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测试题B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
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2.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中染色单体散最多可达92条
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
C.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
D.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23
3.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 )
A. 1∶1 B. 1∶2 C. 1∶3 D. 0∶4
4.下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由图分析可知( )
A 甲→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B 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丙时期
C 丙→戊的过程中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 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DNA分子数的两倍
5.某男孩为色盲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色觉均正常。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于( )
A.外祖父 B.外祖母 C.祖父 D.祖母
6.下列关于伴性遗传方式和特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染色体显性遗传:女性发病率高;若男性发病其母、女必发病
B.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发病率高;若女子发病其父、子必发病
C.Y染色体遗传:父传子、子传孙
D.X、Y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遗传:男女发病率相当;也有明显的显隐性关系 21世纪教育网
7.如图是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Ⅰ区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相关
B.位于Ⅱ区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一致
C.位于Ⅲ区的致病基因,在体细胞中也可能有等位基因
D.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
8.雌性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会有一条随机失活(部分基因不表达),从而造成某些性状的异化,玳瑁猫即是典型的例子,其毛色常表现为黄色和黑色(相关基因分别为B、b)随机嵌合。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玳瑁猫一般是雌猫,雄猫很罕见
B.玳瑁猫皮肤不同毛色的区域,毛色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
C.玳瑁雌猫的子代雄猫中黄色和黑色两种毛色大约各占一半
D.玳瑁雄猫的产生都是由于初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造成的
9.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1/4,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红眼对白眼是显性
B.眼色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C.眼色和性别表现为自由组合
D.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10.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了几种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并根据观察结果绘制出如下图形。下列与图形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在此时期之前细胞中央出现了赤道板
B.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阶段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阶段染色体着丝点发生分裂21世纪教育网
D.如果丙图表示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可发生联会并产生四分体
11.下图①表示某高等雄性动物肝脏里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结合图②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①所示分裂时期处于图②中的BC段
B.此细胞产生AB精子的概率是0
C.图①细胞中含有两个四分体
D.图②中C→D的原因与着丝点的分裂有关
12.与有丝分裂相比较,正常情况下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①染色体复制 ②同源染色体配对 ③细胞数目增多 ④非等位基因重组 ⑤等位基因分离 ⑥着丝点分裂[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②④⑤ B.②③④ C.④⑤ D.②④
13.细胞分裂是生物体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下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某植物的一个体细胞正在进行分裂如图①,此细胞的下一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着丝点分裂
B.假设某高等雄性动物睾丸里的一个细胞分裂如图②,其染色体A、a、B、b分布如图,此细胞产生染色体组成为AB的精子概率是1/4
C.图③是某高等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在分裂形成此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可形成3个四分体
D.图①和②对应于图④中的BC段,图③对应于图④中的DE段
14.下图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若该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仅仅是a与a,没有分开,则形成的正常精细胞与异常精细胞的比值为( )
A.0∶4 B.1∶1
C.4∶0 D.3∶1
15.某同学总结了四点有关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知识点,其中错误的是( )
A.次级精母细胞中的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的DNA分子数目相同
B.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正好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点数目相同
16.下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
B.图乙一定为初级精细胞
C.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图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17.一个含有Aa、Bb、Cc三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这四个精子的染色体组成可能是( )
A.BbC Bbc AaC Aac B.ABc ABC aBC ABC
C.ABc abC ABc abC D.ABC abc aBC Abc
18.某生物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并且在每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一对等位基因,则该生物产生的配子类型有( )21世纪教育网
