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步步高》高中历史选修一同步“同课异构”课件:第八单元 明治维新(4课时,7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版《步步高》高中历史选修一同步“同课异构”课件:第八单元 明治维新(4课时,7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3-15 16:48:30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第1课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1603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天皇为名义上国家元首,朝廷设京都将军掌握实权,政府设在江户(东京)将军:
政治上掌握实权,
经济上是最大的封建主(一)内政:一、德川幕府的统治1.建立:2.阶级构成;(1)统治阶级:天皇、将军、大名、武士 (2)被统治阶级:农、工、商、贱民 3、影响:严格的等级制度激化了阶级矛盾17世纪初1、目的:
巩固统治,防止外部势力对日本的侵入。
2、内容
(1)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把外国商人和传教士驱逐出境
(2)只同:中国、朝鲜、荷兰等国通商,只准在长崎一地进行
(3)规定:日本人不得出国,不许在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禁止制造适于远洋的船只。
3、评价
(1)积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西方殖民势力渗透,维护日本的独立。
(2)消极:阻碍了日本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趋势。(二)外交:闭 关 锁 国 政 策阅读P107[学思之窗]回答下列问题:1、商人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2、当时武士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3、以上变化对日本封建秩序有何影响?
4、结合以上材料和问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习探究商人地位提高,封建统治阶级
在经济上依赖商人。商品经济的发展武士阶层尤其是中下级武士地位降低冲击了幕府统治和等级制度,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幕府统治出现危机。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社会变革。(三)经济:经济缓慢发展,但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农业、手工业、商业;手工工场) (四)政治:幕府统治出现危机,封建统治基础动摇。
1、农民起义、工商业者不满 、中下级武士反抗。
2、封建社会统治根基开始动摇—1837年大盐平八郎起义 探究思考:幕府统治开始出现危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内政:封建等级制度激发阶级矛盾
二、外交:闭关锁国政策导致日本落后
三、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
四、政治:社会矛盾的尖锐化。
二、黑船事件:1.西方列强侵略日本的背景 18世纪末,西方列强为了争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19世纪中期,亚洲许多国家已沦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便纷纷将侵略矛头指向日本。探究思考:日本为什么会成为列强侵略的目标?2、“黑船事件”及列强对日本的侵略:
(1) “黑船事件”:1853年
(2)1854年签订《日美亲善条约》(日本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内容:日本向美国开放下关和箱馆两个港口;允许美国在下田派驻领事;特规定今后日本给予外国的一切权益,美国也同样享受)
(3)列强对日本的侵略(取得哪些侵略权益:在日本享有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日本设置租界和议定关税)3.列强侵略对日本的影响 使日本从锁国到被迫开国,民族危机加深, 日本陷入半殖民地危机之中,引起日本社会危机的进一步加剧.三、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三、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开国后):
三个进一步:1、西方殖民侵略进一步加强:
沦为西方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材料产地、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黄金外流,物价上涨。 2、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人民起义、社会动荡不安、社会危机加强3、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出现近代工业:富裕农民工场主商人经济实力
增强;西南诸藩的大名们开始采
取自强的改革措施,以促进经
济发展
影响:西南强藩成为倒幕运动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力量,为日本的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本课小结德川幕府的统治 黑船事件 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三个进一步) (内忧) (外患) 幕府统治进一步动摇 德川幕府的统治 课件21张PPT。第2课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反抗幕府统治斗争的过程“尊王攘夷”运动倒幕运动戊辰战争1.兴起原因:一.“尊王攘夷”运动的兴起2.口号和中心任务:3.基础力量:4.斗争方式:5.斗争结果:1.兴起原因:
①根本原因:日本民族危机加剧,激起国民的爱国热情。
②直接原因:幕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引起爱国武士的不满,形成“尊攘派”。一.“尊王攘夷”运动的兴起2.口号和中心任务:
口号:“尊王攘夷”
中心任务: “攘夷”,即赶走外国侵略者,为“攘夷”而“尊王”3.尊攘派的基础力量:
主要参与者:中下级武士为主
支持者:不满幕府统治的大名
响应者:富农、手工工场主和商人等一.“尊王攘夷”运动的兴起4. 尊攘派的斗争方式:(内、外)
①内:刺杀与西方势力勾结的幕府当权者
②外:袭击西方商人、外交官、列强船只
武装抗击外来侵略5.斗争结果:
