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15268649357(版权属于“胜哥课程”侵权必究!)
微课七下2.4光和颜色(2)
1.以下四种情况中光速最大的是-(
)A.空气B.水C.真空D.玻璃
2.下列关于光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一(
A.光的传播速度总是为3×105千米/秒B.光的传播速度的最大值为3×10千米/秒
C.光年是一种长度单位
D.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
3.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
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直线传播B.小孔成像C.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
4.下列科学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一(
A.霓虹灯的灯光五颜六色
B.彩色电视机的画面五彩缤纷
C.色彩丰富的水彩画
D.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
5.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一(
A,电视遥控器B.医用“B超机”C.验钞机D.夜视仪
6,生命探测仪在地震救援中是搜索废墟下生命的“一双慧眼”。下列关于红外生命探测仪的
工作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利用DNA进行生命探测的
B.是通过感知温差进行生命探测的
C.是依靠声波进行生命探测的
D.是利用地磁场进行生命探测的
7科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
此可以初步推测,下列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A.红光B.黄光C.绿光D.紫光
8.一台激光器朝着月球发射激光信号,经过2.7s后才接到从月球返回的信号,那么月球到地
球的距离为--()A.8.1×103mB.4.05×105kmC.8.1×105mD.4.05×103km
9.下雨后路面上积了一些水,水面上有一薄层油膜,在阳光的照耀下这层油膜的颜色是-
)A.彩色的B.红色的人C.白色的D.黑色的
10.下列不属于人类对紫外线的应用的是-()
A.利用紫外线消毒灭菌B.日光浴C.鉴别纸币的真伪D.电视机的遥控器
11.最早做过光的色散的实验,并对此进行研究的科学家是-(
A.牛顿B.安培C.伽利略D.阿基米德
12.“浴霸”是家庭淋浴间的常用装置,下列关于“浴霸”说法中正确的是一(
A.装有紫外线灯泡,用于照明和杀菌消毒B.装有红外线灯泡,用于照明和杀菌消毒
C装有紫外线灯泡,用干取暖和照明
D装有红外线灯泡,用于取暖和照明
13.绝大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同,然而,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
高,为证实这一点,可对水中月鱼进行拍照,应选用的器材是()
A.红外照相机B.紫外光成像仪C.可见光照相机D.超声波成像仪
14.2021年春节,浙江因为疫情控制得当,人民又能走亲访友,多地燃放起了烟花。璀璨的
焰火,各种烟花争奇斗艳,细心的小科发现他总是先看到远处的烟花,过一会儿才听到声音,
这是因为
。这种特点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请你再举一例:
15.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超新星“正在爆炸”,其实我们看到爆炸所发出的光经过了15万年
才到达地球,也就是说爆炸是发生在15万年前,则该超新星距地球约
千米。
16.百米赛跑时,为何终点记时员看到起点发令枪冒烟就开始记时,而不是听到枪声才计时?
1
21世纪教育“胜哥课程”(版权属于“胜哥课程”侵权必究!)(共30张PPT)
第二课时 光速及光的色散
1.自身会发光的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光能在透明物质或真空中传播
3.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4.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①影子的形成
②小孔成像
③日食、月食现象
④光线较准
5.光线: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实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这是用了理想模型法。
复习:
雷声和闪电同时发生,但为何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答:说明光传播速度比声音传播速度要大得多。
思考:
四、光的传播速度
1973年美国人埃文森采用激光法测定光速为每秒299792458米,经15届国际计量大会确认,上述光速作为国际推荐值。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之一就是光速不变原理
E=mC2
在真空中光的传播最快,为3×105千米/秒。
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的3/4
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要更小。
在空气中的光速约为3×105千米/秒。
光在空气中1s内传播的距离相当于绕地球7.5圈;光从月球传到地球只需1.3s;光从太阳传到地球约500秒。
请你计算一下光在真空中一年传播的距离。
答:光在真空中一年传播的距离是9.46×1012千米。
解:
t=365×24×3600=31536000秒
s=vt= 3×105千米/秒×31536000秒
= 9.46×1012千米
1光年 = 9.46×1012千米 光年是长度单位。
雨过天晴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你知道它是如何形成的吗
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现象。
五、光的色散
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可发生光的色散现象:
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这束光通过三棱镜后会产生什么现象
依次出现:
光的色散:
指的是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
(白光是复色光)
单色光
复色光
把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单色光。
(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复色光。
光
以前人们以为白色的阳光是最单纯的,后来牛顿最早做了光的色散实验才了解真相。
在盛有水的脸盆里斜放一面镜子,调整镜子与阳光的角度试着把太阳光反射到光屏上,直到呈现出七彩之光。你能解释其中的科学原理吗?
在盛有水的脸盆里斜放一面镜子,调整镜子与阳光的角度试着把太阳光反射到光屏上,直到呈现出七彩之光。你能解释其中的科学原理吗?
答:这是因为阳光透过水折射后被镜子反射,再通过水折射出去而分解成七种单色光的缘故。
肉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
1800年,英国科学家海谢尔做了一个实验,他把阳光分成彩色光带以后,用温度计来测量各种光的温度,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靠近红色光外的不可见部分,温度竟比红光还高。于是,海谢尔设想在太阳的辐射中,除了可见光以外,一定还包含着一种人的肉眼看不见的辐射。后来就称它为红外辐射,又叫它红外线。
科普: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在日光光谱的紫端外侧一段能够使含有溴化银的照相底片感光,因而发现了紫外线的存在。
科普:
三棱镜
光屏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太阳光
红外线
紫外线
六、看不见的光
(一)红外线
红光以外辐射的光线
红外线具有热效应
1.概念:
2.特性: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就越强。
太阳的热主要是通过红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
(频率1012 ~ 5×1014赫)
3.应用:
红外线探测仪、
红外线照相机、
红外线夜视仪、
都是利用红外线的强弱来识别不同温度的装置。
红外线温度计、
红外线照相机
红外线夜视仪
红外线警戒探测器
红外线摄像头
红外线电视遥控器
红外线水平仪
响尾蛇靠红外线捕食蜥蜴
响尾蛇导弹(用红外线制导)
紫光以外辐射的光线
1.概念:
2.特性:
能杀死微生物,常用消毒灭菌。
适量照射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健康,但照射过量,会使皮肤变黑,诱发皮肤癌。
3.来源:
自然界中的紫外线主要来源于太阳。
臭氧层(20~25千米)吸收大部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使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紫外线指数
(频率7.5×1014 ~ 5×1016赫)
(二)紫外线
使得荧光物质发光。
使照相底片感光。
4.应用:
日光灯通电后,氩气电离生热,热量使水银产生蒸气,随之水银蒸气也被电离,并发出强烈的紫外线。在紫外线的激发下,管壁内的荧光粉发出近乎白色的可见光。
日光灯
紫外线灯(消毒)
紫外线消毒柜
消毒杀菌
紫外线验钞机
验钞
紫外线验钞笔
紫外线能使照相底片感光
感光
1.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3×105千米/秒。
4.光的色散:指的是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
2.单色光:把不 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单色光。
(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3.复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复色光。
5.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红光以外辐射的光线。
红外线具有热效应
紫外线:紫光以外辐射的光线
消毒杀死微生物。
小结:
3×108米/秒
使得荧光物质发光。
使照相底片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