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6张PPT)
人口分布
第一章 人口
课标解读
[课标呈现]
[课标解读]
1.明确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的概念
2.掌握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规律
3.结合案例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4.结合胡焕庸线探究中国的人口分布特点及成因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印 度 尼 西 亚 人 口 分 布
情境问题思考
爪哇岛靠近赤道,全年没有寒暑之分,而且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火山地震活动非常频繁,其中印尼最活跃的默拉皮火山,就位于爪哇岛之上。可见爪哇岛不仅面积相对较小,而且自然环境也不优越,那么为何印尼半数人口都愿意挤在爪哇岛生活呢?
主要原因:得益于火山喷发带来的肥沃土壤,爪哇岛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由于盛产粮食,爪哇岛是印尼各岛中,最先有人类居住,最先建立王朝的岛屿。爪哇岛开发早:从公元八世纪开始,爪哇岛便成了印尼的中心。17世纪荷兰人侵占印尼后,也是先在爪哇岛建立了贸易港,并在巴达维亚设立了殖民总部,巴达维亚就是如今的印尼首都雅加达。所以爪哇岛原本的人口基数就很大。(自然原因、社会经济原因、开发历史)。
一、人口分布
概念:是指一定时期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形 成
人口密度:指一定时期一定单位面积土地上的平均人口数目
,单位是人/平方千米。能反映一个地区人口疏密状况。
人口机械增长(迁移)
人口自然增长
衡量指标:通常以人口密度来衡量。
人口密度=某地人口数(人)/该地面积(平方千米)
(人/千米2)
特别注意:人口数量多的地区人口密度不一定大。如俄罗斯、美国。
读两地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对比图,回答
⑴两地的人口密度分别是多少?
⑵两地人口分布的格局有何差异?
都是5人/ km2
左图人口西多东少,右图人口分布均匀。
思考:人口密度相同,人口分布格局一定相同吗?
明确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的区别与联系。
(1)概念:
①人口分布:是人口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的空间形式,主要指人口数量的地域差异。
②人口密度:一定时期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
(2)联系:人口分布一般以 作为衡量指标。我们不但了解人口分布的平均状况,而且要分析研究人口分布 。
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对比
A地
B地
人口密度
格局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找出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和人烟稀少的地区?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除南极洲以外,各大洲均有人口分布,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人口稀少。
在占地球陆地面积10%的土地上,大约居住着世界90%的人口。
(1)从全球来看:世界人口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尤其在北纬10°~50°地带最为集中。
2、世界人口分布的具体表现
地区 欧洲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世界
面积 48.7 26.9 19.4 38.5 26.8 44.2 30.1
人口 54.9 47.3 45.1 51.3 62.8 94.3 50.3
世界各洲距海岸200KM范围内面积、人口占各洲比例(%) (2)从距海洋远近来看:人口主要集中在距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
(3)从海拔来看: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小结: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位于北半球中低纬沿海平原地区。
地区 原因
、南亚 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 发达。
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 和 贸易繁荣。
美国东北部 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东亚
美国东北部
南亚
西欧
东亚
自然
农业生产
欧洲西部
工业
商业
3、世界人口稠密区的分布
世界人口的分布—四大人口稠密区
东亚人口稠密区:中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中南部
南亚人口稠密区: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
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区
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国
北美东部人口稠密区:
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部,经济发达,人口聚居在城市
干旱
潮湿闷热
纬度高,气候寒冷
海拔高,
气候寒冷
纬度高,气候寒冷
4、世界人口稀疏区的分布
人口稀疏区:①高纬度地区;②高山高原地区;
③干旱地区; ④热带未开发的雨林地区
▋世界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有哪些?分析原因
B
A
A
A
C
D
A 分别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属于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B 是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属于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C 是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势高峻,气候寒冷,属于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
D 是南美洲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区,气候过于潮湿闷热,属于湿热的热带雨林。。
分布规律 分布原因
人口稠密地区 北半球 中低纬度 沿海 平原 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开发历史悠久
人口稀少地区 高山寒冷 湿热沙漠 多高原、山地,气候干旱,水源缺乏,土壤贫瘠
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开发时间短
