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古诗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 部编版 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音正确认读“杂、惟、蛱、媪”等8个生字;根据字义准确辨识“兴、乐、剥、亡”的读音;通过观察比较正确书写“杂、蜓、疏、赖”等14个汉字。
2.借助注释及插图,想象并口述诗句描绘的乡村图景,从中感受作者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3.根据诗句的结构、意义及韵律特点,通过“停连、长短、轻重”的变化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熟读成诵三首诗词并正确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学习 重难点 抓关键词,想象画面,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一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指导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重点读熟古诗句的基础上,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词大意,学生对体会诗词表达的情感可能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尊重学生适当引导即可。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借助注音,熟读古诗
【设计意图:简介三首诗词的写作背景及内容主题,点明“田园诗”,了解田园诗的特点;指导学生根据学过的方法识记生字,根据字义选择多音字的读音,培养辨识能力;了解古诗句式结构、平仄规律及押韵特点,教给学生有节奏朗读的方法,学习有感情朗读。】
一、课件出示乡村图片,感受乡村风景
1.单元导语:纯朴的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一幅和谐的画卷。
2.古诗背景:
古诗词三首,写的是800多年前南宋时期的乡村风景画。《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范成大退居家乡苏州后所写的一组田园诗,共60首,这是其中的第25首;《宿新市徐公店》是杨万里途经湖南攸县)投宿姓徐人家的客店时所写的一首诗;《清平乐·村居》是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一带时所写的一首词。三首诗词所写的内容都是乡村田园的风景人物,后人称为“田园诗”。
二、正确流利朗读,读出节奏
1.我们先来读一下这首诗的题目。(兴xìng,第四声)
2.读诗题,解诗意
四时(季节) 田园 (描写内容) 杂兴(随性而发)。
正确朗读诗句,读准字音。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读词语:
杂兴 篱落 蜻蜓 蛱蝶 菜花稀
篱落(lí),篱笆;蛱(jiá)蝶:蝴蝶的一种。
5.正确、流利地朗读,指导学生读出诗词的节奏。
6.画出描述的景物:梅子,杏子,麦花,菜花,蜻蜓,蛱蝶
7.读出节奏: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学习任务二 抓住事物特点,想象乡村画面
【设计意图:针对田园诗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季节与环境、事物与人物、情景与画面”三个角度把握所写内容,培养学生联系插图和注释,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来理解诗词大意的能力。引导学生想象诗词中的声音、色彩、人物活动等,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
一、解题目
1.“田园”就是乡村,“田园”这个词告诉我们,《四时田园杂兴》写的是乡村风光,就是写的是农民的日常生活。
二、读诗句,解诗意
1.这首诗写到了乡村中的事物,写到了哪些,什么样的?
2.学生读诗句,文中画。
——梅子(金黄的)。(出示:梅子,又叫青梅,是果梅树所结的果子)
——杏子(肥,饱满)。
——麦花。(出示图片;小麦花的颜色为白色)
——菜花。(出示图片:菜花,一般是指油菜花,在江南分布很广泛;油菜花在春天开放,看过去一片金黄)
——篱落。(篱落,就是篱笆,用竹条或者木条编成的栅栏,相当于简易的围墙)
——蜻蜓。
——蛱蝶。(蛱蝶,蝴蝶的一种,比一般的蝴蝶体形要大)
3.分类(哪几方面描写的)体会乡村景物的特点。
梅子、杏子。(水果)
麦花、菜花。(农作物)
蜻蜓、蛱蝶。(动物)
——植物长势喜人,动物自由自在活动,给人丰收喜悦的景象,
4.理解诗句描绘的事四季中的哪个季节?从哪儿看出的?
初夏时节
所写的事物有:(1)金黄的梅子、杏子圆润饱满;
雪白的麦花开得正旺;
金黄的油菜花已过了旺盛的时候,显得稀稀落落;
蜻蜓、蛱蝶在篱笆边自由地翩翩飞舞。
日长(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夏天到了白天渐渐变长)
提示:“无人过”,初夏正是农忙时节,村民都在田地里劳作,篱笆小路上便不见人影了。
三、读诗句,想画面
1.这些事物和人物构成了怎样一幅乡村图画?请按顺序说说看到的乡村景象,最后用一句话概括整体印象。
2.抓关键语句:
日长篱落无人过——初夏时节白日变长,庄稼蓬勃生长,农民们也在忙碌的时候。(无人过,侧面写出了初夏时节,农民们正在田地里忙碌)
3.理解诗意,想象画面:
示例:房前屋后,黄澄澄的梅子和杏子成熟了,个个饱满圆润,挂满了枝头;田野里,荞麦花开得正旺,雪白一片;金黄的油菜花已近尾声,稀稀落落,星星点点;白天一日比一日长,农民们在正在田里忙碌,篱笆边的村道上空无一人,只有蜻蜓和蝴蝶在自由自在地翩翩飞舞。哦,好一个有声有色、有花有果的初夏时节!
学习任务三 积累诗句,感受田园风光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积累诗句;关键语句品读,让学生感受诗人描绘的乡村意境】
一、背诵描写乡村生活的诗句:
过故人庄
孟浩然 〔唐代〕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游山西村
陆游 〔宋代〕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乡村四月
翁卷 〔宋代〕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二、走进田园风光,感受乡村之美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感受这田园风光的美丽(金黄的梅子,饱满的杏子,雪白的麦花,金黄的菜花,还有飞舞的蜻蜓和蝴蝶)
2.感受这乡村生活的安静(蜻蜓蝴蝶飞舞,以动衬静,突出田园生活的闲适和祥和)。
三、引导学生将想象的画面连成一段话
提示:诗人信步乡间的小路上,走过一片果园……,不远处的田野里……,来到村口……
(结合诗句,联系生活实际,想象诗人看到的什么,听到的什么,想到什么,写成一段话)
【作业设计】
1.抄写本课生字组词。
2.背诵古诗,默写。
3.完成《分层作业》。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