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15268649357(版权属于“胜哥课程”侵权必究!)
微课七下23耳和听觉(2)
1.“胜哥”在班里组织了“听音辨器”的活动:“先听音乐,后判断该音乐是哪一种乐器演奏的。”
学生主要是依据乐器的哪种特性来判断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
2.在开学典礼上用来扩音的设备是为了()
A.增大声音的响度B.提高声音的音调C.改变声音的音色D.加大声音的速度
3.编钟是我国古代乐器的典型代表,在商周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用编钟来演奏了。它是一
列大小不同的乐钟,按乐谱打击就可以演奏。编钟的大小不同,主要是通过影响声音的
A.音色B.音调C.响度D.音乐
4.一般情况下不属于噪声的是一(
A工地的机器声B.午夜时的汽车声C轰炸机经过的声音D.郊外的鸟鸣声
5.小科在使用“胜哥课程”中的科学视频来学习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6.从一群大声说话声中,小科听出了父亲的声音,这是因为父亲的声音和其他人的声音
()
A,音调相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振幅不同
7.小科学习编程后,开发了声学支付APP软件,每次要付钱时对着打开的软件说:“芝麻
开门”。如果声音与事先录制的用户声音相吻合就能够顺利支付。这种设计的主要依据是
A.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调不同
B.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
C.不同的人声音的响度不同
D.不同的人声音的频率不同
8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内的居
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下列方法有效、合理的是
(
A.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B.禁止广场舞活动
C.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
D.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9.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一(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少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10.下列方法中能保护听觉的是()
A.常到高分贝的歌厅去
B.使用耳机时调高音量
C.在分贝高的环境中佩戴防护耳罩
D.常用硬物探入外耳道清理耳垢
11.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一定会对人产生伤害
B在家中,音响播放的音乐一定不是噪声
C控制噪声只能从声源和人耳处减弱
D.从环保角度来看,不符合环保的声音都是噪声
12.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
A.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高
B.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13.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一()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赫的声音
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
C.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要大
D.15赫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
1
21世纪教育“胜哥课程”(版权属于“胜哥课程”侵权必究!)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15268649357(版权属于“胜哥课程”侵权必究!)
耳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耳廓
收集声音
外耳
外耳道
传导声波
鼓膜
耳的结构和功能
把声波转换振动
鼓室
为有听小骨
中耳
咽鼓管
连通鼓室和咽部,
使鼓膜内外空气
压力平衡,从而使鼓膜能正常振动。
听小骨传导异放大振动
前
庭
旋转感觉
内有位觉
内耳
半规管
位置、速度感觉了
感受器
耳蜗
内充满了液体,有听觉感受器
二、声音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
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素
音
音色: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的方法
乐音
①在声源处减弱(控制声源》
噪音
防止
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酿断传摇)
③在人耳处减弱(防噪入耳)
3.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是次/秒,用赫兹(Hz)表示,简称赫。
频率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周期,物体作往复运动或物理量作周而复始的变化时,重复一次所经历的时间。
如振动一次所花的时间为0.1秒,周期就是0.1秒/次,频率就是10.1秒/次=10次/秒
即,周期×频率=1
4.儿童说话的音调一般比成年人高,女人的音调一般比男人高。
5.一般人发声频率:65赫至1100赫之间。一般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20赫至20000赫。
6.把高于20000赫的声音叫做超声。超声产生的波叫超声波。如B超、超声探伤仪、粉碎胆
结石、声纳、倒车雷达、清洗物品等。蝙蝠利用超声波捕食。
7把低于20赫的声音叫做次声。次声产生的波叫次声波。如地震、台风、核爆炸、火箭起
飞发出的声波。大象用次声波交流。
8.因为超声波与次声波在人耳听觉范围外,所以我们人类听不到。
9.响度是人们主观上感觉到的声音强弱。单位:分贝,符号:dB
10.与响度有关的因素:①声源的振动幅度: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21世纪教育“胜哥课程”(版权属于“胜哥课程”侵权必究!)
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15268649357(版权属于“胜哥课程”侵权必究!)
