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走向近代 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走向近代 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11 17:0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走向近代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2·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某小组在合作学习时,讨论的内容涉及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佃户、城市自治、大学的兴起等。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是( )
A.雅典的民主制度 B.封建时代的亚洲
C.中世纪的欧洲 D.步入近代社会
2.(2022·山东日照·统考一模)西欧中世纪有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表明西欧中世纪城市
A.环境较好适宜市民日常生活 B.市民享有一定的政治经济权利
C.政府鼓励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D.市民阶层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
3.(2022·山东东营·中考真题)如图是某同学在预习《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课的设计的部分知识结构图,其中①处应是
A.手工业行会 B.租地农场 C.手工业者 D.工厂制度
4.(2022·山东德州·模拟预测)马克思说:“从中世纪农奴中产生了初期城市的城关市民……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又从这个城市的自由居民中间逐渐产生最初的……阶级分子。”由材料可知,这些“最初的……阶级分子”可能( )
A.是打破封建制度的重要力量
B.仍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C.领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D.仍实行封君封臣制度
5.(2022·山东聊城·统考一模)14世纪前后,在意大利许多自治城市里,商人投资开办作坊,控制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两个环节,雇佣一些行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工作……这种生产直接面向市场,由“商人直接支配”,手工业者失去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这种新的经营方式具有( )
A.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征 B.封建生产关系的特征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
6.(2022·山东日照·统考模拟预测)“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西欧( )
A.封建生产关系不断发展 B.市民阶级已经逐渐形成
C.资本主义萌芽逐渐产生 D.封建庄园经济完全解体
7.(2022·山东菏泽·统考中考真题)“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建筑师设计的建筑开始变得以人为主,画家和雕塑家也对每个个体格外重视。”这体现出的思想理念是( )
A.神权至上 B.科学精神 C.理性至上 D.人文主义
8.(2022·山东滨州·统考一模)下表为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统计,当时推广古典书籍旨在( )
时间 类型 比例
15世纪 宗教书籍 50%以上
古典书籍 10%
1500年到1520年 宗教书籍 27%
古典书籍 33%
A.推翻天主教的统治 B.推动欧洲大学迅速建立
C.宣传人文主义思想 D.消除法国封建专制制度
9.(2022·山东德州·模拟预测)中世纪西欧商业贸易集中在地中海,而地中海又以意大利为中心,因此意大利积累了大量财富,比西欧任何地方都富裕,这是一个物质基础。由此可知文艺复兴最先出现在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 )
A.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
B.反对教会宣扬的神权封建思想
C.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的反映
10.(2022·山东临沂·统考二模)14世纪,这些人依靠从商业、银行业和手工业活动中获得的财富,能够雇佣大批诗人、学者和艺术家……通过他们,资产阶级可以抒发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材料表现的是
A.手工工场快速发展 B.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
C.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1.(2022·山东菏泽·统考一模)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时“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他们自己的思想进行表达”。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A.肯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B.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C.固守了封建等级的观念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2.(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为此,他们便不得不……有生活气息的世俗的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下作品与这一阐述相符合的是( )
A.《荷马史诗》 B.《掷铁饼者》 C.《蒙娜丽莎》 D.《天方夜谭》
13.(2022·山东枣庄·中考真题)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篇诗作(神曲)抨击了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他”是( )
A.但丁 B.彼特拉克 C.达.芬奇 D.莎士比亚
14.(2022·山东东营·中考真题)“英国”“文艺复兴”“文学艺术家”及名言“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这些信息指向的人文主义者是
A.但丁 B.达·芬奇 C.彼得拉克 D.莎士比亚
