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第一单元复习第一部分:字词一、给下列横线前的字注音:
一绺 马鬃 脸颊 地窖
摩挲 噗噗 察觉 黑痣
华夏 牛犊 遗孀 谐调
负荷 水榭 既薨 钟磬 窘 相 颓 唐 揩 油
恣 情 赫 然 惩 罚
嗅 觉 殷 勤 殷 红
莽 撞 焚 烧 褪 色
剔 透 聘 用 跻 身
遴 选 摩 天 萦 系
抉 择 勘 查 坼 裂 二、填字成词 得( )洋洋 ( )为一体
粗心大( ) 以天下事为( )任
( )然大波 不( )而同
兴( )勃勃 ( )为人知
人迹罕( ) 精神dǒusǒu( )( ) 变( )莫测 因( )就简 不能自( ) 口头( ) 万( )俱寂 轻( )淡抹 力排众( ) 行踪( )秘
处( )如流 匪( )所思 别具匠( ) 第二部分:课文填空1.在她没来以前,我 ,但她一出现,就 , ,
, ,她马上成为我 ,成为 ,成为 □ □□ ,使我 。
2.在这四年里,我 , ,我咬紧了牙, 。就是在
我 □ □的时候□我总是 □我对自己说□□ □□3.我们不愿 , ;我们也不愿 ,
。 , ,
,继续前进。
4.我忽然爬起来, 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找蔡老师……”我
地回答。5. , ,远看不见山,那 ,也 ,
。
6.赵普晚年 , , 。
7.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 , 。 ,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8.默写《题破山寺后禅院》: , 。 ,
。 , 。 , 。
9.默写《登岳阳楼》: , 。 ,
。 , 。 , 。第三部分:文学常识《童年的朋友》节选自《 》,作者是 (国籍)的 (人名)。他的
体三三部曲是《 》、《 》、《 》。
13.《一面》选自《 》,作者是 ,真名 ,原名 。文中“一面”指的是作者与 的一面之缘。鲁迅《自嘲》中的“ ,
。”是鲁迅精神的体现。 14.《我的老师》作者是 代作家,原名 ,曾用笔名 ,主要作品有 集
《 》、长篇小说《 》。文中塑造了他小学时的老师 先生。
15.《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介绍了世界建筑大师、 籍华人 。
16.《赵普》选自《 》,赵普,字 , 时著名 家,读书不多,相传有: “ ”的说法文中“太祖”指 。17. 《题破山寺后禅院》选自 的《 》,作者是 代诗人 ;《登岳阳楼》选自《 》,作者是 代诗人 ,字 ,其人被誉为“ ”,其诗被誉为“ ”;《两小儿辩日》选自《 》,该书相传是 时 (人名)
所撰。《周总理,你在那里》选自《 》,作者 。 21.居里夫人是 国物理学家,因发现了 而获得诺贝尔奖;鲁迅探求救国真理经历了
和 两个阶段。四、文言文专项阅读训练――《赵普》:(一)解释带点字:
1、寡( )学术,及( )为( )相 2、晚年手不释( )卷( )
3、虽( )多忌克
4、而能以( )天下事为( )己任
5、尝( )奏荐某人为( )某官 6、普明日复( )奏其人7、家人发( )箧视之
8、太祖乃( )悟,
卒( )用其人
9、普少习( )吏事
每归私第( )
读之竟日( )(二)解释下列词语:
1.临政:
2.性深沉:
3.岸谷:
4.忌克:
5.循默: (三)说出下列句中带点词的古今义:
1.处决如流
古义: 今义:
2.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古义: 今义:
3.普明日复奏其人
古义: 今义:
4.普颜色不变
古义: 今义: (四)一词多义
及为相( )
以天下事为己任( )
读之竟日( )
家人发箧视之( )
跪而拾之以归( )
以天下事为己任( )
跪而拾之以归( )
普又以其人奏( )(五)翻译下列句子
1、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2、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3、太祖不用
4、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5、太祖常劝( )以读书
6、读之竟日7、普明日复奏( )其人
8、碎裂奏牍掷( )地
9.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10.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11.普少习吏事
12.太祖乃悟,卒用其人(六)研读第一段思考:
1、用原文回答:
(1)宋太祖劝赵普要多读书的原因是: ;
(2)读书给赵普带来的好处是: ;
由此可见“读书”与“临政”有何关系?
2、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赵普读书非常勤奋?摘录此句并翻译。你能说出有关刻苦读书的成语吗?
3、文中有个词语已成为成语,你能找出来并解释吗?
4.“阖”字有何作用?(七)、研读第二段思考:
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大意。
2、本段刻画赵普奏荐人才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描写可以看出赵普什么样的性格?
3.赵普奏荐人才结果怎样?为什么太祖“卒用其人”? (八)总体把握:1.课文写了 、 两件事,围绕一个 中心来构思。
2.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能从赵普身上学到什么?
3.假如把赵普放到当今社会中,你认为他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吗?为什么 ?4.人们在评论英雄的功过得失时,我们常常发现这些英雄的身边总有贤臣相随。同学们能从历史长廊中举出一些贤臣的例子吗?
5.读了课文,你认为为官者应具备怎样的才能?
6.赵普相传有“ ”的传说,对此,结合课文与史实,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赵普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