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一碧如茵的公园草坪上,总有那么几处令人恶( )心的淡黄的痰迹。那种不讲卫生、不顾公德的恶( )习,公众虽也厌恶( ),不少人却不以为然,更谈何深恶( )痛绝。
2、读故事,填成语
①.春秋时越王勾践为了报被吴王夫差打败之仇,他夜里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要尝一尝苦胆的滋味。“ ”这个成语即源于此,比喻刻苦自勉,奋发图强。
②.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只会照搬兵书,无实战经验,结果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军打得打败。“ ”这个成语即源于此,后用来批评空有理论,却不会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3、下面是某餐馆门口贴着的一幅对联。请你运用小学学过的《悯农》诗中的有关词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使之完整。
上联: ,弃之可惜; 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4、按课文内容填空:①沉舟侧畔千帆过, 。
②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 , ,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 。
5、将选项依次填在短文的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们从《论语》中学得 ,从《史记》中学得 ,从《正气歌》中学得 ,
从鲁迅学得 ,从马克思学得战斗的激情,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追求的执着。
①. 严肃的历史精神 ②. 智慧的思考 ③. 批判的精神 ④. 坚贞的气节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缺点。 B. 他的家乡是广东惠来县人。
C. 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D. 两天两夜没停的牛毛细雨又下起来了。
7、论据不同类的一项是( )
徐特立曾经告诫过学生,读书不要贪多求快,要仔细研读。
奥斯特洛夫斯基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但他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写成了不朽巨著。
列宁高度评价过想象的作用,指出幻想是极其可贵的品质。
马克思指出,一般工程技术人员也参加创造剩余价值。
8、下列句子表达没有歧义的是( )
A.慢悠悠地走来一位老汉。 B.穿好衣服。
C.几个团的负责干部。 D.小王和小李的儿子。
二、阅读理解
(一)珍惜生命
轻生自杀,在生活中是极少的;不珍惜生命,却比比可见。
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有些人不能说他不热爱自己的生命,但却不珍惜组成生命的“材料”。例如:有的人一杯茶、一支烟,办公室里穷聊天;有的人下棋、打扑克,可以通宵达旦;也有的人为买一件时髦衣服,从东城跑到西城,耗费上几个半天;还有年轻人,把大好时光用在花前月下的爱情陶醉中……
诚然,谈天、玩乐、买东西、谈恋爱,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甜蜜事情。但是,把比黄金还要宝贵的光阴淹没在这些事情上,毕竟令人浩叹。任何一个奋发有为的人,是决不肯在庸碌中寂寞终生的,总是想在有生之年多做一点有益于人民的事情,取得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也是可以实现的。这里的关键是要珍惜时间,勤奋不息。一分时间,一分成果。历来,那些能为社会做出贡献而名播于世的人,无不是寸阴必争,寸阴必夺。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作过这样的经验之谈:“时间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瑞典化学家阿累尼乌斯说过:“我是属于那些没有留下一天时间干私事的人们中间的一个。”工夫不负有心人,谁能赢得时间,谁就能获得成功。试看今天,那些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出类拔萃的人物,哪一个不是废寝忘食,日夜兼程呢?
④晋人陶侃说过:“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这话很有道理,任何人,无论是伟大人物还是平凡的人,荒废时间则一事无成,珍惜时间就获得了成功的希望。光阴永远追随着勤奋者的脚步。记住岳武穆的话吧: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9、本文题为《珍惜生命》,为什么通篇却论述要“珍惜时间”?
答:
10、本文针对一种什么现象来发表议论?
答:
11、文中说“有些人不能说他不热爱自己的生命,但却不珍惜组成生命的‘材料’。”这句话中的“材料”指的是 。文中这样说用了 修辞手法。
12、文章引用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的话,其用意是 ;
列举谈天、玩乐、买东西、谈恋爱的事例,其用意是 。
13、第③段加点的词语“这些事情”和“这”分别指代什么?
答:“这些事情”指代
“这”指代
14、文末提到的“岳武穆”指谁?答: ,作者引用他的那句话出自他的哪一首词?
