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小专题复习第1讲 国共关系与台湾问题
第2讲 新中国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
第3讲 北京、上海、西安、南京的历史
第4讲 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5讲 资产阶级革命和重要改革 第1讲 国共关系与台湾问题一、国共关系的演变 第1讲 国共关系与台湾问题 第1讲 国共关系与台湾问题 第1讲 国共关系与台湾问题二、台湾问题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⑴三国时,吴国孙权派船队到达夷洲(即今台湾),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⑵元朝时,政府加强对琉球(即今台湾)的管辖。
⑶清朝时,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
⑷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⑸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规定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⑹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2.台湾问题的由来:
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蒋介石及其残余势力败逃台湾,将台湾与祖国大陆人为地分离开来。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从此形成了台海两岸长期的对峙局面。
第1讲 国共关系与台湾问题3.党和政府对台湾的主张:
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⑵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⑶1995年初,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的新情况,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其中就包括了“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这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4.海峡两岸的交往:
⑴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终于打破了海峡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绝状态。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⑵“九二共识”:1992年,海协会、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⑶汪辜会谈:1993年汪道涵与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海峡两岸的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⑷二十多年来,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第2讲 新中国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 第3讲 北京、上海、西安、南京的历史一、北京
1.地名的演变:
(1)春秋时期,北京称燕,燕国都城。
(2)隋朝时期,北京称涿郡,隋大运河北至涿郡。
(3)宋金时期,北京称燕京,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
(4)元朝时,北京称大都,为元朝都城,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文明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5)明朝时,明成祖改北平为北京,于1421年迁都北京,在元大都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布局严整,城墙高大雄伟,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城中心的紫禁城,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6)清朝时,北京称京师 ,为清朝都城。
(7)1949年9月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把北平改为北京,作为首都。
第3讲 北京、上海、西安、南京的历史2.近现代的北京:
(1)遭受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进北京,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洗劫北京。
(2)近代探索:1895年,康有为和梁启超发动公车上书,拉开维新变法的序幕。1898年,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
(3)抗争:1919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的爆发。
(4)成就: 1954年9月,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我国第一部宪法;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等在北京召开;2008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
第3讲 北京、上海、西安、南京的历史二、上海
1.遭受侵略:《南京条约》中,上海成为中国第一批被迫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1937年8月13日,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攻占上海。
2.近代探索: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在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近代最大的军事工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民办工业);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杂志青年》(后改为《新青年》),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开始,上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
3.抗争:1919年五四运动后期,运动中心由北京移至上海,上海工人和商人支持学生运动,成为运动的主力。
4.成就: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结束中美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84年,上海列为首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1990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浦东发展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成功举行,这是我国迄今为止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 第3讲 北京、上海、西安、南京的历史三、西安
1.古都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自公元前约11世纪至公元9世纪末,西周(称镐京)、汉、隋、唐(长安)都建都在西安。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2.丝绸之路的起点: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到达欧洲的东西方交通线路。
3.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抗日,又称双十二事变。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3讲 北京、上海、西安、南京的历史四、南京
1.历史古都:三国时期吴国(建业)、东晋(建康)、南朝(宋、齐、梁、陈)(建康)、明初明太祖以应天府为南京,定为都城,明成祖迁都北京。
2.近现代史的南京:
(1)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南京为中国首都,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3)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4)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进行南京大屠杀。
(5)1945年 9月9日, 日本投降签字典礼在南京举行,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6)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第4讲 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4讲 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5讲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一、17到19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第5讲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第5讲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第5讲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第5讲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二、20世纪三次重要改革 第5讲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