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目录
01
课程要求
02
知识点精讲
03
课堂巩固
1. 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了解两者关系的历史探究过程。
2.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3. 通过对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的学习,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4. 认识惯性并能运用惯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利用惯性知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 需要 力来维持;伽利略则认为,物体的运动 不需要 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其受到 阻力 的缘故,即力是 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运动状
态
需要
不需要
阻力
改变
知识点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 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小 ,速度减小得越 慢 ,运动的距离越 远 。由此推测: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阻力,速度就不会减小,它将 一直匀速运动下去 。
小
慢
远
一直匀速运
动下去
1.对于“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历史上经历了漫长而又激烈的争论过程。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其核心含义是( C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
C.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D.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C
2.如图8-1-1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
图8-1-1
(1)让同一辆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个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目的是 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
(2)实验中通过改变 接触面的材料 来改变阻力的大小。
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接触面的材料
(3)实验中同一辆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长,表明它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 小 。
(4)假设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则它会在水平面上做 匀速直线 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 不需要 (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小
匀速直线
不需要
思路点拨:实验时要注意控制变量。本实验是通过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使小车受到的阻力不同,水平面越粗糙阻力越大,小车越容易停下来。实验中让小车在斜面同一高度处下滑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实验中通过比较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距离的大小来判断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采用的是转换法。
知识点2:牛顿第一定律
3.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静止 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说明:
(1)牛顿第一定律不是一条实验定律,它是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通过进一步的 推理 而概括出来的。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推理
(2)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 不受力 时的运动状态是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说,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3)外力的作用可以使物体的 运动状态 发生改变。(所以说,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不受力
运动状态
3.一个物体被竖直上抛至最高点时,如果突然失去一切外力的作用,它将( A )
A. 静止 B. 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竖直下落 D. 做匀速直线运动
A
4.正在水平面上滚动的小球,如果它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C )
A.立即停下来 B.慢慢停下来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改变运动方向
思路点拨: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以不受力前一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而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力时仍然保持静止。
C
知识点3: 惯性
4.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 原来运动状态 (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说明:
(1)惯性没有条件,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无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2)惯性没有方向,物体只是保持之前的运动状态。
原来运动状态
(3)惯性不是力,在解答问题时,只能说“由于惯性”“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由于惯性的作用”“克服惯性”等,否则就将惯性和力的作用混为一谈。
(4)生活中我们常常利用惯性,如投铅球、跳远等;同时也要避免惯性带来的危害,如车辆行驶时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开车要系安全带等。
5. (2022乐山)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B. 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是为了利用自身的惯性以提高成绩
C.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 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就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
6.超速和超载是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当汽车 超载 (填“超速”或“超载”)时,它的惯性将变大。在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其顶壁上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8-1-2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向右做 加速 (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
超载
加速
图8-1-2
思路点拨: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注意惯性不是力,因此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而应该说物体“具有”惯性。
1. 一个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当速度达到3 m/s时,作用在它上面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则物体将( D )
A. 慢慢停下来
B. 做匀速直线运动,但速度小于3 m/s
C. 立即停下来
D. 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为3 m/s
D
2. 一个热气球以一定的速度竖直上升到某一高度时,从热气球里掉出一个物体,这个物体离开热气球后将( A )
A.继续上升一段距离,然后下落
B.立即下落
C.以原来的速度永远上升
D.以上说法都不对
A
3. (2022云南)2022年2月16日,中国运动员齐广璞在北京冬奥会男子自由滑雪空中技巧赛上获得冠军。比赛过程中,当他离开大跳台后由于 惯性 ,仍能在空中继续“飞行”。
惯性
4. 如图8-1-3所示,小明在匀速直线向右前进的火车上A位置,竖直向上跳起来(忽略空气阻力),图8-1-4是小明落回火车车厢地面瞬间的三种可能的位置。你认为小明应该落在 丙 (填“甲”“乙”或“丙”)图所示的位置,理由是 小明跳起时,水平方向不受力,由于惯性,水平方向上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与火车一起运动 。
丙
小明跳起时,水平方
向不受力,由于惯性,水平方向上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
态,与火车一起运动
图8-1-3 图8-1-4
5. 如图8-1-5甲所示,如果锤头的手柄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套紧,这是利用了 锤头 (填“锤头”或“锤柄”)的惯性。如图8-1-5乙所示,低速行驶的汽车,一旦被追尾,这时 头枕 (填“安全带”“头枕”或“安全气囊”)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
锤
头
头枕
图8-1-5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