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口分布(配套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1人口分布(配套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11 10:0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人口分布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南纬20°﹣南纬40°地带和北纬20°﹣北纬40°地带的人口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重差异悬殊,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海陆分布 D.经济水平
2.撒哈拉荒漠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
A.气候炎热 B.降水少 C.矿产贫乏 D.地势起伏大
3.黑河——腾冲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界线,80多年来基本保持不变。该线表明,与我国人口分布密切相关的因素有(  )
①气候
②地形
③河流
④植被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影响四川省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为(  )
A.东北多,西北少
B.经济落后地区多,经济发达地区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东南少,西北多
6.南纬40°~50°范围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为(  )
A.山地多,平原少 B.气候酷寒
C.海洋广布,陆地面积小 D.干旱区面积大
7.如图所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  )
①地形平坦
②气候温和
③水运便捷
④矿产丰富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8.人口年龄结构是反映一个地区人口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把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7%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如图为1982~201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如图中(  )
①0~14岁的人口数量一直在减少
②15~64岁的人口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③数据证明我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
④201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最为合理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如图为台湾省人口分布示意图,下列关于该省人口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多西少 B.南多北少
C.中部多,四周少 D.平原多,山区少
读“俄罗斯亚洲部分地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俄罗斯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  )
A.南部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北部沿海
11.制约俄罗斯亚洲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自然条件为(  )
A.矿产资源 B.水资源 C.土地资源 D.气候条件
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它们在分布上的共同特点是(  )
A.都位于中纬度地区 B.都濒临海洋
C.都是丘陵地区 D.都位于发达地区
1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人口稠密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
A.现代工业起步早 B.种植业历史悠久
C.气候温暖湿润 D.农业发展水平高
读巴西人口分布图,完成14~15题。
14.影响巴西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矿产资源 B.地形、气候 C.河流、土壤 D.开发历史
15.巴西人口过度集中于少数大城市中,为缩小区域差异,未来人口迁移的流向可能是(  )
A.平原到高原 B.农村到城市 C.高原到平原 D.沿海到内陆
二.解答题(共3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成为全球第三夫韩国人移居地。望京地处北京东北部,距市中心约15千米,距首都国际机场仅10千米。2000年前,望京缺乏大型商业设施,交通不便。随着城市的发展,2003年后望京成为北京最大韩国人聚居区。如图示意望京韩国人聚居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1)指出1992~1998年韩国人在北京居住的主要目的。
(2)简述2003年后望京成为北京最大韩国人聚居区的原因。
(3)与西欧相比,分析中国成为韩国人移居地的突出优势。
17.巴西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巴西铁矿石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铁矿石出口国。其中位于巴西北部原始森林中的卡拉加斯铁矿是全球最大的露天铁矿,已探明储量达180亿吨,矿石含铁量达65%以上,含有害杂质少。中国和巴西签订协议,共同出资在巴西东南部里约热内卢附近建设大型钢铁厂,所产钢材主要用于巴西汽车制造、造船、石油开采等行业。
图1,2、3分别是我国人口分布图、巴西人口分布图、巴西矿产、农产分布图,回答问题:
(1)据图1写出我国人口分布的分界线,简述人口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简述巴西人口分布特点,分析形成原因。
(3)巴西钢铁工业不在北部卡拉加斯布局,而在东南部地区布局的原因。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如图示意某国人口分布,该国位于南美洲西部,安第斯山脉纵贯其南北,西部沿海有断续分布的平原,渔业资源丰富。甲城市建于1535年,1821年成为该国首都,是该国交通中心,2020年入选“全球避署名城榜”。
(1)描述该国人口分布特点。
(2)分析甲城市人口密集的原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自然地理条件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要素,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植被、资源等;人文地理环境因素包括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和科技等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的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