15.(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他的作品,无论是《李尔王》等历史剧,还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悲喜剧,都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他”是( )
A.但丁 B.莎士比亚 C.达尔文 D.巴尔扎克
16.(2022·山东聊城·统考二模)15世纪,意大利的一些画家重视现实世界的写实,甚至宗教绘画中的人物也有穿当时服装的,有时还将买画的人的形象嵌入宗教画中。这反映出( )
A.宗教题材绘画彻底消失 B.意大利画家的技艺不断提高
C.资产阶级赞助画家创作 D.人文主义思潮逐渐影响绘画
17.(2022·山东泰安·模拟预测)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恩格斯所说的“这个时代”是指( )
A.新航路的开辟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
C.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D.工业革命时期
18.(2022·山东青岛·统考一模)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各城邦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它推动了( )
A.大西洋沿岸经济的繁荣 B.基督教思想的传播
C.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D.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19.(2022·山东滨州·统考一模)“14世纪中叶,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丰富的个性发掘出来。”这反映了
A.租地农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手工工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文艺复兴促进了人的思想大解放 D.启蒙运动促进了人的思想大解放
20.(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尽管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约90-168年)的著作《地理学革命》对世界的描绘很不准确,如北美大陆还不存在,非洲和南极紧紧相连等。但在15世纪这部著作在西欧被关注并广泛流传。这是因为西欧人热衷于( )
A.复兴古典文化 B.探索新的商路 C.发展文化教育 D.反对教会愚昧
21.(2022·山东淄博·统考二模)14—16世纪的西欧,冲破神学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挑战大海的惊涛骇浪,寻找出路。“肯定人性”与“寻找出路”分别指( )
A.西欧庄园和大化改新 B.文艺复兴和大化改新
C.手工工场和新航路开辟 D.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22.(2022·山东临沂·统考二模)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材料反映的是( )
A.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 B.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
C.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 D.新航路开辟的宗教原因
23.(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1492年10月12日凌晨两点,瞭望员万分激动而又略显惶恐地惊叫“陆地!陆地!”所有人互相拥抱,他们点燃火炮向天鸣放,这是新航路开辟中激动人心的一幕。这一幕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郑和下西洋 B.哥伦布“发现”美洲 C.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D.“三角贸易”
24.(2022·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麦哲伦船队的5艘远洋海船只剩下“维多利亚”号远洋帆船,出发时的200多名船员只剩下18名船员返回。麦哲伦船队以巨大的代价获得环球航行成功,证明了地球是圆的,世界各地的海洋是连成一体的。该船队( )
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支远航船队 B.穿越了大西洋、太平洋和红海
C.在葡萄牙国王支持下顺利远航 D.为远航成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25.(2022·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右表中四位历史人物分别到达了不同地域。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
历史人物 到达地域
迪亚士 到达好望角
达·伽马 到达印度
哥伦布 发现美洲
麦哲伦 环球航行
A.掠夺非洲黑人奴隶 B.疯狂倾销工业产品 C.深受地圆学说影响 D.武力争夺世界霸权
26.(2022·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15世纪的欧洲开始了大航海时代,“在这一过程中,欧洲人使各大陆相互间发生了直接交往,从而在世界历史上结束了欧亚大陆阶段,开始了其全球性的阶段。”这表明“大航海时代”( )
A.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商道 B.人们逐渐相信地圆学说
C.欧洲大西洋沿岸成为经济中心 D.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27.(2022·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14-17世纪,欧洲新的生产关系和新兴阶级出现,推动了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等一系列变革,欧洲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资本主义社会。这反映的欧洲发展阶段是( )
A.步入封建时代 B.进入中世纪 C.走向近代 D.迈入现代
28.(2022·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等传入欧、亚、非等大洲;与此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如小麦、水稻等。促使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亚历山大东征 B.郑和下西洋 C.新航路开辟 D.阿拉伯帝国扩张
29.(2022·山东菏泽·统考二模)资本主义起源充满了罪恶,是血与火写成的历史。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下面能说明这一问题的选项是( )
A.工业革命 B.三角贸易 C.文艺复兴运动 D.新航路开辟
30.(2022秋·山东聊城·九年级聊城东昌中学校考期末)“三角贸易”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如图中能反映“三角贸易”航程路线的是
