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如何创建新中国,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威胁,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首要问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巩固了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目录
02
知识梳理
05
随堂练习
06
素养提升
01
目标概览
04
释疑解难
03
看图说史
07
拓展阅读
课程 标准 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开国大典,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伟大意义
素养 目标 1.唯物史观:通过了解开国大典的基本情况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中国历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素养 目标 2.史料实证:通过相关史料,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知道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认识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3.家国情怀:知道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理解“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的深刻内涵,增加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召开时间、地点:1949年9月、① .
中心议题:讨论成立② 的问题
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⑥ 制度正式确立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⑨ .
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中国真正成为⑩ 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举行时间:1949年⑦ .
经过: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随
后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式;最后举行了盛大的群众游行
意义:标志着⑧ 的成立
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国际: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 的力量
国内
西藏和平解放
概况:1951年,中央人名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意义: 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 北平 隆重召开。(图1)
图1
北平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 人民英雄纪念碑 ,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图2)
图2
人民英雄纪念碑
3. 开国大典 的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图3)
图3
开国大典
1.正确书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是抗日战争的胜利。
4.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做好准备的会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5.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而非祖国统一。
一、选择题
1.题1图展示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部分参会代表构成情况(包括正式代表和候补代表)。该表可以直接用来佐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
C
中国共产党:18人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8人
中国民主同盟:18人
西北解放区:17人
内蒙古自治区:7人
全国工商界:17人
宗教界民主人士:8人
A.代行了全国人大的职能
B.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C.具有广泛性和民主性
D.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题1图
2. “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在立国之初就不能不研究和制定一个根本大法,作为全国人民共同遵守的政治准则……但建国之初,还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但国家又不可一日无法。因此,当时就采取了一种变通的办法。”这种“变通的办法”指的是
( C )
C
A.举行开国大典
B.确定依法治国的方针
C.颁布《共同纲领》
D.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教材素材】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题3图)。五星红旗象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A )
A
题3图
A.全国人民大团结
B.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C.全国统一的实现
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4. 【家国情怀】题4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的题词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底座上的十幅浮雕(包括金田起义、武昌起义、南昌起义、胜利渡长江等)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历程。建立此碑的意义在于( C )
C
题4图
A.宣告中华民族以独立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B.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雄精神,珍惜美好生活
D.纪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5. 【初高衔接】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举措旨在( C )
C
A.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B.宣传我国的传统文化
C.强化民众的国家认同感
D.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解析】根据题干“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举措有利于增加民众对新政权的向心力,达到巩固新生政权的目的,C选项符合题意;构建该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并非为了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也不是为了宣传我国传统文化或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排除A、B、D选项。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
6. 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提道:“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同时也宣告了自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指的是( B )
A.彻底地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C.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实现民族大团结
D.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7. 毛泽东说:“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这表明新中国的成立( A )
A
A.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纪元
B.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C.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D.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8. “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该观点旨在说明新中国的成立( C )
A.完成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实现了中国史上最深刻的变革
C.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
D.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C
9.一位藏族群众代表就某历史事件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于国家而言,它意味着祖国大陆的统一、边防的巩固;对藏族群众而言,它意味着旧社会的结束、新生活的开始。”该历史事件是(C )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自治区的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青藏铁路建成通车
C
10.题10表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D )
对比项 旧中国 新中国
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
国家命运 贫穷落后,任人宰割 独立自主
人民命运 受奴役受压迫 当家做主
题10表
D
A.世界和平民主力量壮大 B.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C.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完成 D.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项。
二、非选择题
11. 某校八年级同学以“站在新时代,回望新中国”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请跟随他们一起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理大事——体会建国艰辛】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大事记(部分)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阐明了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以及新中国内政外交的基本政策,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这一科学概念。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阅图片——领略建国风采】
材料二
题11图 人民群众在天安门广场欢庆新中国的诞生
【读文献——认识西藏解放】
材料三 1951年,阿沛·阿旺晋美带领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到达北京。在毛泽东的亲切关怀下,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经过协商签订了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十七条协议,从此,西藏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阿沛·阿旺晋美当时感动地说:“只有共产党才能尊重历史,平等地对待少数民族。”他向毛泽东表示:“这样做符合西藏的实际和西藏人民的愿望!”
——摘编自韩博、王海毅《阿沛·阿旺晋美与中共领袖们的深情厚谊》
(1)从材料一中任选一件大事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为新中国的成立所做的准备。(2分)→侧重考查历史解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并确定了国旗、国歌等,为新中国成立准备了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的标志及其意义。(4分)→侧重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开国大典的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藏得以和平解放的原因。(3分)→侧重考查历史解释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阿沛·阿旺晋美及西藏地方政府的努力;西藏人民和平解放的意愿。(任答三点即可)
材料:
开国大典
设问:给图片另起一个标题,并说明你的理由。(新考法·图片阐释)(8分)
解题思路:材料图片所示为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举行开国大典的场面。如果要给图片另起一个标题,必须贴切简明,能反映出该场面的历史意义。阐述你所起标题的理由时,可从国内意义和国际意义两方面进行阐述。
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以来受西方国家欺凌的局面,也对世界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一件改天换地的大事件。
标题:改天换地。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社会性质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时期的社会性质,曾经是研究者讨论的热点问题。学术界曾经出现过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这一时期属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性质的变化只是社会经济关系变化的结果,公有制经济逐步战胜并取代私有制经济,决定了头七年新中国社会的新民主主义性质。
第二种观点,认为这一时期属于社会主义社会,从社会主义的本质、主要矛盾等角度入手分析,认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即标志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这一过渡时期的社会形态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物质和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第三种观点,认为这一时期既不属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也不属于社会主义社会,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是一种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相结合为特征的,过渡性质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