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练习
班级 姓名
一、积累与运用。(共33分)
1.看拼音,写词语。(5分)
如果你对生活中 sī kōng jiàn guàn( )的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发现科学lǐng yù( )并不神秘。例如:草丛中唱歌的蟋蟀的家在哪里?钟表是怎样工要你 jiàn wēi zhī zhù( ),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月问号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齿轮(cǐ) 钟楼(zhōng) B.鸿鹄(gào) 石蕊(ruì)
C.射箭(shè) 盘盂(yú) D.憎恶(è) 孰为汝多知乎(shóu)
3.下面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疑问 敏感 辨论 B.盐酸 无聊 建树
C.哄亮 证据 习贯 D.恐怖 单调 不可思义
4.下面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非然也 ②思援弓缴而射之 ③孰为汝多知乎 ④为是其智弗若与
A.这样 引,拉 知道 说 B.这样 引,拉 同“智”,智慧 因为
C.然而 支援 知识 说 D.然而 支援 同“智”,智慧 因为
5.下面各项中“之”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①弗若之矣②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③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④虽与之俱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在瑞安市汉字书写大赛中,选手们个个赴汤蹈火,表现优异。
B.马上就进考场了,他只得走马观花地翻了一遍课本。
C.写文章适当引经据典可增加说服力,但不宜过多,否则过犹不及。
D.他的台风与舞技,我们自愧弗如,只有甘拜下风。
7.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可以提高我们的习作水平和课外知识。
B.这是一本很旧的书,书页已经发黄,皱皱巴巴的。
C.为避免节假日不再出现高速公路拥堵现象,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D.通过《中国诗词大会》,让广大观众在电视荧屏前领略了中华诗词之美。
8.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思援/弓缴/而射之。 B.使弈秋/诲二人弈。
C.惟/弈秋之为听。 D.为是/其智弗若与?
9.下面选项中,引号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A.莆田历史悠久,素有“文献名邦”之誉。
B.电视被称作“第九艺术”。
C.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够测算出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
D.各县区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进行全方位防疫宣传。
10.下面这段话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2分)
为避免人员大量聚集,减少排队等候时间,从2021年5月31日开始,厦门市严格执行新冠疫苗接种预约制,不再接受没有预约短信人员自行前往接种。接种市民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美丽厦门智慧健康”或“i厦门”微信公众号进行登记预约,厦门市将视疫苗库存情况和需求放号,原则上放号时间为到苗当天晚上8点。厦门市卫健委提醒,接种市民要严格按照预约时间,佩戴口罩,携带身份证,凭预约成功短信和八闽健康码(绿码)前往接种点接种。
A.市民须通过不同方式预约新冠疫苗 B.厦门市将按疫苗库存情况和需求放号
C.厦门市严格执行新冠疫苗接种预约制 D.市民应按防控要求接种新冠疫苗
11.“地到无边天作界”是写泰山的一副名联中的上联,下面作为下联恰当的是( )(2分)
A.四面湖山归眼底 B.青山不墨千秋画 C.山登绝顶我为峰 D.水泻山崖雪乱飞
12.下面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学弈》一文告诉了我们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B.学习《两小儿辩日》后,我知道了太阳看起来的大小与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有关
C.《表里的生物》中的“我”是一个好奇心强、爱观察、善思考且比较执着的孩子
D.《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按照“提出观点一印证观点一总结观点”的思路展开的
13.填空题。(6分)
(1)一儿曰:“________________,及日中则如盘盂,________________?”
(2)苟利于民,________________;苟周于事,________________。
(3)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新”观念越发深入人心,只有日日更新,才能与时俱进,这正如《礼记》中所言:“ ________________,日日新,__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与欣赏。(共37分)
(一)夔①(kuí)有一足(8分)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②。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注释】①夔:我国见诸记载最早的音乐家,以精通音乐著称。②乐正:古代官名,负责音乐事务的官员。
14.“吾闻夔一足,信乎?”中“信”的意思是( )(2分)
A.诚实,不欺骗 B.真实,确实 C.消息 D.随便
15.联系上下文,下面对文中画“_____”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夔的确是一只脚啊。 B.夔有一只脚。
C.有一只像夔这样的脚就足够了。 D.有一个像夔这样的人就足够了。
16.请从某一角度谈谈这篇文言文给你的启示,并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成”与“功”(16分)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成”与“功”两个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作“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习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了黑色,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如果想取得成功,就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檐楣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却看不到丝毫的痕迹。但是,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了,
如果成功很容易,不需要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吗?