A. B.
C. D.
31.(2022·山东潍坊·统考二模)下表为《欧洲、非洲和美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表(%)》(依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整理)。对表格中人口变化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份 欧洲 非洲 美洲 世界总人口
1650年 18.3 18.3 2.4 5.45亿
1750年 19.2 13.1 1.6 7.28亿
1850年 22.7 8.1 5.1 11.71亿
1900年 24.9 7.4 9.0 16.08亿
A.殖民扩张推动欧洲人口的快速增长 B.高产作物的种植导致美洲人口增加
C.奴隶贸易导致非洲人口的不断减少 D.劳动力输出导致美洲人口的减少
32.(2022·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历史事实与历史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兴起于意大利
B.麦哲伦船队实现了环球航行
C.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一亿人口
D.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其进步性、野蛮性和残酷性
33.(2022·山东淄博·统考一模)有“日不落帝国”之称的英国,意思是指无论在什么时候,在英国的领土上都有阳光。“日不落帝国”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航海业的发达 B.殖民扩张和掠夺 C.英国地理位置特殊 D.印度的落后
34.(2022·山东济宁·统考模拟预测)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此材料说明了( )
A.殖民扩张传播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B.黑奴贸易促进了美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
C.殖民扩张给殖民地造成了沉重灾难
D.殖民扩张与掠夺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综合题
35.(2022·山东滨州·模拟预测)文学艺术是时代前进的号角,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材料二
《蒙娜丽莎》 达 芬奇的这幅作品一改中世纪肖像画呆板僵硬、面无表情的特点。画中的人物面带微笑,恬静中略显哀伤,富有生命活力。这一形象表现出挣脱宗教禁锢而苏醒了的人性之美和充满血肉情感的人本价值。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分析李白诗歌的风格。结合所知识,回答李白诗歌折射出的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二分析,这一作品是哪一场运动的代表作?(作品体现了这一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首歌曲诞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文学艺术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
36.(2022·山东济宁·统考一模)核心素养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历史解释】
有学者认为,“鲜卑族在走向历史的更高层次的必然趋势中失去的只是它内在的落后格局和外在的族类名称,迎来的则是它融于中华民族大家庭而获得新生和大放异彩。”
(1)请以所学知识,解读这位学者的观点。
【时空观念】
(2)观察两图,同达·伽马相隔84年同样都到达非洲东海岸马林迪的中国航海家是谁?他们及其船队到达该地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史料实证】
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蒋中正 1945年10月13日蒋介石给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密电:“抗战胜利,日寇投降…乃肝匪竟…企图破坏统一以遂其割据之阴谋,若不速子剿除,不仅八年抗战前功尽失,且必遗害无穷…此次剿共为人民幸福之所系,务本以往抗战之精神,遵照中正(注:蒋介石)所订剿非手本,督励所属,努力进剿,迅速完成任务…”
(3)对此两则史料,蒋介石给毛泽东发电报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家国情怀】
夫民国新建,外交内政,百绪繁生,文自顾何人,而克胜此?然而临时政府,革命时代之政府也,十余年来以至今日,从事革命者,皆以诚挚纯洁之精神,战胜其所遇之艰难。即使后此之艰难,远逾于前日,而吾人惟保此革命精神,一往而莫之能阻,必使中华民国基础确立于大地,此后临时政府之职务始尽,而吾人始可告无罪于国民也。今以与我国民初相见之日,披布腹心,惟我之四万万同胞鉴之。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
(4)回顾所学,请写出孙中山先生“十余年以至今日”间的一项革命事迹。材料反映了孙中山先生怎样的革命精神。
37.(2022·山东威海·统考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潮至汉代。唐中后翔,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贫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表落。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丝绸之路由陆路转入海上的因素。汉武帝时期,谁开辟了“丝绸之路”?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的海外贸易机构是什么?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在哪个朝代最后完成?
