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琥珀》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琥珀》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2.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4 10:3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5.琥珀 部编版 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2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 习 目 标 1.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展开合理想象,理解领会琥珀的形成过程。 2.理解作者推测这块琥珀形成的依据。 3.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学习 重难点 1.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理解作者推测这块琥珀形成的依据。
学情分析 根据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提问角度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一般不喜欢枯燥的问答式教学,课堂尽量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老师应根据课堂出现情况适时点拨和启发。更能激发孩子们的探究心,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激发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朗读课文 回顾琥珀的形成
【设计意图:朗读课文,让学生重温琥珀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情感,为学习新课做准备。】
一、出示鱼骨图吗,再现琥珀的形成
1.学生小组练说。
2.提示关键词语,想一想琥珀形成的条件
提示关键信息:
天气热,太阳猛;松树渗出松脂;蜘蛛正要抓到苍蝇;松脂滴落→松脂球
陆地下沉 海水上涨 森林淹没,泥沙覆盖→化石
3.补充资料。了解地壳运动造成陆地下沉。
学习任务二:发现琥珀 展开推测
【设计意图:回顾了课文中琥珀形成的条件和被发现的过程,让学生体会琥珀形成的不容易,琥珀的价值之高。进一步学习科学家们的探究精神——有理有据,合理推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读课文13-18自然段,了解琥珀被发现的过程及价值。
被发现:海风吹泥沙卷——走过海滩——挖出琥珀——问父亲——仔细看
一挖一踩 一接一看 一问一答 (体现故事的合理性和趣味性)
2.推测——远古时代就有苍蝇和蜘蛛了。
3.理解“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4.读18自然段,“ ”画出作者看到的内容,“ ”画想象推测内容。
5.请用“根据……,推测……”或者用“因为……所以……”等关联词语在小组内说一说,作者如何推测琥珀的形成过程的。
二、结合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推测依据,完成表格。
推测内容 推测依据
形成时间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莫算来,总有几万年了。 琥珀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地壳运动大约需要几万年。
形成环境 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 必须是夏天的晌午,天气很热, 松树才能渗出松脂。如果不是大松树,就不会渗出松脂
形成过程 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了。 琥珀里躺着苍蝇和蜘蛛。
发现过程 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绿叶在树上飒飒地响。 海风呼啸,海浪翻滚,才把泥沙中的琥珀送到岸边,才被人挖出来。
三、小结科普文的特点:
这个故事不是凭空的想象,是作者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想象出一万年前的详细情形,这就是“推测”。作者写的是有根据的,是根据琥珀形成的相关科学知识推测而来的。
学习任务三 感受语言 学习表达
【设计意图:通过语言品味,感情朗读,让学生感受科普文章的语言,不仅准确而且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
一、感受语言的准确性:
1.读句子“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莫算来,总有几万年了。”讨论:这句话中的“约莫”可以删除吗?
2.预设:不能删去,“约莫’表示不确定,几万年是推算出来的。体现科普文章的语言准确性。
二、读句子,体会语言的生动形象
1.“一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
(体会苍蝇的快乐自在)
2.“忽然,有个蜘蛛慢慢爬过来,想把那只苍蝇当作一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体会蜘蛛的小心翼翼)
3.“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再想什么美餐了。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语句幽默,让人感觉两只小动物很可怜;同时也写出了老松树的不忍心但又无可奈何)
三、对比阅读
读“阅读连接”,找出课文中的相关段落,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不同。
相同点 表达方式 特点
课文 (文艺性说明文) 写琥珀的相关知识,讲述了琥珀的形成。 课文运用合理的想象,通过叙述和描写的方式,按一定顺序写出了琥珀的形成的过程。 生动、形象、 趣味性
阅读连接 (科普性说明文) “阅读链接” 先是概括写出了树脂形成了琥珀,接着具体写了天然琥珀形成的三个阶段。 语言简明、准确、条理分明
学习任务四 拓展学习 尝试推测
【设计意图:学习层层推进,由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在统领全文的主问题引领下,去学习,去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更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语文素养的形成。】
小结课文主要内容。
作者柏吉尔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以故事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苍蝇和蜘蛛被包裹在松脂球里以及松脂球变成化石,后来被发现的过程。交代了想象琥珀形成的科学依据,激发了我们对科学的兴趣,进一步增加了对化石的科学知识。
二、课后尝试探究推测:
1.想象蜘蛛和苍蝇还有可能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你来推测写一写。
2.(观察蚂蚁、树叶、瓢虫琥珀)从当中请选择其中一块,去查找相关资料,寻找推测中需要的客观依据,然后尝试着推测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向同学介绍你的推测过程。
【作业设计】
完成分层作业
完成小练笔:想象蜘蛛和苍蝇还有可能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你来推测写一写。
【板书设计】
【教学小结】
1.本篇课文是科普故事,教学利用课前预习,自主朗读,查找相关资料等帮助理解课文中一些科普类词语,以及课文内容。
2.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指导能提出帮助理解课文的提纲挈领问题。结合课文的学习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问题意思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3.通过朗读,对比分析,学习科普文章准确生动表达方式和体会语言的生动有趣。学习作者推测要有理有据,并完成小练笔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