1863年8月,幕府发动政变,尊攘派被赶出京都;
长州藩在内外势力联合镇压下屈服,斗争失败。一.“尊王攘夷”运动的兴起6.“尊王攘夷”运动失败的原因:
①幕府的严厉镇压;
②西方列强的武装干涉;
③尊攘派存在局限性:对幕府尚存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的要求。反映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所以资产阶级力量不成熟,不能产生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思想。
而反对现存秩序,必须具有一定的革命理论,因此,中下级武士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寻求反幕府的理论根据,只能树起比幕府地位高而且为封建主义所承认的权威即天皇的权威,所以打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思考题: 为什么当时会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这与日本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有何关系? 1867年10月,幕府假意“大政奉还”二.倒幕运动的兴起1.“尊攘派”变成倒幕派的原因:2.主要领导人:3.根据地: ①尊王攘夷运动失败;
②盲目攘夷思想被抛弃,开国思想被接受;
③吸取中国教训高杉晋作、木户孝允 (长州藩)
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萨摩藩)西南强藩4.过程:1867年倒幕派在天皇的名义下举兵讨幕5.结果:三.戊辰战争 1868年原因:①“大政奉还”后,幕府实际上仍控制着国家政权
②倒幕派为了真正取得国家政权决心彻底打垮幕府
③1868年初,倒幕派以天皇名义强迫幕府“辞官纳地”,建立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 ——直接原因经过:结果:推翻幕府统治,确立了明治政府的统治 ①1868年1月,德川幕府以“除君侧之奸”为名,进攻京都。
②决定性战役:鸟羽、伏见战役,新政府军在西乡隆盛指挥下大胜。
③1868年4月,幕府将军不战而降。倒幕派胜利的原因:国内:国际:英国给倒幕派以政治、经济、军事援助
西方列强宣布保持中立替天行道: 以天皇为名义,取得政治主动权
众叛亲离: 幕府统治不得人心,遭到广泛痛恨,
更多大名与幕府决裂,参与倒幕战争
士气旺盛: 政府军作战目标明确,战斗力较强
经济援助: 三井等大商人提供更多财政支持
人民支持: 新政府废幕府苛政,减租减税 1.原因:民族危机加深,对幕府统治不满;
2.目的:希望实现富国强兵,抵制外来侵略;
3.斗争对象:
指向外来侵略者和幕府的反动统治。
4.对天皇的态度:
都拥护天皇,并以天皇名义讨伐幕府。
5.领导力量基本一致:
中下级武士为主,大名和工商业者支持;
6.根据地基本一致:西南强藩。思考题: 尊攘派与倒幕派有何异同? 同:1.中心任务:

2.对内(幕府、天皇)的立场: 异:思考题: 尊攘派与倒幕派有何异同?3. 对外立场不同:4. 结果:前者主要是攘夷,后者主要是倒幕;尊攘派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的要求;
倒幕派主张武装推翻幕府统治。前者盲目排外,后者则主张开国,扩大对外贸易尊攘运动失败,武装倒幕取得胜利。日本中下级武士为什么会成为倒幕运动的领导?①是由日本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的。日本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力担当重任,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时刻,日本国内最大的实力集团----中下级武士便走到了前台
②中下级武士大多数资产阶级化了,他们最关心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和国家命运
③日本武士从来就是一个垄断文化的阶层,他们中间的多数人已经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他们吸取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教训,认识到: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必须推翻腐朽的幕府统治,必须效仿西方国家,以实现富国强兵。
④中下级武士大多数有丰富的斗争经验和政治才干。4.倒幕运动和戊辰战争的胜利,推翻了幕府统治,成立了以天皇为首的明治政府3.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加剧了日本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2.腐朽的幕府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日本幕府统治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封建统治根基开始动摇;明治维新的背景课堂小结黑船到来 1853年7月8日,大清咸丰三年、日本嘉永六年六月三日,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官、海军准将马修·佩里率领4艘战舰,驶入德川幕府咽喉要地江户湾相州浦贺海面(今东京湾神奈川县南部),下碇停泊,船上的大炮不怀好意地瞄准了岸上的炮台。这些军舰是奉美国总统菲尔莫尔之命前往远东,与日本、琉球等国商谈开国问题的大舰队的一部分。由于其船体为黑色,又像怪兽一样不断喷出漆黑的浓烟,发出轰鸣,所以被岸上那些震惊的日本人称作“黑船”。
尽管当年佩里率领舰队粗暴地踢开了日本的国门,但是后来日本人却将其作为开国的恩人来纪念。伊藤博文在其登陆处书有“北米合众国水师提督培理上陆纪念碑”,其登陆地点神奈川县久里滨每年都有纪念佩里来日的“黑船祭”。 佩里 1853年7月8日,佩里率领荷枪实弹的四艘军舰,驶入江户附近的浦贺港,幕府大为惊慌,要求美国舰队开往长崎,但佩里毫不理会,要求直接会见当地主要地方官,还派军舰前往离江户更近的海面示威。幕府见无力击退美舰,只得答应佩里的要求。7月14日,佩里上岸与浦贺地方官见面,递交了美国总统写给日本天皇的信。而在这之前,为了显示美国军队的声威,佩里已经先派了300名美国士兵上岸。浦贺江户长崎比较:近代前期,中日两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有何相似之处?(背景、内容、影响等)⑴背景:
①国际:资本主义完成工业革命,加紧侵略扩张
②国内: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⑵内容:
开埠通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设置租界
⑶影响:
社会性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文化思想的变化维新三杰大久保利通
(1830-1878)木户孝允