材料二 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比较表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开辟
相同 ①
不同 目的 扬国威于海外,以朝贡贸易促进中外交流。 东方寻金和获得东方商品。
性质 政治行为,封建制度下的政治活动——“朝贡贸易”。 经济行为,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
影响 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但贡赐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 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加强了与世界各地的联系。
注:朝贡贸易是宋代以后中国政府准许外国使节在进贡的前提下,随所乘船舶、车马携带商货来中国进行的贸易。以厚往薄来为原则的官方贸易。
(2)结合所学在①处填写正确的答案。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梁启超所说的“(西方)继哥伦布以后,有无数之哥伦布,继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达·伽马。(中国)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的原因。
材料三 近代欧美的崛起,亦即“西方”崛起,与华夏文明形成新的对峙,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参照系。作为新兴的强势文明,西方在与大清帝国的军事对决中胜出,其在宗教、科技、军事、经济、政治、法律方面的优势地位因此确立。在西方文明的强大冲击下,中国传统的价值体系和社会文明体系逐渐解体,中华民族以其顽强生命力和深厚的文明底墓,谋求建设一种适合自我生存的新文明,中国在与西方的冲突、交流、融合中开始艰难的社会转型和步入现代化的历程。
——欧阳哲生《中西交通史上的“西方”概念之探源》
(3)“西方在与大清帝国的军事对决中胜出”始于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中华民族在与西方冲突和交流中的态度。
38.(2022·山东聊城·统考一模)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明。文明总是从低级到高级发展。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人类文明。
材料二:《欧洲史》记载“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
材料三:
图A 图B
材料四:
(1)材料一中图1中产生的世界性宗教是什么?图3中产生的天文学成就是什么?图4中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什么?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庄园主行使司法权的权力机构是什么?随着庄园的衰弱,中世纪城市重新兴起。城市居民取得自治权的方式通常有哪些?
(3)材料三中图示作品的创作者分别是谁?这些杰作集中体现了什么精神?
(4)材料四中使“世界原有的这种状态被打破”的历史事件的影响。
参考答案:
1.C
【详解】中世纪欧洲政治上实行的封君封臣制度,经济上是庄园制,城市开始实行自治,大学开始兴起。因此,他们研究的主题是中世纪的欧洲,C项正确;雅典民主政治、封建时代亚洲均不符合材料中“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佃户、城市自治、大学的兴起等”信息,排除A和B项;材料中信息不能说明步入近代,近代是指新航路开辟之后,排除D项。故选C项。
2.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城市的兴起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经济上,城市商品经济相对发达,对西欧的封建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早期资产阶级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在政治上,封建城市拥有城市自治权成为自由的乐土,B项正确;材料的内涵不仅仅指的是日常生活,排除A项;材料值得不仅仅是工商业发展的环境,排除C项;材料没有说明这个阶层是资产阶级,排除D项。故选B项。
3.B
【详解】根据《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课的部分知识结构图,结合所学可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西欧经济和社会出现了发展,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出现。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加之一些领主不善于经营,于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自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故①处应是租地农场,B项正确;手工业行会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手工业者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工厂制度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建立的,排除D项。故选B项。
4.A
【详解】根据材料“……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又从这个城市的自由居民中间逐渐产生最初的……阶级分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市民中产生的阶级分子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分子是打破封建制度的重要力量,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西欧的封建社会,排除B项;资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排除C项;封君封臣制度是封建制度,不适合资本主义,排除D项。故选A项。
5.C
【详解】根据“雇佣一些行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工作……这种生产直接面向市场”“手工业者失去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可知,材料反映的手工工场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C项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排除ABD项。故选C项。
6.C
【详解】根据材料“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可知,材料反映了手工工场的产生。手工工场主雇佣工人进行商品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工场内盛行动分工、简单协作,采用了新的生产方式。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出现,是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标志。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封建生产关系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市民阶层形成,排除B项;封建庄园完全解体说法绝对化,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详解】据材料“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建筑师设计的建筑开始变得以人为主,画家和雕塑家也对每个个体格外重视。”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地文艺复兴兴起,强调“以人为主”的人文主义产生和发展,D项正确;材料强调“……建筑师设计的建筑开始变得以人为主,画家和雕塑家也对每个个体格外重视”,而不是“神权至上”,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科学精神,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理性”(思考、判断等内容),而是强调“重视人”,排除C项。故选D项。
