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三月份月考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三月份月考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3-15 21:12:05

文档简介

2013学年第二学期三月份月考试卷(2014.3)
八年级 语文
注意事项:本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共6页,答题卷4页。所有答案都做在答题卷上,做在问卷上无效。
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3分)
1.看拼音写汉字(4分)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须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yōu__▲__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pō__▲__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lǐu__▲__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mào_▲__密的须发。 ——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2.古诗文填空(8分)
(1)亭亭山上松,__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
(2)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___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6)不戚戚于贫贱,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7)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3.名著阅读(6分)
(1)请你用一句话评价《海底两万里》这本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本书主要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船名)潜艇的故事。
(2)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说:“‘雯’这个字让我想起了《红楼梦》中贾宝玉其中一个丫鬟的名字____▲_____。”
4.综合性学习(5分)
母爱是一种无私的感情。在2014年母亲节即将到来之际,我校举办了一系列关于母爱的活动,请你完成一下任务!
(1)俗语说母爱。
请你写出一句与母爱有关的俗语、格言。(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著赞母爱。
请你写出两部赞美母爱的文学著作,并写出作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节报母爱。
母亲节即将到来,请你给母亲发一则手机短信,说出你最想跟母亲说的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16分)
独腿人生
罗伟章
应朋友之约,去他家议事,这是我第一次上他家去.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别墅是为有私车的人准备的,因此与世俗的闹市区保持一段距离。我没有私,只得坐公车去,下车之后,要到朋友的别墅,若步行,紧走慢赶,至少也要四十分钟。眼看约定的时间就快到了,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朋友体谅我的窘迫事先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只需三元。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问了价。“五元。”车夫说。我当然不会坐,可四周就只有这辆三轮车.车夫见我犹豫,开导我说:“总比坐出租合算吧,出租车起价就是六元呢。”这个账我当然会算。可五元再加一元,就是三元的两倍,这个账我同样会算,我举目张望,希望再有一辆三轮车来。车夫说:“上来吧,就收你三元。”这样,我高高兴兴地坐了上去。
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我要五块其实没多收你的。”我说:“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三元呢。”他说,那是因为你下公车下错了地方,如果在前一个站就只收三元。随后,他立即补充道:“就只收三元,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我是说,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他说得这般诚恳,话语里透着关切,使我情不自禁看了看他。他穿着这座城市经营人力三轮车的人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了,至少有五十岁以上的年纪。
车行一小段路程,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轮车那么平稳,而且,车轮不是向前滑行,而是向前一冲,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我正觉奇怪,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
他失去的是右腿。一截黄黄的裤管,挽一个疙瘩,悬在空中,随车轮向前“冲”和频率前后晃荡着。他的左腿用力地蹬着踏板,为了让车走得快一些,臀部时时脱离座垫,身子向左倾斜,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左腿上。
我猛然间觉得很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着他的断腿,瞪着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截黄黄的裤管。我觉得我很不人道甚至卑鄙。我刚三十出头,有一百三十多斤的体重,体魄强壮,而他比我大二十多岁,身体精瘦,且只有一条腿,从他左腿并不肥大的裤管随风飘动的情形,我猜想他唯一的好腿一定瘦得可怜。然而,我却大模大样地坐在车上,让他用独腿带我前行。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胸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我想对他说:“不要再蹬了,我走路去。”我当然会一分不少地给他钱,可我又生怕被他误解,同时,我也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前面是一带缓坡,我说:“这里不好骑,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他急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车子遇到坡度,便顽固地不肯向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我甚至觉得这车也是鄙夷的我!它是在痛恨我不怜惜它的主人,才这般固执的吗?车夫黝黑的后颈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蹿,我想走他的脸一定是紫红的,他被单薄的衣服包裹起来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他是在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
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浊地喘着气。不知怎么,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我在为他高兴,并暗暗受着鼓舞。在我面前的无疑是一个强者,他把路扔在了后面,把坡扔在了后面,为自己“挣”来了坦荡而快乐的生活。
待他喘息稍定,我说:“你真不容易呀!”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呀!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八十多里,而且还带的是两个人。”
我问他怎么走那么远?他说:“两个韩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别人的车他们不坐,偏坐我的车。他们一定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没想到,嘿,我这条独腿为咱们成都人争了气,为中国人争了气!”
我不知该说什么好,既心酸,又豪迈,是那种乎悲壮的情感。
车夫又说:“下了车,那两个韩国人流了眼泪,说的什么话我不懂,但我想,他们一定不会说我是孬种。”
不由自主地,我又看着他的那条断腿。我很想打听一下他那条腿是怎么失去的,可终于没有问。事实上,这已经无关紧要了。他已经断了一条腿,而那条独腿支撑起了他的人生和尊严,这就足够。我想,如果那条断腿也有在天之灵,它一定会为它的左腿兄弟感到骄傲,一定会为它的主人感到自豪。
离别墅大门百十米远的距离,车夫突然刹了车。“你下来吧。”他说。
我下了车,给他五元钱。
他坚决不收,“讲好的价,怎么能变的呢?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
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我两元钱。
我正要离开时,他不好意思说:“我本来应该把你送拢的,可是一幢高级别墅,往别墅去的人至少应该坐出租啊……我怕被你朋友看见……”
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我天生是不太流泪的人。
朋友果然在大门边等我,他望着远去的车夫说:“你为什么不让他送拢?那些可恶的家伙总是骗一个是一个!你太老实了。”
议完事,朋友留我吃饭,我坚决拒绝了。
我徒步走过了那段没有公交车的路程。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
5.本文采用第 ▲ 人称的写法,叙述了 ▲ 的故事。(18字内)(3分)
6.请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及其作用。(3分)
我猛然间觉得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着他的断腿,瞪着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截黄黄的裤管。