(1733——1877)西乡隆盛
(1827——1877)西南强藩
1865年2月,长州藩高杉晋作掌握藩政,萨摩藩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掌握藩政,1866年3月,萨长两藩结盟,之后西南四强藩联合起来,成为倒幕运动的根据地西南四强藩西南藩长期受幕府排挤;倒幕派夺取了西南藩 的实权;联合其他藩并争取到天皇的支持。
采取了一些自强的改革措施,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实力强大。
进口先进武器,组建新式军队,军事实力增强
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动摇了幕府统治的基础,为倒幕运动奠定基础。思考:
为什么西南强藩会成为倒幕运动的根据地?军事:政治:经济:群众基础:课件21张PPT。第3课 明治维新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
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今天,这个面积只有37万平方公里的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从渴望主宰自身的命运到渴望成为世界的主角,究竟是什么在主导这个岛国如同海潮般激荡起落的命运呢?
----《大国崛起之日本明治维新》赏樱会 大和民族暴行之一: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目黑辎重兵联队兵站汽车第十七中队村濑守保拍摄的南京下关长江边尸体堆积的场面南京大屠杀中被杀害的儿童刀劈 —— 砍杀训练战争使人变成“魔鬼”看完图片,
你的感受是什么?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
务使人心不倦;
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施政纲领——《五条誓文》(1868年4月)标志明治维新的开始明治维新的概念:
幕府被推翻以后,明治政府为实现富国强兵,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步废除了旧的封建体制,建立起新的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上称之为“明治维新”。一、明治维新的目的
1、根本目的:富国强兵,实现民族振兴,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

2、直接目的:摆脱外来压迫,发展资本主义。二、明治维新的内容特点——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对封建国家进行改造,废除旧体制,确立新体制。特点——动用政府力量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特点——大力倡导并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旧文化,同时进行教育改革!特点——新建一支符合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新式军队!消除了地方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为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统一的市场。带刀者斩天皇
将军
大名
武士
皇族
华族
士族
平民贱民封建等级制度四民平等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济方面:发展新经济第一阶段:1、改革币制;
2、土地制度改革: 
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3、地税改革
  兹为改正地税,原有之田地贡纳办法,一律作废;并规定于地契调查完毕后,按土地价格征取其百分之三,作为地税。 ——明治政府1873年颁布的条例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财政收入增加,为国家工业化政策提供了有力保障经济方面:发展新经济第二阶段:殖产兴业
1、政府引进先进技术等,建立样板企业;建设交通通信事业;
2、政府大力扶植保护私人资本主义。
3、政府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发展国内市场。
奠定了日本工业化的基础。日本掀起兴办工业的热潮。 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文化方面:倡导“文明开化”东京的鹿鸣馆东京的化妆舞会 1878年,东京用电池供电的街灯。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普及率
A、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介绍西学

B、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C、大力推进生活习俗西化。
局限:强调忠君思想,封建思想浓厚军事方面:建立新军队D 接受武士道教育,军队只向天皇负责A 颁布《征兵令》,组建常备军;
B 购进先进武器,改进军事装备
C 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不彻底的,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并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刀劈 —— 砍杀训练摆脱了西方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了独立富强道路,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的行列,但同时走上对外扩张道路。政治:废除旧体制经济:发展新经济文教:倡导“文明开化”军事:建立新军队明治维新的措施本课小结



明治维新的措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武士道义务兵役制生活习俗
留学生
殖产兴业
土地制度币制封建等级制度废藩置县 本课小结三菱集团的历史一八七○年奠基,当时贩售铸铁制成的“天水桶” , 还只是一个默默无名的小公司;
随后三菱接手官方经营的长崎造船厂 ,并很快获得了明治政府委托经营的13艘轮船和海上军事运输业务;
一年后,政府干脆将这13艘轮船送给了三菱,每年还拨给经营补偿费;
此后,政府又购买了邮政轮船公司的18条轮船,无偿交给三菱经营;
接着,三菱集团收购了政府管辖的碳业、造船业,进一步扩大了经营范围;
今天的日本国内有一百多家三菱企业,海外还有数百家三菱的分支机构。明治时期,日本确立了“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日本旧的忠君爱国思想,同时又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对此该作如何评价?