8.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至16世纪文艺复兴的实质是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名义下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因此这一时期对古典书籍的研究较多,主要是为了宣扬人文主义思想,C项正确;材料与推翻天主教的统治无关,A项排除;欧洲大学的建立主要和商品经济发展有关,与古典书籍的推广无必然关系,B项排除;法国大革命推翻的是封建专制制度,D项排除。故选C。
9.C
【详解】根据材料“意大利积累了大量财富,比西欧任何地方都富裕,这是一个物质基础”可知,这属于经济因素,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本原因是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项正确;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是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反对教会宣扬的神权封建思想是文艺复兴的内容,排除B项;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的反映,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详解】根据材料“14世纪,这些人依靠从商业、银行业和手工业活动中获得的财富”可知这些人是新兴的资产阶级,资产阶级雇佣诗人、学者和艺术家来抒发他们的理想和价值观念,即表明新兴资产阶级为文艺复兴的发展提供阶级基础和文化基础,材料表现的是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故选B;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与“雇佣大批诗人、学者和艺术家”不符合,排除;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在17世纪,D错误。
11.B
【详解】依据题干“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国王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要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打破了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B项正确;A项表述不正确,排除;C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项。
12.C
【详解】根据题干“有生活气息的世俗的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得出他们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代表作,因此与这一阐述相符合的是《蒙娜丽莎》,C正确;《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的文学作品,排除A,《掷铁饼者》是古希腊的雕塑作品,排除B;《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代表,排除D。故选C。
13.A
【详解】根据材料“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篇诗作(神曲)抨击了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可知“他”是但丁。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个不符,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被称为文艺复兴的先驱,A项正确;彼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排除B项;C项是画家,代表作是《蒙娜丽莎》、《最好的晚餐》,排除;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排除D项。故选A项。
14.D
【详解】15、16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这些国家和地区涌现出很多著名的文学艺术家。英国的莎士比亚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是他的名言。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这些信息指向的人文主义者是莎士比亚,D项正确;但丁、达·芬奇、彼得拉克都是文艺复兴代表人物,ABC项与题干中名言无关,排除。故选D项。
15.B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威尼斯商人》等都是莎士比亚的作品,B项正确;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排除A项;达尔文是生物学家,代表作是《物种起源》,排除C项;巴尔扎克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材料中的作品都不是巴尔扎克的,排除D项。故选B项。
16.D
【详解】根据“意大利的一些画家重视现实世界的写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意大利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理念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主张重现世生活。画家给宗教人物穿上当时的服装,将“神景”现实化。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潮逐渐影响绘画。D项正确;A项表达过于绝对。排除A项;画家给宗教人物穿上当时的服装,是画家个人绘画的倾向而非技艺水平。排除B项;“资产阶级赞助画家创作”在题干中没有表现。排除C项。故选D项。
17.B
【详解】依据题干“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达到顶峰,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先后出现了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文学巨匠,B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逐渐车成为一个整体,排除A项;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排除C项;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18.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D项正确;新航路开辟促进了大西洋沿岸经济的繁荣排除A项;文艺复兴运动反对的就是基督教神学,排除 B项;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发生在19世纪,排除C项。故选D项。
19.C
【详解】根据材料“14世纪中叶,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可知,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强调人的个性,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大解放,故C正确;租地农场\手工工场是经济方面,材料考查的是思想角度,故排除AB项;启蒙运动发生在18世纪,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故选C。
20.B
【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初,古希腊天文、地理学家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一书被翻译成拉丁文,地圆学说逐渐流行起来,这为西欧人的远航提供了依据,他们断定,从欧洲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这是因为西欧人热衷于探索前往东方的新商路,B项正确;复兴古典文化最早发生在14世纪的意大利,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为15世纪西欧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一些依据,与发展文化教育和反对教会愚昧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D项。故选B项。
21.D