7.结合文意,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如果那条断腿也有在天之灵,它一定会为它的主人感到自豪。”休认为这条断腿会为主人的哪些方面感到自豪呢?(3分)

(2)作者在文中多处使用了语言描写的表现手法,请举出其中一处作简要分析。(3分)

8.文章结尾写道:“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样亲近过,也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我”为什么会有选样的感觉?请简要谈谈自己的理解。(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6分)
奇招击退红潮
丹丘生
① 在湖泊和海洋里,当藻类一生二、二生四,四省八……这样漫无节制地繁殖起来的时候,就形成了红潮。红潮来时,因藻类生长吸收了太多的氧气,致使当地的水域严重缺氧,大量水生植物窒息而死,此外,红潮还会在水中释放出神经毒素,使与之接触的人感染上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疾病,甚至患上癌症。
②一直以来,人们都对红潮束手无策,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听天由命,按事物发展盛极必衰的规律,耐心等待着红潮自己消失,但现在,科学家终于找到了一种消除红潮的办法——用超声波消除藻类。
③藻类之所以能漂浮在水面,而不会沉到水底,是因为它们身体里含有一种浮力细胞,里面含有氮气气泡,它们就像藻类与生俱来的“救生圈”,靠着这些气泡的浮力,就使整棵植株漂浮在水面上。
④而人们就抓住了藻类的这一特点,用特定频率的超声波引起浮力细胞里的气泡共振,当共振达到一定强度,气泡就会把细胞胀破,使得藻类失去浮力的支撑而下沉。一旦失去了水面的阳光,藻类在水下很快就会死亡。
⑤最近,一个英国研究小组利用三种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对项圈藻进行了测试。他们发现,尽管三种频率的超声波在一定程度上都能起作用,但效果最好的是频率接近1兆赫的超声波,这个频率刚好是项圈藻中浮力细胞的共振频率。
⑥不同种类的水藻,因为大小不等,它们的共振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这项技术可以有针对性地去除某一种类的水藻。此外,这种除藻办法不会伤及其他的水生植物,因为其他的水生植物的细胞对于超声波来说太致密了,不容易引起共振。
⑦由于高频率超声波在水中传播时,会很快被吸收,譬如1兆赫的超声波作用范围半径只有20米,所以这项技术在小范围的湖泊和池塘里,、比在动辄方圆千米的大海里更为实用。
(选自2013年第1期《大科学》)
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红潮的危害。(4分)

