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科技文化的成就》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情境创设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整合教学内容,把所讲的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如语言、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亲密接触到历史,仿佛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情境创设可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习具有积极性、主动性。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课题为2017年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课标要求了解这一时期科技成就,认识科技的作用。而教材内容在介绍了科技外,还增加了文化成就方面。科技与文化往往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社会进步。从教材地位看,本课处于整书最后一单元,处于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生活”中的第一课,呈现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在科技文化领域取得的成就,共包含科技与文化两个部分,虽然知识点多,但是难度小。从现实意义来看,课标强调认识科技的作用,说明要着重学习科技成就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因此,本课的侧重点放在如何让历史生活化和更加接地气上,确定本课主题为科技成就与你我他,明线为科技文化成就,暗线为科技文化带来幸福感。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八年级学生,偏重于形象思维,需要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兴趣。学生对“两弹一星”、“杂交水稻”、“屠呦呦”等知识有一定接触,但是还停留在知识表面,需要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为思考能力,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包括“两弹一星”、航天成就、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青蒿素的发现;了解杰出科学家的事迹,包括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屠呦呦等;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文化事业的主要成就。【过程与方法】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搜集和整理有关“两弹一星”“杂交水稻”“屠呦呦”的资料,学习查找和收集材料的方法;分析“两弹一星”、载人飞船等研制成功的意义,提高对现实的洞察力和对未来的预见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感悟科学家的精神,更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国家与个人的联系,感受到国家强大与个人幸福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两弹一星”的研制;籼型杂交水稻和青蒿素;“双百”方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教学难点科技的作用。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视频资料 文字材料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科技文化成就科技(“两弹一星”“杂交水稻”“青蒿素”)文化(莫言)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你幸福吗?”视频引入新课。 观看、思考。 以视频问题引发学生对自己当下是否幸福进行思考,从而为本课做铺垫。
一、国家强大的安全感 情境创设:教师出示真实故事,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图片展示:多媒体出示日本长崎、广岛遭受原子弹轰炸之后的废墟图片。材料研读:教师结合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材料研读,并思考问题:美国为什么如此嚣张?如果你是当时的中国人民,面对美国核武器可能带来的毁灭性威胁,有何感觉?中国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被威胁?过渡:正因此如此,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里说“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所以新生的中国必须把保证国家安全当作第一要务,必须发展核武器。自主学习:通过阅读教材,填写“两弹一星”的发展历程。时间大事件地位视频播放:播放原子弹和氢弹爆炸、“东方红一号”发射的“两弹一星”纪录片视频。再次进行创设情景角色体验,首尾呼应。过渡:公元1500以前,基本上是人类和人类改造陆地的历史。公元1500年以后,整个人类社会进入到了海洋时代。20世纪初飞机出现,人类开始飞离地面。20世纪50年代以后,当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后,人类开启了探索宇宙空间的时代。进入21世纪,随着太空技术的迅猛发展,巨大的战略利益促使世界各国纷纷进军太空。自主学习:教师出示我国太空事业发展历程的大事年表。时间大事件地位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材料研读:展示发展航天工程的战略意义材料。讨论探究:学生分组讨论、集思广益列举航天工程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 观看角色故事和图片,并阅读材料,感受中国人民当时的心境,深入思考需要怎样做才能摆脱当时困境。学生阅读教材,填写表格、记忆。看视频、进行角色体验。填写表格,记忆。通过研读材料,小组讨论问题。 首先,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故事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华人面临的生活困境,感知当时中国人的心境,并引发学生思考中国人面临这样处境的原因。其次,通过废墟图片的直观展示,给学生带来核武器破坏力巨大的视觉震撼,为后来感知美国核武器威胁中国的严重性做铺垫。最后,通过设问探究两则材料中美国的所作所为,使学生深入思考,初步认识到国防科技的重要性,意识到中国只有强大起来,才不会被帝国主义国家的核武器威胁,国家才能安全,人民才会安心。