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鱼我所欲也 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 鱼我所欲也 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2 22:1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在人的一生中,要作出许多各种各样的选择,尤其是在
对待像生和死这样重大的问题上,当我们必须作出非此即彼
的选择的时候,这对任何人都是一个严肃的人生课题。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生而为何?
1935年春,陈毅在敌人重兵围攻下,率部突围到江西、
广东两省交界的油山和梅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1936年冬
天,梅山被围,他伤病伏丛莽间20多天了,考虑不能逃脱死
亡的命运,写了三首“绝命诗”放在衣服最里面,这是他的
遗书。写诗时,他清楚的知道,反抗一定会死,不反抗或许
有一线生机。在诗中,他写下了自己的选择。
取义成仁:为正义而栖牲生命。
“我在这里,送走了一批批的孩子。有的送到了前线,
有的送到了敌后,有的送进了坟墓。他们有的温和,有的敦
厚,有的烈性。即便是有贪生怕死的,也都是些好孩子。只
可惜,他们生错了时代,进错了学校,投错了老师。”
—一军统特务学校校长王天风
《伪装者》
特定的背景下,如何做出选择?
何为“伟大的选择”?
“伟大的选择”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又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我们来看孟子怎么说。
鱼我所欲也
《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儒家继孔
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
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继承和
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他提出施仁政、“民贵君轻”、
反对掠夺性战争、性善论等主张。
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
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玉道”。
作品简介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7篇。它不仅
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具特色的散文专集。其
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逻辑严密;善用比喻和寓言故事来说明
复杂抽象的道理,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语言明白晓畅,平实
浅显,又精炼准确。
朱熹将它与《论语》
《大学》
《中庸》合为“四书”。
主要思想
施仁政
民贵君轻
人性本善
“善”是人的本性
性善论
人有四种“本心”。
写作背景
孟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上下交征利”的时代。《孟
子》的第一篇《梁惠王上》,就揭示了这样一个现实。文中
记载:“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
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
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
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认为,一国上下不
顾道义地逐利,就会作乱犯上,必然导致国破家亡。因此,
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提出的“舍生而取义”的观,点,既
是对人性的一种期望,也是对仁政的一种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