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比例常考易错真题选择题特训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比例常考易错真题选择题特训一(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2-12 07:2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比例常考易错真题选择题特训一
一.选择题
1.红红按照一定的比例把一张图片分别画出来,用  个比例画出的图形最大。
A. B. C. D.
2.仔细观察下面图形,其中图形  是根据图放大后得到的。
A. B. C.
3.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A. B. C. D.
4.李叔叔是汽轮机厂的工程师,他要将一个长、宽的零件画在一张纸上,合适的比例尺是  
A. B. C. D.
5.下面各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的是  
A.4,5,12和15 B.1.6,6.4,2和5 C.
6.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把这个正方形按照的放大,放大后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24 B.48 C.36 D.60
7.如果、都不为零,且,那么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B. C. D.
8.如果,那么  
A. B. C.
9.在比例尺为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5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A.100 B.400 C.1000 D.2500
10.房价涨幅就是说目前的房价相比之前房价的上涨幅度,其计算公式如下:涨幅比例(现售房价原售房价)原售房价。同理,降幅就是目前的房价相比之前房价的下降幅度。市某楼盘9月份房价相对于8月份每平方米降幅为,该楼盘10月份相对于9月份每平方米涨幅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0月份房价与8月份持平
B.10月份房价与8月份相比略有上涨
C.10月份房价与8月份相比略有下降
D.相比之下这三个月10月份房价最高
11.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15,其中一个内项是5,那么另一个内项是  
A.3 B.5 C.15 D.75
12.在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量得小华家到外婆家的距离是,小华从家出发,走到外婆家,小华平均每时行  
A. B. C. D.
13.小学操场长108米,宽64米,画在练习本上,选  的比例尺比较合适。
A. B. C.
14.把比例转化成时,用到了  
A.等式的性质 B.比例的基本性质
C.比的基本性质
15.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列选项中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的是  
A.和 B.和 C.和 D.和
16.在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量得小刚家到外婆家的距离是,小刚从家出发,走到外婆家,小华平均每时行  
A. B. C.
17.在一张图纸上,量得学校操场的长是,宽是,操场实际长,宽。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A. B. C. D.
18.在一幅比例尺是的图纸上,一个零件的图上长度是12厘米,它的实际长度是  
A. B. C. D.
19.甲乙两座城市之间相距210千米,而在一幅地图上,这两地之间距离正好是王老师的一“拃”(手张开后大拇指和中指指尖之间的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可能是  
A. B. C. D.
20.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度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把它按放大后得到三角形,三角形与周长之比是多少?  
A. B. C. D.
21.下面各组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的有  组。
①和
②和
③和
A.0 B.1 C.2 D.3
22.在一个比例尺是的图纸上,量得一个零件的长是4厘米,这个零件实际长  
A.4米 B.4毫米 C.40厘米 D.40毫米
23.把一个面积为的三角形按放大,放大后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
A.4 B.36 C.72 D.108
24.在比例尺是的图纸上,一个长方形养鱼池的长是5厘米,宽是2厘米。这个养鱼池的实际面积是  平方米。
A.4000 B.200 C.400
25.下面各数中,不能与、、组成比例的是  
A. B. C.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分析】比例尺的前项比后项小是缩小比例尺,前项比后项大是放大比例尺,据此解答。
【解答】解:因为,所以用画出的图形最大。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尺的认识及选择的应用。
2.【分析】根据图形放大的意义,首先排除图。根据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对应边的比相同,分别求出图、图与图对应边的比,然后即可作出选择;由于长方形放大或缩小后,长与宽的比不变,可分别求出图、图、图长与它的比,然后即可作出选择。
【解答】解:图比图小,不符合题意;
图与图长的比是,宽的比是。不符合题意;
图与图长的比是,宽的比是。符合题意。
图形是根据图形按放大后得到的。
故选:。
【点评】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大小不变,即图形放大或,形状不变,改变的是大小。
3.【分析】依据线段比例尺的意义,即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千米,再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即可将线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此线段比例尺表示的是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千米,又因20千米厘米,则1厘米:2000000厘米。
故选:。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的互化,解答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4.【分析】通过题意可知,要用放大比例尺,和是缩小比例尺,可以排除,分别求出以和为比例尺的图上距离,比较即可。
【解答】解:.,缩小比例尺,排除;
.,,,比例尺合适;
.,缩小比例尺,排除;
.,,,比例尺不合适。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尺,要把实际距离换算成图上距离。
5.【分析】根据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据此解答。
【解答】解:因为,,所以;
因为,,比值不相等,所以不成比例;
因为,,比值不相等,所以不能组成比例。
故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比例的意义,注意判断能否组成比例可以用求比值的方法,求出比值,比值相等两个比就能组成比例。
6.【分析】利用正方形周长公式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在把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后,再利用正方形面积就是公式求出放大后的正方形面积。
【解答】解:(厘米)
(平方厘米)
故选:。
【点评】明确扩大是把正方形的每条边都扩大一定的倍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7.【分析】逆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作答,即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解答】解:因为,都不为零,且,