天皇
万岁万岁 万万岁“和魂洋才”教育原则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各种人才。但是另一方面又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 课件19张PPT。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1、政治: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
等;确立立宪政体。
2、经济:改革币制;改革土地制度,确认土地私有,
允许土地买卖;改革地税;殖产兴业。
3、文化:“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生活习俗
西化。
4、军事:进行军事改革、建立新式军队。温故而知新:明治维新的内容这场改革给日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日本明治维新(影响)——走向世界的日本(日本的近代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发展。为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19世纪中后期,德、意、俄、美、日等国开展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推动了世界近代化的进程。其中,日本的明治维新使日本开始了近代化进程。日本的明治维新同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德国、意大利的统一等构成了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大发展,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建立起来。前言思考探究1:结合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必修一中国近代反侵略民主革命斗争,简述明治维新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1、原因:一、政治近代化:颁布1889年宪法
        确立君主立宪政体1)农民暴动和“自由民权运动”的推动2)政治体制的改革相对滞后,藩阀垄断国家政权。2、目的:缓和矛盾,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日本帝国宪法》颁布仪式(1889年2月11日)形式上确立了君主立宪结果:实质:天皇专制3、特点: 民主形式、进步性。天皇专制、封建神权色彩。4、评价:性质: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局限性:带有浓厚的封建神权色彩。影响: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政治体制。一、政治近代化:颁布1889年宪法
        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思考探究2: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两国已形成一套较为
健全的议会民主制度。请说出日本的政治体
制与英法的主要差异是什么?从这些国家由
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所走的道路.分析造
成这种差异的历史原因。主要差异:英法为民主政治体制
日为天皇专制主义体制历史原因:英法的过渡道路是资产阶级
革命,对封建制度改造比较
彻底;日是资产阶级改革,
对封建制度改造不彻底,保
留大量的封建残余。二、经济近代化1、表现:经济——19世纪90年代初步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工业体系、重工业)。
军事——建立一支现代化军队,不断加强。
外交——20世纪初废除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富国强兵民族独立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崛起为东方强国。为什么日本能在19世纪末20初
崛起为东方强国?2、原因:(1)国际:19C后半期西方列强忙于侵略中国,清政府忙于镇压起义
(2)国内:明治政府加紧改革发展资本主义1、表现:(1)废除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
(2)走上侵略扩张道路,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为什么日本明治维新后要走上对外扩张的
道路,对日本和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大陆政策”:1.征服中国台湾;2.征服
朝鲜;3.征服中国满蒙;4.征服中国内
地;5.征服世界。 三、对外关系上:收回主权、对外扩张2、原因:1)明治维新保留大量封建残余,竭力推行军国主义;2)资本主义发展,国力提升;3)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3、影响:崛起为东方强国,给邻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评价明治维新1、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
的改革.2、积极
作用:明治维新开启了日本近代化的历程,促进日本社会的发展。①政治: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确立了近代宪政体制.
②经济:改变封建落后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迅速成为先进工业国。
③文化:近代文明的传播改变了日本文化落后的面貌.
④国际地位:摆脱民族危机,崛起为东方强国。评价明治维新1、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
的改革2、积极
作用:明治维新开启了日本近代化的历程,促进日本社会的发展。3、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走上了一条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了亚洲和平的一个新威胁。学史致用:明治维新的启示 如果你是中国国家政策研究室的一名研究员,请你就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之处来谈谈我们中国现代化建设可从中获得哪些启示?1、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进行和深化改革2、重视教育实行科教兴国战略3、面向世界,全面学习,借鉴学习 4、科学发展、和平发展 19世纪中期,许多遭受到欧美国家侵略的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东亚的日本却脱颖而出,经过明治维新,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成为亚洲唯一一个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也成为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是什么?1.符合时代潮流;
2.有利的国际环境;
3.国内因素:①政治体制②思想文化传统;
4.改革的主观因素:①领袖人物
②方针正确
③人民群众
④国家政权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