A.2N B.N2 C.N1/2 D.1/2N
19.(改编)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显示了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
B.C~H、I~M段可分别表示为一个细胞周期
C.A~I表示减数分裂
D.E~F段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20.(改编)果蝇的眼色有红眼和白眼两种,红眼和白眼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杂合的雌性个体为红眼。现有一白眼雌果蝇,让它与另一雄果蝇杂交,要求产生的后代仅仅根据其眼色就可以判断其性别,则选择与该白眼雌果蝇杂交的雄果蝇的性状、基因型,以及后代眼色与性别的关系分别是( )
A.红眼、XWY,后代中红眼果蝇为雌性、白眼果蝇为雄性
B.红眼、Ww,后代中眼色与性别之间没有一定的关系21世纪教育网
C.白眼、XwY,后代中红眼果蝇为雌性、白眼果蝇为雄性
D.白眼、XwY,后代中红眼果蝇为雄性、白眼果蝇为雌性21世纪教育网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40分)
21.(20分)下图表示某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
(1)图中代表染色体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2)进行图中8过程时,细胞之间有信息交流,完成信息交流的细胞结构是 ,相关的成分是 。
(3)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__________。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数在4~6时期为 个。
(5)若8过程发生在人体内,此时后代性别 (填“已决定”或“未决定”);所形成的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数量 (填“父方多”、“母方多”或“一样多”) 。
22.(20分)果蝇的眼色有红眼和白眼之分,由一对等位基因所控制。现有甲、乙两种性别不同的果蝇,它们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以及相关染色体上含有的控制眼色的基因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和 。
(2)让甲、乙果蝇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雌性个体全为红眼,由此可以推知红眼和白眼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 ,进一步可以推知产生的后代中雄性个体的表现型为 。
(3)如果甲的2号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未知,要确定该基因的类型,可以让该个体与基因型为 的个体杂交,经过杂交后请预测实验结果:
① ;
② 。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B卷参考答案:[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B 解析: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因此,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A正确;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只能引起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B错误;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含有的2分子DNA是经过DNA复制形成的,在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C正确;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是随机的,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种类以及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D正确。
2.D 解析:A正确,在人类精子形成过程中,当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复制后,则染色单体数目为92条;B正确,如果发生基因突变或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则会导致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C正确,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联会时,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D错误,正常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产生四个精子,其中两两遗传物质相同,因此,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为1。
3.D 解析:一个精母细胞在产生精子的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如果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结果是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一个为5条染色体,另一个为3条染色体,两个次级精母细胞都不正常,由这两个异常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4个精细胞都是异常的。
4.C 解析:甲→乙的过程是染色质螺旋化变成染色体,这一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不变化;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中期,即丁;如果丙和丁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则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因此,从丙→戊的过程中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相等。
5.B 解析:色盲男孩的基因型为XbY,他的色盲基因只能直接来自他的母亲,而他母亲的色盲基因可能来自他的外祖父或外祖母,由于外祖父表现正常,因此,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最终只能来自外祖母,B正确。
6.D 解析:X染色体显性遗传,女性的两条X上只要有一条含有显性基因,该女性就是患者,因此,X染色体显性遗传女性发病率高;男性的X染色体只能来自他的母亲,将来只能遗传给他的女儿,因此,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男性患者其母、女必发病,A正确;X染色体隐性遗传,女性需要两条X上都含有隐性基因才是患者,因此,X染色体隐性遗传女性发病率低于男性;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中有一条来自她的父亲,儿子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因此,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女性患者其父、子必发病,B正确;只有男性有Y染色体,因此,男性的Y的遗传是父传子、子传孙,C正确;X、Y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遗传,男女发病率不一定相当,如显性遗传病患者XBYb与XbXb婚配,后代中女性全为患者,男性全正常,D错误。
7.B 解析:位于Ⅰ区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X上没有相关基因,因此,位于Ⅰ区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相关,A正确;位于Ⅱ区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表现不一定一致,如显性遗传病患者XBYb与XbXb婚配,后代中女性全为患者,男性全正常,B错误;女性的体细胞中含有两条X染色体,位于Ⅲ区的基因在女性的体细胞中是成对的,这成对的两个基因可能分别是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C正确;性染色体在生殖细胞中只有一条,在体细胞中有两条,D正确。