【解答】解:由图可知,南纬20°~40°地带陆地面积远远小于北纬20°~40°地带,现在的人类居住地主要是陆地,所以影响人口数量相差悬殊因素是海陆分布,故C正确。
地形和经济发展水平与纬度没有必然因果关系,故A、D错误。
气候有地带性,但是南北纬没有明显的差异,故B错误。
故选:C。
2.【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1)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适宜的地区;(2)海拔高度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一般说来,山间盆地,谷地,向阳坡,山麓地带等部位适宜居住,发展农业生产,人口相对集中;(3)水体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地球上的人口稠密地区差不多都沿河沿海分布;(4)土壤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主要分布在土壤较为肥沃的地区;(5)矿产资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采矿中心对人口具有强烈的吸引作用,有时成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解答】解:同纬度的地区均是气候炎热,故气候炎热不是撒哈拉荒漠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A错误。
撒哈拉荒漠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沙漠广布,人口稀少,B正确。
撒哈拉荒漠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如北部非洲的石油,C错误。
撒哈拉荒漠地区地势起伏较小,D错误。
故选:B。
3.【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有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政治、文化等。
【解答】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黑河—腾冲线东南侧气候以季风气候为主,水热搭配条件好,地形以低山丘陵和平原为主,地形平坦。更适合人类定居;西北侧气候干旱,地形以高原为主,不适合人类定居,所以该界线多年年基本保持不变,①②正确。
河流、植被的差异会对人口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这种人口分布现象形成的“基础”,③④错误。
故选:A。
4.【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气候、地形、河湖、交通、政策等。
【解答】解:四川省东部有平坦肥沃的成都平原,人口稠密,但西部为高大的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人口稀少。
故选:C。
5.【分析】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我国东部面积占43%,而人口占全国的94%。
【解答】解:结合所学可知,我国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故东南多,西北少,故C正确,AD错误。
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迁入较多,因此人口较多,故B错误。
故选:C。
6.【分析】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资源、土壤和矿产资源;社会经济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以及政治、文化等。
【解答】解:结合所学可知,南纬40°~50°之间主要是海洋,陆地面积狭小,人口稀少。
故选:C。
7.【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地形、气候、土壤、水源、交通、开发历史等。
【解答】解:结合所学可知,西伯利亚南部地区以山地为主,因此地形并不平坦,故①错误。
西伯利亚南部地区气候相对温和,故②正确。
南部地区落差较大,因此水运便利较差,故③错误。
西伯利亚的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故④正确。
故选:B。
8.【分析】人口年龄结构亦称人口年龄构成。各个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或百分比。
【解答】解:人口数量在不断上升,图中0~14岁的人口比重一直在减少,但是数量并没有减少,①错误;
15~64岁的人口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比重总体在上升,就业压力越来越大,②正确;
65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12.6%的比重,远超过7%,数据证明我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③正确;
201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最严重,不合理,应该是1990年比较合理,老龄化不严重,劳动力比重较大,④错误。
故选:B。
9.【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有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政治、文化等.
【解答】解:图为台湾省人口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例可以判断,该省人口分布特点为平原多,山区少。
故选:D。
10.【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社会经济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以及政治、文化等。
【解答】解:从图中铁路线分布可以看出,受纬度因素的影响,俄罗斯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及南部,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1.【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解答】解:根据区域地理知识可知,俄罗斯大部分国土纬度较高,气候严寒,不适宜人类生存,故制约俄罗斯亚洲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自然条件为气候资源,D正确。
俄罗斯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都较为丰富,ABC错误。
故选:D。
12.【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气候、地形、水源、交通、政策等。
【解答】解:乙位于低纬度地区,故A错。
四地都位于沿海地区,故B对。
丙主要为平原地区,故C错。
乙为发展中的地区,故D错。
故选:B。
13.【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地形、气候、水源、交通、经济、政策等。