10.全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简洁概括作者是怎样按这种顺序进行说明的。(5分)

11.第③自然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它有什么作用?(3分)

12.下列说法或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4分)
A.凡是红潮繁殖的水域,水生植物都无法生存。
B.击退红潮的“奇招”就是用特定频率的超声波来消除藻类。
C.藻类浮力细胞的共振频率是1兆赫。
D.频率为1兆赫的超声波对漂浮在方圆数千米的大海里的红潮不会起作用。
三、古诗文阅读(25分)
(一)《访隐者》(3分)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释】坞:山坳。 山翁:此处指隐者。
13.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 ▲ 。(1分)
14.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2分)

(二)《五柳先生传》(11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5.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4分)
亦不详其姓字 ▲ 曾不吝情去留 ▲
造饮辄尽 ▲ 以此自终 ▲
16.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7.结合文章看看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3分)

(三)《议犬》(11分)
潞安①某甲,父陷狱将死。搜括囊蓄,傅百金,将诣郡关②说。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某下骑,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视犬已远,乃返辔疾驰,抵郡已暮。及扫腰橐③,金亡其半,涔涔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候关出城,细审未途。又自计南北冲衢④,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云。
(选自《聊斋志异》 有删减)
【注释】①潞安:县名。 ②郡关:州府。 ③扫橐③:扫,清理。橐③,钱袋。④冲循:交通要道。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既走,则又从之 ▲
(2)犬始奔去 ▲
(3)返客疾驰 ▲
(4)金亡其半 ▲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又自计南北冲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

20.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义犬的“义”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四、作文(40分)
21.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追梦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字数600以上,不得抄袭。2013学年第二学期三月份月考(2014.3)
八年级 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3分)
1.看拼音写汉字(4分)
黝 颇 绺 茂
2.古诗文填空(8分)
(1)瑟瑟谷中风(2)岂不罹凝寒(3)天涯若比邻(4)无为在歧路
(5)念天地之悠悠(6)不汲汲于富贵(7)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者
3.名著阅读(6分)
(1)科学与幻想之旅 诺第留斯号
(2)《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3)晴雯
4.综合性学习(5分)
(1)例句:儿行千里母担忧。 养儿方知父母恩。
(2)举例:《繁星·春水》 冰心 《母亲》 高尔基
(3)略
二、现代文阅读(32分)
第5-8题
9.(3分)①大量水生植物窒息死亡②人接触红潮会感染致病
10.(4分)逻辑顺序。本文按照这种顺序依次说明了击退红潮的原因、方法及科学原理,用超声波消除红潮的优势不足。由因到果,由表及里,条理清晰。11.(3分)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藻类依靠气泡的浮力在水面上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
12.(3分)B(A项说法太绝对,原文“致使当地的水域严重缺氧,大量水生植物窒息而死;”C项这个共振率是项圈藻浮力细胞的不是全部藻类的;D项“不会起作用”表述不正确。)
三、古诗文阅读(25分)
13.踏
14.通过描写隐者避世自己酝酿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15. 详细的知道 离开 就 凭借
16.(1)(五柳先生)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文中)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
(2)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17.示例: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五柳先生虽然生活贫困却淡泊名利,为了保持内心的高尚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难能可贵。
18.已经 离开 快速 丢失
19.(他)又想到(来路)是南北的交通要道,来往的行人如同蚂蚁一样多,丢失银两(财产)哪有存在的道理!
20.紧跟主人,打死都不会;为主人寻找银两,竟累死在草丛中;临死也不忘用身体紧护主人的银两。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