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1节 探究实践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课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章 第1节 探究实践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课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2-14 15:05:16

文档简介

[实验基础·自主学习]
1.实验原理
(1)高等植物根尖、芽尖的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
(2)在高倍显微镜下,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就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3)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甲紫溶液)着色。
2.实验步骤
(1)洋葱根尖的培养:待根长约5 cm左右时,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制成临时装片。
(2)装片的制作

 ↓

 ↓

 ↓

 ↓

(3)观察:使用低倍镜找到根尖分生区的细胞,然后换上高倍镜,观察分生区的各个细胞,并找到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
(4)绘图: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简图。
[实验关键·探究学习]
1.实验材料的选择
(1)类型:选取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比例相对较大的材料。
(2)部位:选取分裂旺盛的部位(如根尖、芽尖的分生区)。
(3)时间:必须在分裂旺盛的时间。
2.取材的两个注意点
(1)取材时,应剪取根尖2~3 mm,过长会包括伸长区,无分裂细胞,增加了寻找要观察细胞的难度。
(2)取材一般在上午10:00至下午2:00,此时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分裂期的数目较多。
3.装片制作时的操作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 注意问题
解离时间 太短 果胶未被完全溶解,压片时细胞不易分散
过长 导致细胞解离过度、根尖过于软化,影响染色
漂洗时间 适宜 洗去多余的药液,防止解离过度而影响染色
染色时间 太短 染色体或染色质不能完全着色
过长 使其他部分也被染成深色,无法分辨染色体
压片力度 过轻 细胞未分散开
过重 将组织压烂
4.显微镜观察
(1)细胞状态: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都是死细胞,不能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动态变化;若视野中找不到某一时期的细胞,可通过移动装片在邻近的区域中寻找。
(2)细胞数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因为分裂间期历时最长。
[实验应用·对点练习]
1.如图是关于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部分操作,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A.剪取洋葱根尖2~3 mm,因为该区域属于根毛区,细胞有丝分裂旺盛
B.该实验步骤中唯一错误的是在②和③之间缺少用清水漂洗这一环节
C.在观察的图像中,b属于分生区的细胞,细胞已死亡
D.若用图中b区域的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现象明显
C [剪取洋葱根尖2~3 mm处应为分生区,A错误;实验步骤中③和④应颠倒一下,即应先漂洗再染色,B错误;b区域为分生区,细胞处于未成熟期,不能用来进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D错误。]
2.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中,观察到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
 
甲    乙     丙     丁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装片制作过程中需用清水漂洗已解离的根尖便于染色
B.观察过程中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
C.图甲细胞所处时期发生DNA复制及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D.图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图乙细胞中的增加了一倍
C [装片制作过程中需用清水漂洗已解离的根尖以便于染色,A正确;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应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B正确;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DNA复制和相关蛋白质合成发生在分裂间期,C错误;图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比中期细胞(图乙)增加了一倍,D正确。]
1/4(共19张PPT)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探究实践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分生区细胞
染色体
碱性染料
2~3 mm
酒精
相互分离开来
解离液
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分生区
高倍镜
谢谢观看 THANK YOU!
浅仰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