人口最稠密和最稀疏的地区,试解释原因。
5、归纳总结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角度 特点 具体表现
按大洲
按国家
按城乡
世界城乡人口分布极不平衡,有明显的稠密区和稀疏区
世界人口城乡分布总的趋势是城镇人口比例逐渐上升,乡村人口比例逐渐下降。
世界各国的人口分布
极不平衡
2020年,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等14国,其中人口总数达46.49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2.47%。
世界人口在各大洲的分布状况差异很大
亚洲陆地面积不足地球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却占世界总人口的60%左右,南极洲目前尚无定居居民。
易错点津 ——人口密集的地区经济一定发达
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一致。
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人口比较密集,但人口密集的地区经济不一定发达,如南亚地区,人口密集,但经济比较落后。
读世界不同海拔人口分布示意图及世界不同纬度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A.热带平原地区 B.温带沿海地区
C.寒带内陆地区 D.高山高原地区
2.以下地区人口稠密的是( )
A.南极半岛 B.湄公河三角洲
C.亚马孙平原 D.撒哈拉沙漠
B
B
6、我国的人口分布
我国的人口密度:
我国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45人,在世界各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76位。我国人口密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远小于韩国、印度、荷兰、日本、英国等人口密度排名前列的国家。
我国人口分布呈现“东密西疏”的特点,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较大,每平方公里多于400人;中部地区每平方公里近200人;西部地区人口稀少,每平方公里不足10人。
(1)特点:数量最大,密度比较高,
地理分布很不平衡
①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最显著特点)。
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
③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④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的地区人口少。
(2)人口分布地理界线:“胡焕庸线”——自黑河至腾冲一线,
以东以南,人口稠密;以西以北,人口稀疏。
“胡焕庸线”经过的省区名称:黑龙江、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
三、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地理条件
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
2、人文地理条件
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科技
自然
因素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离不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明显,其中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尤为重要,但其影响逐渐减弱。
1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北半球居住着90%的世界人口,而20°N~60°N集中了世界80%左右的人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20°N~60°N
气候
巴西利亚
里约热内卢
圣保罗
累西腓
马瑙斯
巴西
在热带地区,人口多分布在气候相对凉爽的高原地带。
气候
高纬度地带,由于严寒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人口稀少
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由于降水量极少, 生存环境恶劣,往往成为无人区或人口稀少区
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也不适宜人类居住
世界人口稀疏区
人口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在热带地区,人口多分布在气候相对凉爽的高原地带。
荒漠、高纬、热带雨林地区—过分干旱、寒冷、湿热的气候区人口较少。
便于生产生活的开展
低地湿热,不适合城市的发展,高原气候凉爽
④高寒地区人口分布于河谷地区
eg.青藏高原城市多分布于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小结:气候
地形
地势起伏不大、交通便利,对经济发展比较有利,适宜人类的生存繁衍;
平原和丘陵地区
山地高原地区
海拔较高、地形复杂、气候寒冷、土层瘠薄、交通困难,尽管资源可能有优势,依然居住条件差。
山区的人口一般聚居在河谷或低地
世界上大城市多分布在平原地区,
eg.辽中南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
京滨、阪神城市带;波士顿—华盛顿城市带;芝加哥—匹兹堡城市带
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山区人口较为稀少
原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便于基础设施的建设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eg.太原—汾河谷地 西安—渭河谷地)
北美洲人口密度分布图
克里夫兰
美国伊利湖南岸城市克里夫兰
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优势,利于人类生产生活,人口较为密集
例如,北美五大湖地区,人口稠密
水源
在干旱地区,有水灌溉的地方往往成为人口聚居地,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
例如,我国塔里木盆地的绿洲
中国新疆吐鲁番盆地葡萄沟绿洲
水源
Ⅰ.一般来说,沿河、沿湖地区人口稠密(供水、运输)
人口易聚居的的河段:
②河运的起点或终点(eg.赣州市 哈尔滨)
③河流入海口(eg.广州 福州 天津 上海 )
④过河点(泰晤士河—伦敦)
①两河交汇处
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便于人流物流集散
eg.重庆——嘉陵江 宜宾——岷江 武汉——汉江 涪陵——乌江
Ⅱ.在干旱地区,有水灌溉的地方往往成为人口聚居地;
eg.我国塔里木盆地的绿洲
小结:水源
思考:
1、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有什么特点?
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的边缘,分布于山麓地带,呈片状分布。
2、人口较为集中的城镇分布与水源有什么关系?