首先通过自主学习,落实知识,梳理“两弹一星”基本时空线索。其次,通过声音、图像一体的视频,将学生带回当时核弹爆炸和卫星发射现场,激发学生的激动心情和自豪感,回顾以邓稼先、钱学森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家的艰苦科研历程,体会核武器研制的艰辛和不易。最后,再次通过角色体验故事情境,首尾呼应,激发学生对国家的归属感和高度认同感,理解国家大事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让学生感受到当下我们生活在强大国家之下拥有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首先,通过大事年表让学生明白我国航天事业已经跟上世界潮流,避免了明清错过航海时代的错误。其次,通过研读材料,让学生意识到发展航天事业的重要性。最后,通过自主讨论,将航天工程事业与普通人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航天工程的好奇心,再次感受到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引起学生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二、贡献世界的自豪感 创设情境:展示受饥饿、疟疾折磨的人群形象图片,给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材料研读:多媒体分别展示袁隆平培育籼型杂交水稻和屠呦呦团队发现青蒿素的材料。故事分享:请学生分享袁隆平和屠呦呦的科研经历故事。 进行情境体验,假设自己现在是饥肠辘辘但食不果腹,身患疾病但无药可医的状况,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联系自己日常的生活经验进行情境体验。阅读材料并分享故事,感受科学家精神。 首先,通过图片展示,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饥饿和生病)为基础,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假设,如果自己现在是图片中的人将是何种状况,开展体验活动,刺激学生感官,促使学生的内在情感因素产生共鸣,从而初步让学生认识到杂交水稻和青蒿素对于保证个人生存的重要性。其次通过阅读材料中的数据,让学生感受袁隆平和屠呦呦等艰苦奋斗、自主创新、坚持不懈的精神,激起学生对国家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意识到他们的贡献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局限于当时,而是对未来,对世界都意义重大,心里油然而生中国贡献世界的自豪感。最后跟当下学生所熟知的时事结合,一是引入中国提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学生加深理解全世界的人类休戚与共,命运相关,全球性问题如当前新型冠状肺炎的解决也是需要全世界共同面对和解决的。二是提取青蒿素的灵感来源于中医药,与当前所倡导的文化自信结合,引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重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树立文化自信,必须充分挖掘中华文化内涵,提升文化软实力。
三、中华文化的自信感 材料研读:多媒体展示关于当下文化自信的材料,让学生意识到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根据材料可知,当下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发展什么样的文化,应该怎样发展?(简单概括材料即可)图片展示:该部分需要展示三组图片。第一组是1956年,毛泽东主席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后涌现出的描绘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风貌。第二组展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反映改革开放时代风貌的作品图片。第三组展示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的历史图片。在此部分,根据实际情况,利用乡土史资源,展示作品结合不同时期当地作家作品情况,如笔者学校所在的商洛地区,可向学生展示商洛籍作家贾平凹的文学作品以及作品获奖情况等信息。 阅读材料,概括。看图片,感受文化繁荣。 通过研读材料让学生在思想上加强对文化的重视。而通过图片展示文化成就,既直观又具体。更重要的是,结合当地作家作品,将拥有强大生命力的乡土史资源引入历史课堂,首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其次能丰富教学内容,最后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从而理解时代影响本地区历史发展,本地区历史与全国历史的密切联系。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部分除了介绍本地区作家作品获奖情况,树立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自信感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树立起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所以一定注重介绍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等事迹,让学生明白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越来越大。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部分再次回归“你幸福吗?”的提问,让学生体会自己当下是生活在有安全感的强大国家里、有自豪感的环境中、有自信感的中华文化氛围中,认识到科技文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生活的幸福感。 回答、感受。 首尾呼应,情感升华充分理解科技文化与个人的关系。
教学反思
笔者认为这篇教学设计亮点有以下有几点:第一、从现实出发,将诸多时事和教学内容联系,让历史与现实结合;第二、从国家影响人民生活这个角度出发,注重对学生所熟悉内容的发掘,运用角色体验、情境创设、引入乡土史资源等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去体验历史;第三、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通过历史大事年表、时间轴等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其次,通过自主研读材料,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意识;最后,通过回顾科研工作者的经历,并多次将国家和个人的结合,让学生树立起家国情怀。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