8.D 解析:根据题意,玳瑁猫的基因型为XBXb,其性别是雌性,A正确;玳瑁猫皮肤黄色区域,基因B能表达,但在黑色区域,基因B没有表达,基因b表达,B正确;玳瑁雌猫XBXb的子代雄猫的基因型为XBY、XbY,毛色分别为黄色和黑色,比例为1:1,C正确;玳瑁雄猫的基因型为XBXbY,该玳瑁雄猫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玳瑁雌猫的初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形成了XBXb的卵细胞,然后该卵细胞与含有Y的精子受精,最终形成了XBXbY的玳瑁雄猫;该玳瑁雄猫也有可能是由于某种基因型的雄性个体(如XbY)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X和Y染色体没有分离,形成了XbY的精子,然后该精子与卵细胞XB受精,最终形成XBXbY的玳瑁雄猫,D错误。
9.C 解析:根据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A正确;一对等位基因遵循分离定律,B正确;眼色是基因决定,性别是染色体决定,而且决定眼色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故C错误;由子二代的比例可知,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故D正确。
10.B 解析:甲图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后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因此,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赤道板不是细胞中的结构,A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为2N,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2分子DNA,此时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因此,B正确;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但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C错误;发生联会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而图中C组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4N,D错误。
11.C 解析:图①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②中的BC段代表染色体复制以后的时期,具体包括从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以后到分裂期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之前,中期属于这一阶段,因此,A正确;该细胞是体细胞,不会产生精子,B正确;只有减数分裂中才会出现四分体,C错误;图②中C→D是由于着丝点分裂的结果,D正确。
12.A 解析:①在两种细胞分裂过程中均会在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②同源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两两配对现象;③两种细胞分裂均会使细胞数目增多;④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现象;⑥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均发生分裂。
13.B 解析:图①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然后是后期,此时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图②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该细胞进一步分裂形成的是精原细胞,不能形成精子;图③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该细胞可能是卵细胞或第二极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形成3个四分体;图①和②中的每条染色体都含有2分子DNA,对应于图④中的BC段,图③中的每条染色体只含有1分子DNA,对应于图④中的DE段。
14.B 解析:若该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仅仅是a与a1,没有分开,则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异常,故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a1 、0、 b、 b1,正常精细胞与异常精细胞的比值为1:1,故B正确。21世纪教育网
15.C 解析: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DNA=1:2,因此此细胞和正常体细胞相比,染色体减半,但DNA分子和正常体细胞的DNA分子数目相同,故A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断裂,一分为二,染色体暂时加倍和体细胞数目相等,故B正确;由于经过间期的复制,因此在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DNA=1:2,故C错误;染色体和着丝点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故D正确。21世纪教育网
16.B 解析:图甲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可以为次级精母细胞或者第二极体;图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为初级精母细胞;图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一定为次级卵母细胞;图丙中的M、m在分开之前为姐妹染色单体。
17.C 解析: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其染色体组成两两相同,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
18.A 解析: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能产生21种配子,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能产生22种配子,则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能产生2N种配子。
19.A 解析:图中显示了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两种分裂方式,在H之前是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没有细胞周期的,HI表示受精作用,I之后表示有丝分裂,I~M段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因此,A项正确、B项错误;A~H表示减数分裂;E~F段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此时分离的是姐妹染色体。
20.A 解析: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性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红眼对白眼是显性。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wXw,它与红眼XWY杂交后,后代中有XWXw、XwY两种基因型,其中XWXw表现为红眼,雌性,XwY表现为白眼,雄性。
21.(除特别说明外,每空3分,共20分)(1)曲线B(2分) (2)细胞膜 糖蛋白 (3)4~7 (4)20 (5)已决定 母方多