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资料,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既没有捷径,也没有宝葫芦,因此不要坐着美慕别人的“成”,而要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的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无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17.下面和“功到自然成”的意思比较接近的名言或谚语是( )(2分)
A.勇气是衡量灵魂大小的标准 B.有所成就是人生唯一的真正的乐趣
C.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8.联系上下文可知,“水滴石穿”的意思是( )(2分)
B.比喻坚持不懈,集细微的力量也能成就难以达到的成功
A.浅尝辄止 B.比喻坚持不懈,集细微的力量也能成就难以达到的成功
C.半途而废 D.虎头蛇尾
19.“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的长期孕育”中“鲜花的盛开”指 ____________,“花苞的长期孕育”指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下面描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新颖有趣,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避免了啰唆的表达,更加通俗易懂
C.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D.将人们常见的鲜花如何盛开的过程讲明白,讲通透,让读者更容易明白
20.本文作者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证明自己的观点的?(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本文题目是“‘成’与‘功’”,你喜欢这个题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你的想象就是全宇宙(13分)
2013年12月,我前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去看“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在飞往西昌的航班上,我遇到了一群五年级的孩子,他们也是去现场看发射的。发射结束后,我又在停车场遇到一群更小的孩子,看上去只有一年级的样子。从这些大孩子、小孩子的眼中,我看到了兴奋、好奇,还有一种对未来、对新世界的向往。
时光回到1970年4月,也有一个小孩,他站在河南省罗山县的一个村庄前,和一群大人小孩一起仰望着夜空。漆黑天幕上,一颗亮晶晶的小星星缓缓飞过,那是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看到那颗飞过的卫星,小孩的心里充满不可名状的感觉,他觉得它是在星星间飞行,甚至担心它会撞到其他星星上。直到几年之后,他才从一本科普书中知道这颗卫星和其他星星的距离,知道无论怎样也不会发生“太空撞车事件”。这个“杞人忧天”的小孩,就是我。
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孩子们可以坐飞机去看卫星发射,而当时站在我旁边的小伙伴大部分连鞋子都没有。但相同的是,他们眼中同样充满对新世界的向往、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和对未来的期望。这种对未来充满期望的眼神,跨越了历史和时间。现在的孩子们可能无法想象几十年前乡村生活的闭塞贫乏,我所居住的村子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没有通上电。在上初中之前,除了从父亲床下翻出的一箱子书,我几乎没有读过什么课外书。那箱书中有几本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有《地心游记》,还有《十万个为什么》。正是这些尘封在床下箱子里的书籍,给我的童年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的想象飞出了乡村,飞出了中国,甚至飞出了太阳系。也是这些书籍让我喜欢上了科学,喜欢上了科幻,后来走上了科幻创作的道路。
作为一个科幻迷,科幻塑造了我的生活和人生。所以,我相信,对于那些去看卫星发射的孩子们来说,这一次体验在他们的人生中不会只是走马观花,那震撼人心的火箭发射场景,代表了中国最高精尖科技的月球探测工程,一定会在他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再过十几年、二十年.也许其中有几个孩子会走上科研道路,甚至还会去宇宙探索,去别的星球建立人类文明。包括正在阅读这套书的孩子们,也可能因为这些科幻故事而对科学产生兴趣,像当年的我一样,进入一个超出日常生活的有趣世界。
坦率地讲,我之前写的都是成人科幻,没有写过面向少年儿童的科幻作品,出版少儿科幻时,我感到肩头有一些压力,因为给孩子读的科幻,要符合孩子的阅读心理和倾向,而我在这方面没有太多的创作经验。检点以前的作品,我发现有一些比较适合孩子阅读的,于是挑选出来,重新作了一些修订和调整,作为“少儿科幻”的尝试。相信小读者们能够从中更多地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所处的宇宙。
22.让作者喜欢上了科学,喜欢上了科幻,后来走上科幻创作的道路的是( )(2分)
A.对夜空的好奇 B.尘封在父亲床下箱子里的书籍
C.看“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 D.看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飞行
23.第二自然段中“小孩的心里充满不可名状的感觉”的原因是( )(2分)
A.卫星发射没有想象中有趣 B.被“嫦娥三号”的发射情况震撼
C.担心“东方红一号”会撞到其他星星上 D.喜欢上了科学
24.文中第二自然段作者回忆小时候“杞人忧天”的故事的目的是( )(2分)
A.说明不同时代的孩子们对新世界的向往、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和对未来的期望是一样的
B.说明“我”小时候很傻,居然连常识都不了解
C.衬托出今天孩子们的幸福,居然可以坐飞机去看卫星发射
D.说明几十年前乡村生活的闭塞贫乏
25.作者在文中写道:“作为一个科幻迷,科幻塑造了我的生活和人生。”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你认为以“你的想象就是全宇宙”为题目好吗?为什么?请结合文本内容从题目的作用加以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表达与交流。(共30分)
27.科幻作家刘慈欣说过:“你的想象就是全宇宙。”请你张开想象的翅膀,写一筒科幻故事,要求:①故事奇特,令人信服;②书写工整,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