②人耳距离声源的远近。距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就越小。
11.牛叫声响亮,响度大,蚊子的声音弱,响度小:牛叫声低沉,音调低:蚊子的声音尖锐,
音调高。因为音调与响度的影响因素不同,所以音调高的声音不一定响度大。响度大的不一
定音调高。
12.弦乐器:吉他、二胡、提琴等弦乐器都是通过弦的振动而发声的。
长而粗的弦振动的频率低,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低。短而细的弦振动的频率高,发出声音
的音调就高。
演奏者演奏时,通过手指在弦上不同位置的按压来改变振动弦的长短从而改变弦振动的
频率,从而改变音调高低。弦的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响。
13.管乐器:有铜管乐器和木管乐器之分。小号和长号等铜管乐器。
演奏者通过堵住和放开特定的音孔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使长笛产生不同的音调。空
气柱越长,音调就越低。
14.打击乐器:鼓、锣等打击乐器受到打击时发生振动而产生声音。
鼓皮张得越紧,打击时振动得就越快,频率就越大,音调就越高。击鼓的力量越大,鼓
皮振动的幅度就越大,声音就越响。
15.控制噪声的措施:①在声源处减弱(控制声源):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阻断传播):
③在人耳处减弱(防噪入耳)。
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2
21世纪教育“胜哥课程”(版权属于“胜哥课程”侵权必究!)(共41张PPT)
第二课时 声音的特性及噪声
一、耳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一、耳的结构和功能
外耳
中耳
内耳
耳 廓
收集声音
外耳道
传导声波
鼓 膜
把声波转换振动
听小骨
传导并放大振动
鼓 室
内有听小骨
咽鼓管
耳 蜗
内充满了液体,有听觉感受器
前 庭
半规管
内有位觉
感受器
连通鼓室和咽部,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平衡,从而使鼓膜能正常振动。
旋转感觉
位置、速度感觉
复习:
二、听觉的形成过程
声波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听觉神经
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产生听觉)
(振动)
(振动并放大)
(产生兴奋)
耳 蜗
(听觉感受器)
外 耳 集 音
中 耳 传 音
内 耳 感 音
耳在参与听觉
形成中的作用
神经冲动
三、听觉的损失
1.年龄增大,听觉不敏感。(自然原因)
2.听觉器官的损伤。(失聪)
四、耳的双重功能
既是听觉器官又是位觉器官,起平衡身体的作用。
①鼓膜或听小骨损伤等受损(传导性障碍)
②耳蜗或听神经传导系统受损(神经性障碍)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并且我们能知道此声是否熟人所发。
有杭州的学生常看“胜哥视频”,结果有一次在车上偶遇,一听声音感觉有点熟,再一看,果然是“胜哥”。
我们听音乐时能感知出伴奏声是由哪种乐器发出的。
… …
一、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三要素:
音调、响度、音色
(一)音调
1.概念:
声音的高低
听到的各种声音中,有的调子高,有的调子低。
音调的高低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1.尺划梳子:塑料尺在梳子上划过,改变划过的速度,听它们发出声音的差别。
当划过速度慢时,声音的音调低。
当划过速度快时,声音的音调高。
活动:
2.弹塑料尺:塑料尺紧紧压在桌面上,分别将塑料尺的1/4、1/2、3/4长伸出桌面边缘,拨动塑料尺伸出部分使其振动,观察不同快慢时,发出的声音有何不同?
伸出短,振动快,音调高;
伸出长,振动慢,音调低。
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频率的单位是次/秒,用 赫兹(Hz)表示,简称赫。
频率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1.塑料片的音调
2.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2.取两个不同频率的音叉,分别敲击一下,看看频率大小与音调高低的关系。
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儿童说话的音调一般比成年人高,
女人的音调一般比男人高。
3.一些声音的频率
一般人发声频率:
人唱歌时,C调“1”频率是:262赫
D调“1”频率是:294赫
一般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
65赫 —— 1100赫之间
20赫 —— 20000赫
(1)一只密蜂从你耳边飞过,你能听到它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可是一只蝴蝶飞过你的耳旁时,你却听不见,这是为什么?
密蜂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内,而蝴蝶振动频率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所以听不到。
思考:
(2)弹吉他时如何改变吉他发出的音调?
答:通过改变吉他弦振动部分的长度来改变吉他发出的音调。
4.超声波、次声波
把高于20000赫的声音叫做超声。
超声产生的波叫超声波。
如B超、超声探伤仪、声纳、倒车雷达
蝙蝠利用超声波捕食
4.超声波、次声波
把低于20赫的声音叫做次声。
次声产生的波叫次声波。
大象用次声波交流
如地震、台风、核爆炸、火箭起飞发出的声波。
B超检查:可以检查内脏的情况,也能检查孕妇腹中胎儿的发育情况,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
超声波的应用
超声波粉碎胆结石
利用超声波的巨大能量还可以把人体内的结石击碎。
如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牙刷等。
清洗物品!