解析:根据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特点确定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何种物质的变化。(1)曲线B和曲线A分别表示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2)8过程是受精作用,有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和融合,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靠细胞膜上的糖蛋白;(3)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后,即图中的4~7区间;(4)体细胞中20条染色体(未复制的)含有20个DNA分子,4—6时期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此时,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数量为20个;(5)在受精时精子的类型决定了生物的性别;受精时,主要是精子的细胞核进入卵细胞,受精卵的细胞核中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因此,受精卵中遗传物质来自母方的更多。
22.(1)XWXw(2分) XWY(2分) (2)红眼为显性性状,白眼为隐性性状(3分) 大约一半个体为红眼,另一半个体为白眼(3分) (3)XwY(2分) ①如果后代中雌(雄)性个体全部为红眼,说明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为W(4分) ②如果后代中雌(雄)性个体大约有一半为红眼,另一半为白眼,说明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为w(4分)
解析:从图中看,甲为雌性果蝇,乙为雄性果蝇。根据性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可以直接写出甲和乙的基因型;乙的X上含有显性基因W,甲、乙果蝇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雌性个体全为红眼,说明红眼是由W基因控制的,因此红眼为显性性状;甲、乙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XWY(红眼)、XwY(白眼)两种类型,比例为1∶1;如果甲的2号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未知,则该基因可能为W或w,要确定该基因的类型,可以让甲与XwY个体杂交,如果后代中雌(雄)性个体全部为红眼,说明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为W,如果后代中雌(雄)性个体大约有一半为红眼,另一半为白眼,说明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为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测试题A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
B.四分体就是4条染色单体
C.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都形成四分体
D.四分体时期的下一个时期是联会
2.仅考虑核DNA,下列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可能相同,而DNA含量一定不同的是( )
A.初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B.精原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21世纪教育网
C.卵原细胞和卵细胞 D.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
3.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基因与染色体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B.基因与染色体毫无关系
C.一个基因是由一条染色体构成的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
A..精原细胞生长增大时 B.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C.第二次分裂结束时 D.精细胞变成精子时
5.最早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是( )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B.萨顿的蝗虫实验
C.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D.水稻杂交实验
6.血友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均有一个患病的弟弟,但家庭的其他成员均不患病,他们的子女患病的概率为( )
A.0 B.1/2 C.1/4 D.1/8
7.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
D.受精卵中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8.下列不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的是( )
A.着丝点分裂 B.同源染色体分离
C.联会 D.形成四分体
9.某女性患红绿色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女性一定遗传了其祖父的色盲基因
B.该女性一定遗传了其外祖父的色盲基因
C.该女性一定遗传了其外祖母的色盲基因
D.该女性一定遗传了其祖母的色盲基因
10.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有N对同源染色体。则它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的染色体数依次是( )
A.2N、2N、4N B.2N、2N、N
C.2N、4N、2N D.2N、2N、2N
11.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②同源染色体是有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③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
④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下列哪项不是同源染色体的特征( )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B.在四分体时期共用一个着丝点
C.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在减数分裂过程有联会现象
13.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全部在染色体上 21世纪教育网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14.某男孩为红绿色盲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色盲基因在该家庭中传递的顺序是( )
A.外祖父传递给母亲r再传递给男孩
B.外祖母传递给母亲,再传递给男孩21世纪教育网
C.祖父传递给父亲,再传递给男孩
D.祖母传递给母亲,再传递给男孩
15.人体内某一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其内有44个常染色体与两个X染色体,此细胞不可能是①初级精母细胞;②次级精母细胞;③初级卵母细胞;④卵细胞( )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①②③
16.下列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 )
A.合子 B.根尖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7.课本模型建构《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中,长度相同而颜色不同的两条染色体配对代表( )
A.来自父方的两条染色体
B.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C.来自父母双方的染色体
D.以上说法都对
18.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重要过程是( )
A.遗传和变异