答: 。
15、文章认为人们可以实现成就事业的美好愿望,但关键是
16、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有 、 。
17、翻译加横线的一句话。
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译:
(二)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别人,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别人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 , , 。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8、给加点的字注音。 热忱( ) 拈( )轻怕重
19、第⑥句空白处应填的词语是( )
A冷冷清清 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 B 漠不关心 冷冷清清 麻木不仁
C麻木不仁 漠不关心 冷冷清清 D 冷冷清清 麻木不仁 漠不关心
20、该段的中心句是 句。议论的句子有 句。(只填序号)
21、给该段分层次: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用“/”划分)
22、文中划曲线的句子是个双重否定句,请把它改为肯定句。(句子原意不改变)
肯定句: 。
23、本段主要运用了 论证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三)不 计 人 过
吕蒙正①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②入朝堂,有朝士③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④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⑤。(选自司马光《涑水记闻》,)
【注释】①吕蒙正(944—1011):宋代政治家。 ②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③朝士:中央官员。④同列:同事。 ⑤量:度量(肚量),气度。
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不喜计人过 ( ) ②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
③是小子亦参政耶 ( ) ④同列犹不能平( )
25.下列句子中的“之”所指的对象是谁?
①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 ( ) A.同列
②蒙正遂止之 ( ) B.朝士姓名
③不问之何损 ( ) C.吕蒙正
26.翻译:时人皆服其量。译文:
27.请简要谈谈你对“不计人过”的看法。
三、作文
生活中,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情有很多,例如:自己的未来,身边的人和事,我们生存的环境,民族的复兴,世界的和平……你关注什么?请你以“我关注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
(2)体裁(诗歌除外)不限;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3)不少于600字,版面清洁,书写工整。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基础知识(1-5小题每空1分,6-8每小题2分,共18分)
1、恶(ě)心 恶( è)习 厌恶(wù) 深恶(wù)痛绝。
2、①. “卧薪尝胆”②. “纸上谈兵”
3、上联: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弃之可惜;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4、按课文内容填空: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如诉如泣; 袅袅回旋上升 .
5、 C 6、 C 7、 B 8、 A
二、阅读理解
(一)(9-17每小题2分,共18分)
9、本文题为《珍惜生命》,为什么通篇却论述要“珍惜时间”?
答: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
10、本文针对一种什么现象来发表议论?
答:针对人们普遍不珍惜生命,浪费时间的现象(不珍惜生命,却比比可见。)
11、文中说“有些人不能说他不热爱自己的生命,但却不珍惜组成生命的‘材料’。”这句话中的“材料”指 时间 ;文中这样说用了 比喻 修辞手法。
12、答:说明时间对于生命的可贵;
从反面说明有些人不珍惜组成生命的材料 。
13、第③段加点的词语“这些事情”和“这”分别指代什么?
答:“这些事情”指代 谈天、玩乐、购东西、谈恋爱
“这”指代 总是想在有生之年多做一点有益于人民的事情,取得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
14、答:岳飞 ; 《满江红》 。
15、答:要珍惜时间,勤奋不息。
16、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事实)论证/例证法、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17、译:像大禹那样的圣人,都时刻珍惜每寸光阴;我们这些普通人,更应该珍惜点滴的时间。
(二)(每小题2分,共12分)
18、热忱(chén) 拈(niān)轻怕重 19、(A)
20、该段的中心句是 ① 句。议论的句子有 ②⑦⑩ 句。(只填序号)
21、给该段分层次:① ②/③ ④ ⑤ ⑥ ⑦/⑧ ⑨ ⑩。(用“/”划分)
22、文中划曲线的句子是个双重否定句,请把它改为肯定句。(句子原意不改变)
肯定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每个人)都佩服他,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
23、本段主要运用了 对比 论证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这样一比较,一正一反,褒贬分明,批评中肯。通过对比,更突出白求恩的高贵品质,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
(三)(24-25题每空1分,26题2分,27题3分,共12分)
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不喜计人过 (过失) ②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经过)
③是小子亦参政耶 (这) ④同列犹不能平(还,仍)
25. ①( C ) ②( A ) ③( B)
26.翻译:时人皆服其量。译文:当(那)时的人都佩服他的度量(气度)
27.请简要谈谈你对“不计人过”的看法。
围绕"对人对事宽宏大量,不计个人得失"谈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班级 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