【详解】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冲破神学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新航路开辟挑战大海的惊涛骇浪,寻找新的航线,D项正确;西欧庄园与“冲破神学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无关,排除A项;646年日本大化改新,排除B项;手工工场与“冲破神学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2.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奥斯曼帝国阻隔了西欧各国通往东方的传统商路,A项正确;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原因,不是客观条件,排除C项;题干材料反映不出宗教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23.B
【详解】根据材料“1492年10月12日凌晨两点,瞭望员万分激动而又略显惶恐地惊叫‘陆地!陆地!’所有人互相拥抱,他们点燃火炮向天鸣放,这是新航路开辟中激动人心的一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8月,受西班牙王室资助,哥伦布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后来,他们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B项正确;郑和下西洋不属于新航路开辟,排除A项;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三角贸易”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4.D
【详解】题干的“麦哲伦船队以巨大的代价获得环球航行成功,证明了地球是圆的,世界各地的海洋是连成一体的。”反映出麦哲伦船队为远航成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D项正确;麦哲伦船队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支远航船队,排除A项;麦哲伦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排除B项;麦哲伦船队是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远航,排除C项。故选D项。
25.C
【详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地圆学说的影响下,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C项正确;据材料“右表中四位历史人物分别到达了不同地域”可知,材料主旨是新航路的开辟,而非“掠夺非洲黑人奴隶”,排除A项;B项发生在工业革命时期,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殖民争霸,排除D项。故选C项。
26.D
【详解】新航路开辟促使社会相互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真正联为一个整体,D项正确;材料不是说明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商道,排除A项;相信地圆学说属于开辟新航路的条件,排除B项;欧洲大西洋沿岸成为经济中心不符合材料中“从而在世界历史上结束了欧亚大陆阶段,开始了其全球性的阶段”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27.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4-17世纪,欧洲新的生产关系和新兴阶级出现,推动了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等一系列变革,欧洲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资本主义社会,世界进入近代。因此题干描述反映欧洲发展阶段是走向近代,C项正确;步入封建时代、 进入中世纪、迈入现代与题干时间“14-17世纪”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28.C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原产美洲的高产作物传入世界其他地区,世界其他地区的很多作物也传入美洲,这是因为哥伦布到达美洲,开辟了新航路,C项正确;促使作物传播的主要因素是新航路的开辟,与亚历山大东征、郑和下西洋和阿拉伯帝国的扩张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29.B
【详解】依据题干可知,马克思的话说明了资本主义起源的罪恶性和血腥性,结合所学,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三角贸易,为了获取暴利,欧洲殖民者不惜从事罪恶的黑奴贸易,掳掠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充当奴隶,使得非洲丧失了大批的精壮劳动力,充分说明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罪恶和血腥,B项正确;工业革命是机器大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力的飞跃,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把人们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使得世界各地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有利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联系加强,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30.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角贸易的航程是从欧洲港口出发,满载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运往非洲倾销(出程);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中程);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欧洲(归程)。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1.C
【详解】根据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欧洲和世界人口一直在增加,非洲一直减少,美洲先减少后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殖民者把非洲的黑人贩卖到美洲充当奴隶,导致非洲人口的不断减少,C项正确;欧洲人口的增长结合时间可以判断是因为工业革命的发展,生产力提高,排除A项;美洲人口先减是因为殖民者的种植屠杀,后增加是因为奴隶贸易从非洲运来了大量劳动力,排除BD项。故选C项。
32.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评价和看法,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其进步性、野蛮性和残酷性,是对资本主义的评价,D项正确;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兴起于意大利、麦哲伦船队实现了环球航行、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一亿人口属于历史事实,排除ABC项。故选D项。
33.B
【详解】17 世纪下半叶,英国与荷兰、法国发生了一系列的战争,并最终取得胜利,18世纪中期,自诩为“日不落帝国”。可见,英国“日不落帝国”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殖民扩张和掠夺,B项正确;航海业发达不是导致英国成为大帝国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英国地理位置特殊是客观因素,排除C项;材料说的是英国,不是印度,排除D项。故选B项。
34.D
【详解】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原始资本积累的重要方式。殖民掠夺方式主要有掠夺金银、屠杀土著居民、贩卖黑奴等。材料中“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体现出殖民的掠夺和扩张对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D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殖民扩张传播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排除A项;B项只是材料中部分信息,排除B项;材料也没有说明殖民扩张给殖民地造成了沉重灾难,排除C项。故选D项。
35.(1)繁荣盛世。