超声波牙刷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1.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屑,先轻轻地敲鼓,观察小纸屑的振动幅度。然后用力敲鼓,观察纸屑的振动幅度。从中可以发现声音的强弱跟声源振动幅度有什么关系吗?
声源振动幅度大,声音强;
声源振动幅度小,声音弱。
(响度大)
(响度小)
2.在教室里听老师上课,前排与后排的学生谁听得更清楚?
距离声源越近,声音越强。
距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弱。
(响度大)
(响度小)
(二)、响度
响度是人们主观上感觉到的声音强弱。
1.概念:
2.与响度有关的因素:
①声源的振动幅度;
②人距离声源的远近。
距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就越小。
单位:分贝,符号:dB
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但不同的人对声音的感觉是不同的。
几种声源的分贝数
0dB 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30dB~40dB 是较为理想的安静;
70dB 会干扰人们谈话、影响工作效率;
长时间处于大于100dB 的环境中对耳的听力会造成损伤;
大于120 dB 的声音则会导致耳疼痛,甚至会造成永久性听觉障碍而听不到任何声音。
牛叫声响亮,响度大,蚊子的声音弱,响度小
牛叫声低沉,音调低;蚊子的声音尖锐,音调高
音调高的声音不一定响度大。
响度大的不一定音调高。
1.比较牛叫声和蚊子的声音,请大家区分哪个音调高?哪个响度大?
思考:
2.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哪个响度大?哪个音调高?
男中音响度大而女高音响度小;
女高音音调高,男中音音调低。
不同声源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可能都相同,但我们却能区分出是由什么声源发出的。
(三)音色
1.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2.影响音色的因素:
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的方法
借助示波器,可以观察到音色不同的声音的波形。
音叉 钢琴 长笛
乐 器
弦乐器:吉他、二胡、提琴等弦乐器都是通过弦的振动而发声的。
长而粗的弦振动的频率低,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低。短而细的弦振动的频率高,发出声音的音调就高。
演奏者演奏时,通过手指在弦上不同位置的按压来改变弦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音调高低。弦的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响。
乐 器
管乐器:有铜管乐器和木管乐器之分。小号和长号等铜管乐器。
演奏者对着乐器的口吹气,使乐器内空气柱振动,通过按压活瓣或移动拉管来调整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长笛等木管乐器,演奏时管子中的空气柱会发生振动而发声。
演奏者通过堵住和放开特定的音孔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使长笛产生不同的音调。空气柱越长,音调就越低。
乐 器
打击乐器:鼓、锣等打击乐器受到打击时发生振动而产生声音。
鼓皮张得越紧,打击时振动得就越快,音调就越高。击鼓的力量越大,鼓皮振动的幅度就越大,声音就越响。
悠扬的乐器声、悦耳的歌声、清脆的鸟鸣声使
人感觉轻松愉快,我们把这一类声音叫做乐音。
马路上的嘈杂声、飞机的轰鸣声等往往使人烦躁不安的声音
二、噪声污染
令人感到烦躁不安的声音,叫噪声。
1.定义:
噪声妨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害健康,被列为国际公害。
2.危害:
3.标准:
我国政府规定工厂、工地的躁声不超过85 ~ 90分贝。居民居住区的躁声,白天不超过50分贝,夜间不超过40分贝。
4.控制噪声的措施
①在声源处减弱(控制声源)
交通繁忙地区禁止鸣喇叭
摩托车的消音器
从声音的产生、传播、接受三方面去考虑。
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阻断传播)
高架路上安装隔音屏
③在人耳处减弱(防噪入耳)
隔音耳罩
捂住耳朵
我国古代在声学方面取得的成就
浙江余姚河姆渡地区出土的文物中有骨哨和骨笛,至今仍能吹奏出和谐的旋律。据测定,这批文物是新石器时代的制品,距今已有7000多年。
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人们已能制造弦乐器和管乐器,以及钟磬等打击乐器。如,近代出土的编钟是由一系列大小不同的钟组成的,能敲出高低不一而和谐的音调。我国古代对乐律的研究比西方早得多。
我国古代工匠在建筑声学技术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如四合院建筑,对隔离噪声很有效。又如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巧妙地利用声的反射和聚焦现象,使声音能沿着环形壁面传播很远,并且在回音壁中心的三音石附近能清晰地分辨出三次回声。
声音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声音
三要素
噪音
音调: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
音色:
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的方法
①在声源处减弱(控制声源)
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阻断传播)
③在人耳处减弱(防噪入耳)
防止
小结:
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