所以;
即或;
故选:。
【点评】本题主要是灵活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8.【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外项之积等于内项之积,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因为,那么。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的基本性质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9.【分析】要求甲、乙两地间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解答】解:(厘米)
100000000厘米千米
答: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000千米。
故选:。
【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三者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得出结论。
10.【分析】先将8月份房价设为1,看作单位“1”,用1乘,求出9月份房价;再将9月份房价看作单位“1”,用9月份房价乘,求出10月份房价,与8月份房价1比较即可。
【解答】解:设8月份房价为1。
答:10月份房价与8月份相比略有下降。
故选:。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两个对应的单位“1”是不同的。
11.【分析】根据比例的性质,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两个外项积是15,就说明两个内项的积也是15,再根据一个内项是5,求出另一个内项的数值。
【解答】解:另一个内项:
故选:。
【点评】此题考查比例性质的运用,要熟练掌握。
12.【分析】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据此代入数据求出小华家到外婆家的实际距离,再根据路程时间速度,求出小华平均每时行几千米。
【解答】解:(厘米)
1000000厘米千米
10时30分时30分时
(千米)
答:小华平均每时行5千米。
故选:。
【点评】明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三者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3.【分析】100米厘米,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代入数据求出画在练习本上的长度,再判断即可。
【解答】解:108米厘米
(厘米)
(厘米)
(厘米)
54厘米远超过一个练习本的长,0.54厘米没有1厘米长,太小。因此选的比例尺比较合适。
故选:。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比例尺的相关公式。
14.【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把比例转化成时,用到了比例的基本性质。
故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灵活运用。
15.【分析】根据比例的意义“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分别计算求出两个比的比值,如果比值相等,可以组成比例,如果比值不相等,就不可以组成比例。
【解答】解:,,因为与的比值不相等,所以不能组成比例;
,,因为,所以不能组成比例;
,,比值相等,所以能组成比例;
,,比值不相等,所以不能组成比例。
故选:。
【点评】解决此题也可以根据比的意义,先逐项求出每个比的比值,进而根据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比值不相等,就不能组成比例。
16.【分析】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代入数据求出小刚家到外婆家的实际距离,再根据路程时间速度解答即可。
【解答】解:厘米
1000000厘米千米
(小时)
(千米小时)
答:小华平均每时行5千米。
故选:。
【点评】熟练掌握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三者间的关系以及路程、速度、时间三者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7.【分析】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解答】解:
答: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故选:。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这个公式。
18.【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根据题意列出比例式求解即可。
【解答】解:设它的实际长度是厘米,
答:它的实际长度是0.4厘米。
故选:。
【点评】考查了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比例尺的应用),关键是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正确进行计算。
19.【分析】求比例尺,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代入数据,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210千米厘米,一“拃”大约是21厘米,
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可能是。
故选:。
【点评】此类题做题的关键是:利用比例尺的意义,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20.【分析】根据放大后的三角形周长的比即边长的比直接解答。
【解答】解:把三角形按放大后得到三角形,三角形与三角形边长的比为,周长的比也是。
故选:。
【点评】根据图形放大或缩小的特征可知:三角形放大前后周长的比即边长的比。
21.【分析】分别计算出各选项中比的比值,比值相等的可以组成比例。
【解答】解:①,,能组成比例;
②,,不能组成比例;
③,,能组成比例。
故选:。
【点评】主要考查了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2.【分析】要求零件实际长是多少,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解答】解:(厘米)
0.4厘米毫米
答:这个零件实际长4毫米。
故选:。
【点评】此题有计算公式可用,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三者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得出结论。
23.【分析】根据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把一个图形按的比放大,是指对应边放大到原来的3倍,放大后的图形的面积是原来图形的倍。
【解答】解:
(平方厘米)
答:放大后的三角形的面积是108平方厘米。
故选:。
【点评】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倍,其中面积放大或缩小倍,据此解答即可。
24.【分析】这道题是已知比例尺、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列式求得实际距离,再进一步求得养鱼池的实际面积,解决问题。
【解答】解:(厘米)(米
(厘米)(米
(平方米)
答:这个养鱼池的实际面积是4000平方米。
故选:。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再运用长方形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25.【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将四个数中间的最小数与最大数同时作外项或内项,将最小数与最大数相乘,剩下的两个数相乘,如果积相等,就能组成比例,据此解答。
【解答】解:,,,所以能与、、组成比例;
,,,所以不能与、、组成比例;
,,,所以能与、、组成比例。
故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基本性质的灵活应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