B.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9.(原创)下图是某哺乳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分裂图像,则该细胞不可能表示( )
A.初级精母细胞 B.次级精母细胞 C.第一极体 D.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20.(改编)一个红绿色盲女性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后,生出了一个体细胞中有3条性染色体的异常色盲男孩。已知只要含有Y染色体,即为男性。则该男孩的基因型可能为( )
A.XBXbY B.XbXbY 21世纪教育网
C.XBXBY D.XbYbYb[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40分)
21.(10分)下图的五个细胞是某种生物不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假设该生物的体细胞只有4条染色体)请回答以下问题:
(1)A、B、C、D、E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 ,属于减数分裂的是 。
(2)A细胞有 条染色体,有 个DNA分子,属于 期。
(3)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
(4)染色体暂时加倍的细胞有 。
(5)不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 。
(6)A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 ,染色体有 条。
22.(12分)下图所示为人类形成双胞胎的两种方式:
(1)如果此双胞胎与方式一相符,胎儿甲是男性,则胎儿乙的表现型为 。
(2)如果此双胞胎是通过方式二形成的,经B超检测发现胎儿丙为女性,则丙患血友病的可能性是 。若丁患血友病,则他的性别是 。若检测发现胎儿丙是一个白化病患者,则丁是白化病同时又是血友病患者的概率是 。
23.(18分)如图甲是某动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乙是该动物一个细胞的局部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完成下列问题:(A、B、C表示生理过程,~表示时期)
(1)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 ] 期和[ ] 期。
(2)乙图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甲图中[ ](填数字)阶段;该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 条。
(3)若甲图A表示一个个体的生殖细胞产生过程,该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阶段细胞中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若经形成的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则⑥阶段细胞的基因组成是 。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A卷参考答案:
1.A 解析:四分体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时所形成的,是指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A正确、B错误;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在联会后才会形成四分体,如果不联会就不能叫做四分体,如有丝分裂中也有同源染色体的复制,但没有形成四分体, C错误;联会时形成四分体,有四分体说明一定发生了联会,D错误。
2.D 解析:人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46条染色体,92分子核DNA,精细胞含有23条染色体,23分子核DNA,A错误;精原细胞含有46条染色体,46分子核DNA,次级精母细胞含有23条或46条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23分子核DNA,B错误;卵原细胞含有46条染色体,46分子核DNA,卵细胞含有23条染色体,23分子核DNA,C错误;初级卵母细胞含有46条染色体,92分子核DNA,次级卵母细胞含有23或46条染色体,23分子核DNA,D正确。
3.D
4.B
5.C 解析:最早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是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6.D 解析:患病的弟弟的基因型为XhY,他的致病基因来自母亲,而根据题意,该弟弟的父母亲表现都正常,因此,该弟弟的父亲、母亲的基因型分别为XHY、XHXh,他们生出表现正常的夫妇的基因型为XHY、XHXh(1/2),则这对夫妇生出的子女患病(XhY)的概率为1/4×1/2=1/8。
7.A 解析:受精卵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父母各占一半,但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只来源于母方,故A错误;受精时,卵细胞和精子中的细胞核会分别形成雌、雄原核,然后雌雄原核会发生相互融合,故B正确;雌雄原核融合后形成一个细胞核,该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一半由父方提供、一半由母方提供,染色体数恢复到本物种体细胞的数目,故C、D正确。
8.A
9.D 解析:祖父的色盲基因不能遗传给女孩的父亲,也不能遗传给女孩,A错误;该女性的色盲基因可能是来自外祖父,也可能来自外祖母,B、C错误;该女性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父亲,祖母的色盲基因遗传给女孩的父亲,故D正确。
10.B
11.C
12.B
13.B 解析: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的基因全部在染色体上,但细胞质内的基因并不在染色体上,细胞质中没有染色体。
14.B 解析:男孩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他的母亲,由于外祖父不是患者,因此,母亲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外祖母。
15.A 解析: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为X和Y,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只有23个(22个常染色体,一个X性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形成44个常染色体与两个X染色体。
16.D
17.C
18.D
19.A
20.B 解析:XBXbY和XBXBY均表现为色觉正常,所以A、C项错误;Y染色体上没有色盲基因,所以D项错误;XbXbY为男性,且为色盲,所以B项正确。
21.(每空1分,共10分)(1)AC BDE (2)8 8 有丝分裂后 (3)ABCE (4)AD (5)AD (6)体细胞 4
解析:(1)A、C分别是有丝分裂的后期和中期,B、D、E都是减数分裂中的变化;(2)A细胞有8条染色体,有8个DNA分子;(3)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ABCE,D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因此,没有同源染色体;(4)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即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5)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染色体不具有姐妹染色单体;(6)A是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形成的是子代体细胞,子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
22.(每空3分,共12分)(1)血友病男性 (2)0 男性 1/8
23.(每空3分,共18分)(1)③减数第二次后 ⑥有丝分裂后 (2)② 16 (3)AABB、AAbb、aaBB、aabb AAaaBBbb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