城镇主要分布在绿洲和河流等靠近水源的地方。
(水源是制约塔里木盆地人口和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塔里木盆地的水源主要来自夏季高山冰雪融水,水源最丰富的地区集中在盆地的边缘,因此,该地区的城镇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
通过农业发展间接的对人口分布起作用。不同的土壤由于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因而影响人口分布。
土壤
不同的土壤,由于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因而影响到人口分布。
如:我国东北地区,肥沃的黑土分布区,农业较发达,人口密度也较高。
东北黑土地 “ 中国粮仓”
资源
例如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开发矿产资源吸引人口聚集。例如,大型油田的开发,使原本荒无人烟的地方崛起新的城市。
大型油田的发现和开采,使原本荒无人烟的沙漠和茫茫草原上崛起一座座新城市。
(大庆、克拉玛依、攀枝花、鹤岗等)
①以煤炭为基础的—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美国的匹兹堡,我国大同、鹤岗、抚顺、开滦等。
②以石油为基础的—英国的阿伯丁,我国的大庆、玉门、东营、克拉玛依等。
③以铁矿为基础的—鞍山、包头、攀枝花等。
④以金矿开采为基础的—山东招远、约翰内斯堡等(南非)。
⑤以木材加工为基础的—伊春等。
⑥以旅游资源为基础的—黄山、张家界等。
1.自然因素(其中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尤为重要)
因素 表现
气候
地形
水资源
土壤
矿产资源
①稠密区:海拔1 000米以下的平原和低山丘陵区;
②稀疏区:高山、高原地区
①气温:约8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温带地区;
②降水:降水较多的地方人口较密集,降水少的地方人口稀少
干旱地区的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
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影响人口分布。农业较发达地区,人口密度较高
资源开采,形成许多矿业城市,如攀枝花、克拉玛依、鹤岗等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人文因素
2
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人口分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还受社会经济条件、发展历史等人文因素的制约。
包括 、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政治、文化习俗、历史、科技发展水平、政策、军事等。
因素 影响(举例说明)
农业社会,农业发达地区人口稠密;
工业社会工业化带动城市发展,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
经济发展水平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
历史 历史较悠久的地区,经过长期的繁衍,人口稠密
株洲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巴西迁都巴西利亚,改变了该国人口布局;
安史之乱之后,我国南方人口首次超过了北方
旧金山的唐人街,是华人聚集区;春运返家过年
生产力发展水平
交通运输条件
政治
文化
生产力发展水平
社会阶段 经济活动 居民点分布
原始社会 以采集和狩猎为主 逐水草而居
农业社会 个体农业经济为主 农业发达地区人口密集,但居民点较分散
工业社会 工业生产的发展 城市人口迅速增加
以上资料说明什么因素影响人口分布?
资料:
生产力发展水平
邻近多条铁路,尤其是铁路交汇处,有利于形成铁路枢纽城市。
石家庄、株洲、怀化、宝鸡
铁路枢纽城市或 “火车拉来的城市”
宜宾、重庆、武汉
干支流交汇的港口城市
扬州、济宁
京杭运河沿线的港口城市
总体呈现: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的特点
交通
交通便捷的地区人口稠密。
交通便捷,利于人流、货流的集散。交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科技:eg.中国的中关村、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科技城筑波、德国的慕尼黑、印度的班加罗尔等
筑波
硅谷
社会因素
政府的人口政策、战争等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某地的人口分布
政策:政府政策可在短时间或较长时间内影响人口的分布。
eg.设立经济特区后,深圳人口快速增长。
政治中心:政治中心有利于城市发育。
eg.巴西迁都巴西利亚。
军事:历史上的军事要地和军港;
eg.旅顺、威海、伦敦、巴黎。
战争能够短时间内改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分布。
文 化
纽约唐人街是纽约的一片区域,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南端下城。居民以华人华侨为主。
宗教:印巴分治后,大量的穆斯林教徒迁往巴基斯坦,而大量印度教徒则迁往印度,导致人口分布发生变化。
宗教城市:麦加和麦地那、梵蒂冈、耶路撒冷、拉萨等
历史因素
历史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表现为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如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
东 亚
南 亚
东南亚
爪哇岛位于苏门答腊岛与巴厘岛之间,是印度尼西亚人口最集中、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爪哇岛的陆地面积为 12.69 万平方千米,仅占印度尼西亚陆地总面积的6.66%,但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爪哇岛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火山活动较多,岛上广泛分布着肥沃的火山灰土。
分析爪哇岛人口密度特别大的原因。
自然:热带雨林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火山活动多,广泛分布肥沃的火山灰;河流较多,灌溉水源充足,对发展农业有利;岛上植物资源丰富,食物来源充足。
人文:位于印尼的主要岛屿之间,位置优越,港口多,交通便利;岛上城市众多,经济发达,产业活动活跃。
1、描述芬兰人口分布特点。
南多北少;平原多,山地少;
气候较温和地区多,气候较寒冷地区少。
2、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说明气温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