【解答】解:四个地区人口稠密的共同条件主要是: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经济发展条件较好,故C对。
工业、种植业、农业发展水平等都不是它们人口稠密的共同的原因,故ABD错。
故选:C。
14.【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有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政治、文化等。
【解答】解:读巴西人口分布图,巴西位于热带地区,由于低纬度的平原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因此人们多居住在气候相对凉爽的高原上,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5.【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3、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
【解答】解:读巴西人口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西北内陆人口稀疏且气候较为凉爽舒适,为便于国土管理与开发,带动中西部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差异;减轻东南沿海城市的环境压力,未来人口迁移的流向可能是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二.解答题(共3小题)
16. 【分析】(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3、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
(2)人口分布的因素需要结合政策和经济进行分析。
(3)中国成为韩国人移居地的突出优势主要从空间距离、文化习惯、经济水平等内容分析。
【解答】解:(1)从图中可知,1992年中韩建交,韩国人主要集中在外交公寓与花家地,结合图例可知,空心菱形为北京韩国国际学校,反映出周边集聚的原因为求学需求;实心星型为韩国管理人员,反映出周围集聚原因为外交需求。
(2)2003年外国人居住地限制解除,韩国人居住地限制接触,在政策优势下,望京居住区的吸引力增强;其中韩国管理人员、北京韩国国际学校搬迁进入或靠近望京居住区,使得望京对韩国人的吸引力加强,这就是2003年后望京成为北京最大韩国大聚居区的原因。
(3)中国与韩国空间距离较近,交通方便,便于迁入;中国与韩国处在东亚文化圈,文化差异较小,韩国人易于融入中国,适应中国文化习俗;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西欧低,移民居住成本较低,能够节约移民成本。
故答案为:
(1)1992~1998年韩国人在北京居住的主要目的为求学与外交雪需要。
(2)外国人居住地限制解除,政策优势明显;学校、外交机构集中搬迁进入或靠近望京居住区。
(3)中国与韩国距离较近,便于迁入;中国与韩国处在东亚文化圈,文化差异较小;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西欧低,移民居住成本较低。
17. 【分析】(1)我国人口分界线为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
我国人口分布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影响因素主要是气候、地形、交通、经济发展等因素。
(2)从图可知人口不均,东南部多,影响该国人口部分部的主要因素为气候、交通、经济发展等因素因素。
(3)工业区位因素包括矿产、能源、环境、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政策、科技、集聚等。
【解答】解:(1)我国人口分布线为为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
该线以东以南人口稠密,以西以北人口稀疏;主要是因为西部气候干旱缺水,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生产力低,经济欠发达;而东部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2)从图可知,巴西人口分布不均,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广大的巴西高原内部和亚马孙平原人口稀疏。巴西地处热带,气候炎热,东南沿海地区临海气候较温和,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经济发达。
(3)钢铁工业为市场导向型工业,东南部工业发达,城市众多,市场广阔,协作条件好,海运便利,铁矿与炭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故答案为:
(1)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人口分布不均,人口线以东以南人口稠密,因为气候湿润,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以西以北人口稀少,因为气候干旱,水源短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土地生产力地。
(2)巴西人口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巴西高原内部和亚马孙平原人口稀疏;因为巴西地处热带,气候炎热,东南沿海地区临海,气候较温和,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经济发达。
(3)东南部工业发达协作条件好,城市众多市场广阔,海运便利,铁矿与煤炭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18. 【分析】(1)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有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政治、文化等。
(2)甲城市人口密集的原因从地形、洋流、交通、城市历史、政治中心等角度进行分析。
【解答】解:(1)读图并结合材料可知,该国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0人以上的地区分布在西部沿海,在西部沿海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大于50人和小于50人的地区呈相间分布,东部山区和平原地区人口每平方干米在10人以下,由此可知,该国人口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且呈相间分布,东部山区和亚马孙平原地区人口稀少。
(2)根据材料“西部沿海有断续分布的平原”可知,甲城市位于西部沿海平原,地形平坦;由材料“甲城市建于1535年城市建设历史悠久;由材料“1821年成为该国首都”可知,是该国政治中心,基础设施完善,经济较发达,吸引人口迁入。由材料“是该国交通中心”可知,该城市交通便利。由材料“2020年入选全球避暑名城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秘鲁寒流影响,气候凉爽,适宜居住。因此甲城市人口密集。
故答案为:
(1)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在西部沿海呈断续相间分布,东部人口稀少。
(2)位于沿海平原,地形平坦;秘鲁寒流影响,气候凉爽;交通便利;城市历史悠久,该国首都,全国政治中心,吸引人口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