填字母),台湾大部分人的祖籍是福建和______,因此,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
【答案】(1)日月潭
(2) 台湾海峡 太平洋
南海 东海
(3) 澎湖 福建省 台北 台湾山脉
(4)西部
(5) D 广东
【分析】本题以台湾为材料,考查学生对台湾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人口以及分布特点等方面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1)材料一中提到的湖泊是日月潭,是台湾省的旅游胜地,曾被列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
(2)依据位置,图中字母代表的海域名称为:A台湾海峡,B是太平洋,C是台湾海峡以南的南海,D是台湾海峡以北的东海。
(3)依据位置,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为:①是澎湖列岛、②福建省,③台北市,是台湾省的行政中心,也是台湾最大的城市;⑤台湾山脉,它的走向为东北-西南。
(4)台湾的人口、工业、城高主要分布在西部,因为西部地势更平坦,多平原。
(5)钓鱼岛位于台湾省的东北方向,属于东海;台湾大部分人的祖籍是福建和广东,因此,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
【点睛】
17.读下面甲、乙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海工业发达,以上海为中心的____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乙图地区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____。
(3)中央电视台《海峡两岸》节目中的“海峡”指的是____,甲图中与台湾隔海相望的A是____省。
(4)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南部,该岛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气候。台湾岛上1/2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最著名的树种是____树。
(5)台湾是我国地震最频繁的一个省,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是:____。
【答案】(1)沪宁杭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3) 台湾海峡 福建省
(4) 亚热带季风气候 樟树
(5)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
【分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1)我国四大工业基地指的是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京津唐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综合性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其中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乙图所示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3)海峡两岸,即台湾海峡两岸,简称两岸。因此《海峡两岸》节目中的“海峡”指的是台湾海峡,福建省与台湾隔台湾海峡相望。
(4)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少部分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台湾岛上最著名的树种是樟树。
(5)台湾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1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部,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位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心。读图,完成问题。
(1)海南省地处南海,这里是我国通往____(亚洲分区)、印度洋、直到非洲、欧洲的海上要道。
(2)台湾省东部直接濒临____洋,是中国与美洲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3)海南岛位于____带(温度带),这里成为我国水稻育种基地的气候优势是____。
(4)海南岛、台湾岛的铁路分布的共同特点是____,两岛横向铁路少,主要的地形原因是____。
(5)两图中提供的____信息,可大致判定两岛的地势特点。
(6)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之际,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根据海南省的地理位置,说明海南省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有利条件____(回答一点)。
【答案】(1)东南亚
(2)太平
(3) 热 雨热同期,水热充足,农作物可一年三熟。
(4) 环岛分布 中部多山地
(5)河流的流向
(6)面向东南亚以及港澳地区,对外贸易便利等
【分析】本大题以台湾岛、海南岛略图为材料,涉及台湾省和海南岛的位置、气候、交通、地势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1)读图可知,海南岛位于我国南海,隔南海与东南亚相望,所以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印度洋、直到非洲、欧洲的海上要道。
(2)读图可知,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西临台湾海峡,北临东海,南临南海,东临太平洋,是我国与美洲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要道。
(3)读图可知,台湾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全部位于热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充足,农作物可一年三熟,所以能成为我国水稻和育种基地。
(4)读海南岛和台湾岛的铁路线分布可知,两个岛的铁路线都呈环状分布,因为两个岛的地形都是中部多山地,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5)读图可知,海南岛和台湾岛的河流大都是自中部向四周流,由此可判定地势是中部高,四周低。
(6)读图分析可知,海南岛距离香港与澳门比较近,与东南亚隔海相望,优势我国与南亚、非洲欧洲海上往来的重要交通要道上,所以地理位置和交通位置非常重要,对外贸易便利。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7.6台湾省同步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我国解放军于2022年4日12时起至7日12时,在台湾附近海空域划出6个演习区进行军演。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少数民族主要是布依族
B.人口、城市和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居民的祖籍以福建、广东为主
D.北回归线穿过其北部
2.关于图中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次演习有三个区域位于热带 B.C为琼州海峡
C.B为福建省,简称闽 D.A为台湾海峡
2021年央视热播剧《山海情》,讲述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福建省的对口帮扶下,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并建立了合作样板闽宁镇的故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宁夏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