气温:纬度高气候寒冷,南部是气温最高地区;
降水:南部地区降水大于750毫米,利于植被生长,利于生活和生产,因此人口稠密。
3、说明地形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
芬兰地势北高南低,南部平原面积广阔,交通便利,所以南部人口稠密,背部人口稀疏。
4、探讨芬兰超过1/4的人口集中在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文因素。
芬兰南部地区地形较平坦,平均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多,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工农业发达;且南部临海,水陆交通便利,利于经济活动,导致人口向城镇集中。
P6活动:
探究活动三: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归纳小结:
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地 形
气 候
水资源和土壤
矿产资源
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
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等
政治、历史、宗教、习俗、科技等
最基本因素
最显著因素
平原地区人口密集,高原地区人口稀少。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举例说明。
答案 不正确,说法太绝对。
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是这样,如热带多雨地区,人口稠密的地方通常不在湿热的平原地区,而在凉爽的高原和山区,如南美洲的巴西高原,非洲的东非高原等。
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分布不均
1、特点
(1)东西差距:东多西少
(2)自然差距:沿海、沿江、沿湖人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人少
(3)经济、交通
(4)民族:汉族集中地区人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少
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2、原因
(1)自然原因:我国东部地区地势低缓、气候温暖湿润、河网密布,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大,优越的自然环境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西部地区地势崎岖,多高原、山地,气候条件恶劣,水资源短缺,水源缺乏,土壤贫瘠,耕地面积少,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宜人类生存。
(2)人文原因:我国东部地区交通便利,供农业发达,开发时间长,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交通落后,工农业不发达,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稀疏。
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与胡焕庸线
依据这张地图,胡焕庸敏锐地发现一条东北一西南向的直线,即黑河一腾冲线
东南半壁
面积占比43.8%
人口占比94.1%
地形地貌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
以农耕为经济基础
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值。
黑河
西北半壁
面积占比56.2%
人口占 %
地形地貌以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为主
是游牧民族的天下
城镇化水平普遍低于全国平均值。
腾冲
胡焕庸线
胡焕庸线
2.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西部大开发
4.有多子多福传统观念的地区人口多
3.开发时间较长的地区如南亚、东亚人口稠密
1.两次世界大战使世界政治地图发生明显变化,人口也随之大规模移动
思考:下面这些资料又说明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人口分布?
战争
政府的人口与发展政策
历史
习俗
1. 我国“黑河—腾冲”以西的地区面积占全国的53%,人口只占6.3% 下列关于其成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西部地区气候干燥,有大面积干旱区,生态脆弱
B、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
C、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
D、人口的出生率低,人口迁出量大
2. 东亚、南亚人口稠密的原因是( )
A. 特产丰富、经济发达,人口大量迁入所致
B. 自然条件优越,人类聚居的历史悠久
C. 是世界最发达的农业和工业区
D. 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世界商业活动最频繁地区
D
B
3. 有关人口和人口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气候通过气温来影响人口的分布
B. 降水主要通过影响植被分布间接影响人口的分布
C. 降水越多,人口密度越大
D. 距离海洋的远近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不大
4. 下列地区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A.西亚 B.北非 C.大洋洲 D.东亚
5. 世界人口80%以上居住在( )
A.热带 B.北半球中低纬 C.南半球中低纬 D.寒带
6. 下列地区人口最稀少的是( )
A.中国的珠江流域 B.埃及的尼罗河流域
C.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 D.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
B
D
B
C
(2019·湖南长沙模拟)下图是四个国家人口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
A.德国、澳大利亚、美国、印度 B.美国、印度、德国、澳大利亚
C.澳大利亚、印度、美国、德国 D.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印度
8.关于四国人口分布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国中部、西部海拔高,气候寒冷,人口稀少
B.②国人口最密集区的分布与该国工业分布一致
C.③国西部深居内陆,气候干旱,人口稀少
D.④国中部地势低平,气候湿热,人口稀少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