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专题训练-----形象的不同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完成小题。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同为盛唐边塞诗的杰作,但这两首诗在刻画戍边将士的形象上却颇有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 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流莺
李商隐
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秋莺
李煜
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老舌百般倾耳听,深黄一点入烟流。
栖迟背世①同悲鲁②,浏亮如笙碎在缑③。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
【注】①背世:与世俗主流相左。②悲鲁:指亡国之痛。鲁获麟于野,孔子叹曰:“吾道穷矣。”以为鲁国将亡,于是作《春秋》以记鲁国历史。③缑:即缑氏山,在河南偃师。相传周灵王太子姬晋善吹笙,作凤凰鸣。后于缑氏山巅修道成仙飞升而去,世间不闻其笙。
2.两首诗中黄莺鸟的形象不同,诗人寄寓的怀抱也各自有别。请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宋词和元曲,完成小题。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镜湖①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白朴②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①镜湖:即鉴湖,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陆游晚年退居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隐于镜湖之滨。②白朴(1226—约1306):元代散曲大家,终身不仕。
3.两首作品中的“渔父”“渔夫”形象有何不同含义?请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各小题。
咏竹
[明]朱元璋
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
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陈氏园咏竹
[宋]黄庭坚
不问主人来看竹,小溪风物似家林。
春供馈妇①几番笋,夏与行人百亩阴。
直气虽冲云汉上,高材终恐斧斤寻。
截竿可举北溟②钓③,欲赠溪翁谁姓任。
[注]①馈妇:做饭的妇人。②北溟:北海。庄子《逍遥游》中有“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的句子。③钓:《庄子·外物》记载,任国公子做了大鱼钩和粗绳子,用五十头壮牛作饵,蹲在会稽山上,将钓钩甩到东海钓鱼。
4.这两首诗中竹的形象有何不同?请简要回答。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兴八首①(其三)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②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③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④。
【注】①《秋兴八首》是杜甫流落蜀中寓居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以遥望长安为主题的组诗。②信宿:再宿。这里有一天又一天的意思。③抗疏:臣子对君命或廷议有所抑制,上疏直言进谏。④轻肥:即轻裘肥马。
5.请比较诗歌尾联中塑造的“同学少年”形象和《沁园春·长沙》中的“同学少年”形象有何不同?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
(宋)戴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6.本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描绘了周瑜的形象。请从手法与用意两个角度分析两首词塑造周瑜形象的不同点。
参考答案:
1.①形象的表现类型不同:李诗刻画的是将军个体形象,王诗刻画的是将士群体形象;②背景条件不同:李诗是在一场败仗中来写将军的率队突围,王诗则是一场摧枯拉朽的闪电战,结果是大胜而归;③运用的技巧不同:李诗是正面描写,王诗侧面描写,通过环境背景的烘托和暗示,并用战斗的结果来衬托。
2.李商隐诗中的黄莺鸟身在阳春、且能“巧啭”,却始终佳期难遇、无枝可依,只能流离飘荡,不能自持命运。作者借流莺暗喻自身,寄托身世之感,抒写自己漂泊无依、抱负难展、佳期难遇的苦闷之情。
李煜诗中的黄莺鸟虽也善鸣,但已身在寒秋,生存窘困,危机四伏,且孤独凄苦。诗人托物言志,自伤身世,借秋莺的现状表现了对自我处境的担忧。诗人劝黄莺“莫更留连好归去”,其实也是自己决意隐退的情感表达。
3.陆词中的“渔父”实乃词人的自我写照,词人被迫闲居,在啸傲蘋洲烟雨、看似悠闲豁达的背后,总含着壮志未酬、壮心不已的幽愤;白曲中的“渔夫”是理想化的人物形象,秋光如画的江南水乡,渔夫垂钓其间,与白鹭沙鸥为友,不慕名利富贵,逍遥自适,从而表达了作者对悠闲自在的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4.①朱诗中竹的形象:在逆境中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可征服的韧性,最终战胜困难取得胜利,体现出一种搏击命运的进取精神。②黄诗中竹的形象:于人有益,高挺正直,易遭到摧折,有大才之用却无人赏识。
5.尾联中的“同学少年”生活在京城,穿轻裘,乘肥马,过着富贵的生活,一个个都飞黄腾达,却不念故人之流落,更不念家国之残破。《沁园春 长沙》中的“同学少年”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心怀国家,立志高远,满腔热血,富有活力,积极进取,勇于担当。
6.手法:①正面描写的方式不同:《念奴娇 赤壁怀古》使用了外貌、神态描写,“羽扇纶巾”“谈笑”形象地展现了周瑜的儒雅;《满江红 赤壁怀古》则总括性地点明周瑜气度不凡。②侧面衬托的媒介不同:《念奴娇 赤壁怀古》用美人小乔初嫁来衬托周瑜的英雄风度;《满江红 赤壁怀古》则主要用战场情形、曹操被困来衬托周瑜的年轻有为。
用意:《念奴娇 赤壁怀古》借周瑜的年轻有为、意气风发表达自己华发早生、功业难就的苦闷;《满江红 赤壁怀古 》则借周瑜昔日气概不凡、功业卓著而今英雄不在来表达对时世的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