A.黄河 B.长江
C.澜沧江 D.塔里木河
4.在福建省的对口帮扶下,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地域间帮扶带来的变化有( )
①促进了沿海和内陆地区的交流 ②破坏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自然环境 ③使东部地区人口大规模向西部迁移 ④帮助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福建省不仅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结下了“山海情”,还与海峡对岸的台湾省有着同胞情。下列关于台湾省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B.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C.经济一直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 D.盛产甘蔗,有"东方甜岛"之称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有关台湾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临南海,东临太平洋 B.中央山脉由板块碰撞而成
C.地势西高东低 D.多长河和湖泊
7.下列有关台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森林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 B.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和小麦
C.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 D.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面积 3.58万平方千米,全岛河流共151条,短小湍急,富水力资源,不易通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台湾岛上的河流短小湍急,富水力资源,主要是因为( )
A.岛屿面积小 B.降水较丰富 C.地势落差大 D.河流含沙量小
9.有关台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种植业、畜牧业发达 B.交通以河流运输为主
C.博彩业是主要经济支柱 D.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台湾省森林资源丰富,热带林占56% ,亚热带林占31% ,温带林占11% ,寒带林占2%左右。读台湾省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0.台湾岛森林资源多分布在( )
A.西部平原 B.西北山地 C.东部山地 D.南部山地
11.台湾岛被北回归线穿过,岛上却出现了温带林和寒带林,主要原因是( )
A.面积广阔,跨纬度广 B.四面环海,海陆差异大
C.山地面积广,海拔高 D.临近太平洋,降水丰富
12.台湾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在太平洋上 B.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受海浪侵蚀严重 D.地壳比较薄
2020年2月12日,一艘货船抵达厦门东渡码头,船上150多个货柜都装满了来自台湾高雄等地的凤梨、莲雾、香蕉等热带水果。读台湾地理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3.高雄盛产热带水果,主要原因是( )
A.河流众多,短小流急 B.地处热带,热量充足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D.沿海地区,降水丰富
14.每年清明,很多台湾同胞纷纷回到厦门等地祭祖,说明( )
A.两岸同胞同根同源,血浓于水 B.大陆气候条件优越,经济发达
C.大陆与台湾隔海峡相望 D.大陆地大物博,物产丰富
15.祖国大陆是台湾贸易合作的重要伙伴,是台湾发展经济强有力的后盾。加强与祖国的联系,有利于台湾( )
①扩大消费市场②产业转移和升级③向大陆输出较多劳动力④旅游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解答题
16.读下图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本省有一个美丽的湖泊,曾被列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它由玉山和阿里山断裂盆地积水而成,湖中有一小岛,以此岛为界北半部湖面如日轮,南半部湖面如上弦之月。
材料二:台湾省略图.
(1)材料一中提到的湖泊是_____________。
(2)读图,填出字母代表的海域名称:A______海峡B______洋 C______海 D______海
(3)写出番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____________列岛,②____________省,③____________(该省最大的城市),⑤____________山脉。
(4)该省的人口、城市、工业等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
(5)钓鱼岛属于哪个海______(填字母),台湾大部分人的祖籍是福建和______,因此,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
17.读下面甲、乙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海工业发达,以上海为中心的____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乙图地区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____。
(3)中央电视台《海峡两岸》节目中的“海峡”指的是____,甲图中与台湾隔海相望的A是____省。
(4)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南部,该岛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气候。台湾岛上1/2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最著名的树种是____树。
(5)台湾是我国地震最频繁的一个省,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是:____。
1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部,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位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心。读图,完成问题。
(1)海南省地处南海,这里是我国通往____(亚洲分区)、印度洋、直到非洲、欧洲的海上要道。
(2)台湾省东部直接濒临____洋,是中国与美洲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3)海南岛位于____带(温度带),这里成为我国水稻育种基地的气候优势是____。
(4)海南岛、台湾岛的铁路分布的共同特点是____,两岛横向铁路少,主要的地形原因是____。
(5)两图中提供的____信息,可大致判定两岛的地势特点。
(6)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之际,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根据海南省的地理位置,说明海南省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有利条件____(回答一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