(2)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3)背景:抗日战争爆发,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影响:振奋了国人的士气,激发了国人坚决抵抗日本侵略的决心。
(4)文学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现实又产生了影响。
【详解】(1)根据材料一内容可知李白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结合所学可知,李白的诗歌折射的时代特征是繁荣盛世。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保卫黄河》创作于1939年,所以此时的时代背景是抗日战争爆发,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这首歌曲带来的影响则是振奋了国人的士气,激发了国人坚决抵抗日本侵略的决心。
(4)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文学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现实又产生了影响。言之有理即可。
36.(1)观点:为后世的发展注入活力。
(2)郑和;达·伽马目的:为了满足对黄金的贪欲;郑和目的是宣扬国威,示中国富强。
(3)为准备内战赢得时间。
(4)事迹:1894年,孙中山和黄兴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孙中山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1912年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1912年3月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
【解析】(1)
根据材料“鲜卑族在走向历史的更高层次的必然趋势中失去的只是它内在的落后格局和外在的族类名称,迎来的则是它融于中华民族大家庭而获得新生和大放异彩”可知材料认为北魏时期西安北局封建化的发展,促进鲜卑族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为隋唐时期社会发展输送了新鲜血液,可见作者意在说明鲜卑族的变革为后世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2)
根据所学知识,第一幅图是郑和下西洋路线图。达·伽马是1498年到达非洲东海岸。中国的郑和1405-1433年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故同达·伽马相隔84年同样都到达非洲东海岸马林迪的中国航海家是郑和。根据所学知识,达·伽马航海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对黄金的贪欲;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示中国富强。
(3)
根据材料“毛泽东先生勋鉴:……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1945年10月13日蒋介石给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密电:……此次剿共为人民幸福之所系,务本以往抗战之精神,遵照中正(注:蒋介石)所订剿非手本,督励所属,努力进剿,迅速完成任务”对比两则材料,可知蒋介石给毛泽东发电报的真实意图是为准备内战赢得时间。
(4)
根据所学知识,孙中山先生“十余年以至今日”间的革命事迹有:在1894年,孙中山和黄兴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孙中山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1912年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1912年3月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根据材料“十余年来以至今日,从事革命者,皆以诚挚纯洁之精神,战胜其所遇之艰难”可知,材料反映了孙中山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
37.(1)陆上丝绸之路战乱不断;经济重心南移;海路的优势。张骞;市舶司;南宋。
(2)郑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有利于文明的传播于交流。原因:中国封建制度的阻碍,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耗费了大量的国力;新航路开辟是经济行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加速西方的殖民扩张。
(3)鸦片战争。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态度:一方面奋起反抗,捍卫国家主权,另一方面积极学习西方,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解析】(1)
根据材料一“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可得出丝绸之路由陆路转入海上的因素:陆上丝绸之路战乱不断;经济重心南移;根据材料一“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贫易主通道”可得出因素:海路的优势。根据所学知识,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2)
根据所学知识,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都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有利于文明的传播于交流。根据材料二“封建制度下的政治活动”“但贡赐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可知,中国封建制度的阻碍,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耗费了大量的国力。根据材料二“经济行为,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可知,新航路开辟是经济行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加速了西方的殖民扩张。所以说“(西方)继哥伦布以后,有无数之哥伦布,继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达·伽马。(中国)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3)
根据所学知识,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西方在与大清帝国的军事对决中胜出”。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据材料三“在西方文明的强大冲击下,……中国在与西方的冲突、交流、融合中开始艰难的社会转型和步入现代化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中华民族在与西方冲突和交流中的态度:一方面奋起反抗,捍卫国家主权,另一方面积极学习西方,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38.(1)佛教;太阳历;《汉谟拉比法典》。
(2)庄园法庭;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3)作者:图A是但丁图B是达·芬奇(写错一个不得分)。精神:人文主义。
(4)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建立起来。
【解析】(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图可知,图片1是古印度文明,它的文明是佛教;图片三是古埃及文明,它的成就是太阳历;图片4 的成就是《汉谟拉比法典》。
(2)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可知,庄园主行使司法权的权力机构是庄园法庭;随着庄园的衰弱,中世纪城市重新兴起。城市居民取得自治权的方式通常有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3)
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图片可知,图A的作者是但丁,图B的作者是达·芬奇,它们均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4)
根据所学和材料四图片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建立起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